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小说推荐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

畅销小说推荐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

脑洞山峰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李厥李世民的古代言情《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脑洞山峰”,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

主角:李厥李世民   更新:2024-09-17 05: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推荐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李厥李世民的古代言情《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脑洞山峰”,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

《畅销小说推荐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精彩片段


李厥这句话,在一些人听来可能有点滑头,但在房玄龄他们看来,却可称之为滴水不漏。

一首诗并不算功劳,所以不能领国家的赏赐,

但话风又一转,如果是长辈赐下的,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自然要领。

这一番话,将李二的身份直接给改变了,从皇帝变成了爷爷,这都是智慧啊。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又快速移开。

至于那些武将,则觉得李厥有些耍滑头,有点又当又立的意思。

李二自然明白,他看着李厥半晌无语,好一会才开口道:“传朕旨意,赦封皇嫡孙为中山郡王,中书省稍后草拟诏书。”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李二目光扫视,随即闭嘴,只有中书令岑文本出班领命。

至此,本次的朝会才算结束,李二离开,畅清则亲自送李厥回了东宫。

李厥送走畅清之后,就坐在那独自发呆。

看来李二到底还是没有立皇嫡孙的心思,若是有,这一次封的就是亲王,而不是郡王了。

李渊称帝之后,李承乾被封的就是中山郡王,所以李二此举,还是为了向群臣示意,他要保李承乾,

包括今天让自己参与朝会,又把悯农一诗当众拿出来,皆是在暗示,他不想李承乾死。

不过跳儿立孙之事,细数唐以前的历史,也就两晋南北朝时出现过两例,

况且,李二儿子众多,嫡子都还有两个,且皆已成年,又名声显外,自然不会想到立孙子为太子。

李厥没有想太久,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的做。

虽然因为自己这只蝴蝶翅膀的扇动,李泰有可能成为太子,但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如果还是李治,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李治对宗族虽不算宽仁,但对于自己几个血亲还是挺不错的。

当然如果按照原历史来走,自己是能看到武后继位的,想到武后对李氏宗族的打压,好吧,李治称帝也不是最好人选。

至于李承乾,以李厥有限的所知,对他也没有太好的印象,救他其实也并非发自真心,

但不救不行,不管是处死,还是发配,自己母亲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如果父母双双不在,就算李二再疼孙子,他和大哥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好,所以必须要救,且不能让李承乾被发配,

如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落子无悔,已成定局,接下来就看事态如何发展了。

“无意,准备吃的,饿死本公子了。”

无意一直在旁边,见自家公子想完事了,谄媚的往地上一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李厥随即一笑,没好气道:“你倒是消息灵通。”

不过片刻,他又微微叹息道:“我们要收拾一番,马上就要搬家了。”

听得此话,无意面上的喜色没了,爬起身道:“奴婢去给大王准备吃的。”

如果万事由己,李厥作为一个现代人并不想去争储,但这可恶的皇权至上啊!

自己又是如此尴尬的身份,若是不争,极有可能等着自己的就是身首异处。

想想自己的头掉了,旁边又跑出一只狗给衔走,咦,画面太血腥,想到此处,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

谋反的案件已经非常清楚,不需要再审,现在要做的就是依照国法定罪即可。

房玄龄看了眼坐在下首的两位,许敬宗和来济,皆是奉迎上意的性子,李二令两人为副,其目的不言而喻。

“两位且说说,该如何定罪?”

许敬宗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来济沉吟片刻起身道:

“梁公,下官不明,陛下朝议时,细数谋逆之人,却独没有太子,这是为何?”

老房眉头挑了挑,心中有些郁怒,都不想先开口,都逼着老子是吧,

他性子不坏并没有训责,反而是一脸求知的反问道:“通事舍人以为,陛下这是何意?”

来济也被憋了一下,怎么绕来绕去,又抛回到自己身上了。

上官问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不想杀太子。”

话刚说完,房玄龄砰的一拍桌子道:“舍人慎言,你怎可揣夺圣意,又怎可枉顾国法?”

来济都无语了,大哥,这一套陛下刚刚使过了,你还要再来一遍?

