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芈华扶苏是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中出场的关键人物,“汾清三杯”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旗子给自己,数了四个‘楚’子旗子给王翦。正好代表着,明年秦国的六十万大军对上楚国的四十万大军。“这每一个旗子代表着10万大军,我要开始进攻了。”子婴一边说着,一脸认真地望着舆图。......
《高质量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彩片段
还是这般的神兵利器。
见子婴这般模样,王翦宝贝般地把剑收了起来,“你可别打它的主意,这是大王赏赐我的,你想要找大王要去。”
子婴一阵无语,没想到王翦竟然这般宝贝,想了下,便问道:“那我找大父说去,外大父生病了,也不需要这等宝剑。”
说着,就要往屋外走去。
王翦却有些哭笑不得,你说这外孙有时候吧,见识非凡,有时候,却又无理取闹。
别的不说,按照子婴现在这般的宠溺,搞不好大王真的让自己把太阿剑送给他。
这可不行!
王翦连忙上前抱住子婴,笑道:“好大孙,外大父虽然病重,可你还太小,这兵刃对你无用。”
“我很快就能长大了。”
“那不是还没长大么?长大了再说。”
“我可以找个护卫,帮我持剑啊……”
“你说蒙毅?他怎么能为你持剑,你小脑袋笑着什么呢。”
与王翦这般嬉闹着,子婴却是认真了起来,“这剑不要也可以,外大父和我一起回咸阳?”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一愣,忍不住问:“大王让你说的?”
“自然不是。”
王翦顿时很失望,想想也是,大王若是想要自己回去,怎么会派子婴前来劝说?
这怎么想也不可能。
见王翦有点失落,子婴指着桌子上的舆图道:“外大父,那是什么游戏?”
王翦望去,却见得,那是自己的模拟沙盘,于是笑道:“那是外大父玩的战争游戏。”
当我看不懂么……
子婴有点无语,王翦哄着自己,可自己的目的还未达到。
于是挣扎着下来,上了王翦的椅子,这才看清了桌子上的舆图。
果然是!
这就是秦楚交接的舆图,比墙壁上的舆图还要详细,连函谷关、大梁城都有标注。
看来,王翦真的在日以继夜地寻找着破敌之道,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重新掌握大军,转而打下楚国。
可,自己的目的,不是让大父来游说,而是让王翦自己主动请缨。
这样,在大父的眼里,王家忠贞不二,对于扶苏和自己,都有莫大的好处。
如果真的等到大父上门来请,王翦的面子是有了,可大父的面子却也没了,纵使打下了楚国,也不是子婴想要的结果。
于是子婴笑着对王翦道:“既然是游戏,外大父可否陪子婴来上一局?”
王翦正愁没人陪自己演练沙盘,可一个三岁的孩子也带来不了什么启发,但,毕竟是自己的外孙,子婴想要玩耍,那自然是要陪着的。
于是笑着道:“可以,外大父就陪你来上一局。”
“若是外大父输了怎么办?”子婴对那把太阿剑恋恋不舍。
一方面是真的帅,另一方面,如果可以让其他的工匠从中领悟到锻造方法,也是大赚。
王翦心中赞许,自己这外孙的小心思太明显了,可自己怎么会输?
于是大笑道:“若是输了,那太阿剑,就送与你吧。”
见王翦开了口,子婴立刻接过话茬,“一言为定。”
转身小手握在了‘秦’字的军旗上,“我选大秦!”
