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全文浏览

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全文浏览

言蹊云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言蹊云浅”,主要人物有苏茉杨素云,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4斤肉共花了6.4元,陆长征掏的。“我想在这里换点肉票和布票。”苏茉小声道。“我这里还有10尺布票和8斤肉票,都给你,不够再换。”苏茉算了算,加上结婚补助的16尺,布票就有26尺,做棉衣的倒是够了。肉票自己也还有3斤,加上陆长征给的,也够吃一阵子了,更何况自己空间还有不少火腿腊肉腊肠和罐头,倒也不急着换了。要真是写稿能被选用,那......

主角:苏茉杨素云   更新:2024-07-04 08:2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茉杨素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全文浏览》,由网络作家“言蹊云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言蹊云浅”,主要人物有苏茉杨素云,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4斤肉共花了6.4元,陆长征掏的。“我想在这里换点肉票和布票。”苏茉小声道。“我这里还有10尺布票和8斤肉票,都给你,不够再换。”苏茉算了算,加上结婚补助的16尺,布票就有26尺,做棉衣的倒是够了。肉票自己也还有3斤,加上陆长征给的,也够吃一阵子了,更何况自己空间还有不少火腿腊肉腊肠和罐头,倒也不急着换了。要真是写稿能被选用,那......

《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全文浏览》精彩片段


“抓人也要讲证据的,县里革委会有哪些人,以及有哪些暗线,他们基本都清楚。这些人去问,他们是不会说的。”

苏茉默然,搞得还挺复杂,跟那些小说中写的完全不一样。

别的小说,女主随随便便就能发现黑市,她要不是陆长征带着,估计找一天都找不到。

果然是炮灰啊,没有光环加身,找个黑市都这么困难。

两人进入大爷说的那个街口,没多久就一个大婶路过,热情的问:“两位看着有些眼生,找哪家呀?婶子我这里老熟了,帮你们指指路。”

“陈大爷叫我来的,我找王大爷。”陆长征道。

“哦,找老王家呀。前面左转再右转,门口一棵歪脖子树那里。”大婶子大声道。

“行,谢谢婶子。”

陆长征按照大婶说的往前骑,在路过一个院门的时候,门忽然从里面打开,一个壮汉走了出来,对着两人道:“这里。”

陆长征停了下来,两人推着车进了院门。

苏茉在门口看了看,根本就没歪脖子树,真是到处都是套路。

壮汉把门关上后,道:“把车停在这里,走的时候交一毛钱,把脸遮上,跟我走。”

苏茉从挎包里拿出条丝巾把脸挡住,陆长征则是用的手帕。

苏茉在心中叹气,这黑市这么难搞,在黑市卖东西这条还是要再考虑考虑。

两人跟着壮汉进了屋子,其中一个房间里有个大衣橱,壮汉打开衣橱的门,里面竟然有个暗门,从暗门进去后,再穿过一个屋子,这才到了黑市。

黑市一个很大的四合院里,几乎每一个方位都有人把守放风。里面的人不少,都蒙着脸,说话的声音都压得很低。因此,就算里面人不少,也不会显得嘈杂。

“你们自己逛吧,买完到这里来找我。”壮汉说完,就进了身后的房间。

房间里面还坐着不少人,都是清一色的壮汉,应该也是在等客人的。

看来这个黑市老大势力还不小,小弟都不少。

两人先在院子里粗粗逛了一圈,苏茉发现大部分卖的都是吃的,以卖粮的居多,卖肉的只有三个,一个卖猪肉,两个卖活鸡的。

而且那个卖猪肉的,看着好像还是黑市自己的摊位。

“要不要买点大米回去?”陆长征记得媳妇爱吃大米饭来着。

“不用,我有粮票。”苏茉摇头,她空间还有不少大米,而且粮食她自己也能催生,没必要买。

“我们买点肉回去,今天领了证,请大家吃点肉。”苏茉道。

主要是她也馋新鲜的肉了。

两人去卖猪肉的摊子那,割了4斤挺不错的五花肉,分成两份,一份拿回陆家,一份苏茉带回知青点。

黑市的猪肉不要票,一块六一斤,直接比供销社翻了一倍。

4斤肉共花了6.4元,陆长征掏的。

“我想在这里换点肉票和布票。”苏茉小声道。

“我这里还有10尺布票和8斤肉票,都给你,不够再换。”

苏茉算了算,加上结婚补助的16尺,布票就有26尺,做棉衣的倒是够了。肉票自己也还有3斤,加上陆长征给的,也够吃一阵子了,更何况自己空间还有不少火腿腊肉腊肠和罐头,倒也不急着换了。

要真是写稿能被选用,那以后票据应该也不怎么成问题。

“那应该够了,不换了。”

陆长征想了解一下黑市自行车和缝纫机的行情,找了个放风的问了一声。

那人看了两人一眼,招呼了个人过来,把两人带进一个不算小的屋子里。


本来就没什么好吃的,再煮的跟猪食一样,谁下得了口。

苏茉他们刚来的时候,大队借了他们一人10斤玉米面,20斤玉米碴子,30斤番薯。他们每天吃的,都是这些东西和青菜,只偶尔会有一顿鸡蛋炒青椒,还是青椒多鸡蛋少的那种。

苏茉昨晚做的那顿,是他们下乡来吃的最好的一次了。

苏茉先把玉米大碴子粥熬上,还在里面切了几块红薯,又从空间拿了些她当种子的红芸豆出来,抓了两把进去。

这些东西,等她异能升级后,随时都可以催生,倒也不心疼。

然后又去菜园子摘了几条茄子和一些豆角,再拔了几颗白菜,准备弄个豆角烩茄子,炒个白菜。

******

再说另一边,李月娥跟陆小兰从公社办公楼出来后,又一起去了供销社。

她中午买东西的时候,见还有些去肉后剩下的大骨头,不要票全部才5毛钱,她便买了先放供销社。等办完事后再去拿了回家炖白菜和土豆去。

虽然没什么肉,但也有个肉味不是。

这种东西,平时一般都是他们供销社内部消化了,她也是闺女在那里上班,跟他们相熟,人这才卖她。

母女两个回到供销社后,见其他售货员都凑在一起,似乎在聊着什么。

“呦,你们这是有什么新鲜事呢?也说来我们听听。”陆小兰笑着道。

“说你家的事呢。”那个之前带陆长征他们去集体作坊的大姐道。她说的可是好话,不怕她们知道。

“哦?说我家什么事?”陆小兰笑容有些牵强了。

红旗公社就这么点大,她三哥要相看的事,不仅陆家村大队的人知道,她供销社的同事也有些是知情的。

“说你哥的对象不仅人长得标致,出手还大方。28块钱,说掏就掏了。”那大姐道。当时她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听了一耳朵才走的。

