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陈元的现代都市小说《阅读全集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朱元璋陈元,作者“喝口茶”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大帝~呸!呕,恶心死朕了!”卫青和霍去病对刘彻倒是很有信心。“陛下,咱们不必眼红他人,您必然也将是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桑红羊也默默的颔首。“陛下武功卓然甚至胜于文景二帝,想必还是有机会争夺一番这光荣的名号的。”其余众臣子也纷纷齐声附和。“陛下万岁!我大汉王朝必因陛下而煊赫!”刘彻傲然的......
《阅读全集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彩片段
天幕上开始滚动翻卷着一行一行的字,速度由于数量叠高也越来越快。
但这不影响天幕之下众人清楚的看到。
朱棣和朱允炆谁是更好的皇帝??这尼玛还用选!谁搞出来的脑残投票啊!
就朱允炆那个妄想着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蠢材也配和永乐大帝比??侮辱谁呢!
各个位面的建文帝们顿时脸色难看的像是吃了几吨狗屎一样,尼玛的你们才是侮辱谁呢?!
judy犯了什么错沦落到和朱允炆相提并论的地步?!要是朱标拿来比勉强还差不多!
别逗了,朱标也绝对比不上朱棣好么!千古一帝是说出就出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朱标虽说在武功上比不上朱棣,但在文治上说不好比朱棣强呢。
标吹省省吧!朱棣文治上难道就差了么?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运河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够名垂千古了!永乐之后再无大帝!!
永乐之后的皇帝们顿时脸色一绿,阴恻恻的盯着屏幕,很是不忿!
棣吹也省省吧!朱标要是活久一点还轮得着朱棣?就明初老爷子给朱标留下的班底,也不一定就比朱棣差啊!
朱元璋猝然坐直了身子;???
扯淡!永乐大帝放你这儿跟大白菜一样谁上都行啊?
成百上千的弹幕交替着滚过,但最上方关于朱棣和朱允炆的投票却是毫无悬念的。
朱棣完全是呈碾压式吊打了朱允炆!
洪武年间。
随着弹幕上的争执无意间把朱标早死的真相暴露了出来,洪武上下便陷入了死寂。
那个被朱元璋视作板上钉钉的地继承人的太子朱标,在朝中已然有了一套自己的小班底的太子朱标,竟然是突兀的英年早逝了!!
毫无疑问,这将对大明王朝是个巨大的打击!
朱元璋用力闭了闭眼睛,嘴唇颜色有些苍白。
“原来,老大竟……”
为何他要越过朱标立皇孙为帝,这一切都清楚了。
朱标茫然的抬头看向父皇,只见朱元璋像是个挫败的困兽一般满脸痛苦的看向了他,嘴唇有些颤抖。
“老天爷若是要惩罚,便惩罚咱好了,为何要让我儿先我一步而去?留咱这老头子活在世上做什么!”
群臣大骇,惊恐万分的齐齐跪下。
“上位还请收回金口玉言啊!”
朱棣看看魂不守舍的朱标,咬咬牙,跳出来大声道。
“父皇,既然已经早知道了这件事,对我们就是好事!这样我们就能号召天下名医给大哥看病啊!”
朱元璋骤然恍悟一般,连忙站了起来,眼睛大亮。
“对!对啊!传咱旨意,召天下名医入宫,凡提出线索者重赏!”
解决完了一桩心腹大患后,朱元璋猛松口气,跌坐回了皇位上。
此时,老爷子才有功夫打量几眼朱棣,鼻孔里出了口气。
“永乐之后再无大帝……小子,看来后世对你的评价倒是不低啊。”
朱棣脸色涨的通红,哼哧哼哧不敢接话。
“父、父皇……”
朱元璋只是轻哼一声,便将视线转回了屏幕上。
蓝玉等人对视一眼,倒是隐隐瞧出来了,此时朱元璋不仅没生气,心情竟还算是不错呢!
看来,日后朝中局势不好说了啊!
