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妤谢停舟的现代都市小说《引凤台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之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引凤台》,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沈妤谢停舟,故事精彩剧情为:有什么吩咐?”红翘问。沈妤道:“哥哥向甘州城借了粮,你们替我去还了。”红翘不忿,“凭什么要还?将军和少爷在前线拼杀为的就是守住燕凉关保住关内百姓,可他们呢,闭城不开,硬生生把人逼死。”沈妤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她不愿让沈昭背着债上路,就算要走,也要走得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我想让他干干净净的走。”这话一......
《引凤台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旁边将士打趣,“常将军这么早就开始抢人了?”
“你懂什么?”常衡推了那人一把,“我这是惜才懂不懂?”
他扭头看了一眼沈妤,忽然伸手揽住她的肩膀拍了拍,“啧啧,太瘦了,得多补补,要不要给你烤点肉吃?”
沈妤一整个僵住,不露声色地往旁边移了半步,“常将军若是还吃得下烤肉就自己吃,我是吃不下的。”
她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没了胃口。
太多的尸体需要处理,否则冬日一过,天气暖起来的话,很容易引发疫病。
部分就地掩埋,埋不完的便烧,有的士兵和西厥人冻在了一块儿,也只能一同烧了,大火烧了几日还没熄,这几日风里时时都飘着一股烧焦的肉味。
篝火映得人面颊发红,沈妤啃完了土豆后起身,重新走到了虎帐前。
士兵通报:“殿下,时雨有事求见。”
谢停舟正准备宽衣,闻言把刚系好的腰带又系了回去,“什么事?”
沈妤在帐外道:“沈将军子女不在身边,我想要替沈将军守灵。”
“准了。”
为了保存尸体,停灵的帐内没有点碳盆,帐子里冻得跟冰窖似的。
泪早就流干了,她哭不出来,在帐子里跪了一夜,早晨天还没亮,便偷偷溜出了帐子。
燕凉关的雪停了几日又开始下,几日前还是一片肃杀,如今街上又恢复了战前的模样。
暗卫紧跟在沈妤身后,看她在巷子里左弯右绕,始终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行至一处岔路口,不过一闪身的功夫就没了人影。
沈妤又在街上走了好一会儿,才足尖一点,闪身翻进了一户人家的后院。
屋子里早有人等着,看见沈妤,红翘和绿药齐齐跪在她面前。
“小姐,奴婢有负小姐所托,请小姐责罚。”
红翘和绿药兵分两路,一个去往河州报信,一个去甘州府筹粮,只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沈妤目光含泪,“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红翘哭着说:“如果我能再快一点把粮食送过来,将军他们……”
沈妤心知这是不可能的事,“不论再早,他们也不会放你们进城。”
红翘擦了擦眼泪,“如今小姐准备怎么办?”
沈妤道:“这一战疑点太多,绝对不是区区一个监军能左右的事,梁建方背后一定还有别人,我一定要把他抓出来。”
她眼里杀意浓厚,叫人看得发怵。
“我们跟着小姐。”两人齐声说。
沈妤摇头道:“我如今在北临世子谢停舟军中,不日他会押解梁建方上京,我得想办法留在他身边。”
“那小姐有什么吩咐?”红翘问。
沈妤道:“哥哥向甘州城借了粮,你们替我去还了。”
红翘不忿,“凭什么要还?将军和少爷在前线拼杀为的就是守住燕凉关保住关内百姓,可他们呢,闭城不开,硬生生把人逼死。”
沈妤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她不愿让沈昭背着债上路,就算要走,也要走得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我想让他干干净净的走。”
这话一出,红翘和绿药都红了眼眶。
少将军芝兰玉树的那么一个人,竟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沈妤是偷遛出来的,能呆的时间不长,交待完事情之后便折返回去。
连日来的阴郁压在军营的每个人心头,可城内又是另一番景象,老百姓只管自己眼前的方寸天地,家中不乱饿不死人,哪管什么家国。
街上行人匆匆,嚷嚷的叫卖的,处处都是生活的气息。
沈妤摇头,“我不确定,或者说我不确定内奸是不是只有梁建方一个。”
谢停舟视线微垂,落在她垂在身侧的手上,攥紧了拳头骨节绷得发白。
“梁建方已被我收押,待甘州事了押入京中候审,你还有什么要上报的?”