大姐姓黄,公爹是另一个大队的支书。去年供销社有个售货员生孩子,她托了关系进来,然后就一直做到现在。

不过她只是临时工,工资每月只有14块钱。28块钱,可相当于她两个月的工资了。

“啥?”陆小兰不懂。

黄大姐把苏茉定做被褥的事情又说了一遍,然后扯着李月娥的手笑道:“婶子,真有福气。我看你这未来儿媳妇,样貌穿着气度都是一等一,肯定城里好人家的,你儿子眼光真好。”

她就说,明明听说是要相个文工团女兵的,怎么忽然换了个知青,原来是有更好的。

这陆家村大队支书一家,真是鬼精鬼精的,啥好事都让他们占了。

这么一个条件好的知青,怎么就没分到他们大队?

她还有个小叔子没成家呢,这要是能攀上城里的大亲戚,以后得有多少光可沾。

那苏知青,一看家庭就不普通。她可看见了,手上戴的手表还是上海牌的,衣服的料子一看就特别好,还穿着白布鞋。

这白布鞋,供销社可没得卖,怕得是大城市的百货里才有。

看她掏钱的样子,一看就是见惯了钱的。这28块钱在她手里,仿佛就跟2块钱一样。

可惜,这么好的对象,被人先占了……

因为要评先进大队,苏茉落水的事,陆家村的村民们,愣是一点口风都没往外传。所以,那黄大姐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缘由在。

李月娥听完后,内心咆哮,面上却还带着笑道:“哎呦,多谢大妹子。小苏这孩子确实不错,我也是越看越喜欢。”


红旗公社发生的一切,陆长征和苏茉并不知情。

到了县城后,两人直奔邮局。苏茉是要寄信,陆长征则去给部队打电话。

“是给家里寄信吗?”陆长征问。

“嗯,给我大伯寄,我大伯在桂省的部队。”

既然都要结婚了,苏茉也不准备瞒着陆长征家里的情况,但也不会全说。毕竟,这个男人,也只认识不过两天。

“要不要给家里拍个电报,说一下结婚的事?”

“不用,我父母跟我脱离关系了。”苏茉没有多说,但该透露的信息还是透露了。

若这个男人要反悔,也没什么关系。

“别怕,有我。”陆长征偷偷握了下苏茉的手,给她安慰。

虽然早就猜到了,但真正确认又是一回事,陆长征不禁有些心疼苏茉的遭遇。

恰好这时,县革委会的人开着车从邮局门口呼啸而过,车上还有两个五花大绑胸前挂着牌子的人。

陆长征瞬间更心疼了,他不知道未来岳父岳母什么情况,但可以想象那段时间,他媳妇有多艰难。一个从小就被如珠如宝宠着的人,一夕之间整个家都散了,自己还要到遥远的地方下乡当知青。

该有多难过!

“放心,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等风声过了,我再帮你打听情况。”陆长征小声保证。

苏茉没想到陆长征不仅没介意,还要帮她打听父母的情况,不禁朝他感激的笑了笑。

“谢谢你,陆同志。”

“你是我媳妇,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陆长征说的坚定。

这个年代,邮寄书信,本埠是4分钱,外埠是8分钱。所以邮票面值,大部分都是4分和8分的,也有少量22分、43分、52分等面值的。大面值的邮票都是用于国际信件,22分是国际航空信的邮票。

在国内,如果距离较远,就要多贴一张8分的邮票。如从黑江省寄信到桂省,则需要贴2张8分的邮票。

22分面值的邮票

52分面值的邮票

因为以后准备给各报社投稿,苏茉直接一次性买了50张8分钱的邮票,花了4元钱。然后又在邮局买了50个信封(2分钱一个),10本信纸(一毛钱一本),2瓶墨水(0.24元一瓶),加上买邮票的钱,总共花了6.48元。

陆长征打完电话出来,见苏茉买那么多信封信纸,以为苏茉是买来以后给他写信的,愉悦的伸手拿了过来,自己提着。

县里的供销社离邮局不远,陆长征把东西挂在车把手后,两人直接推着车走了过去。

“我想买些棉花,可是我的票不够,你知道哪里有自由市场吗?”苏茉小声的问。

这次先探探底,下次自己来就知道门路了。

陆长征嘴角微微抽搐,看来他媳妇也不是个乖觉的,看她这熟门熟路的样子,估计在海市没少去黑市。只是他媳妇这样貌,去黑市实在太不安全了。

“我今天穿着军装,不太方便去那个地方,你需要多少棉花?”

陆长征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并不排斥自由市场。供销社没得卖,又赶上要用的时候,可不就得去那个地方。

苏茉算了算,报了个数:“大概要30斤吧!”

陆长征吓了一跳,他媳妇这是要干啥?她知道30斤棉花有多大吗?他今天骑的是自行车,可不是拖拉机。

“媳妇,你这是要干嘛?”

“这…那什么,结婚不是要嫁妆嘛,我想打两床被褥。”苏茉有些不好意思。

陆长征心情瞬间舒爽的不行,嘴角高高翘起,看来这桩婚事也不只是他一头热嘛,他媳妇这都开始准备嫁妆了。

“这个直接去公社定做就行。我们公社有自己的集体作坊,在里面定做,用的棉花还不需要票,按市价给钱就行。”

红旗公社有种植的棉花,每年收的棉花,都是留够了公社集体作坊用的,有多的才卖给收购站。

“这么好?”苏茉眼睛一亮,“那棉袄那些做吗?”