几个朱标的老班底满脸苦涩,连连叹气,却也无可奈何。
永乐年间。
朱棣被后世弹幕上毫不遮掩的彩虹屁吹的脸色有点通红。
要知道文官们就算吹彩虹屁也大多都是委婉含蓄的,哪有后世那么直白的。
而朱棣的脸皮在一众厚脸皮皇帝之中,毕竟还算是比较薄的了。
朱高炽咽下了笑意,没敢表露出来,只在一旁满脸佩服的附和。
“父皇千秋万代,后世之人对您很是崇拜呢!”
姚广孝倒是更加直白。
“陛下当然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
废话,朱棣是他亲自发掘的,便是现在他也从来没觉得朱允炆有资格和朱棣相提并论。
朱棣有些恍惚,还隐约有些不敢置信。
他谋权篡位,早就不指望后世有什么好评价了,只盼望着别把他钉在大明的耻辱柱上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却未曾想,后世竟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朱棣心中有些骄傲,又有些惴惴不安。
“爹他……想必此时也在看着吧。”
朱棣甚至做梦一般幻想了一番,他爹不知有没有为他而骄傲呢?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酸溜溜的盯着天幕上划过去的弹幕,很是羡慕。
“且!好幸运的家伙,谋权篡位居然也没人骂他?后世子孙怎么没狠狠的把他订到耻辱柱上呢!他丫的这会儿指定美的不得了!!”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在一旁无语凝噎。
仿佛刚才还在对他谋权篡位嗤之以鼻的人不是陛下您一样!!
“可恶,朕也想知道后世怎么评价朕的!怎么不给朕来一个李渊和李世民谁是更好的皇帝投票呢!”
对李世民不甘的碎碎念,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咸鱼脸,懒得作评价了。
刚才是谁还在说什么‘史笔如铁就史笔如铁,随他评去’呢?!
至于李世民大逆不道的直呼李渊名讳这点事儿,众臣子全当自己聋了没听到。
识时务者为俊杰,就算魏征恐怕也懒得在这点小事儿上得罪李世民!
汉武帝年间。
刘彻也颇有些酸溜溜的。
“这家伙还真是幸运!千古一帝就千古一帝呗,还什么永乐之后再无大帝~呸!呕,恶心死朕了!”
卫青和霍去病对刘彻倒是很有信心。
“陛下,咱们不必眼红他人,您必然也将是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
桑红羊也默默的颔首。
“陛下武功卓然甚至胜于文景二帝,想必还是有机会争夺一番这光荣的名号的。”
其余众臣子也纷纷齐声附和。
“陛下万岁!我大汉王朝必因陛下而煊赫!”
刘彻傲然的扬起头。
“那是当然!朕绝不会逊色于任何人!”
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位有着这样气吞山河的气概的男人!他若是不傲,也不会硬生生打的蛮夷畏畏缩缩那么多年!
这不够,这远远不够!!
每一个时空里都有一个王振,也许有些已经开始作恶,也许有些还没开始作恶。
在名为王振的时间长河上,有些被愤怒的武将拦腰截断,有些被帝王亲手千刀万剐,有些被万众唾弃热油烹煮!
但不够,还是不够!
这滔天的罪孽,他怎么能够偿还,他拿什么偿还!!
天幕之上。
这场屠杀还在继续。
镜头慢慢转过,在万万千千的大军之中定格到了一个特殊的角落,画面拉近。
浑身遍布长箭的樊忠几乎已经站不稳身形了,但他的眼中还存着不甘,还在流淌着血泪!
“王振——!王振——!!”
他嘴里念着仇敌的名字,拖着残躯在乱阵之中跌跌撞撞的游荡,挣扎着始终不愿意死去。
敌军在他身上砍了一刀又一刀,鲜血如雾一般扬在空中,然而这一切却始终带不走这位将军的生命。
天幕前的众人有些甚至不忍直视的捂住嘴侧开视线,泪水扑簌簌的落下。
甚至有人忍不住道。
“不要再找了,数十万大军之中想要找到一个人无异于沧海一粟啊!”
然而上天似乎是不愿意让这些忠国之臣如此枉死,正所谓苍天不负有心人!
樊忠在乱军之中找到了惊慌失措的王振!
不会错的,不会错的!那人面白无须,是军队中万中无一的太监!
“吾为天下诛此贼!!”
樊忠爆发出此生最后的力气,骤然提起手中的铁锤砸烂了王振的脑袋!!