沈妤垂眸盯着地面,“沈将军曾向盛京发了数封急递,但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她不能把话说太全,因为不确定眼前的人是敌是友。
谢停舟道:“此事牵连太广,急递到没到盛京是一码事,若是到了兵部是谁压下来又是另一码事。”
修长的手指上卡了一个黑玉扳指,衬得他肤色如玉,他转动了两下扳指,缓缓俯身,灯光下的影子瞬间将沈妤笼罩在内。
“你不信任我。”他看着她缓缓说,不是疑问。
是的,他说对了。
她如今确实不信任他,或者可以这样说:她不知道如今谁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谢停舟到得太及时了,从北临封地带兵北上,哪怕是轻装状态下的急行军,也需要提前十日出发,才能在最后那一刻赶到。
上一世谢停舟带着青云卫赶到时,已经是在西厥破城甘州被屠的数日后。
问题是,这一次他又是如何能未卜先知?
他会不会也是这其中的一环?
谢停舟的眼神如鹰隼般,他具有超强的洞察力。
和这样的人对峙,最不明智的行为就是自以为聪明的周旋。
“殿下,”沈妤淡然道:“我没有盟友,所以我不敢轻信任何人。”
谢停舟靠了回去,唇角弧度淡薄,“显然我的筹码比你更多,而你可以失去的东西比我少了太多。”
沈妤抿了抿唇,是啊,还有什么不能失去的?
她险些就要被他这句话给蛊惑了。
谢停舟像是一只散漫的鹰,将猎物逼至角落后却不发动猛攻。
“在甘州事了之前,你还有很多时间考虑,时、雨。”
出口的那声名字让沈妤心口震了震,方才她真的感觉自己成了他手底下的猎物,他并不急着收网,而是看着她一步步心甘情愿地走进去。
“下去吧。”谢停舟没等她说话便开口。
沈妤起身往外走,视线不经意扫过帐内的一个翘头衣架时,她脚下步子一缓。
那衣架上搭着一件墨色的外袍,袍摆绣了暗色云纹,而这件外袍,正好缺了一截袖子。
她不动声色地捏了捏自己的袖口。
那块布原来是谢停舟的衣袖吗?可是又怎么会到了她的手里?
谢停舟抬眼看去,唇边一笑,“你是想问为何衣裳缺了一截袖子?不过我倒想问你为何会管我叫爹。”
她叫他爹?什么时候?
沈妤震惊地朝他看去,正好撞见谢停舟脸上的笑。
他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柔和了许多,明明那么凌厉冷淡的一个人,带笑时竟有几分浪荡和不羁。
沈妤出去了,谢停舟脸上的笑容渐收,“派人跟着他,他应该有一些内幕消息。”
兮风领命,“是,殿下。”
帐外燃着两丛篝火,几名将士围坐在四周吃着烤土豆。
见沈妤出来,常衡冲她招手,“过来过来。”
沈妤走过去,常衡抛了个滚烫的土豆给她,她连忙接住,用袖子包了拿在手里。
常衡上下打量着她,“你小子这一身功夫在哪儿学的?”
“跟在少将军身边学的。”沈妤说。
“过来坐,”常衡啃了口土豆,烫得他直呼噜,“你小子的命算是我救的,好了之后到我那里报道。”
小说《引凤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茶摊上坐满了人,都在讨论几日前燕凉关那一战。
一老汉道:“真惨吶,你们是没瞧见那个阵仗,尸体都铺到天边去了。”
“听说监军还有州府大人都已经被北临世子给拿下了。”
老汉道:“还叫什么大人,都是脑袋都拴不稳的人咯。”
沈妤走近,要了碗茶,趁众人闲聊时插了句话,“甘州府不是还有个守备吗?那守备也是闭门不开,他怎么就没事?”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老汉打量他两眼,“你外乡人吧?”