“这我也不清楚,我们待会儿去问问。”陆长征道,他也是前两年家里写的信上说了一嘴。

前几年新来的书记确实有两把刷子,自他来了以后,红旗公社的经济比之前可好了太多,社员们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自他来了之后,红旗公社的大队,就再没出现闹饥荒的情况。

两人聊着,便到了供销社门口。各公社都还在秋收,进城的人较少,所以供销社里人并不多。

因为是小县城,供销社并不像海市那样,按不同的类型分供销社,而是就一个大的供销社,里面分不同类型的柜台。

苏茉先到卖日用品的柜台,对售货员大姐道:“同志,你好。麻烦给我拿2个搪瓷面盆,2个搪瓷缸,2个铁壳暖水瓶,2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块香皂,一块肥皂,一卷卫生纸。”

那售货员大姐见苏茉报出一连串东西,愣了一下,随后笑道:“同志这是准备结婚了,来置办嫁妆?”

苏茉抿嘴微笑点头。

趁着这次有人搬东西,一次性买了,省的下次自己来买还得自己搬。

虽然她有空间,但这段时间她可是众大婶关注的焦点,能不用空间还是先不用。而且原主给人的印象就是身娇体弱,她若是忽然变成大力怪搬一大堆东西,大家肯定会觉得违和。

她刚才也看到了,供销社有竹筐卖,到时候竹筐一装,上面布一挡,人们也不知道她了买什么。

“这位军人同志就是你对象吧?两人都长得这么俊,真是十分般配。”大姐笑呵呵的夸道。

她最喜欢这种置办嫁妆的,买的东西多。她们虽然是铁饭碗,可是每个月也是有任务的,要是完成的差,可是要被主任批评的。

“那搪瓷面盆、搪瓷缸、暖水瓶,我都给你拿牡丹花喜字那款,那花色可鲜亮了,特别喜庆,最多人买这款。”大姐笑呵呵的向苏茉推荐。

“行,就听大姐的。”这年头东西都差不多,苏茉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大姐见苏茉听了她的推荐,也很高兴,很快就把苏茉要的东西点了出来,摆了满满一柜台,然后开始报价。

“搪瓷面盆2.53元一个,两个5.06元;搪瓷缸0.98元一个,两个1.96元;铁壳暖水瓶5.4元一个,两个10.8元;牙刷0.34元一把,两把0.68元,牙膏0.36元一支,香皂0.5元一块,肥皂0.38元一块,卫生纸0.23元一卷。”

“一共19.97元,4张工业券。”大姐笑道。

【科普:工业券是1961年底发行,购买范围较广: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巧克力糖块及定量之外的香烟、茶叶、白酒等。

工业券的发放,是按工资收入比例,平均每20元工资配一张券。

购买工业品的时候,大致每5元钱,需要给一张工业券。】

【PS.这些都是作者查到的资料,如有不对,欢迎大家指正。】

苏茉利落的给了钱和票,大姐开心的把东西都给苏茉装在网兜里,两个易碎的暖水瓶则单独放。

大姐把东西装好后,直接递给陆长征,笑呵呵的继续道:“同志,还有新到的床单被面,要不要也给你拿来看看?”

“行!”苏茉点头。

之前看小说,都说供销社的售货员态度很差,看这大姐,简直就是售货员中的清流啊。苏茉简直不要太满意,要是有评分的话,一定给她十分满分。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俩糟心玩意,也不跟她透个口风,今早还是对象呢,现在都开始做棉被了,她这亲还没提呢。

“缘分这东西,就是难说。我本来还担心我家老三要打光棍了,费心去安排。想不到这刚回来,两人一碰见,就看对眼了,都不用我们这些当爹娘的费什么心,我家老三自己就安排好了。”

“本来之前说要相看的,现在也不用了。这不,刚才我还提着东西去找中间人赔不是,我们乡下人老实,觉得终究是我们不对,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但现在都提倡恋爱自由了,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也没办法。”

“怪不得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时候还是别瞎忙活的好。”

李月娥说的愧疚,她也是有些口才在身上的,平时跟大队上那些碎嘴的婆娘吵架,从来没输过。

“婶子,相看本来就有成有不成的。这没相看成,说明就没缘分呗。你们还提着礼物上门道歉,已经很讲究了。”陆小兰的另一位同事安慰道。

李月娥又跟她们唠了会儿嗑,就拿着她的大骨头,又买了一斤糖,匆匆忙忙的回家去了。

到家后,陆长征果然在家,在陆伯鸣的房间里,跟他爷聊天呢。

“老三,你过来一下。”李月娥在门外喊。

“娘,啥事?”见李月娥脸色不怎么好,陆长征以为是与那柳主任谈的不顺利。

“你怎么回事?不是说过几天再提亲吗?怎么今天都做棉被了?”他们这边都是提了亲后才备嫁妆的。

“她今天是准备去买棉花的,她不知道我们这的行情。你不知道大城市棉花有多缺,不早早准备,到时候都买不到。这不恰好我记得我们公社有作坊嘛,过去一问,能做就现场定了,省的再去一回。”陆长征替自家媳妇美化。

“对了,我们准备早点结婚。娘,你明天叫上几个要好的婶子,一起去知青点提亲。等申请批下来,我们就去领证。”

李月娥气笑了,还真让她说对了,啥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说提亲就提亲,这也就搁现在简单了,这要是以前,准备东西的时间都不够。

“让我明天去提亲,东西你准备好了吗?”

陆长征一愣,“需要什么?我明天一早去买。”

“就走个过场,还是要体面一点?”李月娥问。

“自然是体面一点。”

得,迷得死死的。

“那买2斤蛋糕,2斤水果糖,2斤红枣吧。”

陆长征点头。

“彩礼就按那天说的给?”那天她说给准备二百的。

“我再给你二百,给四百吧。”

“给这么多?”李月娥差点没跳起来。

二百在城里都是很不错的彩礼了,给四百大官嫁闺女只怕都没这么多吧。

忽然,李月娥似乎想到了什么,问:“是不是她家出什么事了,要用钱?”