杀得好!!
天幕前蓦然爆发出了轰天震地的欢呼声。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痛快的拍着桌子高声大呼。
“杀的好!杀的好啊!樊将军好样的!此贼不死天下难以安心!!”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狠狠的对了一下拳头,爽快无比的仰天大笑。
“憋屈死俺了!终于宰了这鳖孙了!!”
“早就该宰了这混账了!终于死了!俺真想上去补一刀,再把他的身体也一寸寸碾碎了和脑浆豁到一起!”
汉武帝年间。
刘彻眼中露出巨大的欣赏,拍案而起。
“好!樊将军为国尽忠,杀了这个逆贼,大明后世子孙都要好好感谢感谢他!!真是可惜,这样优秀的将军居然冤死在这个憋屈的战场上,若是朕的臣子,绝不会得这般下场!!”
卫青和霍去病也痛快的长舒了一口气,只是眉头还仍是有些不甘。
“垂死的将军都能轻而易举的捏死他,真不知这阉人此前到底怎么敢在数个大将面前造次的!”
“哼!后世的武将们脾气还真是变好了不少,若是我早就把他脑袋砸烂了,还至于等到现在!”
“死的太轻松了的,真是便宜他了!”
桑宏羊在一旁无奈的擦汗。
秦始皇年间。
“此时才杀了这个祸害,苦果酿成,已经晚了!”
嬴政眼光毒辣,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关键。
李斯倒是义愤填膺。
“不管怎么样,至少宰了他,日后朝臣也不至于夜夜不得安枕了!”
嬴政冷哼了一声。
“说到底还是皇帝无用又废物,竟然让一个太监蹦跶起来,若是朕之一朝,必然早就弄死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了!”
宣德年间。
“漂亮!!老樊好样的!你是了结了我一桩心事啊,若是我等都死了,唯独留下这么个玩意还呆在陛下身边,便是做鬼也不安生!”
兵部尚书痛快的狠狠拍了拍樊忠的肩膀,只觉得心头一阵清明。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由喝口茶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历史、系统、历史脑洞、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佚名所吸引,目前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这本书最新章节第312章 番外:八王之死(中),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目前已写643782字,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历史、系统、历史脑洞、佚名历史、系统、历史脑洞、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书友评价
我对小说没有什么要求,我看得下去就看,看不下去就不看,我不喜欢要求作者这啊,那的,也很讨厌老是有人在楼下骂各种作者。对我来说历史最完美的地方就是空留千古遗憾,这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的观点是一样的,而小说就是作者的观点输出,我可以看,可以喜欢,但不要求彼此一样。非法即儒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这里是大杂烩时代,是社会主义阶段,大清早就亡了,没必要自认什么王公贵族,也不必非要历史中把自己代入古代庶民,历史是有时代性的,时代是有局限性的,用现代标准要求的,只能是你个人,绝不是古代人。
作为一个老书虫,相信我这本书一定会火。
怕一分系统不统计,打两分
热门章节
第60章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第61章 千古半帝——唐玄宗李隆基
第62章 开元伟业,堪胜太宗!!
第63章 安史之乱,三千万人丧生于此!
第64章 华清池畔一回眸,六宫粉黛无颜色
作品试读
“皇帝!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么?!!”
“当初于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下你太爷爷的脸面时,你太爷爷没杀他!于谦在棺前怒骂你爹时,你爹也没杀他!你爷爷甚至在瞧见于谦睡在大殿地上时怕他冷,亲自去给他铺了被子用体温暖着……”
孙太后说着说着脸上忽然闪过了剧烈的惶恐畏惧,惊慌无比的拼命抓着朱祁镇。
“算娘求你,你就听我这一回,千万不要杀于谦!!”
她于明帝国不是个好太后,在朱祁镇和朱祁钰之间终究还是选择了亲儿子,用了无数阴私手段帮助朱祁镇重登大宝。
可就算是孙太后也清楚——于谦是不一样的!于谦无论如何都不能杀!!
朱祁镇冷冷的甩手,着人将孙太后拖了下去。
“够了!就连母后也这么说,朕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于谦不过区区一届大臣,朕是皇帝,有什么不能杀的?爷爷和爹没杀他,那是因为他们两个太过给他于谦脸了,才助的他如此目无皇室!!”