沈妤道:“是,来替我父亲和大哥殓尸。”
众人看她的眼神都带了同情。
老汉端着茶碗坐到他旁边,低声道:“这甘州城的守备可不是一般人,他姐姐嫁给了北临王的堂兄,这里头,可攀着亲呢,你说世子怎么可能会动他?人家那是自己人。”
沈妤紧捏着茶碗,“老丈知道的消息不少。”
老汉摇头道:“我就是个买菜的,平日给州府衙门供菜,听到点小道消息罢了,不过甘州守备是北临王亲戚这事可不是我听来的,是守备大人自己在花楼里说的,甘州城早就传遍了。”
……
天色渐暗,营地内又亮起了篝火。
暗卫向谢停舟报完跟丢人的情况,就有侍卫来报:
“殿下,甘州守备来请。”
谢停舟放下手上的东西,“正好,他不来请我,我也要去找他。”
一行人入城,两列护卫骑马在侧,护着中间一辆马车,在一处小院停了下来。
侍卫撩开帘子,“殿下,到了。”
谢停舟出了马车看去。
这处小院位置偏僻,围墙也建得不高,就是普通人家的住所。
谢停舟笑了,倒真是够简陋的,这胡兴旺为了请他还专门找了个院子装清官,也真够不容易的。
侍卫纷纷低头,因为跟在谢停舟身边够久,知道他这么笑就是有人要遭殃了。
小院里亮着灯,但大门紧闭。
侍卫去叫们,敲了半晌也没有动静。
风里依稀飘来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不对!”兮风立刻吩咐:“破门!”
院门被踹开,侍卫训练有素地冲进去,院子一共东西两侧四间房,侍卫进去搜了一圈,很快出来。
“殿下,人还有气。”
西侧厢房里,胡兴旺被人绑在凳子上。
谢停舟只看了一眼,便嫌恶的错开了眼,“有人坏我的事。”
兮风道:“人应该还没走远,我即刻派人去追。”
“不用了。”谢停舟制止,“追不上的。”
“咕噜”一声,胡兴旺吐了一口血水,嘴唇张了张像是想要说话。
谢停舟没搭理他,“守备军都交接好了吗?”
兮风道:“已经好了。”
“那不用救了。”谢停舟道。
这意思就是不救也不杀,让胡兴旺吊着最后一口气,活活疼死。
“殿下,这里有一份画了押的证供。”
那证供就摆在桌子上,用一把带血的匕首压着,侍卫呈上来给谢停舟,谢停舟没接,目光飞快地在上面扫了一遍。
是胡兴旺的供词,供词上坦言他如何受梁建方要挟,在战时闭城不开,顺便交待了这些年贪污受贿金额以及所敛之财的去处。
谢停舟看完后说:“收起来,上京后用得上。”
侍卫又在院子四周找到了几具尸体,想来是胡兴旺留在附近保护的侍卫。
回程路上,兮风骑马跟在一侧。
“殿下,那人身手了得,胡兴旺的人几乎都是一刀毙命,不是一般人。”
谢停舟靠着车壁闭眼假寐,“不是敌人就是盟友,手段是过激了一点,但好歹还知道留后手。”
小说《引凤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江夫人出门时高高兴兴,归来时悲悲戚戚。
进门便问:“敛之回来了吗?”
门房回话:“回夫人,少爷回了有一阵了,还让小的见夫人回来便差人去通报一声。”
江夫人面色阴沉,“不用通报了,我亲自去找他。”
江敛之喜静,书房设在江府那一汪静湖的北边。
江夫人找到人时,江敛之正立在湖边望着湖水,目光有些深远。
已是深秋,他身上只穿了件单薄的青色长衫,迎着风凭添了几分萧瑟之意。
江夫人原本准备兴师问罪的想法也歇了,招了小厮去替他拿披风。
听见身后的脚步,江敛之转过身,“母亲,今日……”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江夫人打断他,“我与你直说了,那沈妤不能进我江家门。”
江敛之眉心一蹙,“为何?”
江夫人想起来就一肚子气,不由质问道:“你让我上门之前怎么没提过她是个残废的事?”
江敛之脑中轰的一声,“残废?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江夫人不忿地说:“她一条腿是瘸的,据说是在战场上受的伤,我就说好好一个大小姐成日里舞刀弄枪的像什么话。”
江夫人看向他,“该不会你也不知道吧?那定是给那丫头骗了。”
“那个沈妤恨不能明日就嫁过来,瘸了一条腿还将我撵到了大门口,害我摔了一跤。”
“盛京不乏才貌双全的小姐,你也莫急,回头我好好给你瞧上一瞧。”
江夫人自顾说了半天,这才注意到江敛之已经走神。
“敛之?”