“娘,你想哪去了。”陆长征无奈。

主要是他娘还没提亲,他也不好说他媳妇了置办了许多嫁妆,免得他娘印象不好。

所以,这就是思想的差异。

在后世年轻人的观念中,年轻人自己谈妥了就可以开始准备了,但在年代,还是得走了程序才行。

“这都要结婚了,你问清楚她家里什么情况没?是不是出事了?会不会影响你?”李月娥还是有些担心。她儿子走到这一步不容易,那一身的伤痕,她想到就心疼。

“没什么大事,影响不到我,人家还有一个大伯在桂省部队当师长呢。”陆长征不准备多说,省的他娘多想。


陆长征大长腿一跨,直接在自行车上坐定,示意苏茉上车。

苏茉应了声,立刻跳上了自行车后座。

陆长征大长腿一蹬,自行车“嗖”一声就走了。

苏茉吓得赶紧抓紧后车架,坐定后才想到,这个时代,貌似只有处对象,才可以坐男同志自行车后座的。

呃……

她现在跳下去还来不来得及?

不过,在别人眼中,她现在还是个病号,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个年代,名声对女人可很是重要的。

名声坏了,不仅要面对流言蜚语,还要面对各种二流子的骚扰。人们可不会同情你,他们只会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不管什么年代,女人总是格外的艰难。

说到名声,苏茉忽然想起,她昏迷前迷迷糊糊听到,好像有人说陆长征摸她,毁她清白之类的……

苏茉一阵头疼。

糟糕!她这是一开局就要面对艰难模式?

她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那些农村大婶子们相信她没有被毁了清白,不要传她流言……

就在苏茉思索的时候,微风中传来陆长征的声音。

“我救你的时候,做了一些急救措施,村里已经有了一些风言风语。”

“你要是愿意,那我们就结婚。”

“啊?”苏茉吓了一大跳,差点从自行车上蹦下来。

这是什么绝世大好人?救了人还带娶的。

“农村不比海市,这里村民思想比较落后。你当时已经没呼吸了,我只能对你进行心肺按压和人工呼吸,在村民们看来,你就是被我摸了亲了,已经没了清白。”陆长征解释。

陆长征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不然也不可能短短七年,就从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小伙,混到如今副营的职位。

他不会因为村民的几句流言,就随便娶一个女人,他要是不愿意,别人拿枪指着他都不行。

虽然他这次,就是回来相看的。

但实际上,在进病房前,他都没有要娶苏茉的想法。不是他不负责,而是他并不认为自己救人有错,也不想滋长这种救人沾了对方就得娶的愚昧风气。

陆长征今年24岁了,他自己是不急着结婚的。但他爷年纪大了,近两年身体越来越不好,上次写信,说想在闭眼前看到他成家。

陆长征佩服的人没几个,他爷就是其中一个。老爷子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因伤残退了下来,陆长征去当兵就是受他影响。

既然是老人家的心愿,他愿意去满足,所以他回来相看了。家人也给他找好了人选,只等相看后满意,就去领证结婚。

对方他也知道,是文工团的,他在部队见过几次。对方应该是对他有意,他对对方倒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要结婚也不是不行。在家人看来,他们也是极合适的。

他本来也以为,他会和那个文工团的女兵相看后就结婚。

但,他推开病房门后,他的想法就变了。

推开门的刹那,那个娇美的女人坐在病床上,脸上都是狡黠的灵动,看到他们进来后,错愕的微微睁大了眼。

那一刻,陆长征的心弦动了。

这样一个娇俏灵动的人,若是被流言侵扰,该多让人心疼。

想到她可能会被村里的流言逼到崩溃,可能会被村里的二流子骚扰,陆长征忽然不能接受。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陆长征开了口。

他虽然想和她结婚,但也尊重她的意愿。她要是不愿意,他是不会强迫她的。

若她不愿意,那陆家村她只怕是不能待了,不然村里的流言,就能把她逼疯。

若真这样,他可能要找关系给她换一个大队,或者给她找份工作,让她离开陆家村。如此,也算全了他的第一次心动。

见对方没有回应,陆长征问道:“苏同志,你是怎么想的?”

“陆同志,我知道这是正常的急救措施,我很感谢你救了我的生命。我不会因为这些正常的医学触碰,就让你娶我的,这样对你不公平。”苏茉赶紧道。

“至于流言,如果大队上的干部们帮忙制止,又给大队社员们宣传这是正常的医学触碰的话,应该很快就会消散的。”

实际上她刚才也在纠结。

陆长征长得其实很对她的胃口,在这个年代来讲,应该是个很不错的结婚对象。

哪个少女没怀过春?她之前看小说的时候,也曾幻想过甜甜的恋爱。所以她现在要不要像小说那样,趁机跟他闪婚,然后来一场先婚后爱?

但想一想,还是算了。

她是个有良心的人,不能恩将仇报。

而且强扭的瓜不甜,这样被强迫结合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陆长征闻言,一个急刹停了下来。对苏茉道:“苏同志,你先下来。”

苏茉:???

苏茉一脸疑惑的跳了下来,随后陆长征也跟着下来,把自行车停好,立正对着苏茉敬了个礼。

“报告苏茉同志,本人陆长征,今年24岁,高中学历,17岁开始参军,如今是沈阳军区守备四师第11团下辖营副营长。”

【科普: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央重新划分军区,由战时体制的六大军区划分为十二大军区,东北军区改为沈阳军区。十二大军区,共下辖19个守备师。】

“祖父、双亲都健在,兄妹一共四人。两个哥哥,一个妹妹,都已成婚。”

“本人身体健康,作风端正,无不良嗜好。”

在苏茉一脸懵逼中,陆长征继续往下道。

“我想跟你建立革命友谊,不是因为流言,也不是一时冲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看到苏同志的第一眼,我就被你深深吸引,我希望苏同志能再认真考虑我的请求,同意和我建立革命友谊。”

作为军人,就该勇往直前,扭扭捏捏不是他的风格,看上了想明白了,就要大声说出来。

苏茉真是惊呆了,所以他这是在表白?

“你都不需要先了解一下我的吗?”

“我可以结了婚再了解。”陆长征大声道,看着气势很强,其实耳尖已经红的快滴血了。

苏茉:……

骚年,你这么草率你父母知道吗?真要是遇上坏人,等结了婚再了解就迟了。

“你就不怕我是坏人?”

