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精品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薛定谔的虎”又一新作《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崇祯云逍,小说简介:穿越到明末小乡村,他继承了一座小破观。某日崇祯上门,讨教良亩千产之法,却一不小心成了他的大侄子?大侄子坐拥江山,他自然要为大侄子守住这万里疆土,要让汉人江山千古永存!...
主角:崇祯云逍 更新:2024-09-16 09:5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云逍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精品》,由网络作家“薛定谔的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薛定谔的虎”又一新作《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崇祯云逍,小说简介:穿越到明末小乡村,他继承了一座小破观。某日崇祯上门,讨教良亩千产之法,却一不小心成了他的大侄子?大侄子坐拥江山,他自然要为大侄子守住这万里疆土,要让汉人江山千古永存!...
几人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万万没有想到,以前被儒家洗脑的陛下,现在竟然学会了挖坑。
陛下变了,变得让他们都快不认识了!
那个道士,该不是会什么妖法,给皇帝洗了脑子?
崇祯依然不肯罢休,漠然道:“朕记得韩卿、李卿昨日,向朕请辞,为何还不见递上辞呈?”
韩爌、李标闻言,顿时满脸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他大臣,也都懵了。
直到这时候,他们才明白,皇帝想要加封那道士的态度,是何等的坚决。
哪怕是罢黜内阁首辅、次辅,也再所不惜。
那个道士,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能有如此圣眷?
温体仁见机不可失,再次出声:“陛下圣明,像云逍子这种有功之人,理应重赏!”
徐光启犹豫了一下,跟着开口:“臣附议!”
崇祯这才神色稍霁。
还算是不错,还有两个体己的大臣。
谁知,就在这时,顺天府尹刘宗周坐不住了,站出来昂然开口:“陛下,自古以来,百姓都以稻、黍、稷、麦、菽五谷为食。”
“玉米、红薯、土豆都是外来之物,大明若是耕种,有失天朝体统,也有违祖制。”
“再则,这三样作物不过是刑名之术,近于功利,陛下身为人主,应以仁义为本,方能国泰民安,中兴大明。”
“陛下宠信道士,更非明君所为,望陛下三思!”
刘宗周是当今大儒,人称“千秋正学”,天下读书人的领袖人物。
他的官位,虽然不比韩爌、李标等人,名声却是无人能及。
他此时发声,分量可不是一般的重,让韩爌等人都精神大振。
“腐儒!”
崇祯指着刘宗周,厉声呵斥。
大臣们无不骇然变色。
刘宗周可是享誉天下的大儒。
无论是走到哪里,都是备受尊重的人物。
皇帝这一声“腐儒”,比砍了他的脑袋还要严重。
“如今天灾连年,百姓易子相食,仁义能让百姓吃饱肚子?”
“玉米、番薯、土豆三样作物,可以让无数百姓活命,你却视作不见,把这些作物当做异端。”
崇祯想到云逍关于文官的那些评价,心中冒出一股邪火。
于是言语间越发的不客气,几乎是指着刘宗周的鼻子骂。
“张口仁义道德,闭嘴忧国忧民!”
“黎民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现在有了解决温饱的良法,却反倒极力阻挠。”
“这就是你所说的‘以尧舜之学,行尧舜之道’?”
刘宗周脸色苍白,哆嗦着说道:“臣,臣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
“住口!”
“你们很多人心里的如意算盘,以为朕不知道?”
“你们无非是替富绅、地主代言,生恐百姓有了饱饭吃,他们再也无法通过粮食,来吸食民脂民膏!”
“为了一己之私,枉顾江山社稷,置天下黎民于水火,其心可诛!”
崇祯愤怒地站起身。
一番话,直接扯掉了大臣们的遮羞布。
众臣无不面红耳赤,胆战心惊。
同时心中震骇万分,掀起阵阵狂澜。
陛下自幼受儒家熏陶,对于天下民情一抹黑。
他又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这样的皇帝,以后还怎么忽悠?
这大明,要变天了啊!
“我看你们圣贤学说,全都学到狗肚子去了!”
“满口都是腐臭言论,朝廷要你这等只会空谈的腐儒,又有何用?”
崇祯声色俱厉。
这次他是动了真怒。
赵家峪的村民,向顺天府衙门献玉米、红薯、土豆。
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挨了一顿板子。
崇祯心里,一直记着这件事。
这次召刘宗周这个顺天府尹前来议事。
小说《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监察院的御史、六科给事中纷纷开口。
一时间群情激昂,整个大殿都沸腾了起来。
感觉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
崇祯还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内心不禁有了刹那的动摇。
难道朕这次,真的是做错了?
没办法,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有改变。
可这时,崇祯的脑海中,回响起了“叔父”的话。
又联想到,一旦动摇,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崇祯的内心,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朕绝不能耳根子软,任由大臣们摆布!
“肃静!”
“不得喧哗,扰乱朝堂!”
堂上锦衣卫纠察甩动净鞭。
大殿内迅速安静了下来。
“你们天天把忠君报国挂在嘴上!”
“如今建奴入侵,京畿告急!”
“你们却想着争权夺利,有几人心里想着为朕分忧,为国排危解难?”
崇祯冰冷、严厉的话语,让大臣们一时无言以对。
很多人都开始重新打量起了崇祯。
这还是以前的皇帝陛下吗?