江敛收回目光,“我知道了。”
江夫人看他的反应,略放下心,将披风递给他,又数落了一番江敛之的小厮才走。
转过月洞门,回头还能瞧见江敛之还立在湖边。
江夫人摇了摇头,边走边嘀咕:“你说他这是怎么了?这几日总站在那里,这湖都看了几十年了,有什么好看的。”
……
盛京繁华,这个时节没有宵禁,月上中天街道上还有不少叫卖的小贩和行人。
看着倒是个太平年,谁能想到两日后厥西大军会来进犯。
城东全是青砖绿瓦的高门大户,将军府身在其中却算不得豪华。
二更的梆子声刚刚敲过,一辆马车停在将军府后门。
车辆刚停稳,沈妤准备下车,就听车夫说了声:“小姐稍等。”
然后冲着那暗处喊了一句:“谁在那里?”
沈妤撩开帘子望去,后门院墙下停着一辆马车,也不知在那停了多久,马儿不耐烦地在原地打着哼哧。
车沿坐着两人,稍矮些的那个下车,站在车旁朝这边一拱手说:“车上可是沈将军家的小姐?”
后门光线昏暗,檐下挂着两个灯笼被风吹得晃来晃去。
“正是,”沈妤道:“找我何事?”
“沈小姐稍待。”
小厮从说着回身打帘子,一个身型高挑的青年从马车上下来。
那人的身形,沈妤太熟悉了。
没想到刚重生回来第三天,她就见到了江敛之。
她内心狂跳,手不自觉探向软靴中的匕首。
“小姐,你在干嘛?”绿药一脸震惊地看着沈妤的动作。
沈妤一惊,连忙缩回手,就这一会儿功夫,江敛之已经走了过来。
她下意识想躲开这个人,因为不能确定自己会不会一个不小心拿刀抹了江敛之的脖子,杀害朝廷命官可是大罪,况且她也不能确定自己的死,他到底有没有参与其中。
江敛行至到车旁,“沈小姐。”
绿药冲着沈妤挤眉弄眼,“小姐,是江……”
沈妤一把捂住绿药的嘴将她塞进车厢里,装作不认识眼前的人,“你是谁?”
江敛之没有说话,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她,一双通红的眼隐在昏暗的灯光下面。
他终于,又见到她了。
前世他亲眼看着她死在自己面前。
小院门口的灯笼再也不亮,他每每经过都是一片黑暗,才知道那几年她曾每日提着灯笼站在那个地方等他归家。
想到这里,江敛之痛苦地闭了闭眼,前世如心脏剥离般的痛苦到了此生依旧没能减轻。
他明白得太晚了,有的人就是那样,直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他想再叫她一声阿妤,可是如今他不能。
不过一切都还早不是吗?比他们上辈子的遇见更早。
见她还在看着自己,江敛之望着她浅笑,“沈小姐,我姓江名寂,字……”
“喔~”沈妤长长地应了一声道:“名妓啊,幸会幸会。”
江敛之身后的侍从面色肃然,“我家大人——”
“无妨,”江敛之抬手打断,“家母两日前曾上门提亲,沈小姐想必知道此事。”
沈妤淡然道:“当然知道,当时江夫人可是逃出的将军府,可见对上门提亲一事非常后悔。”
江敛之抬眸望去,门口灯光昏黄,只看清沈妤半边侧颜,美人在灯下总能凭添上三分颜色,让原本就姿容出众的她看上去更加娇艳。
他从没见过她这般模样,连扬在风里的头发丝都透着朝气,只是她眉眼间似乎有些许敌意。
江敛之蹙眉。
是了,这两日京中有传言,说沈将军府上的大小姐一条腿瘸了,这消息多半是他母亲传出去的,她对自己有敌意也正常,是该好好给她道个歉的。
“京中关于沈小姐的传言,我在这里代我母亲向你致歉。”
沈妤客套道:“江大人言重了,我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江敛之眉心一松,“你唤我小字敛之。”
“抱歉,不熟,大人还有别的事吗?