屏幕前。
朱棣暴怒的砸了镇纸,厉声道。
“是你爹太给你脸了!!小z逼崽子,你以为你算个什么东西?!你的那条狗命怕是抵不上于谦一根脚指头!!你爹就该你在娘胎里时就掐死你!免得生你出来祸害我大明!!”
朱高炽和朱瞻基的脸上也满是痛苦和震怒。
“这个小兔崽子!他怎么敢杀于谦?!!”
“终究是我咱朱家对不起于谦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面色狰狞,后槽牙被他咬的咯吱咯吱作响!
这位太宗皇帝的心此时都在滴血。
“老子日你祖宗十八代!!这样一个臣子这混账也舍得杀?!他不要倒是给朕啊!别说下朕的脸面,骂朕两句,给他盖个被子了,就算是朕亲自给他暖被窝又有什么?!魏征那狗性子朕都忍了,于先生他只是说话直白了点而已啊!!”
“于先生,你何苦跟他大明皇室死磕啊!!来朕的大唐啊,朕的脸面不值钱,天天给你下!朕的脸皮厚,天天让你骂!朕的身体好,天天给你暖被窝啊!!”
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同情的看着天幕上的于谦,一边连连可惜的叹气,一边意味深长的拍着魏征的肩膀。
“魏征啊魏征,这下你可知道了咱们家陛下对你到底有多好了吧?要是让你碰上头顶那个,恐怕忍不了你两天就把你给杀喽!且好好珍惜咱们家陛下吧!”
汉武帝年间。
刘彻上一秒还在眼巴巴的叹气,下一秒就被天幕接下来的信息量给震懵了。
“朕没瞎吧?!!那傻逼打算把于谦给杀了?!!”
刘彻的嗓音一下子给干高了无数分贝,震惊又不敢置信的跳了起来。
“他疯了吧?!这傻逼脑子是进水了?给他脸了得了个于谦才没让他大明亡了!他居然还打算把于谦给杀了?!!”
“他不乐意要给老子啊!!老子要啊!!!”
堂堂汉武帝急的往前匆匆跑,鞋都跑掉了一只,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天幕上去。
“于先生!你瞧瞧我大汉王朝啊!!来我大汉,朕给你国相之位,但凡有敢跟你唱反调的孙子朕第一个宰了他!!”
洪武年间。
朱元璋好不容易才被太医抢救醒了,见到此景又眼前一黑险些再次晕过去。
堂堂洪武大帝,此时满眼悲苦的嗬嗬从嗓子里发出了一道泣音。
“于谦是千年来都难得一见的国相之才啊……昔年有唐太宗有容乃大令魏征人镜雅名传万代,今有我大明的‘好皇帝’冤杀于谦千古耻笑!!”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幕之下。
汉武帝年间。
刘彻跟着视频代入感极强的跳着脚嗷嗷叫。
“这太子行不行啊?他知道个屁!听听他说的那什么混账话,什么叫挑个软柿子捏捏得了?身为武将要是就这点出息趁早完蛋得了!”
卫青和霍去病也义愤填膺的附和。
“就是!要打就要挑最强的去打!把强的打服气了,弱的自然就不敢放肆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刘彻紧跟着下定论。
“这太子不行!误国啊!”
桑宏羊等文臣在一旁跟着头大,劝谏道。
“陛下息怒,各朝代国情不同,亦不可同日而语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嘴撅的差点能挂油壶,一边还骂骂咧咧的。
“这小子怎么回事?还太子呢!他以为谁封他做的太子?居然跟群臣站在一边也不跟他亲爹一边!不孝子,不孝子!”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见状立马见缝插针。
“没错啊陛下,如此看来,太子监国一事实在不可取啊!”
李世民眉头蹙了蹙,不情不愿的勉强放下了这个念头。
“行吧。虽说如此,承亁确实是还有许多不足,给他再多找一个太傅,每日的课程再多加两个时辰!”
