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完整文集阅读

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完整文集阅读

天使之翼飞扬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是网络作者“天使之翼飞扬”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赵无忌赵宁,详情概述:反的大帽子扣了下去,只盼通过打击孙元化,来实现打击周延儒的目的。这时只见御史余应桂挺身而出,说道:“臣余应桂,弹劾登莱巡抚孙元化,山东巡抚余大成,有负天恩,枉顾职守,致使孔有德叛乱,祸乱山东,危害社稷,首辅周延儒收受孙元化人参,貂皮贿赂,举荐孙元化,也负有失察之责,也应一并处分。”兵科给事中李梦辰也站出附议,说道:“孔有德造反,一路杀官破县,何以对孙元化另眼相看,轻......

主角:赵无忌赵宁   更新:2024-03-30 00: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无忌赵宁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完整文集阅读》,由网络作家“天使之翼飞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是网络作者“天使之翼飞扬”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赵无忌赵宁,详情概述:反的大帽子扣了下去,只盼通过打击孙元化,来实现打击周延儒的目的。这时只见御史余应桂挺身而出,说道:“臣余应桂,弹劾登莱巡抚孙元化,山东巡抚余大成,有负天恩,枉顾职守,致使孔有德叛乱,祸乱山东,危害社稷,首辅周延儒收受孙元化人参,貂皮贿赂,举荐孙元化,也负有失察之责,也应一并处分。”兵科给事中李梦辰也站出附议,说道:“孔有德造反,一路杀官破县,何以对孙元化另眼相看,轻......

《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完整文集阅读》精彩片段


温体仁知道崇祯皇帝最恨有人造反,这一块是他的逆鳞,触之即死,是以便唆使手下,一顶造反的大帽子扣了下去,只盼通过打击孙元化,来实现打击周延儒的目的。

这时只见御史余应桂挺身而出,说道:“臣余应桂,弹劾登莱巡抚孙元化,山东巡抚余大成,有负天恩,枉顾职守,致使孔有德叛乱,祸乱山东,危害社稷,首辅周延儒收受孙元化人参,貂皮贿赂,举荐孙元化,也负有失察之责,也应一并处分。”

兵科给事中李梦辰也站出附议,说道:“孔有德造反,一路杀官破县,何以对孙元化另眼相看,轻轻放回,此必是孙元化与孔有德早有勾结,图谋造反,皇上不可不察。”

又有御史路振飞出列,禀道:“皇上,山东如今糜烂一片,山东巡抚余大成,登莱巡抚孙元化两人乃是罪魁祸首,其罪当诛,又有首辅周延儒,包庇二人,意图开脱,也应一并获罪,严加责罚。”

周延儒气得浑身发抖,但是他一向涵养甚好,过了片刻,平息了一下心情,这才出列说道:“皇上,臣从未接受过孙元化任何贿赂,臣之所以力保孙元化,也非想要包庇于他,实在是孙元化人才难得,当初宁远一战,轰死老奴努尔哈赤的火炮,就是元化带人建造,其人精通火炮,擅长铸炮,火炮技术,在我大明无人能出其右。”

停了停,他又继续说道:“孙元化从师于徐光启徐大人,孙元化为人如何,徐大人想必是最清楚不过的。”

礼部尚书徐光启此时也在场,此时他年岁已老,今年刚好七十岁,德高望重,深受崇祯皇帝信赖,听闻周延儒提到自己的爱徒孙元化,心忖这次是躲不过去了,当即也颤巍巍地出列说道:“皇上,老臣有话要说。”

徐光启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任皇帝,堪称三朝元老,便是崇祯也不能不给他个面子,当即便温言说道:“老大人有话请讲。”

徐光启定了定神,方才说道:“孙元化乃是老臣门生,登州兵变,他御下不严,用人失察,其罪当诛!”