江敛之颔首,“我今日来是想告诉你,不论我父母怎么看,我想娶你。”
沈妤心中微动,忽然想起他当初要纳妾时也是这般坚决。
“哪怕我是个瘸子你也娶?”她问。
江敛之不动声色地又往前迈了一步,那张俊脸已经在灯下显现出来。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沈妤的脸,肯定地说:“哪怕你是个瘸子,我也娶你。”
沈妤与他对视,脸还是那张脸,风度翩翩品貌非凡,只是如今这个人和这张脸已再难在她心中掀起波澜。
“那你的那位青梅竹马的林小姐呢?”
江敛之愣了一下,当即道:“我与她——”
沈妤先一步打断,“我可是听说当初林家家眷发配往冲州的时候,江大人曾策马送出几十里。”
江敛之的表情有些难看。
沈妤弯腰钻出马车,江敛之下意识伸手扶她,她已经避开他的手跳了下来,落地平稳轻盈,哪有半分行动不便的样子。
江敛之何等聪明,一下就猜到瘸腿多半是她装出来的。
沈妤扬声道:“我也有句话要同大人说。”
“我不会嫁给你。”她认真重复了一遍,“哪怕我是个瘸子。”
“鞋?”兮风还真没注意到。
江敛之脚步不停,“他脚底沾了些不属于大营里的东西。”
兮风这会儿很想再倒回去重新仔细瞧瞧,不属于大营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样。
次日,侍卫来报,陆氏的人昨日归还了沈昭向甘州借的粮草,已经打道回府了。
原本之前提过想要见北临世子一面,如今却悄声无息地走了。
尸体不能久放,沈妤在灵前守了几日后,江敛之便安排了一队人马扶灵上京。
葬在边关是沈仲安的遗愿,但她现在拦不住也不能拦。
军中前几日清点过,逃兵约莫上万,沈仲安的尸体必须运回盛京,因为死要见尸,否则就会被人质疑被人诟病。
牺牲在边关的将士,不能背上逃兵的骂名。
日头高升,又到了午间领饭食的时间。
常衡没安排沈妤的去留,所以她又回到了伤兵营,和几名士兵一起负责替伤兵营领饭食。
军中艰苦,难得吃上一顿肉,今日这顿据说还是世子殿下自掏腰包犒劳军中将士的。
沈妤和尤大嘴去得不早不晚,已经有不少营排着分领饭食。
眼看就要排到他们,几名身形健壮的士兵走过来,在她肩膀上重重地撞了一下,然后心安理得地将他们往后挤了挤。
沈妤刚准备开口,有士兵抓住她的手臂制止,低声说:“这几个是常将军帐下的。”
沈妤抬眼看去,前面那个人正好回头,甩给她一个蔑视的眼神。
“你小子看什么?”那人上下打量着沈妤。
参军的三教九流都有,军营里兵痞子多,沈妤也见过不少,于是没搭理他。
那人干脆转过身来,环抱着胳膊问:“老子问你看什么?你聋了吗?”
那人的朋友打量了沈妤一番,说:“伤兵营的,估计是打仗把耳朵打聋了。”
众人当即大笑。
男人嗤笑了一声,嘴里吐出几个字来。
沈妤抬起头,平静道:“你再说一遍。”
男人抬着头傲慢道:“小子,别逞能,兵败了就夹起尾巴做人。”
“你再说一遍。”沈妤一字一顿道。
男人笑了,“老子说你们沈家军都是些废物,还要我们大老远从北临赶过来救,不是废物是——”
话音未落,男人便捂着鼻子后退了两步。
鼻血已经从指缝中流了出来。
沈妤收回拳头,平静道:“管好你的嘴。”
男人朝地上呸了口血沫,“你敢打老子。”
说着直接拔出了腰间的刀,场面顷刻间就混乱起来。
那人鼻血横流,正在气头上,举起刀就朝着沈妤劈过去。
沈妤一把推开身后的尤大嘴,身体一斜躲开,男人又攻了上来。
伙头兵管事一看情况不对,想要上前劝说,又畏于那凌厉的刀光,只敢站远了喊。
“大家别激动,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嘛。”
之前和男人说话那人连忙架住他的刀,“屠四!不能动刀。”
屠四动作稍滞,还想再上,已有人趁着他停顿的功夫抱住他,同他耳语了几句什么。
屠四听着脸色一变再变,脸上的愤怒稍稍收敛,再听下去,表情已从愤怒转变为恶意。
他看着沈妤道:“你今日打了我,跪下给爷爷磕个响头,爷爷就当这事没发生过。”
屠四个头很高,沈妤微抬着下巴看他,“要不你给我磕个响头,我也当你那几句话没说过。”
她面带挑衅,屠四刚压下的火气眼看又要卷土重来,被身旁的人一提醒,终究还是忍了下来。
大黄兴奋地摇起了尾巴,撒丫子围着他转了一圈。
谢停舟唇角勾起一抹笑容,看样子真如他所说,不仅讨人喜欢,连狗都喜欢他。
不像谢停舟,大黄每次见了他都夹着尾巴动也不敢动,在某些方面,狗比人要敏感得多,他确实不是什么好人。
沈妤走到院门口才发现屋檐下站了个人。
她惊讶道:“你怎么也没睡?”