“你不是!”陆长征回答的很肯定。

他侦察兵出身,斗过的敌特也不少,是不是坏人,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着他一本正经,却耳尖通红的样子,苏茉忽然起了逗他的心思。

“一定要先结婚吗?能不能先处对象?我才18岁,不想那么早结婚。”

陆长征心弦一震,心底涌起无限的欣喜,她这是答应了?

“可以,我们先处几天对象,然后再结婚。”

苏茉:……

“我是说,处一段时间的对象,然后再考虑要不要结婚。”

“苏同志,主席说了,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苏同志是想对我耍流氓吗?”

苏茉:……

“主席是说过,但主席也说了对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充分研究之后再下决定。我对你还不了解,自然要先了解了你,才能确定要不要跟你结婚。”

“苏同志有什么不了解的,只管问我,我保证知无不言,帮助苏同志快速了解。”

“你我可以快速了解,那你的家人呢?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

陆长征灵光一闪,想到他那被婆媳问题扰得时常在他那里蹭住的团长,心中了然。

“苏同志,你是不是担心跟我家人相处的问题?这点你放心,我家单独建了房子给我结婚,不用跟他们住在一起。而且,等我们结婚后,我家就会分家,到时候你管好我们自己的小家就行。”

“我也会努力,争取让你早日随军。”

苏茉一顿,呃……她明明是想逗一逗他,怎么就讨论到这里来了……

但,不得不说,她有些可耻的心动了。

她正想着如何从知青点搬出来呢,如果嫁给陆长征不用跟他家人一起住的话,倒是正合适。

可是她真就要这样,把自己嫁了?

等等,不对,专门建好了房子……

所以,陆长征是专门回来结婚的?

“你是不是本就准备结婚的?”苏茉神情冷了下来,她可不想做横刀夺爱的第三者。

“是,我这次回来,就是准备相看对象,合适就结婚的。我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想尽快看到我结婚。”

“但,我想跟你建立革命友谊,是真心实意的。”

“你家是不是早就给你找好对象了?”苏茉忽然有些气。

“是有人选,但我还没去相看,不是对象。如今有了苏同志,我是不会再去相看了。”

“那如果我不愿意最近结婚,你是不是就准备继续相看结婚?”

“以前是可以找个合适的就结婚,但见过苏同志后,已经不能了。苏同志若真不想这么快,我就跟家人说缓缓。”陆长征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说着隐晦的情话。

苏茉听了,心里舒服了些,“那你爷爷怎么办?”

“我跟他老人家说,让他在努努力,多等她孙媳妇一会儿。”陆长征有些痞痞的道。

苏茉闻言,噗呲一声笑出了声。

这个男人,一开始看着高冷,然后又一本正经,现在又觉得有点憨憨的。

陆长征眼中精光一闪,知道苏茉已经有所松动了,便也咧着嘴笑,看起来痞帅痞帅的。

其实陆长征的性格就是又痞又刚的那种,不熟的会觉得他很高冷,熟悉的都知道他其实挺痞的。他刚才那么正经,其实也是紧张,毕竟第一次表白不是。

“苏同志,我们先回去,你再慢慢考虑。”陆长征跨上车招呼苏茉。

有些事,不用逼太紧,以退为进有时候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秋收时,上午一般是六点上工,12点下工;下午则是一点半上工,六点下工。

因为中午时间比较紧,轮到做饭的知青,一般会11:30左右跟小队长说一声,回去做饭。

反正每天的任务都是安排好的,上午没做完下午接着做就是,小队长一般不会说什么。

马小娟猛点头,苏茉已经帮她拔了不少了,下午说不定她还能再要一分地来拔,一天挣个四工分的。

*******

另一边,李月娥今天上午的四分地也拔完了,把花生一捆,留着给陆长征挑,自己赶着回家做饭去了。

她已经找好了四个相熟的婶子,一起去知青点提亲,又叫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

中午,得请这些帮忙的人简单吃一顿。

主食有昨晚蒸好的二合面馒头,再煮点大碴子粥就行。

听老三说,他上午还割了两斤肉回来。那就切一斤炖白菜,再弄个青椒炒鸡蛋,再用猪油炒两个青菜。这就成了,也算体面了。

李月娥刚把饭做好,那些婶子们就到了。她们知道要去帮忙,也是提早一些下工过来的,有些还特意回家换了身衣服。

李月娥赶忙招呼她们上桌,把家里其他人的饭菜留开,她们这群要办事的人就先吃了。

吃完饭,李月娥又换了身七成新,没有补丁的衣服。这才拎上东西,几个人就往知青点去。

这时,正是大家吃午饭的时候,不少人见到便问她们去哪,很快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陆长征要向苏知青提亲了。

李翠花听到消息后,高兴的大碴子粥都喝多了两碗,终于是成了。

从此,李月娥就矮她一头了。

李月娥她们到的时候,知青们刚吃完饭。

因为知道中午有人过来提亲,可能会打扰到知青们休息,所以苏茉做饭的时候,特意拿了6个鸡蛋,做了大大一盆青椒炒鸡蛋。

吃人嘴软,即使到时候真打扰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呦,在吃饭呢?”开口的是大队的妇女主任陆桂兰。刚才吃饭的时候,已经说好了,由她来当媒人。

其他知青们见妇女主任带着一群大婶子到他们知青点来,一脸懵逼。

“刚吃完,陆主任,有什么事吗?”知青点负责人马建民,起身开口问。

“有事,有喜事。”陆桂兰笑着道,“我们今天来,是替陆长征同志,向苏茉同志提亲的。”

“啊?哦、哦!快请坐。”

马建民一阵慌乱,赶紧让知青们收拾饭桌,让婶子们坐下。

然后又想着去弄点什么,来招待一下。

天啊!谁来帮帮他!他一个年轻未婚小伙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事情。

坐定后,李月娥把提着的篮子,放到桌子上。

苏茉从橱柜里拿了6个干净的碗,提着知青点的大铁茶壶,每个碗都倒了些水,端给每一位婶子。

“婶子们,喝点水吧。”苏茉笑着道。

苏茉知道这个时候的人爱喝甜,早就煮好了一壶糖水装在知青点的大铁茶壶里。只是刚才还热着,没人喝水,没人察觉罢了。

这个大铁茶壶,两口锅,橱柜和一套碗筷、几个装菜的盆,都是当初生产大队给知青点准备的。只是知青们吃饭,大多用自己的饭盒,很少用这里的碗筷。

有个婶子端起水喝了一口,瞬间眼睛一亮,偷偷对一旁的婶子道:“糖水。”