魏征点头应是。
“敦促太子于国乃是好事,陛下能想通最好了。”
东宫,李承乾又连着打了几个喷嚏,心中莫名的涌上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秦始皇年间。
嬴政不耐的皱着脸,冷森森道。
“他这皇帝当的什么?太子臣子居然都敢对皇帝的决定有意见?简直不知死活!皇帝的权柄莫非是笑话不成?!”
赵高笑眯眯的奉承。
“陛下,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像您一样的,想必这些后世的帝王早就不可与您现在同日而语了吧!”
嬴政冷冷的哼了一声。
“群臣暂且不论,看来立太子的事情暂时可以不用考虑了,人只要手里握了一点权柄,怕是就开始痴心妄想了。”
他绝不会允许有人分走他的权柄,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机会。
……
天幕悠悠然继续播放。
属于战场的雄浑歌曲终于缓缓落幕了。
换句话说,这部属于朱棣的史诗赞歌也要落幕了,因为朱棣的一生是属于战场的,生于战场,亦死于战场。
运河湍湍流淌,永乐大帝华府龙袍站在船只的甲板上含笑看着四面八方,在他身前,是恭敬的携众多海船归来的郑和,在向他禀报着这一路的见闻和所得。
百姓的渔船间或也能在运河的岸边三三两两的停靠着,人人眉目舒展,安居乐业。
金色的光芒慢慢的环绕于画面四周,隐约有龙腾虎啸之声。
裹着金边的水墨画大字慢慢浮现。
疏通运河,六下西洋,促使国内南北通商,经济发展,大明由此国运愈加昌隆。
画面如百叶窗一般慢慢划过。
堆积成山的书籍摆放在四面八方的桌子上,身着璀璨龙袍的帝王低头翻看着其中一部,一旁跟随着的是负责修书的一众文臣,无不拜服。
《永乐大典》这部名留青史的百科全书由此修筑。
这一页于是再次翻过。
威武雄浑的皇城俯瞰图如画卷一般慢慢铺展开来,帝王携带无数臣子站立在宫门前方不远处,目光悠悠,仿佛昭示着一个新篇章的展开。
迁都北京,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天子朱棣亲自镇守北方,设王都于此,震慑北方蛮蒙,此乃天子守国门!
古道黄沙,西风瘦马。
雄武帝王终于走不动了,发出了老牛拉风箱一般的喘息,终于在马背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在他面前是还未抵达的王都,在他身后是瑟瑟发抖的蛮夷,北风哀嚎,仿佛在为这位传奇一生的帝王送葬。
病逝征途,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后嘉靖年间改为成祖),谥号——文皇帝。
洪武年间。
伴随着天幕一帧一帧的闪过,洪武君臣几乎看花了眼睛。
不少殚精竭虑的老臣都没忍住用袖子小心翼翼的抹掉掉下来的泪水,有些哽咽。
身为创造王朝的老臣,他们亲眼看到了后辈带领着王朝走向兴盛,如何能不激动,又如何能不高兴!
臣子高兴,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只会更高兴!
亲眼看着自己的王朝强盛,他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好孩子,快过来爹爹这里!”
他难得不再绷着脸,堪称和颜悦色的朝着朱棣挥了挥手,让他来自己的身边。
朱棣下意识恍恍惚惚的朝着从来没对他这般温柔过的爹爹小跑过去,像是做梦一样。
“老四,爹今天真高兴!此前爹总是太关注你哥哥,把你忽视了,你不会怪爹吧?”
朱棣连忙摇头,急急道。
“爹爹没忽视过儿子,对儿子也很好,儿子怎么敢怪爹爹!”
朱元璋面露笑容,摸了摸朱棣的脑袋,神色柔和。
“老四,你是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做的比爹好,爹高兴!日后你多来皇宫陪陪爹,也趁早了解了解咱大明王朝的基底!”
朱元璋这话一出,众大臣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天恐怕是真的要变了啊!
老爷子这可是首次展露出对除朱标之外的皇子的看重!
不过众臣子又想到了天幕之上的内容,又觉得这样仿佛才是理所当然的。
那样一位文治武功样样杰出,一手带着大明走向巅峰辉煌的帝王,怎么可能会不看重呢?与之相比,哪怕他是一位被逼的造反才上位的帝王,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反正江山总还是落在他老朱家手里的。
众臣心绪复杂至极。
试问换做他们自己,若是后代儿孙里有这么出息的,他们恐怕得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比起老爷子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大明朝的帝王们一见这题目就脑袋一嗡,血压嗖的一下就上来了。
合着选项倒是多了,就是没一个好的是吧?