“怎么这么晚?”谢停舟问,回到房间点上了油灯。
“事情有点多,所以晚了一点,”沈妤把包袱放在桌上摊开。
里面除了伤药和草药,还有一套衣服。
沈妤说:“这衣服料子粗糙,只能先将就一下。”
谢停舟身上那一身雍容华贵,太扎眼了,毕竟是在村里,还有不少户人家,容易暴露。
谢停舟接过来,一不小心指尖相碰,触手都是冰凉。
“你哪来的钱?”
沈妤微微得意,“说了我有办法,反正不是偷的。”
谢停舟看了他一眼,“老丈在锅里给你留了饭。”
沈妤正饿着,赶忙往灶房跑,还不忘说一句,“你等我回来给你上药。”
谢停舟闻言,拿起的伤药又放下了。
沈妤吃完饭进来,谢停舟还坐在桌边。
她顺手掩上房门,走过去给他伤药,先是后背,然后是手臂。
屋里没有点炉子,门缝里窜进来一阵风。
沈妤看着谢停舟手臂上冒起来的鸡皮疙瘩,忙说道:“很快,很快就好了。”
谢停舟垂眸,看见他眼睫微动,又平淡地移开了目光。
屋子里太静,沈妤找着话题,“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么晚回来是自己偷偷跑了?或者投敌去给他们通风报信?”
事实上,方才谢停舟脑中确实闪过这样的念头。
但那只是一种习惯。
他的位置注定了他不能轻信任何人,因为太多的人想要他的命,但对时雨……
他思忖片刻,又低头看了看时雨的脸,似乎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信任,但身体的本能又在排斥这种信任。
沈妤没听见他的回答,一边上药,兀自解释道:“我到镇子上的时候已经下午了,买完东西又去探听了些消息,所以才回来得这么晚。”
“什么消息?”谢停舟问。
沈妤说:“有从怀唐县回来的人说怀唐县令如今大张旗鼓地在找人,我听描述应当是在找殿下,我们明日就能先去县城,再由怀唐县令派人护送上京。”
谢停舟沉默着,思考了少顷,这才道:“不能去。”
“为什么?”沈妤正好包扎完,抬起头问。
谢停舟道:“此次来灭口的人少说三百,怀唐不是大城,这样一大批人从县里过,县令不可能不知道。”
沈妤被他点醒,“所以你怀疑怀唐县令是对方的人。”
谢停舟低头看了看手臂,不再是之前撕下来的破布条,这次换成了纱布,包扎得很好。
“怀唐县山匪横行,官府出面围剿了数次,却还没剿干净,为什么?”
他顿了顿,继续说:“每次围剿都象征性抓几个山匪,动摇不了根基,山匪和县衙分赃,县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人,有利益就能推动。”
沈妤点了点头,“那我们怎么办?”
谢停舟望着从窗口落进来的月光,沉吟片刻说:“休息两日就出发吧,绕道平潭。”
沈妤想了想,“从平潭县绕道,那要绕上百里路,如今又没有代步工具,你身体受得了吗?你的伤口……”
刚才换药的时候,那伤口看着都吓人,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忍下来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