几个婶子听是糖水,纷纷端起碗喝了一口。

看来这个苏知青,也是个懂事的,看她眼神明亮,也不会扭扭捏捏,而是大大方方的招待她们,应该不会差。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心里隐隐都期待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请整个大队,现在也没个准信。

傍晚,马小娟下工回来,看见苏茉铺盖上放着的两床被褥两眼放光。

马小娟上手摸了摸,挺松软舒适的,这棉胎做的可真好。

“苏茉,这真是公社作坊做的?还不要票?”马小娟问,心里已经打起了主意了。

天知道城里棉胎票有多难搞,只有结婚的时候,才会补助这么一床。平时都是自己买棉花做的,但自己用棉花做的被子,跟有手艺的师傅打的棉胎差别可大了,睡久了变硬不说,还老是跑棉。

她家兄妹几人,盖的棉被几乎都是她妈手工做的,就她妈那手艺,真是不方便说。差不多每年都得拆出来重做,麻烦得不行。

如果这里可以做棉胎,那她可得多做几床,邮回家去。

“是,不要票,只收棉花钱和手工费,一斤棉花一块一毛五。7斤的被子,手工费1.5元;3斤的褥子,手工费1块钱。”苏茉点头。

马小娟兴奋的差点蹦起来。

她家那边的黑市,棉花最少都是1.8元往上的,产量少的年份,两三块钱一斤都有过。她记得她那个时候刚上初中,她妈本想给她做一身新棉衣裤的,结果棉花太贵,只给做了一条棉裤。

“你确定我们知青也可以做,不是因为你要嫁入大队了,才给你做的?”马小娟又问一遍。

这年头,公社的集体经济,许多便利都只有本社的社员才可以享受。

“当时齐主任说,知青来红旗公社下乡,就也是公社的一份子。那知青应该就是可以做的。”苏茉也不敢说死。

“你可以去问问,那作坊就在公社供销社不远,门口挂了个红旗公社集体作坊的牌子,很容易找。我看里面还有木匠铺那些,你到时候要做柜子,估计也是去那里。”

他们刚来的时候,马建民也说过公社有做柜子凳子的地方,估计就是那里了。

“你说,我要是做几床被褥寄回家去,成不成?”马小娟靠过来,小声的说。

“这我也不清楚。不过不拿去卖,寄给自己家人用,应该是可以的。”苏茉思索,从齐主任的言谈举止看,有创收的机会,他应该不会拒绝。

“或者你秋收结束后,也试着去定做两床,然后说要寄一床回家。你看齐主任给不给你做,如果给做,就没问题。”

“不过你也不要一次性做那么多,今年先做两床,剩下的明年再做。”免得被人找事给举报了,这年头见不得别人好的,大有人在。

“行。”马小娟点头,“想不到公社还有这样的好事。我之前就听说有知青,在大队买粮寄回家的,没想到,到我这还来个做棉被寄回家的。”

马小娟有些兴奋,这红旗公社还真是来对了。

不像别的乡下那样,在大山里。这陆家村生产大队,到公社骑自行车也就二三十分钟的事,到县城骑车也就一个小时。

不像她表姐下乡的地方,说是到公社坐驴车都得两个小时,进城就更是夸张,得三四个小时。

只怕是被分到山沟沟里了。

自己还是幸运的。

*******

之后,苏茉就没再去上工,而是留在知青点缝制被套,收拾东西备嫁。

陆家村生产大队的秋收,在9月29号收完花生后,地里的活就宣布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晾晒入库的事,这些轻省的活,都是分给年纪大的婶子大叔们干的。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随着声音,病房的门被推开,一男一女从门外走了进来。

男人身高腿长,目测185往上,穿着一身绿军装,长的很帅,气场也很强大。男人的五官线条干净硬朗,剑眉星目,是那种一接眼不是特别惊艳,但看一眼就忘不了的那种。

还挺合苏茉的眼缘。

女人身量也不矮,估计有170,穿着格子衬衣配黑裤子,编着两条麻花辫,是这个时代很受欢迎的装扮。女人浓眉大眼,长相比较英气,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哎,苏知青,你醒啦?”陆小兰进来,见苏茉在病床上坐着,赶紧走上前把她扶着靠好。

“感觉怎么样?饿不饿?我给你带了粥,大米熬的,老香了,你一会儿喝点。”

苏茉感激地对着陆小兰笑,“谢谢,这两天麻烦你了。”

她虽然没醒,但还是有些知觉的,知道这两天一直有个女孩在照顾她。

“不用客气,大家都是革命同志。我叫陆小兰,我爹就是大队的支书,这是我哥陆长征,是他把你从河里救上来的。”

“谢谢你,陆同志。”苏茉赶紧道谢,这可是救命之恩呐。

“不客气。”陆长征微点了头,把手上拿着的饭盒放到桌子上,随后又出去了。

“你烧了两天没醒,可把卫生院的医生愁坏了,再不醒,估计要把你送县医院了。”陆小兰快人快语。

“给大家添麻烦了。”这种时候,嘴巴甜点,积极道歉就对了。

可不是添麻烦么,队里忙秋收,都没人手照顾她,让她三哥看顾一下,最后不还得她请假来照顾。

心中这样想,但陆小兰嘴上却说着暖心的话。

“秋收是挺累人的,你刚来,适应不了也正常。下次太累了,可得跟大队长说,让他帮你换一个轻省一点的活,不然累出病来,既花钱又耽误挣工分。”

陆小兰一边说,一边把饭盒打开,拿起桌上的碗舀了半碗粥。

米饭的香味飘来,苏茉饿了两天的肚子立刻“咕咕”叫了起来。

苏茉不好意思的微红了脸。

陆小兰把粥递给苏茉,笑道:“快吃吧。两天没吃东西了,肯定饿了。”

