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校朱由检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精品推介》,由网络作家“柿子有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是作者“柿子有毒”写的小说,主角是朱由校朱由检。本书精彩片段:单单被朱由校亲手杀掉的襄城伯李守锜,就从神机营里划了八百兵丁给他家耕种田地。八百兵丁,便是四十万两!拿钱,收尸,此后不再追究。否则褫夺爵位,抄家灭族!在这样的条件下,李守锜的嫡长子,毫不犹豫的打开了自家藏银的地窑。更其者,当属定国公徐允爵,这位徐达的后人。在他家里,竟然有三千神机营的士兵......
《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精品推介》精彩片段
一场宴席,直到月上中天才结束。
孙承宗年纪老迈,朱由校特意派了几个太监将他送回了府邸。
而卢象升和孙传庭在离开皇宫后,却又在宫外凑到了一起,商议起了练兵的事宜。
有合拍的想法,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记下。
有争执的地方,也会毫不客气的吵到脸红脖子粗。
二人相差不过七岁,吵到火气,便抱在一起扭打。
打完之后,又各自坐在地上,不顾形象的大笑起来。
等到次日,朱由校再次看到他们的时候,俩人都是一副鼻青脸肿的猪头样。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京营在朱由校不遗余力的支持下,渐渐步入了正轨。
老弱的兵员被裁掉,每人只给了五两银子的安家费。
从那些武勋家里索要来的银两,加在一起,足有两千万两!
单单被朱由校亲手杀掉的襄城伯李守锜,就从神机营里划了八百兵丁给他家耕种田地。
八百兵丁,便是四十万两!
拿钱,收尸,此后不再追究。
否则褫夺爵位,抄家灭族!
在这样的条件下,李守锜的嫡长子,毫不犹豫的打开了自家藏银的地窑。
更其者,当属定国公徐允爵,这位徐达的后人。
在他家里,竟然有三千神机营的士兵!
这些人有的做着耕田的活计,有的变成了长工家丁,还有一部分成了护院。
同样的威胁下,徐允爵的老婆,一边哭,一边让人抬出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就这,还是因为有一部分兵卒是自己当了逃兵,没入武勋的家门。
否则,这个数目只会更多!
看着堆在内帑(tang)里的银箱子,朱由校不由摇了摇头。
大明的官员,真踏马有钱!
这还只是武官!
之前从那一批被‘发配’去山陕的文官家中搜出来的银钱,到现在还没清点完呢,估计数字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只不过,这些钱却不能躺在仓库里,花出去,才能变成自己的底气!
卢象升已经开始重新招募兵卒了,每个兵丁入伍先给二两银子安家,随后每个月给七钱银子的饷银,若是表现优异,被提升到把总、队正之后,饷银还会相应的增加。
想了想,朱由校大手一挥,喊来了王体乾。
这个当初被崇祯在登基大典上喝斥的家伙,如今还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除了魏忠贤外,就属他在朱由校身边的时间最多了。
“先拿二百万两银子给卢象升送去!”
“告诉他,给朕好好招兵,好好操练!”
“半个月后,朕会去神枪营看他的成果!”
看着王体乾离去的背影,朱由校不觉一阵好笑。
明明手段强硬一些,就能筹措出如此多的银钱来,可史上书的崇祯却为了面子和死后的名声,硬是没有动手!
直到没有被女真兵临城下,为了筹钱激励兵卒守城,还搞出一个筹捐的事情来!
简直荒唐!
锦衣和东厂,多好用的两个机构!
可他为了讨好那些文臣,竟然弃之不用!
真是既可笑,又可怜!
他亡国无所谓,他吊死也无所谓,可他连累了这华夏的数千万百姓,单冲这一点,他死上一万次都赎不了自己的罪孽!
去他玛的君非亡国之君,臣非亡国之臣!
一切都是自己作的!
此时已是九月中旬了,昨日魏忠贤来报,说是前去陕西的人回来了,李鸿基等人此时就在东厂里候着。
当天晚上,一支庞大的车队便从紫禁城出发,向南去了。
魏忠贤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凑出了整整三百万两白银!
为了押送这些银子,东厂出动了上千番子,还从京营调了五百火铳手随行。
接下来的日子,朱由校依然没有上朝的打算,整天坐在乾清宫里翻阅奏折,或是让人送来各种文献。
这种时候,写写画画是免不了的,但毛笔这东西他实在用不来,便带着几个太监来到了工部。
工部尚书吴淳夫得到消息后,连忙带人迎了出来。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工部门口,齐刷刷跪倒了一地,不管是有事的,还是没事的,几乎都被吴淳夫给薅了过来。
他不知皇帝突然驾临是为了什么,只希望不是来找麻烦的。
“免礼,该干嘛干嘛去!”