老房发了一通火,看了一眼稳坐泰山的许敬宗,心中暗骂,这货一点都不上道,朝堂上自己可是捧了李二的哏,现在居然没人捧我的。

在他的目光之下,许敬宗只得起身道:“梁公,我等先把其他人的处置议定如何?”

房玄龄一想,也就同意了下来。

三人正在议定,一个家仆走了进来,在老房的耳边低语了两句,家仆退下之后,

房玄龄迎着另两人求知的目光道:“陛下退朝之后,就去了弘福寺,与智首聊了足有半个时辰。

陛下四问座律,一问为何出家,二问何谓出家,三问放下屠刀何解,四问生死区别。”

来济和许敬宗两人对视一眼,心中越发的明了了。

很显然,陛下与智首的谈话,是想让他们知晓,否则房玄龄就算再位高权重,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窥皇帝隐z私。

且这四问很有意思,已经在明示他们该如何处置李承乾了。

“梁公,由下官来奏禀吧。”来济此话说得很果决。

房玄龄看了眼来济,这是打算把奉迎这条道一直走下去啊。

文臣大多有风骨,来济也是一个学问之人,此事处理不好,就被冠以靠恩宠逢迎上位,那就在同僚之间不耻了。

但来济有自己的想法,他现在官至五品,这个职位不上不下,没有大功极难再升了,

且此刻将事揽到自己身上,多少也算是向房玄龄卖了一个好。

计议已定,三人的动作就快了。

“杜荷如何?”

“斩!”

“齐王如何?”

“鸩!”

“侯君集如何?”

“诛三族。”

初步确定重要人物的处理意见,许敬宗则开始写奏表。

原本像这样的大事,处理意见确定之后,都会私下里禀明李二,先通个气才会在朝堂上公布,

但此次,李二却啥也不管了,把处置的权利完全给了中书省。

所以他们拟定好之后,本想拿给李二看看,但李二却让他们直接在朝议中通禀即可。

……

又是一天的朝议,当房玄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处理结果公布之后,底下顿时响起了一片的议论声。

好一会,议论声才渐歇,大家都想看看皇帝陛下的态度。

“为何不诛首恶?”李二语气阴冷。

李泰原本听到对李承乾的处理有些不满,此刻见父皇语气不善,心中又再度欢喜起来。

李二看的是房玄龄,但出班回禀的是来济:

“禀陛下,太子废黜,出家为僧,不在五行之中,李承乾…已死矣。”

说到李承乾已死五字,来济额头已经起了汗,不管怎么样,这话都过于大胆。

李二轻哦一声不再言语,似乎有些走神,好一会才道:“如此处置妥当?”

“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李二又看向众臣工问道:“诸位爱卿认为是否妥当?”

“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还有逢到灾年、重疾等,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只能把地卖了,这类人要想活下去,最后只能变成大户人家的佃户。

唐初,因为地广人少,土地兼并尚不严重哈。

李厥说的很琐碎,一是他之前并没有打腹稿,其二他本就不打算说得太深,毕竟他才五岁。

好吧,已经很妖孽了,从房玄龄已经扯断好几根胡须便可看出来。

聊了半个时辰,李厥没有再掏新观点,房玄龄体谅他还小,以为他乏了,起身欲告辞。

“郡王,你今日教老臣颇多,作为回敬,老臣也教你两典,一是韩信之计,明修栈道也,

二是汉说苑中言,螳螂捕蝉也。”

说罢,也不等李厥问及就提出了告辞。

送走老房,李厥回厅落坐苦思,这帮人说话非要说一半留一半,真烦人。

老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个可以都算是计,也可以都说是某人的处境。

历史不好,真头疼。

“无意,把汉书给我找来,对了,还有史记,还有那什么说苑。”

……

今日李泰可谓是春风得意,领着鸿胪寺卿和一帮小弟来到了城外。

昨日晚间吐谷浑已到城外的驿所,上表朝见,李二就令李泰来迎。

虽然吐谷浑已向大唐臣服,但毕竟是山高地远,并没有纳入道州治所,还属于大唐的属国,

当然吐谷浑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牵制吐蕃,所以李二对于现在的吐谷浑还是很看重的。

朝堂之上,李二和重臣皆在,吐谷浑使臣到来,直接行的是跪拜礼。

奉上朝见的礼单,大多是以牛羊为主,又递上了国书。

吐谷浑是鲜卑族建立,就是那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慕容氏,也是五胡乱华的一支。

现在吐谷浑的可汗是慕容诺曷钵,此次他之所以派使臣来朝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求和亲。

李二没有急于回复,而是让鸿胪寺卿带着使臣到四方馆暂留。

待人退下,他才看向众臣道:“各位爱卿,对于吐谷浑的请求如何看?”