苏茉刚端起粥,门口又传来脚步声,陆长征带着医生回来了,苏茉只得把粥又放下。

医生给苏茉量了体温,确定她已经退烧后,便让她收拾收拾,可以出院了。

这年头,农民挣点钱不容易,一般病了都是自己用土方,熬不过才会来卫生院开点药,住院的很少,所以公社卫生院的病床,时常都是空的。如今正值秋收,就更不用说了。

医生也是个明白人,能出院的都不会让人留着。

等医生离开后,苏茉三两口把粥喝了。准备起身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还穿着松松垮垮的病号服,不禁赧然。幸好原主胸不大,不然就尴尬了。

“小兰,你知道我的衣服在哪吗?”苏茉微含着胸,有些尴尬的问。

陆小兰把刚才带来的布袋子递给苏茉,“在这呢,我都给你洗干净了,你快换上吧。”

说完,和陆长征一起出去了。

苏茉打开布袋,发现里面的衣服都被整齐的叠好,闻着还有淡淡的肥皂香味。

苏茉拿起最上面的白衬衫,果然在下面发现了文胸。

这个时代,国内是没有文胸卖的,这文胸是原主用侨汇券在海市友谊商店买的,进口货,贵的很,一件都要十来块钱。

苏茉很快把衣服换好,白衬衫黑裤子,外加一件灰色的列宁装上衣。

黑江省9月底气温已经很有些清凉了,对于原主这样从海市来的南方人,这样穿是很合适的,就是看着不像干农活的。

苏茉还在列宁装的口袋里,发现原主那天剩下的八块五毛钱,都晾干折好放在口袋里了。

原主那天出门,带了一张大团结和几张票,开药花了几毛钱,然后又去国营饭店买了几个大肉包子,剩下的钱和票都揣口袋里。药和肉包子打水漂了,剩下的钱她本来也没抱希望的,想不到竟然还在。

桩桩件件,都可见陆家兄妹的人品,是个值得相交的人。

苏茉换好衣服后,便和陆家兄妹一起去收费处结算住院费用。

住院两天,一共花了十三块四毛三分,主要是苏茉昏迷这两天,输了生理盐水和葡萄糖。这个年代,输液的费用可是不低的。

苏茉有些尴尬的看着陆家兄妹,“那个,能借我5块钱吗?我回去就还给你们。”

原主下乡,是带了不少钱票的。不说苏父塞给她的那两本存折,就是现金都有一千多。卖工作卖了八百元,加上她自己原本剩的两百多块,她统统都带来了。

陆长征从军装口袋中掏出5元钱,递给苏茉。这个时候的5块钱,是炼钢工人版本的。

5元钱

苏茉这时才留意到陆长征的军装是四个口袋的,想到这个时代的特色,苏茉微挑了下眉,看来还是个军官。

只是看着挺高冷的,不太爱说话,估计在书中,是个高冷帅军官的人设。

苏茉道谢后,接过钱,把住院费给结了。

三人一起出了卫生院,陆小兰骄傲的指着身后的卫生院道:“我们公社的卫生院气派吧?比县医院也没差多少,十里八乡头一份。别的公社,卫生院都是两间土胚房,但凡病的重一点,都得去县医院,我们公社就不用。”

苏茉看着身后青砖白墙的卫生院,点头:“确实气派。”

当初苏父托人安排她下乡,也是费了心思的。要是红旗公社不好,她也不会到这里来。

“好了,我家去了,你跟我三哥一起回大队吧。”陆小兰摆摆手,准备走了。

“啊?你不回大队?”苏茉诧异。

“不回。”陆小兰摆手,“我已经结婚了,婆家就在公社这边。”

陆小兰今年20岁,年初结的婚,丈夫是公社干事,她自己也在公社供销社工作,婆家房子也是在公社这边,平时只是休息的时候回大队看看爹娘。

“啊?那真是太麻烦你了。”苏茉没想到,陆小兰都嫁人了,还来照顾她。

“哎呀,不用这么客气,都是革命同志,我不过几步路过来的事。我在供销社上班,到供销社买东西可以来找我。”陆小兰摆摆手,利落的走远了。

剩下苏茉和陆长征,气氛一下子沉默了下来。苏茉正想着如何搭话的时候,陆长征率先开了口。

“走吧,我驮你回去。”

说着走向停在一旁的二八大杠。


苏茉还不知道,自己被贴上了心机女的标签。不过就算知道,她也不在乎,她本就不想和知青点的人有太多的牵扯,大家点头之交就行。

若关系太好了,她搬出去后,她们还时常来找她,那她要做什么事,就没那么方便了。

苏茉拨开麦秆,把鸡蛋拿出来数一数,竟有23个,估计换了好几家才换到的。

苏茉心中有些温暖。

把鸡蛋放好,重新盖上麦秆,苏茉把草篮子放到小皮箱边。

这个东西大家都看见了,就不能收进空间了。

弄好后,苏茉便跟着上工的知青们一起到大队部,找大队长请假。一路上,气氛都有些怪异,其他知青们看苏茉的眼神,都带着些打量。

苏茉并不在意,只和马小娟一直往前走着。

到了大队部,苏茉直接去了队部办公室找大队长。

大队长陆保国正在纸上写写画画,听见敲门声抬头一看,见是苏茉,不禁有些意外。

“苏知青,身体好些了没?找我有什么事吗?”

“多谢大队长关心,身体已经好些了。我来是想请一天假,去趟县城。”

陆保国是李翠花男人陆保家的亲哥,昨晚,他就已经从那碎嘴的弟媳那里,听过陆长征和苏茉的事。

虽然公社领导说了,这种救人有了肌肤接触就要逼婚的事,是陋习,要禁止。但若是他们双方自愿的话,那他就管不着了。

“是和长征一起去?”陆保国多问了一句。

苏茉一愣,但还是点点头。

“那行,去吧。”陆保国大手一挥,便批了。

虽然秋收时间,是不让请假的。但秋收也快完了,这苏知青也干不了多少活。更何况,人都要结婚了,还能不让人进城买点东西?大队也要人性化不是。

苏茉本来打好了一堆腹稿,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请到了,一时有些恍惚。连怎么走出队部办公室都不知道,还是马小娟叫她才回过神来。

“怎么样?请到了没?”马小娟小声问,秋收请假可是招人恨的,可不能让村民们听到。

苏茉点头。

“大队长没有批评你?”