王翦呵呵一笑,沙盘本就是个游戏,带自己的外孙玩一把,还能激发他的兴趣,也算是好事。
于是道:“那我就是‘楚’了。”
子婴数了一下,一共数了六个‘秦’字旗子给自己,数了四个‘楚’子旗子给王翦。
正好代表着,明年秦国的六十万大军对上楚国的四十万大军。
“这每一个旗子代表着10万大军,我要开始进攻了。”子婴一边说着,一脸认真地望着舆图。
决定了回咸阳后,王翦立刻让人进行准备。
王家在咸阳,本就有府邸,能回到咸阳,这帮奴仆们自然高兴,咸阳城热闹,总比这雍城要繁华的多。
“公子,你和王燕到时候和我一起回咸阳,大王不是说,你俩跟在我身边历练,自然也能回咸阳。”王翦率先想到了扶苏,于是开口。
明面上,扶苏是王翦的女婿,可称呼上王翦还是以公子尊称。
王燕听到可以回咸阳,自然是很高兴。
不然,真的按大王说的三年,那时候子婴都六岁了,认不认自己这个娘亲都是两回事。
好在,子婴这般懂事,还来了雍城看望自己。
眼下,父亲王翦要重返咸阳,自己借着这个理由,也可以回到咸阳,就算回不了王宫,十天半个月母子俩也能相亲。
“不,我不能回去,父王没有命令,我必须待在雍城。”扶苏想了想,直接拒绝了王翦。
“嗯?”一直以来,王翦都觉得扶苏过于迂腐,可没想到,竟然迂腐到了这个境界,“大王让你跟随我学习,我去了咸阳,你不就应该去咸阳吗?”
“是啊 ,夫君,大王的原话是这般说的。”王燕知晓夫君的脾气,在一旁劝说道。
“不。”扶苏摇摇头,“父王说,让我去雍城,之后是找你,所以,没有调令,我是不能回咸阳。”
王翦深吸一口气,没想到自己的女婿竟然这般迂腐,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只能说,他对于大王的命令,是真的言听计从。
王翦叹气一声,也就没再劝说,倒是王燕心里难过,可又无从劝说。
好在,一旁的子婴说,“娘亲莫急,我会求大父让你回咸阳看我的。”
三岁小孩的承诺,哪能当真,可王燕就是信了。
得知公子扶苏不回咸阳,整个府邸私下炸开了锅。
公子不走,那他们大部分人都只得留在雍城,毕竟,这里还需要人服侍。
……
章台宫。
芈华坐在龙椅上,听着李斯的军报,眉头紧皱。
“大王,上郡来报,此次匈奴动员骑兵约10万,已经蠢蠢欲动,洗劫了上郡附近的几个村落,全村无一人活口……”
听到匈奴来犯,台下一片嘈杂。
“这匈奴真会找时机!”
“唉,谁说不是呢,匈奴有人和六国贸易,多少是知道一些中原的情报。”
“这一次10万大军来袭,莫不是要和我大秦决一死战?我大秦岂会怕他?”
……
芈华摆摆手,台下立刻安静。
李斯继续道:“我军得知后,立刻派军拦截,可匈奴来去如风,并未有所收获。”
秦国和匈奴打了不少年的交道,几乎每隔几年都要来袭扰一番。
上郡周边已经快成了无人区,可这仅有的零散村落,却被匈奴给截了。
秦赵两国无奈,各自都修建了长城来抵御这些个盗匪。
往年也就小股部队前来袭扰,可这一次,竟然有十万之众。
这摆明了,是知晓大军刚受了败仗,准备南下来抢点东西!
冬天里,匈奴人不需要放牧,换上马匹,一个个都成了盗匪截徒!
可,大秦在上郡,有十万大军,匈奴也不敢轻易深入,避免被包了饺子。
十万之众,这足以说明匈奴这一次并不是小股游匪,而是有谋划的。
于是芈华问道:“诸位,此事如何看?”
还在议论纷纷的大殿立刻安静了下来,大部分的人都是抱怨吐槽,可真让他们献计,却是没法子。
匈奴和大秦做邻居这么多年,哪一次被真正打怕了?
“你就是黑夫?”屋内,突然传来个幼稚童音,黑夫一愣,也忘了规矩,抬头看了过去。
却只见,一个如瓷娃娃般的儿童坐在上手的椅子上。
黑夫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拱手道:“是,小的黑夫,见过小公子。”
昨日,子婴来了大营,黑夫操练时,也远远见到,这时候能在这府上的孩子,想必就是小公子了。
三岁即可用谋略破了楚国,不愧是大王的孙子,黑夫心里暗自想着。
子婴点点头,这黑夫还懂得规矩,不愧是识字的人。
只是这皮肤……是真的黑啊。
看来,当初取名字时,也有这部分原因。
“你家里几口人?”子婴继续问。
“回小公子,家里有母亲和一个哥哥,我和弟弟一起来参军。”
对上了……这和书信里说的一样。
黑夫的大哥,衷死后把两个弟弟的家书放在了墓里,黑夫的弟弟则叫惊。
子婴没找惊过来,是因为这个惊在家书内,说自己欠了不少银两。
这弟弟,还得观察观察,如果人品得当,子婴也不介意拉他一把。
“这次找你来,是有人举荐,让你当小公子的持剑人。”蒙毅在一旁补充着。
黑夫一愣,‘持剑人’是干什么的?