长孙无忌当先出班道:“陛下,吐谷浑地势险要,又兼牵制吐蕃之责,在臣看来,若是和亲能收异族之心,也不为是一条良计。”

李二微一点头,又看向他人。

其实和亲在当下看来,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自西周就有,汉虽强也有不少例子,

毕竟在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所有人或物,都是可以利用的手段。

李泰看了眼左右,见无人出班,他起身道:“父皇,如今吐谷浑主动请求,在儿臣看来此是好事,说明其心向大唐,并无异心。

儿臣认为可以答应,不能凉了蕃属之心。”

李世民微笑着点头道:“吾儿此言善。”

得,原本还有点不同意见的人,也明白了李二何意,索性闭嘴,不然可能又得触怒龙颜,不划算。

见无人再出班,李二看向长孙无忌道:“长孙爱卿,你和魏王齐议一番,看看由谁下嫁最为合适?”

“喏。”

李二宣布退朝,再次留下了几个心腹重臣。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本认为又是议储,但进入内殿才发现错了,李二是和他们协商进攻高句丽的事宜。

高句丽从隋到初唐,似乎成了每个皇帝的心病,原本历史自隋到唐,一共征高句丽十二次,从这个数据就可见一斑。

杨广征了三次,结果把隋给拖垮断送了。

李二在位时同样征了两次半,第一次大功在即,但在安市城遇阻,恰逢冬日来临和薛延陀入侵大唐,所以不得不班师回朝,稳定国内形势。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陛下治国,老道治病,各司其职,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孙思邈不是看不上李二,只是怕这些繁琐的礼节,耽误他的时间。

虽然这样说,他还是跟在李二身后进了宫。

闲叙片刻,李二本想将他安排在宫中,但老道却说要和李厥住在一起,李二拗不过,只得让其住进东宫。

到了东宫,苏氏自然不会避老神仙的嫌,所以装扮得体来见礼。

“你教出一个好儿子。”

苏氏一听此话眼泪差点下来了,这可是对她最大的褒奖了。

知晓老神仙有事,她也没有过多打扰,只是令下人好生伺候着。

平安的一双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眼前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新奇,毕竟他自襁褓之中便在山上,还真未见过这世间繁华的一面。

“药物如何寻来?”孙思邈问及李厥。

“关中就是枇杷产地之一,在我看来必然有土方用此做膏入药,只是暂不被人世人接受,

我会让人张贴告示,重金求取,旬日无所得,再往河南、浙闽一带扩散。

参容易,想来皇宫就有,槟榔产于岭南,我会让姑父家里遣人去收,鲜品不一定有,但干品想来不难找,

最麻烦的便是冬虫夏草。”

突然他心思一动,想到了吐谷浑的使者。

吐谷浑的区域就是在青海甘肃一带,而青海便是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之一。

他写了封信交给无意道:“即刻去长孙府,将此信交给我姑父。”

长孙家的动作很快,数十匹快马出发奔赴岭南,又召集数人抄写告示,收取批杷膏。

李厥安排好一切,叫来了外间的薛仁贵相伴,来到了四方馆,吐谷浑的使节便驻留在此。

……

此刻,李二正在接见程知节,询问路上之事。

“路上,皇嫡孙虽有不适,但他皆忍住了,还与兵丁同食,并无娇气。”

李二微一点头道:“孙神仙如何被劝动的?”

“不知,皇嫡孙不让臣等靠近,和孙神仙单独相处约两柱香,孙神仙便同意来长安。”

见李二没再言语,程知节正想请退,突然又想起一事道:

“首日露营,有野兔惊扰,臣属下名薛礼者用箭射之,皇嫡孙见到爱才心切,便向臣讨要薛礼,臣已答应。”

李二再度来了兴趣轻哦一声道:“那薛礼如何?”