“弄这么大的阵仗做什么?再有下次,朕革了你的职!”
朱由校对这货弄出来的场面很是不满,在他看来,工匠,就该有工匠的精神。
不管天塌还是地陷,手上的工件才是最重要的!
最起码,以前他做设计师的时候就是这样,在他画图时,哪怕是上级过来巡视,他都敢怼上两句。
“一边儿玩蛋去,别耽误我画图!”
吴淳夫闻言,连忙驱散了无干人等,前面引路,带着朱由校来到了工部大堂。
“朕这次过来,是有些东西需要工部派人弄出来。”
一入大堂,朱由校便开门见山的说出了目的。
他需要铅笔!
毛笔是中华瑰宝,书法的灵魂。
但他却更喜欢铅笔,随写,随画,而且还能节省纸张。
将自己对于铅笔的要求一一讲给吴淳夫后,便坐在桌边,喝起了茶水。
皇帝的要求,吴淳夫哪里敢有半分耽搁,立刻就召集了大量匠人开始琢磨铅笔该如何制作。
朱由校只是描述了一下铅笔的外形和功能,对于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他却不懂。
但工部是什么地方?
这里的匠人,虽然不是满大明最顶级的,却是涉及专业最多的!
铁匠、木匠、泥匠、银匠等等,只要叫的上名目的,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
吴淳夫叫来了大量的匠人,将朱由校的要求复述了一遍,剩下的事情,便由这些匠人自由发挥了。
而些匠人也不负所望,很快便开始商议起来。
“陛下要的是能够在纸上留下黑色痕迹的新式笔,笔芯可以用石墨或是炭粉来做。”
“不行,只用石墨或是炭粉的话,塑形太难了。”
“那就加一些可以粘结的东西进去,树胶、鱼胶、或是别的什么。”
“胶不行,会包住石墨,让它变的画不出线条来。”
“那就用粘土,和石墨粉混在一起,先加水塑形,然后再送窑里烧制干结。”
“...........”
华夏的工匠,向来不缺少探索的精神。
特别是在朱由校点明了方向之后,他们只是片刻时间,便已确定了初步方案。
一根圆柱形的木棍,从中间剖成两半,这一点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剩下的就是,石墨粉和粘土的配比。
既要保证做出来的铅芯有足够的硬度,还要保证能够书写流畅,这是一个问题。
粘土加多了,铅芯便太硬,写在纸上留不下笔迹。
粘土加少了,笔迹是有了,但是铅芯会太软,吃不上力,稍稍一摁,便会断掉。
材料是不缺的,在吴淳夫的大印下,只要是他们需要的,库房都无条件支持。
一群工匠分成了数个小组,按照不同的比例方案,分头行事。
不到一个时辰,五支样笔便送到了朱由校面前。
样笔长约七寸,粗细是按照他的要求制作的,很合适。
笔杆是松木的,还散发着松油的清香。
唯一不同的就是里面夹着的笔芯,石墨含量有所区别。
拿起一支,用刀子削出尖来,随意的在纸上划了一道。
清晰的线条,留落纸上,美中不足的是铅芯有些硬涩,手感不是那么的流畅。
换上一支,同样的力气,线条浅了一些,更硬涩了。
等五支全都试了一遍后,朱由校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些笔,完全可以按照后世的那种方法来进行区分,比如,1H,2B之类的。
遗憾的是,没有橡皮可以用。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握着铅笔,他仿佛又回到了穿越之前的岗位上,坐在桌前不停的写画着。
那是一幅图纸。
穿越之前,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张图纸,95式自动步枪的改良图纸。
从昨天刚穿越过来到现在,他始终都对此念念不忘。
这样的枪械,以大明的科技水平还造不出来,但并不妨碍他画下来,先放在那里。
以后,早晚会有用的上的那天。
吴淳夫站在旁边,好奇的看了一眼图上的东西。
密密麻麻的线条,一个个的阿拉伯数字,旁边还有许多不认识的符号。
他很懵,作为一个工部尚书,他竟然完全看不懂。
难道,传说都是真的?
皇帝之所以假死还生,是被洪武老祖叫去传授技艺了?
就比如,眼前的这张图?
可此时朱由校却又皱起了眉头,尺子不行!