洪武年间。
朱元璋怒火朝天的一甩袖子。
“武而不遂曰庄,在国逢难曰厉,不悔前过曰戾,好好好!我大明子孙里竟出了这么一位配得上这些字的皇帝,真是好样的啊!!”
群臣脸色一苦,忙不迭的行拜礼。
“陛下息怒啊!”
丞相李善长暗暗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头,喃喃道。
“前面这三个字虽说称不上好谥,但也都能解释,只这最后一个‘堡’字,有何含义呢?”
永乐年间。
朱棣也气的脸色发绿,忍不住一脚踹翻了桌子。
“遗臭万年……真特娘的祖上烧高香,得了这么个混账子孙,大明何德何能供得起这尊大神!居然第一个以遗臭万年的名声上榜了!大明的脸往哪搁?!”
现在历朝历代指定都在瞧他们大明的笑话呢!
天幕之上。
弹幕轰轰烈烈的划过。
哦?这个有意思啊哈哈哈!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战神朱祁镇吗!这前三个名号我瞅着都挺合适的,不如三个都加上吧!
哎呦喂!我倒是谁呢,原来是他啊,那三个可不够啊!哪里能显得出他的英明神武呢!哈哈哈哈!
还明英宗,我呸!出类拔萃,明识大略曰英,就他朱祁镇也配得上这个字么?
毕竟定下这个庙号的是他儿子,也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爹留啊。
还别说,出类拔萃确实是挺出类拔萃的,明朝的皇帝多刚硬,能出这么个烂怂货简直丢了上下几代人的脸!!
路边的狗见了都得呸他一声!嫌恶心!
朱瞻基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在生下这货的时候直接把他掐死!让他有机会凭一己之力霍霍了祖宗四代人留下的基业!
哈哈哈楼上直接把建文帝踢出群聊了是吧!
什么?竟然有建文年么?难道不是洪武年直接接上永乐年的么(狗头)
没毛病啊!建文压根不配凑到这四位皇帝里头好么!朱元璋和朱棣自然不用多说,就算是后来的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俩那也是联手缔造了堪比汉朝‘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的好皇帝啊!
话说朱高炽的洪熙元年也算一代么(狗头)
哈哈哈哈哈楼上损不损啊!
也没错啊!您瞧那洪熙有二年么?(狗头)
朱高炽——表面十个月皇帝体验卡,实际上从他爹造反的那一天就开始监国当实习皇帝了(允悲),毕竟朱棣的征北大将军名头也不是白叫的哈哈哈哈。
朱棣:怪我活的太久了呗。
朱高炽,唯一一位在位不到一年却被称之为千古仁君的皇帝。
可不咋地!我仁宗虽然在位时间短,但谁敢忽视他的存在感?
这么一想朱祁镇更特么该死了啊!
我严重怀疑出题人挑的这几个字特意损朱祁镇的,哈哈哈哈哈!堡宗名号太响亮了,要是不带堡大家还能纠结纠结,带堡那不是压根就不用选了呗(狗头)
懂的都懂(狗头)
堡之一字足以囊括所有了(黄豆点烟)
而结果自然也显而易见,明堡宗这个选项遥遥领先,其余几个对帝王来说闻之色变的谥号相较之下竟然被冷落了。
足以由此猜测,朱祁镇这个皇帝所作所为之事到底有多么的壮观。
明朝之前的皇帝不由幸灾乐祸的好奇起来,这位连戾厉庄三字都配不上的皇帝到底是干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畜生!畜生!畜生啊!!他怎么敢的?!他算个什么东西,堂堂帝王拨了二十万大军陪他一个阉人返乡?!滑天下之大稽!古往今来几千年都没有这样荒谬的事儿!”
朱元璋几乎咬碎了后槽牙,气的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
“朕便是把他活剐了丢进油锅里烹饪也难消心头之恨!!”
“陛下息怒,万万以龙体为重啊!”
