行僭越之事也。
而是先天降予大王之社稷重任也。
希望明公能于汉室实亡之际,登基称帝而复汉室名义,延汉朝之国祚。
此正是天意所予大王之必君之命运。”
刘备听完以后,已尽识了此等天外神主所维系的帝王命运之玄机,不由得感叹于世外作用于人间之天意竟是如此玄妙荒诞。
历来多少枭雄英豪,生于微末寒苦之家,起于乱世多事之秋。
终其一生混战于乱世,皆为争得天命以尊天下共主之位。
只可惜他们不知,受得天命之天选之人,早已是世外造序神主先天钦定之,也不过寥寥几人而已。
世间历来万千英雄,都不过是陪同天选之人于逐鹿场上共舞而已,赐之以立下开创新朝之必君之帝王战绩也。
万千豪杰枯骨,终是先天必君者开创的立朝功业之工具。
刘备心中念皆于此,顿感世间一切皆是虚无。
固然自己是受天予天命之必君者,但却是世外维系人间之物于先天注定。
朝代兴衰荣辱皆系于帝王之身,帝王尚且受上天操纵,国家社稷江山,大概亦无出其左右。
人间苦难和尊贵,死亡和苟活等等命运,不过是天外之神戏弄人间万物之游戏也。
刘备顿时有些抵触自身必君之身份,茫然沮丧对孔明说道:“必然孤终将为必君之身,那时于世人眼中,孤必被视为如曹丕此等僭越之者。
孤虽先天受得天命,然未受得合乎人间法理之登基为帝的命运。
上天虽予以孤兴复汉室之重任,以取得天命而尊帝位之命运。
孤就算受之登基不违天理,然却有违人间之法理。
孤素来于人事皆遵世俗之道德,岂可因天命在孤而违之。”
孔明听完刘备所言,轻摇着羽扇看着刘备,脸上似有不悦,接着起身又跪于刘备跟前,语气忧伤的说道:“既如此,亮请求大王派些士卒,前往汉中一处名叫灵雎界之地,伐一棵秀树造一口棺木,容亮别了大王后,携回南阳隆中以备后事,亮死之后,也好以此棺木容身下葬。”
刘备闻孔明此言,惊骇愕然而起,屈身蹲于孔明面前,问之何故有此别离言死之语?
是孔明忧伤泣泪而答曰:“大王不愿顺天意而承天命,已无人可以正统之名义兴复汉室延续汉朝国祚。
亮当初追随明公至今,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