“然而诚如周首辅所言,孙元化天资聪明,勤勤恳恳,自从上任辽东以来,直至登莱,一路裁减兵源,节省辽饷,为国家节省了大批银钱,又安抚难民,研究西学,于火炮一道,颇有建树,乃是难得的人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虽然有罪在身,诛杀此人,一了百了,但是何不使他将功折罪,利用其擅长火炮的长处,为我大明继续效力。”

说完这一席话,已经是气喘吁吁,崇祯连忙使人看座。

这时次辅温体仁也站了出来:“皇上,徐大人言之有理,周大人身为首辅,怎会收受贿赂,此必空穴来风,信口雌黄,孙元化人才难得,皇上还是使他戴罪立功吧。”

崇祯原本深恨孙元化,原本山东一片太平,只因余大成,孙元化两人无能,本来还想使二人派人增援祖大寿,结果按下葫芦起了瓢,不但没有救出来祖大寿,反而把原本平稳的山东也弄得一片战火,糜烂千里。

孔有德起兵反叛至今已有半年之久,至今官军仍然束手无策,这让朝廷的面子往哪放?孔有德反叛闹得越久,崇祯心里就越是生气,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当属用人不察的余大成,孙元化两人。

本来崇祯早已下定决心,若是孙元化两人死在乱军之中,倒也罢了,如今被乱军放回,岂能轻饶他们,所以孙元化刚进京城,便被抓到京城镇抚司,严刑拷打,奈何孙元化坚称没有造反,拒不认罪。

周延儒一向深获崇祯信赖,徐光启又是三朝元老,两人双双力保孙元化,崇祯一时也有些动摇,尤其是徐光启所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孙元化虽然有罪在身,但是这样的能臣,也许让他戴罪立功,才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一向与周延儒不对付的次辅温体仁也赞同释放孙元化,周延儒,温体仁两人几乎就是代表了朝廷上大部分朝臣的声音,自己若是轻轻放过孙元化,岂不是说明自己这个皇帝,就任由群臣摆布,虽然自己满腔怒火,但是也不能不遵循群臣的意见,如此一来,自己天子的威严往哪放?

想到这里,他一时又改变了对孙元化轻轻放过的心思,开口说道:“孙元化虽然人才难得,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毕竟大错已经铸成,若是放过此人,此后再有人犯下滔天大罪,岂不是也可以以人才难得而脱罪?”

周延儒一听,心里一沉,看来皇上是不打算放过孙元化了,他偷偷瞥了温体仁一眼,暗骂温体仁老奸巨猾,明明是想处置孙元化,却装作赞同自己的意见,出列力保孙元化,结果造成皇上的逆反心理。

原本上朝之前,他已暗中与徐光启通气,希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徐光启三朝元老的地位,保住孙元化一命,如今看来,皇上心意已定,自己却是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正想宣布对孙元化的处理,此时又有一人出列,禀曰:“臣听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头等大事,并非处置孙元化,而是应该如何应对孔有德这贼子。”

崇祯一看,正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张凤翼,此人擅长兵事,又有识人之能,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等名将都是他一手发掘出来的。

张凤翼也知孙元化是个人才,又善于揣摩上意,知道崇祯深恨孙元化,倒是大部分因孔有德而起,所谓处置孙元化,只是皇上无力应对孔有德,而把怨气发泄在孙元化身上罢了。

他擅长兵事,当即出列,想要为崇祯皇帝解忧,只见他继续说道:“此前连续围剿孔有德失利,只因所用非人,臣保举右佥都御史朱大典为山东巡抚,朱大典深谙兵事,才略过人,定然能不负陛下所托,剿灭叛贼孔有德。”

朱大典闻言,当即出列:“臣朱大典,愿为皇上,披坚持锐,讨伐逆贼!”