知晓黑夫心中的疑惑,蒙毅解释道:“你可以理解为护卫。”
“护卫?”黑夫迷茫地看着子婴,又看了看蒙毅,当看到蒙毅身上的铠甲,立刻知晓。
眼前之人竟是一名将军,将军自然不可能来当小公子的护卫。
可这泼天的富贵,怎么突然就落在我的头上?
黑夫也不多问,立刻叩首道:“谢小公子赏识,黑夫一定竭尽所能,保卫小公子安全。”
这一番宣誓,倒是让蒙毅点了点头,这黑夫看样子老实,却也是上道之人。
子婴很是满意,看来这个黑夫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以后沟通起来就方便得多。
于是子婴示意蒙毅,把太阿剑交给黑夫。
蒙毅心中略有不舍,可还是把剑递了过去,“接好咯,这可是宝剑,是小公子的配件,以后你先替小公子拿着。”
黑夫有点惶恐,立刻伸手接住。
刚拿在手上,就感受到剑的分量,心中暗叹,果然是把好剑。
……
剩下的几日,大多数时间,子婴都是陪在父母身边。
一边是王燕的不断唠叨,在宫内该如何如何,一边却是扶苏的嘱托。
一番儒家大道理说下来,子婴的耳朵都生茧子了。
可,这是自己世上最亲的人,子婴倒是没法恼骚。
到了第三日,雍城下起了大雪,秦军的操练又开始了。
王翦却带着一队锐士,架着子婴一起去了野外打猎。
可现在是冬天,刚下了些雪,雍城的天气寒冷,却也没多少猎物,王翦也只是带自己的外孙出来散散心。
打猎子婴自然是参与不上,只是坐在马车上看着。
当然,子婴也不是白看,从他们骑马的状态,以及弓箭的样式来看,子婴觉得秦军的战斗力,还有上升的可能。
在回去的路上,子婴问着身边的黑夫,“黑夫,你觉得秦军的马术如何?”
“回公子,我大秦先祖本就是养马出身,这马背上的功夫自然不在话下。”
黑夫说的没错,秦军的骑射不下于赵国。
可子婴还是摇了摇头,“虽然技艺精湛,可我却发现,持久力不够,你看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却也无法瞄准。”
“马儿疾驰起来,如何能射中呢?”黑夫非常不解,这也是很浅显的道理。
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坏了不少人。
贬为庶人对于芈家众人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可竟然有人在此刻让大王停住?
众人皆是略带怒意,如果让大王收回成命,重罚了芈家可如何是好?
转念一想在场的众人能喊大王“大父”的只有一位,那就是长孙子婴。
可子婴明明不会说话啊!
回想起刚才稚嫩的声音,众人皆是震惊地望向了跪在前排的幼小身影。
“子婴,你……你会说话了?”一旁的王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离的最近,听的最为真切,等待了三年的儿子终于开口说话了。
她激动地伸手把子婴揽进了怀里,全然没有在意刚才子婴喊了什么。
一旁的扶苏此刻心中震惊,他发现父王已经停下脚步,疑惑地望向了这里。
“父王,孩儿管教不严,回头一定重罚子婴!”扶苏以为触怒了嬴政,赶忙解释道。
嬴政没有理会扶苏,目光望向了自己的孙子,眼中充满了一丝疑惑,对着身旁的两人问道:“刚才他说话了?”
左边的正是赵高,见大王问话,他连忙道:“大王,是有人说话,可不一定是小公子所言。”
所有人都知道,子婴三年了,一句话也不会说,就算开口说话也应该喊他的父母,谁会第一句喊大父的?