太医急匆匆的候在一旁,虽说此时该以陛下龙体为重,但哪怕是他们也被视频内容气的龇牙咧嘴的。
永乐年间。
朱高炽哪怕不会带兵打仗,也被王振这阉人的胆大妄为给惊呆了,就连他看到这一幕都有点血气上涌。
“爹!”
紧跟着朱高炽猛地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回头去找朱棣的踪迹。
“混账啊!!给朕杀、杀……”
此时的朱棣已经气的眼冒金星骂都骂不出来了,哆嗦的一只手扶着柱子,一只手指着天幕上的王振和朱祁镇二人。
朱高炽吓得面无血色,连忙高喊。
“爹!你没事吧!太医,快传太医啊!!”
宣德年间。
身为唯一有出气筒的王朝,宣德君臣恨得眼眶冒血,从君王朱瞻基到武将文臣纷纷上前去狠狠给了王振两脚。
“小人!”
“该死的奸佞!”
“胆敢蛊惑君王,你怎么不去死!”
王振不断的惨叫,口中还不甘心的狡辩。
“陛下明鉴!我什么都没做啊!您不能这么对我,祁镇殿下不是您最宠爱的孩子么?您这么对我,祁镇殿下肯定会难过的啊!!”
张辅狠狠给了他一耳刮子,咬着后槽牙怒吼。
“放肆!陛下面前有你一个卑贱的阉人说话的份么?!”
“取朕的佩刀!!”
朱瞻基深吸了口气,眼睛通红的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
在王振惊恐万分的眼神中,朱瞻基淡淡的抽出了雪亮的长刀,在眼前慢悠悠的比划了两下。
“你说,朱祁镇是朕最宠爱的孩子?”
朱瞻基眼中冷光闪烁,手起刀落从王振的身上狠狠片下了一块肉。
“啊啊啊啊啊!好疼,好疼!疼死我了啊!”
“那朕说,他现在不是了。”
朱瞻基脸色森寒,看向王振的眼神与看向一摊死肉没什么区别。
“这一刀,是朕替爷爷砍得,永乐一朝还没有你这个废物,算你幸运,否则,爷爷的手段只会比我更加狠辣。”
“这一刀,是替太爷爷砍得,太祖伟业是你一个阉人有资格动的么?”
“这一刀……”
一刀接着一刀,惨叫声也一道高过一道。
然而宣德君臣都堪称冷酷的盯着王振被刀刀片肉,只觉得哪怕是这样都不算解气!
“来人,给他用上最好的金疮药,别让他死了。”
直面了朱瞻基那居高临下仿若看死人一样的眼神,王振才终于在无边的疼痛中后知后觉的哆嗦恐惧起来。
原来,面对贵妃时温情脉脉的不是皇帝,面对朱祁镇时父爱无疆的也不是皇帝,面对宫人时宽和仁慈的仍不是皇帝。
眼前这个为维护江山社稷,祖宗基业,黎民百姓而可以舍弃一切变得冷酷无情的,才是皇帝。
这是他迟来的,对翻云覆雨便可掌握他生杀大权之人的敬畏。
……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你说什么?!”
大明将领樊钟不敢置信而又怒火朝天的怒视着王振。
那得意洋洋而又面白无须的太监此时在他眼里何等的面目可憎!
“咱家说,让你带兵改道,去我王振的家乡蔚县!陛下说了,要去那儿体察民情!”
于谦沉稳而富含威严的话语宛如旁白一般响起,那声音冷静沉着,仿佛一个巨大的手牢牢的撑在听者的身后,给人以无尽的力量。
【“九门为京城门户,现分配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
【“安定门,陶瑾!”】
“末将在!”
被点到名字的小将毫不犹豫的阔步而出,转身大声吼道!
“全军列阵!随我一起死守安定门!”
“是!!”
恢弘而又磅礴的嘶吼声坚定的给予回应!
【“东直门,刘安!”】
“末将在!”
【“朝阳门,朱瑛!”】
“末将在!”
……
镜头随着于谦的话语拉近到每一个将军的身侧,无声的记录着这一切。
于谦一个一个的将城门的坚守任务分配出去,到了第九个,也就是最后一个时,他停顿了一下,随即语气更加坚定铿锵!