苏茉摇头。

马小娟不高兴的撅起嘴,“那为什么我去请就被撅了一顿?还是要去卫生院照顾你这么正当的理由,都不批,我看大队长就是对我有意见。真是倒霉,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

马小娟开始思量着,要不要秋收结束后,给大队长送点东西。

家里可说了,她起码得在乡下待个两三年,才好把她弄回去。如果大队长一直针对她的话,那她日子可就难过了。

不管是原主,还是她,对这个大队都没多少了解,所以苏茉也不好说什么。

“那你去了县城,记得帮我买鸡蛋糕啊。我真是馋坏了,好像每天都吃不饱一样。搪瓷盆拿得动就买,拿不动就算了。有糖,也帮我买一斤。”

虽然她不怎么爱吃糖,但队里那个叫林霞的老知青,时常偷偷吃糖,被她撞见过几次,把她也给整馋了。她也得买一斤放着,想吃的时候吃。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贪轻便,从家里多带些东西下来的,搞得现在日子过得惨兮兮。

“行了,你快去吧,悄摸的,别被人发现。记住,先买吃的,搪瓷盆我到时候再买也行。”马小娟不放心的交代。

苏茉被马小娟这馋样给整笑了,也轻声道:“行,一定记得先给你买吃的。”

苏茉离开后不久,陆清安也到了大队部。

陆保国看见陆清安,笑道:“支书,家里这是准备办喜事了?”

陆清安心里嘀咕,陆保国这老货消息还真是灵通,他们家这亲还没提,也都还没开始往外说呢,就都知道了。

嘴上倒是不显,“这得看长征的意思,我们做爹娘的,配合就是。”

陆保国心中暗笑,这老狐狸,还搁这儿跟他装呢,这准儿媳都准备进城办嫁妆了。

不过口中却还道:“是是是,现在国家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我们做长辈的,听年轻人的就是。”

******

苏茉回到知青点后,从空间把原主带来的票,全国通用的都点出来,钱也数了二百出来,一起放到原主带来斜挎包里。

原主这个挎包是米色的,有点像后世的复古款,在到处都是“为人民服务”绿挎包的年代,原主这个挎包还真是挺特别的。

苏茉回忆原主一家的穿着,都挺精致的,确实与这个年代艰苦朴素的作风有些不一致。

虽然他们都是花的自家清清白白的钱,但别人都苦哈哈,就你衣着考究,别人能不嫉妒?而且在某些有心人眼中,苏家这个红色资本家可是个大肥肉,一旦有机会,还不死命搞你。

一家子,输就输在过于高调,错估了人心。

苏茉也没等多久,陆长征就到了,听到他在门外叫她,便赶紧拴好门出去了。

陆长征见到苏茉,神情郑重的敬了个礼,“苏同志,我有一个请求,希望你能批准。”

苏茉被陆长征严肃的表情唬了一跳,道:“是出什么事了吗?”

“我爷听说我处了对象,想见你一面,不知道你是否同意。”

苏茉一直有个直觉,陆长征不会那么轻易放弃和她尽快结婚的打算,正好她也想明白了,正等着他出招呢。

见他这么说,便点头同意了。

陆长征又郑重的对苏茉敬了个礼,然后踩自行车带着苏茉往家去。

知青点离陆家还是有点距离的,知青点在村头,陆家在村尾。

苏茉坐在自行车上,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村子。如无意外,她未来将会在这里生活好几年。

这个有着一百五十多户人家的村子,面积还挺大,至少以陆长征的车速,从知青点出来已经好几分钟了,也没到陆家。又过了几分钟,陆长征把车子骑进一个院子里停下。

“到了,苏同志。”陆长征道。

苏茉从车上下来,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屋子,虽然早听说了支书家条件挺好,但真正看到,还是有些惊讶。

眼前是三列挺气派的青砖大瓦房,正中一列五间,左右两列各三间,有点类似四合院的格式。院子打扫的很干净,门口的菜地也种满了菜,主人家一看就挺勤快的。

陆长征一边带着苏茉往堂屋走,一边介绍:“左边这三间是我大哥一家住,右边这三间是我二哥一家,当中这一列,是我爹娘和我爷在住。”

“我…我们的,不在这,离这里走路大概五分钟,我待会儿带你去看。”

苏茉被陆长征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脸颊染上一抹浅粉,不知该如何回答。

恰好这时,有两个小男孩打闹着从堂屋跑了出来,看到陆长征后吓了一跳,立刻站定齐齐叫道:“三叔。”

陆长征点头,问:“你们太爷呢?”

个子高点的那个道:“太爷回房间躺着了。”一边说,还一边好奇的偷偷看苏茉。

陆长征见两个小子一直偷看苏茉,便道:“这是你们未来三婶。”

两个孩子倒是上道,齐齐喊道:“三婶好。”

苏茉笑了笑,伸手从挎包里掏出六粒麦芽糖,一人给了三粒,“你们好,请你们吃糖。”

这麦芽糖还是她昨天整理空间的时候找出来的,还剩十几粒,都是透明的包装纸,上面没有印字,拿出来也不怕穿帮。

刚才来的路上,想到陆长征的哥哥们都结婚了,家里肯定会有孩子,这才偷偷从空间中拿出来放到挎包里。

“谢谢三婶。”两个孩子叫的更大声了。

看着从未见过的糖果,个子矮点的那个问:“三婶,这是奶糖吗?”

他只吃过一次三叔寄回的奶糖,那滋味,他至今都忘不了。

“这不是奶糖,这是麦芽糖。”

“什么是麦芽糖?”

“这…就是用麦芽做的糖。”苏茉不知该如何跟两个小孩子解释。

两个小孩还想再问,就被陆长征打发了:“你们快玩去吧。”

显然两个孩子都很怕陆长征,见陆长征发话,拿着糖一溜烟就跑远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