他到底是受了谁的蛊惑,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陛下此言差矣!”
“并非是臣等不顾大局,不识大体,而是陛下一意孤行,违背祖制。”
“长此以往,大明危矣!”
首辅韩爌站出来,振振有词,声音激昂。
身为内阁首辅,这时候绝对不能退让。
因为大臣们敢于跟皇帝争权,靠得就是祖制。
祖制,就是大臣的“屠龙术”。
如今,这屠龙术,失去了用处,那还得了?
以后,还怎么让皇帝,乖乖听话?
他这个内阁首辅,这时候不挺起来,以后谁还听他的?
崇祯的脸色铁青。
受到韩爌的鼓舞,大臣们都是摩拳擦掌。
很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都跃跃欲试。
韩爌显然有备而来。
他稍作停顿,接着话锋一转。
“臣听说,陛下之乱命,是受方外道士的蛊惑。”
“陛下熟读史书,难道忘了前宋的靖康之耻吗?”
话音一落,大殿内一片哗然。
北宋末年,金兵大军压境,兵临汴梁城下。
钦宗皇帝没有组织兵马抵抗。
反倒找了一个“道法通天”的道士。
这道士名为郭京,自称可以施展道门“六甲法”,击退金军。
然后就出现了震烁千古的传奇一幕。
汴梁城外,是乌泱乌泱的金兵。
城门忽然大开,一个道士带着一帮不人不鬼的东西,一边跳着大神,一边冲向金军。
所有金兵都看懵了,接着就是一通乱杀。
于是乎,汴京城破,二帝被掳,北宋亡。
现如今,建奴突入长城之内,京畿告急。
堂堂大明天子,不听大臣们的忠言,却听信一个道士的谗言。
这跟宋钦宗,有什么分别?
更为巧合的是,建奴正是当年金人的后代。
这不是要步靖康后尘的节奏吗?
“这朝堂之上,尽是栋梁之才,陛下为何偏偏要相信道士之言?”
“陛下,再这样下去,靖康之耻,就要再现了啊!”
“那道士,必定是妖道!”
“那妖道是谁,立即抓起来,凌迟处死!”
大殿内炸开了锅。
崇祯冷冷地看了王德化一眼。
他去吕祖观的事情,也只有贴身的几个太监、以及随行的锦衣卫知道。
现在,竟然被韩爌拿出来大做文章,显然是这些人,走漏了消息。
王德化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事情当然瞒不过他。
消息即使不是他传出去的,他也难辞其咎。
韩爌向崇祯深深一躬:“请陛下立即收回中旨,诛杀妖道!”
“请陛下立即收回中旨,诛杀妖道!”
“臣附议!”
“附议!”
其他大臣纷纷开口。
“信口雌黄,哪里来什么妖道?”
“蓟镇战事,朕意已决,绝不会收回旨意,休得再言!”
崇祯忍无可忍,自御座上站起身来,厉声呵斥。
首辅韩爌硬着脖子,昂然说道:“老臣年迈,无力处置政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恳请陛下恩准!”
“臣最近身体不适,特向陛下告假,请陛下恩准!”
次辅李标也站了出来,向着崇祯躬身一拜。
朝堂上的局势,已经彻底失控。
大臣们全都伸长脖子,等着看好戏。
首辅、次辅双双请辞,这下子,看皇帝怎么收场。
崇祯被气得浑身发抖。
同时,也感到了如同山一般的压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内阁首辅、次辅,同时以请辞来要挟,这在整个大明朝的历史上,都不曾有过。
这样的压力,除了太祖、成祖,没有一个皇帝,能够承受得住。
“云仙长果然说的没错,朕以前,还真的是被这些大臣给忽悠瘸了。”
“他们个个只为自己的私利,哪里将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这次如果退让,朕将彻底沦为傀儡,因此,朕绝不退让,也无处退让!”
崇祯冷眼看着群臣,心中一片决然。
而此时!
西直门。
嘚嘚嘚!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接着就见十几匹快马,一路卷起滚滚尘土,朝着城门,飞驰而来。
“是八百里加急!”
“肯定是出大事了!”
看到马上骑士的服饰,守城的兵卒认出他们的身份,急忙将城门清理出了一条道路。
“听说建奴已经入关了,该不会是已经打到京师了吧?”
“那大明不是完了?”
“完了完了,这该咋个办?”
“建奴跟野兽一样凶残,还是赶紧想办法逃命吧!”
城门口一片慌乱。
“大捷!”
“遵化大捷!”
“遵化大捷,杀建奴八千,俘获二千五百!”
“遵化大捷……”
传信兵一边纵马飞驰,一边大声呼喊。
队伍如狂风一般,掠过城门。
声音还在城门洞里回荡,战马已经飞驰到远处。
城门内外,顿时寂静了下来。
“我是不是听错了?”
“好像不是建奴杀来了,而是大捷!”
“没错,遵化大捷,杀了建奴八千,还抓了两千五百活的!”
“该不是假消息吧?”
“这怎么可能假的了?”
“上天开眼了,咱大明终于大胜了一回!”
随着传信兵一路高呼,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自从萨尔浒战役以来,大明军队一败再败,罕有胜绩。
一场大战下来,能杀死几百建奴,都已经算是大捷了。
斩杀八千,俘获二千五百。
这是与建奴交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捷。
老百姓们怎能不振奋、激动?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