南京守备,魏国公徐文爵听了少女的话语,微微摇头:“陕西糜烂,连年荒灾,百姓流亡,乱军四起,外有后金虎视眈眈,狼子野心,野心勃勃,觊觎我大明江山,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啊。为父见到城下的难民,心有所感,怡儿,你说这些百姓,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会不会造反?这么多难民,将来就可能变成乱军啊。”

被唤做怡儿的女子正是徐文爵爱女徐怡。徐文爵只有此一女,疼爱非常。徐怡年方十六,不但继承了家传的一身武艺,难得的是诗琴书画,无一不精。

徐怡背后,一位衣着华贵的公子出声说道:“郡主言之有理,既然吴大人已经前去赈济,想来陕西饥荒指日可平,国公和府尹大人倒也不必过分担心了,若是这些流民造反,不用国公出手,只需我爹爹麾下一支精兵,便可屠尽这些造反的乱民。”

说话者乃是隆平侯张拱薇的次子,张元辰,他一边说话,一边看着徐怡的脸色,徐怡却不理他。徐怡长得漂亮,家世高贵,追求者众多,这个张元辰便是其中一位。

张元辰见徐怡不理自己,不禁有点悻悻然。

李府尹摇头说道:“这些都是大明子民,怎能轻易喊打喊杀,小侯爷,兵危战凶,兵乃凶器,不可妄动啊。”

这时张元辰旁边有人说道:“府尹大人悲天悯人,言之有理,这都是我大明子民,正应该妥善地安置起来,小侯爷说的也有道理,万一真有歹人作乱,那就是隆平侯爷大显神威的时候了。”

此人正是周钟,他醉心官场,最近经常跟着张元辰厮混,期盼靠着隆平侯的关系,能得到赏识,获个一官半职。此刻便出言溜须拍马,一句话把两人都给奉承了。

李府尹看着城墙之下密密麻麻的窝棚,心情沉重:“陕西连日无雨,只怕过上一阵子,这里的流民就更多了。”

这时徐怡忽然啊了一声,指着城下说:“父亲你看。。”徐文爵望去,只见一群难民,聚在一起,似乎在听中间一个人在讲些什么,旁边还有越来越多的难民向那里聚集而去。

徐文爵道:“莫非有居心叵测之人,想蛊惑难民,扯旗造反不成?走,下去看看。”于是一行人,各自带着护卫,当下下了城楼,往那人群聚集之地而去。

几人走到跟前,只见众人围着一位十七八岁的俊秀书生,那书生正在讲话:“刚才我说的话,可能还有人没听明白,那我就再重复说一遍。”

“我是来招雇工的,只要十四岁以上,三十岁以下,健康男子,工钱每日五文,包一日三餐,有居住场所,一旦雇用,每人可以带父母子女共不超过三人包食宿,但是需要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徐文爵看了连连点头:“年轻人不错啊,如今都是乘机低价购买奴仆,让这些流民卖身为奴,难得的是这少年人,只是雇佣工人而已。并且还包一日三餐,连父母子女的饮食也包下来,这份善心义举,实在难得。”

要知道这些难民每日衣食无着,苟延残喘,若有一口吃的,什么都肯做,很多有钱人都趁机用极低的价格购买健壮男女,或是童男童女,买做奴仆。

雇佣就不同了,工人身份是自由的,只要契约到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并且还包了父女子女的饮食,对这些下一顿饭都不知道能不能有的难民,简直是天大的喜讯,可谓是一人做工,全家不愁。

很快,就有很多人往前面挤去,争着抢着要做工。赵无忌急忙说道:“一个一个来,大家不要着急,我招的人多。大家排好队伍到那里登记。”

说罢指了指旁边一侧,赵宁正在那里,面前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放好笔墨纸砚,正在为一个个的难民登记。登记上的,就拿了一个小木牌,写着姓名,然后带着一家老小到路边等待。

李府尹看得频频点头:“这少年人不错,宅心仁厚,既满足了自己用工的需求,又变相救济了灾民,也给朝廷减轻了负担。”

这时有旁边的魏国公府护卫说道:“这少年我认得,那日我曾随徐管家去购买大米花技术,他就是那个发明大米花的人,听说叫赵无忌,是个秀才。”

“哦,原来是他?”徐文爵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丝赞许之色。道:“看来这少年还真是多才多艺。”

徐怡看着场中那俊秀少年,眼波流转,心中所有所思。

周钟看见赵无忌,分外眼红,又听到魏国公,李府尹都在夸赞赵无忌,心里泛酸,在张元辰身边附耳说道:“虽然魏国公和李府尹都夸赞这个秀才,但是我觉得这个人他不是宅心仁厚,他是傻。”