“武勇甚于臣,更为难得的就是一手神射,恐超陛下岳父。”

李二的岳父是长孙晟,一手神射在隋时可谓名闻天下,李二听到比自己岳父还强些,

微微一笑,权当是程知节在抬举自己下属,微笑道:“忠心有无问题?”

“薛礼乃是河东薛家子,他这一支破落,算是寒门所出,乃真正的大唐好男儿,忠心自无问题。”

不得不说,程知节还是有担当的,这话算是给薛礼背书了,如果薛礼哪天有不忠之行,那么程知节是要担干系的。

李二赏了一些绸缎给程知节,便让他退下了。

一旁一直未发一言的畅清此刻禀报道:“陛下,途中服侍皇嫡孙的一人,被皇嫡孙要了去。”

李二压根没问是谁,就着话题道:“那便把十人都赐给皇嫡孙吧。”

“诺。”

李厥来到四方馆,这里相当于大唐国宾馆兼翻译机构。

不仅住着懂得外邦礼仪和语言的博士,还有主要功能就是接待外邦使节下榻。

此次吐谷浑来的人正使叫慕容浅宗,算是现在可汗的堂叔,对于李厥的到来他其实是不爽的,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房玄龄其实还想到了另一点,那就是李二就算是暴怒之下,也没有言明李厥降勋的原因。

若是以触怒圣颜、犯颜直谏来降勋,那么说明祖孙两人的感情淡了;

要是以德行有亏、孝道有缺,那就更严重了,直接就把李厥的一生给毁了,这两条在当下可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啊。

所以李二说到降勋的原因时,停顿一下,干脆略过了。

“孙儿谢过皇爷爷,惹您生气了,我这就滚蛋。”

见他恭敬的磕了一个头后,起身迈着小短腿就跑,李二没忍住突然笑出了声。

转头又看向房玄龄道:“三字经的推广,爱卿就辛苦一下。”

说罢,又对另两人道:“太子之事隔日再议吧,朕乏了。”

三人离开,李二枯坐无言,畅清言道:“秦国公…”

听到秦国公三字,李二突然愣了愣,好一会才想到不是叫自己,而是说自己的孙子,

他有些意兴阑珊道:“嫡孙向朕言明之前皆是在救父,孩子是坦诚的,畅清啊,你说他为逆犯求情,到底是仁心,还是有其他心思?”

“陛下,秦国公才五岁。”

“是啊,才五岁啊,若是成年…”

说到这里,李二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停止了话头。

“陛下,秦国公一人所来,臣已经安排人相送了。”

“伺候他的奴婢呢?”

畅清就将他打发无意的话给说了,李二突然笑道:“倒是朕的过失了,没有留孙儿用膳,既是如此,那就赐膳至东宫吧。”

说到这里,他的神情再度一怔。

……

魏王府邸,李泰刚下朝进府,就听到李二召见三位重臣的消息。

他面上的喜悦自然藏不住,不过片刻又开始幻得幻失起来,在厅中来回踱步。

“来人,把言先生请来。”

片刻,一个身材修长,容貌儒雅,穿着青色长袍,年约四旬的男人走入厅中。

“大王。”他对着李泰微一礼。

李泰此刻也不惺惺作态,指了指旁边的座椅,不等对方落坐就道:

“朝会结束,父皇召集了梁公、申公还有我舅父三人议事,我这心实在安定不下来。”

言先生反而开口问道:“大王可否说一下今日朝会的情况?”

“我那个大哥出家了,真是便宜他了,杜荷和齐王被杀,侯军集诛三族。”

说到这里,他再度忿忿道:“都是通事舍人来济的谗言,若本王登基,定不饶此人。”

言先生眉头皱了皱道:“大王慎言,万不可重蹈覆辙。依在下看来,来济也只是揣摩上意罢了,还是陛下不想要前太子的命。”

“不说这些了,父皇突然召集三位最亲近的重臣,必是议储,先生认为本王的胜算有几成?”

