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节之意。
然我终究为大汉之臣民,岂能屈从那曹贼魏国以负汉恩?
故而才投信入蜀。
刘皇叔乃是汉室宗亲,担起兴复汉室之任,我郭满又岂敢不尽力效命而报汉恩?”
郭满说到这里以后,早已经涕泪纵横!
深深的朝孔明磕头不起。”
孔明起身将郭满扶起,两个人情绪都复归平静后,都回原位坐下了。
就刚才郭满说的那些感动涕零的话,孔明语重心长安慰的说道:“侍中忠于汉室之心令人感动,然君亦不必妄自菲薄。
逢此大乱之世,多少所谓英雄豪杰争名逐利,摒弃忠汉之气节,趋炎附势,残暴生灵为恶不作。
如侍中般忠贞之士却难寻一二。
侍中以及家族,原本显赫无比。
若效之以诸士而安于现状,图以利益。
大可以屈身曹魏,届时必能更加显赫和荣耀!
然君终究不是如此堕落之士,为忠于汉室而明节气。
抛弃荣耀和财物,只携人事和些许轻装细软,便举家长途颠沛归入季汉蜀地。
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侍中之家于魏国得邑千户,可谓富甲一方!
然却摒弃如此巨大财富和荣耀而归于季汉!
郭侍中忠汉室以至于如此之心,实在令天下多少仁人志士汗颜无愧?
仅以此论之,侍中就乃是天下最君子者也!
更何况如今,侍中还为陛下谋得图魏可行之良策!
亦可谓居功至伟也。”
郭满听孔明如此赞扬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虽说表面看来,大致情况却如孔明所说。
但郭满认为自己也担不起如此大的赞扬,因为他虽然有忠于汉室的坚定不移的心,但通常难有主见。
郭家能够安然投蜀,虽说的确是郭满表面拍定而行,但其实背后真正推动此事的,是其女儿郭婷怡。
首先原因一,当初曹丕刚刚受禅登基,曹魏正式代刘汉,汉朝就此灭亡。
郭满深知此乃大势所趋,汉室已无可挽回。
故而因此决定举家殉死以明志。
原因二,女儿郭婷怡,似乎为灵狐转世,暂且投生人类之身,实为践行自身心愿。
若依父亲郭满意愿而随家共死,那岂不是白费了此次来到人间的机会?
原因三,这次投胎似乎还极不容易,那女狐仙是神通广大的神仙,并无罪责在身,却选择投生人间。
若依正常程序,断然不可能实现。
因此似乎是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