“哦?”张元辰讶异道:“为何如此说。”

周钟向路边努了努嘴,张元辰放眼看去,只见一排已经被雇佣,手持木牌的人在那里排队等候,排在前面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长得颇为瘦弱,他身边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显然是他带的家属。

男孩后面是个二十出头的壮小伙,可是他身边跟着两个老人,还有个小孩好像是他弟弟,这是一家四口。

小伙后面又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胳膊腿跟豆芽似的,也带着父亲母亲……

张元辰看了一圈,赵无忌雇佣的人,以十六七的男孩居多,而且多半都是拖家带口,他转头对周钟说道:“看他雇的这些人,都是别人不肯要的,想不通他雇这些瘦弱少年,还带着家属,能做什么,莫非他家中富贵?此番专门为了做慈善而来?”

周钟说道:“小侯爷有所不知,赵无忌家里就一个小书童,前几天还被人逼债,差点连自家住房都给卖了,哪里有什么钱,他以前患过疯病的,也许他疯病又发作了。”

眼见既无聚众生事之忧,魏国公徐文爵,府尹李诚德看了一会,也就走了,南京城外如此之多的难民,关于赈济灾民一事,李府尹打算去找镇守太监韩赞周,兵部尚书王道乾两人去商议一下。身为应天府尹,他可是很忙的。

赵无忌花了一上午时间,雇了五十多个符合条件的人,带着家属,大概二百余人,一行人直奔叶家庄而去。

叶庄主一看来了这么多人,大惊说道:“贤侄,庄里虽然也有空闲的房屋,但是你这次带的人太多了,恐怕安排不开。”

小说《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话刚出口,周钟已经清醒过来,暗自后悔,心想此番必然得罪了李府尹,只怪自己一时妒火中烧,情不自禁,但是话已出口,他也只能往下硬撑了。

赵无忌眉毛一挑:“为何不能赚钱?已经赚钱了啊?”

周钟心想反正也得罪了府尹,他知道在场士绅都不想安置难民,做错就做到底,索性就完全站在士绅这一边好了:“你雇的人,都是一群老弱病残,他们能做什么?”

“是否赚钱,小弟无心与周兄争论,周兄若有兴趣,自可亲去赵家庄一观。”言外之意,自己自然有赚钱之法,你们雇人赚不到钱,那是你们无能。

张岱为人宽厚,见两人言语渐渐带了几分火气,便说道:“今日乃是诗会,我们还是来谈谈诗文吧,赵无忌,你既然有这爱民之心,就更应该专心学业,将来谋得一官半职,才能更好地造福百姓。”

李府尹有心捧赵无忌,也说道:“宗子兄所言极是,赵无忌,学业上可不能懈怠,明年的乡试,本官看好你,相信你必然会成为本官的门生。”

李府尹这就是赤裸裸的暗示了,只要你发挥正常,本官必然会录取你。

席间众人都明白了李府尹的意思,很多人都对赵无忌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能得到应天府尹的青睐,看来明年乡试他是必然高中的了。

众人羡慕之下,赵无忌却是有苦说不出,他自家事自家明白,这具身体的八股文本领似乎没有给他留下来,以他目前的水准,能不能完整地完成一篇八股文还不知道呢。

虽然李府尹的暗示他也听明白了,但是这份好意他恐怕无福消受了,想到这里,他对着李府尹躬身一礼:“府尊厚爱,赵无忌感恩在怀。”声音竟听不出什么喜悦之情。

后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最熟悉你的人,是你的敌人。

众人都没看出来,周钟看出来了,他对赵无忌获得李府尹的青睐,是妒火万分,但是赵无忌语气中的萧瑟之意,却被周钟捕捉到了。

不对啊,换了别人得到府尹的如此青睐,还不得欣喜若狂,怎么看他神情,还有点失落呢。

莫非,他前面一场大病,并未完全痊愈,一身的学识恐怕已经清空了,所以才专注于商业小道。

周钟想了想,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分析靠谱,眼珠一转,他又站起来说道:“赵贤弟大才,幸得李府尹慧眼相中,何不赋诗一首,也让我等瞻仰瞻仰?”