赵高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刚才估摸是芈家某人不满判罚,故意来这一桩长孙开口,让大王高兴。
宫内外的人都知道,大王疼爱子婴,可他口不能言,自然要扣一些分。
刚才扶苏直接承认,这在赵高看来,反而是作假无疑,反正待会子婴说不出话也可以继续推脱孩子小,受了惊吓无法再言语。
大王疼爱长孙,搞不好会收回成命,让扶苏继续留在宫中。
想到这一点,赵高对扶苏的评价又高了一分,毕竟是大王长子,又是名门之后,虽然性格软弱,可智商绝对在线。
“大王,我听清了,确实有个幼童的声音喊了‘大父’,想必小公子真的开口了。”可大王身旁的另一人,却笃定道。
赵高一愣,转头望了一眼,这身披铠甲,是大王的贴身护卫,蒙恬的胞弟——蒙毅。
听到身边两人的话,嬴政还是有点不确信,对着跪着的众人再度问道:“你们听清了吗?”
虽然听的真切,可众人却不敢应答,孩童开口第一句竟然呼喊的是大父,这委实过于魔幻。
可大王问话,总得有人回答,芈华深吸一口气,正要解释,幼童的声音再度响起。
“大父……刚才是我开口,我……”看着真人版的秦始皇,原本想好的说辞却又一片空白,子婴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被始皇帝这么盯着,饶是穿越而来,身为亲孙的子婴,也被这强大的气场给镇住。
子婴这一开口,众人皆是沉默了,没想到真是这三岁孩童所言,赵高愣在原地,脸上尴尬万分,好在现在也没人关注他。
亲眼看到自己的长孙开口,嬴政内心自然欢喜,可今日并不是庆贺的时候,身后的章台宫内,百官还在等着他去宣布噩耗。
子婴此刻抿着嘴唇,就这么盯着嬴政,想要说什么,可顿了一下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爷孙两人就这么望着。
看着眼前面庞幼嫩,又带点倔强的长孙,嬴政觉得自己刚才的惩处是不是严厉了一点?
竟然让自己的长孙直接开口说话,也许是刚开口的缘故,并不能说多少话。
可,这个倔强的表情,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不就是幼年的自己?
当初身在邯郸,三岁的自己无依无靠,每天对着铜镜咬牙坚持,不也是这副表情?
自己忍辱负重这么多年,才辗转回到大秦,成了王位。
到后来的诛嫪毐,逐吕不韦……
自己才最终真正执掌了大秦,开启了自己的争霸之路,灭了赵国,才报了自己幼年的仇。
自己这一路走来,艰辛无比,这一路的辛酸苦楚,谁又能懂?
今日,却在自己的长孙脸庞上见到了这久违的表情,嬴政内心无比复杂。
温室内的花多,是抵抗不了严寒的!
收起了心思,望着眼前的子婴,嬴政开口道:“你想说,寡人刚才的判罚不公?”
众人已经听了出来,这是大王在给子婴找台阶下,谁会真的质问一个三岁小孩这个问题?
哪怕只要子婴点点头,或是不言语,大王也可以顺势让子婴留在宫中,毕竟作为长孙的子婴在宫内有着不少的宫女侍奉,省的去那雍城,这是大王想把子婴留在身边。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三岁的子婴竟然接过了话茬,“我觉得,既然是别人反叛,为什么要牵连其他人?”
秦国以法立国,子婴作为穿越而来的历史生自然是知道,可眼下,只有这样回答,才符合他三岁孩童的身份。
嬴政一愣,没想到这长孙才说了三句话,已然这般流畅,这让他十分意外。
面部没有表情,嬴政喊了声,“赵高。”
一旁的赵高立刻明白大王的意思,拱手对大王行了一礼,对着子婴解释道:“按大秦律例,叛国者可夷三族。”
言外之意,大王只是罚没芈家贬为庶人,已经相当仁慈。
“那照理说,大父也在这三族之列。”子婴直接接了一句。
真要论资排辈起来,各国的王室,多少都有点血亲,子婴熟读历史,自然知道这些。
这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直接把在场的所有人镇住了。
芈华反应最快,立刻喝道:“大胆!燕儿,你怎么教孩子的?”