言先生细思片刻,在他看来魏王入主东宫应该是板上钉钉的,

不过在此时,他突然想到一事道:“大王此刻不应该考虑这些,更应该入宫为侯军集求情,此事宜早不宜迟啊。”

李泰愣了愣,随即讥笑道:“乱臣贼子不该诛?且侯军集仗着和李承乾的关系,一直不把本王放在眼中…”

此府中这个厅里,李泰还是相信没人来窃听,所以他也就不再隐藏,直呼李承乾的名字。

“大王,大唐勋贵是一体的,在下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若是陛下大行,大王登基,你有绝对信心,能收那帮勋贵之心吗?

今日之大唐看似风平浪静,内无忧外无患,那是因为陛下本就是百胜将军,龙威震慑宇内。

大王,你的武功能超越陛下吗?

若你登基,你能御驾亲征吗?

若你点帅,那帮骄兵悍将能做到如臂使指吗?”

言先生越说越激动,他的话说的还不够直白,但意思表达清了,

如果李二突然驾崩,李泰继位,估计不仅国外会来试探,国内都会再生几波烟尘,

而新皇对这帮勋贵无恩,要如何收服他们呢?

此刻去为侯军集求情,正是向勋贵示好,收心之举啊。

“父皇或许会不喜。”李泰有些犹豫道。

毕竟他今日的一切,都来自于李二对他的喜爱上,这个敏感的时候他自不能自毁长城。

“鱼,吾所欲也,熊掌,吾所欲也,然二者不可兼得,大王,你要有自己的决断了。

且在下看来,陛下并非是出自真心要夷侯军集三族,只是已经恩恕了前太子,对于臣子的意见不好再反驳罢了。

此刻,陛下或许就在等着重臣请命呢。”

李泰犹豫再三,还是觉得言先生所言有理,当即点头道:“好,本王这就入宫。”

再次换上朝服,他就打算出门,刚走出二进,恰好碰到有人来禀,刘洎求见。

他也没有回厅,就让人请进来。

“大王这是要去往何处?”

“本王打算入宫,求父皇收回城命,只诛首恶不祸及家人。”

刘洎面上一惊,双手一展拦在前方道:“大王不可啊,勋贵有人去求请,陛下问他们是否要造反,可见陛下怒气之深,

此时大王去求,让陛下如何看你?”

“可是,本王觉得,这是收勋贵…”

“大王今日一切皆是来自于陛下,如此时刻,请问大王是陛下重要,还是勋贵重要?”

“这…”

“请大王回厅。”

李泰想了想,转身回厅,言先生见刘洎跟随,主动闪向一边,也不再问魏王为何去而复返了。

恰在此时,有仆人来禀道:

“大王,宫中消息,中山郡王晌时入宫,为侯军集求情,陛下盛怒…,

陛下虽然答应,也将郡王降勋为秦国公,中书正在草诏。”

刘洎常松一口气道:“还好老臣来得及时,不然大王就要铸下大错矣。”

李泰一听,也是暗暗心惊,看向肃立一边的言先生若有所思。

而言先生先是茫然,继而又低声喃喃道:“郡王,五岁啊,居然有些胆识?英雄矣!”

……

英公府邸,当家仆将消息告知李世绩时,他有些懵,脑中突然浮现出,在宫中碰见李厥,对方问他们是否在为侯军集求情?

“牛鼻子,你又耍赖,喝了这一坛子。”程咬金敞开衣襟,露出黝黑的胸膛,上边还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创痕,大拉拉的走近道。

“陛下赦免了侯军集家人之刑,改为侯军集个人斩立诀。”

“这坛酒你别想混过…你说什么?”

李世绩当即又提高音量道:“侯军集判为斩立诀,取消了诛族之令。”

原本热闹的大厅瞬间落针可闻,本有些醉意的众人,此刻全都目光炯炯,哪还有一丝醉意。

“何人?”原本一直闭门不出的尉迟恭,今日也被他们给叫了出来,见李世绩不是开玩笑当下问道。

“中山郡王皇嫡孙,他以一篇巨著换得陛下之恩,陛下愤怒,已将他贬为秦国公。”

“一个五岁的娃娃?”程咬金惊呼道。

“知节慎言,不可对郡…秦国公无礼。”李世绩训斥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