赵无忌心想就你幺蛾子多:“抱歉,在下恕不能从命,在我看来,诗词乃是小道,既不能定国,也不能安邦。”

周钟差点没给气乐了,这口气好大:“这样吧,赵贤弟如果能赋诗一首,得到在场十个人以上的认可,我周钟捐款二十两银子给城外的难民。”

钱谦益一想这样好啊,不用把难民招到家里来了,当即也说道:“既然周钟这么恳切,赵无忌你便答应他吧,嗯,你若写出好诗,老夫愿捐款一百两银子。”

各位士绅都是人精,见状也纷纷表示要捐款,李府尹一看坏了,这风向被带跑偏了。

自赵无忌进来,郡主徐怡的一双美目就一直盯着他看,理也不理旁边献殷勤的小侯爷张元辰,张元辰心里不甚舒服,此刻见周钟为难赵无忌,心里暗爽,于是也做豪爽状:“我捐一百两!”

赵无忌眉头一皱:“诗文虽然是小道,但是岂可以金钱论之?不如这样,在下赋诗一首,若能压倒这诗会中的诸位,各位也无需给钱,把城外的四千流民统统雇佣了罢。”

压倒东园诗会的诸位?赵无忌你好大口气!你不知道四大才子中的三位就在此间就坐么?周钟当场说了句好:“好,赵贤弟好豪气,那愚兄就陪你,若你能做到诗会第一,城外的难民,愚兄认领四百人!”

小侯爷张元辰紧随其后:“算我一个,四百人!”

钱谦益想,这样也好,今日诗会人才济济,四大才子中的吴梅村,陈子龙都在场,断然不会让他得了第一去,自己不妨做个空头人情:“钱某蒙府尹感召,若赵小弟能做到,城外难民,某也愿收容五百人。”

眼看士绅首领钱谦益发话,其他的士绅也纷纷表态,很快就把这四千人的难民名额瓜分完毕。

吴梅村的诗是早就做出来了,四大才子之中,他岁数是最大的,也最是淡泊,他本也无意争这个第一,只是随性而写。

方以智的诗也做出来了,正在与吴梅村互相点评彼此的诗作,全神贯注之时,两人都未注意场中发生之事。

陈子龙就不然了,他与冒辟疆虽是好友,竞争也是最为激烈,他心中已有诗词一首,却没有写出来,还在心中反复推敲,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与冒辟疆争个高下。

陈圆圆见惯了勾心斗角,周钟的心事,她一看便知,今日她本应是在秦淮诗会那边的,最近冒辟疆频频流连秦淮,对她和董小宛似乎都有爱慕之意。

陈圆圆今年二十有四,在大明,这已经不小了,正是恨嫁的年纪,冒辟疆才华既好,人长得也帅气,家里又有钱,风流倜傥,正是女孩子喜欢的类型。

今日陈圆圆故意没有去秦淮诗会,而是应钱谦益之邀,来了这东园诗会,也隐隐有让冒辟疆在自己和董小宛之间二选一的意思。

没想到冒辟疆最终选择了董小宛,看来自己还是失败了啊,陈圆圆幽幽地想着,看着场中成为焦点的赵无忌,这个少年心地挺好,不过似乎口气太大了,他不知道三大才子都在场吗?

不过这个少年长相也算俊俏,虽然没有什么锦衣华服,只是一身青衫,人倒也是蛮精神的,李府尹也很看重他,似乎他也是个不错的人选呢,嘻嘻。

魏国公徐文爵当即便唤人取来笔墨,赵无忌铺开纸张,略一思忖,下笔就写。

周钟站在赵无忌身后,等着看笑话,待到赵无忌写下开头两句,周钟一看之下,如遭雷击,嘴里嘶的一声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笑容凝固,整个人目瞪狗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