芈华直接把罪责推给了王燕,毕竟王燕是王翦的女儿,王贲的妹妹。
将门世家,王翦给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此刻在雍城养老,可她长兄王贲灭掉魏国,此刻正驻守在魏国都城大梁。
想必大王也不会真的怪罪她,总比责骂扶苏要好。
王燕也是一阵惊诧,这等逆天言语竟然是自己儿子口中所出,看来今日这芈家请罪,免不得生出什么变数。
嬴政也没想到自己的乖孙,竟然说出这种话,这下反倒让自己下不了台。
可孩童之言毕竟无心,嬴政思索了下,道:“说的有理,我用人不善,导致城父大败,自当受罚,罚孤口食减半。”
子婴一听,直接站起身子,道:
“我愿与大父,共领此责罚!”
子婴封赏的消息,顿时如一阵风一般传了开来。
第一个知道的,还属国夫人,她只是诧异了一下,就猜到了是大王玩的把戏。
一个三岁的孩童,能有什么奇谋?
肯定是大王,故意把这计谋的功劳,算在了子婴的身上,和那王贲一唱一和。
国夫人猜测的不错,事实大致如此。
可大王,就是封赏了子婴,只是田地和奴仆没有兑现。
这在国夫人看来,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爵位,可大王这般疼爱子婴,还是让国夫人妒忌不已。
至于其他的子嗣们,压根对这件事不感兴趣。
紧跟着,咸阳城内的百姓全都知晓了。
整个城内热闹无比,这等王族的奇事,是这些市井小民最喜欢乐道的。
上一次这般热闹,还要属芈家倒台。
可谁曾想,这才一个多月的功夫,芈家留在宫内的小公子,就获得了这等赏赐。
军功对于王族来说,并不高,可这是不是释放了一个信号?
大王要召回芈家了?
这一日的咸阳城,热热闹闹,风声自然也传到了芈家这里。
可芈家大门紧闭,没有一人多言。
自从大王灭了赵国、魏国、韩国后,各国的贵族都搬来了咸阳居住,这种高门大院,平日里却紧闭府门,却也常见。
而此刻,芈家内,芈华望着王宫的方向默默流泪,这仅留的孙子在宫内过的好,她便知足了。
至于城内百姓所言,芈家重回王宫,芈华倒是不敢想。
芈家此刻,只有子婴一人在宫内,他得立下多大的功劳,才能免了芈家的罪责?
恐怕得诛灭楚国才行,可他才三岁啊。
三岁的小孩能有什么建树?芈华只想着自己的孙子平安即可,现在的芈家在咸阳深居简出,这样的平安已是很满足。
待到消息传到了雍城,王翦正领着一帮子新兵操练着。
他对大王所说,自己是因病退下回来养病,可带了一辈子的兵,闲不下来。
正好,在这雍城有着新兵的兵营,平日里他也是来负责训练着新兵。
等到王燕拿着书简来找王翦时,王翦一脸的诧异,愣了半晌,愁眉道:
“燕儿,这可不是好事啊。”
王燕闻言一呆,问:“怎不是好事?子婴获得赏赐说明大王疼爱他,他过得好,我自然安心。”
“唉……”王翦叹了口气,“我这外孙,乃是大王长孙,你那夫君都已成亲,还未立为太子为何?”
王燕心中知晓这些,可嘴上却未回答。
王翦继续道:“这一来,是不讨大王欢喜,这二来……”
王翦顿了顿,望向了王燕,看她一脸的茫然,摇摇头继续道:“二来,这芈家太过强大。”
芈家太过强大?王燕满脸的疑惑,“这,这有什么关系吗?大王的父王,不就是靠着华阳夫人一脉才上位的吗?”
“那是自然。”王翦点点头,“所以大王害怕芈家,你不想想前几年的咸阳宫中政变?”
王翦说的,自然是嫪毐的叛乱,可王燕实在无法把这两个联系在一起。
“赵姬乃是赵国人,吕相国可也是赵国人呐,他们手眼通天,若不是当初我竭力护驾,恐还真被嫪毐得手。”
听到父亲的话,王燕呆住了,这等宫内的事,王翦可从来不说。
王翦叹了口气继续道:“大王吃了赵姬的苦头后,就不想自己的孩子,再有一个强大的母系家族,所以……大王让昌平君,去守了陈郢。”
听到这始末,王燕心中震动,忍不住惊呼道:“你是说,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是大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