大明的尺子分三种,营造尺、量地尺和裁衣尺。
即使是这三种尺子的长度都不尽相同,就比如,营造尺是32厘米,裁衣尺是34厘米,量地尺介于二者之间,是32.7厘米。
可无论是哪一种尺子,最小刻度也只有百分之一。
就拿营造尺来说,上面的最小刻度是一分,也就是0.32厘米。
这样的单位,放在精细的枪械上,显然是不够用的。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进来通禀,说是田尔耕求见。
朱由校想了想,便把只画出一部分的图纸收进了怀里
将画到一半的图纸收进怀里,向工匠们又下了个重制尺子的命令后,就起身离开了工部。
田尔耕求见,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既然是重要的事情,在工部里讲显然是有些不太方便的。
乾清宫。
田尔耕指挥着一众锦衣卫,将整箱整箱的卷宗摆在了朱由校的面前。
“启禀陛下,您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了!”
箱子里装的,全是关于满朝文武的一些资料。
谁家有几亩田,宅几间,养了多少小妾,有多少存银等等。
甚至,还详细到何年何月,从何人手中收受了多少银两,事无巨细,应有尽有!
朱由校很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东西。
“来人,通知下去,明日皇极门外听政!”
“是!”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按照常理,外邦的东西到了华夏,总要先改一个华夏名字的,最直白的方法,便是音译!
可几何原本这四个字,无论是和英语里的geometry,还是拉丁文里的geometria都无法从音译上对应!
这不符合国人的习惯!
还有一点,徐光启的几何原本中写的很清楚,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其意思是说,几何是研究一切数与量的基础,是整个数学学科的根本。
可西方的几何学,却显然比几何原本要狭隘了许多!
越琢磨,朱由校便感觉越是那么回事儿,一股怒火直冲天灵盖。
“砰!”
他拍案而起,转头看向魏忠贤。
“告诉田尔耕,给朕捉拿所有在京洋教士!”
“敢放走一个,朕要他脑袋!”
朱由校一直不明白!
为何毕达哥拉斯的理论中,会引用庄子的原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皆竭!
要知道毕达哥拉斯可是比庄子晚了两百年才出生的家伙!
敢情这本就是华夏的东西!
只不过在大明沦陷,华夏陷入三百年黑暗时,西方的那些家伙将这些著作改名换姓,剽窃成了他们自己的东西,为了增加说服力,还给这些公理、公式编出了一个创造它的人来!
所以,那些西方的数学家大多都找不出生平,更没有什么佚事,即便有,也多是类似童话故事一样的典故!
一想到这里,他就更加的气愤,只不过现在还不到追究的时候,一切等郑芝龙归顺之后,再去西方找那些传说中的,这个时期在世的。
比如,伽利略和开普勒!
相信只要找到他们,就能找到这一切的真相!
徐光启不知道朱由校为何这么激动,在他看来,让大明的荣光走出国门,启蒙那些愚昧无知的蛮夷,这是一个文人的荣耀!
朱由校也没跟他说以后的事情会怎样,他怕这老头会被直接气死!
只不过,他在给魏忠贤传令的时候,始终都在关注着徐光启的反应,见他并没有阻止的意思,便不由来了兴趣。
“徐师傅,朕听闻你也是天主教徒,怎么朕要拿那些传教士,你竟一点反应都没有?”
徐光启闻言竟再一次做出了惊讶的表情。
“天主?那是什么东西?”
“臣自小学的是孔孟之道,周公之礼,成年后又受程朱熏陶,咱大明的满天神佛还拜不过来,又怎会成为陛下口中的天主教徒?”
朱由校的嘴角不自然的抖动几下.........
朕操!
不能说了,越说越错啊!
他只能低下头,重新回到图纸的绘画中,将刚刚的事情暂时压在心里。
这个小插曲,弄的徐光启满头雾水,可看朱由校的态度,却也知道不好再问。
一个简易的机床图纸,对于朱由校来说很简单。
虽然他的本职是枪械设计,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车床的原理他还是明白的。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全套的图纸就摆在了桌案上。
徐光启一边听他描述机床的工作方式,一边仔细的翻看图纸,待一切都明白之后,顿时惊为天人。
“陛下真乃神人也!”
“有了此物,将大大提高铁匠的效率!”
“只需将铁锭或是器胚固定在下面的夹具上,便能轻松的开出大小一致的孔洞来。”
“或许,还能改变一下刀具的刃口形状,对器胚做其它种类的加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