【“德胜门,于谦。”】
众臣子惊了一下,愣愣的看着于谦。
谁都知道这次守城绝不是玩笑,一旦开始打仗,那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与玩命也没什么分别了。
明明还有别的武将可以用,明明他可以坐镇城中指挥,但他仍旧是选择了最危险的前线,与将士们一同直面瓦剌这匹野兽!
何等勇气!何等忠义!
众臣彻彻底底的对于谦心悦诚服了。
此时的瓦剌还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不是如他想象中的一盘散沙,而是一盘被于谦这瓢水牢牢联结在一起的恐怖流沙!!
屏幕前。
历朝历代都被这股破釜沉舟的磅礴气势镇住了。
所有人都惊叹无比的看着天幕,心中涌起汹涌澎湃的情绪来。
勇气,团结,坚定,无畏……
无数优秀的品质在这一支尚且稚嫩的军队身上尽皆彰显!
汉武帝年间。
刘彻不再歪歪斜斜的躺在龙椅上,而是站直了身体,无声的对屏幕中的军队示以尊重。
他神色复杂无比,慨叹一般道。
“这一支军队的许多将士也许都没来得及上过战场,但毫无疑问已经拥有了王者之师的品质!”
“于谦此人,不仅仅是一个极为卓越的谋略家,更是一个可怕的调z教者!”
汉武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幸而,吾不会与此人为敌,否则将必成吾心头大患也!”
唐太宗年间。
“此战,结局已定。”
李世民盯着屏幕,淡淡的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武将也不再聒噪,而是沉默的站着,给予自己的尊重。
“可惜了啊……”
李世民有些贪婪的将视线在于谦身上上下梭巡了一遍,恋恋不舍的叹息。
“于谦此人若是生在我朝,朕必将给予他国相之位!不知道大明愿不愿意割舍啊……朕可以拿魏征跟他们换啊!”
魏征顿时火起,眼神宛如要吃人一般怒瞪了过来。
“陛下!您最好是在开玩笑!!”
李世民咳嗽了一声,面色迅速的一整,肃然道。
“当然了!朕最是离不开魏卿了,怎么舍得跟人家换呢!!别说是区区一个于谦了,就算是刘禅拿诸葛亮来朕也不换!!!”
……
天幕之上。
于谦神色肃杀,语气定定的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
“吾等出城之后,立刻关闭城门,擅自放入城者,斩!”
此战,没有退路可言!
他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
也先带着军队前来时,已经凭借丰富的军事经验发现了眼前这帮人气势上的不同,他们都是来玩命的。
他心里有些发怵,不想和这样一群亡命徒打,但是已经走到了这里,若是被敌人吓得不战而逃,那才是丢人丢到老家了。
“不是,这小子脑子进水了吧,朝臣都带走了,又不打算迁都,那朝中的事儿谁来处理啊?王朝难不成陪着他这场玩笑一样的出征停摆么?”
卫青皱着眉头。
“这样一来,打仗的风险就太束手束脚了,大军出行,本就艰苦,哪里来的功夫照看这些体弱的文臣?若是耽误了行军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霍去病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小皇帝看那样子就知道完全不懂打仗,不过他点的臣子里面也有几个勉强能看的,点一个出来带兵主持大局,小皇帝只要老实听主帅的话,敌军就算凶悍,毕竟也只是曾被他的太爷爷打破了胆子的蛮人小族,应是不会出什么差错。”
始皇帝年间。
嬴政毫不客气的讥讽了一声。
“蠢货!打仗时一个不懂兵法的主帅对大军是致命的弱点,任由这个废物胡闹只会自取灭亡!”
李斯这位老谋深算的丞相倒是更加未雨绸缪,除了朱祁镇的荒谬之举外,他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此战若是胜了,就算是惨胜倒都好说,就怕……”
李斯有些惊悚。
一旦败了,那个后果恐怕是无人敢去设想的。
……
天幕之上。
视频接下来也终于慢慢走向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方向。
首先是主帅一事。
在出征之前,历朝历代几乎都默认了此战的主帅必然至少是朝中一位打过仗的老将,皇帝就算荒谬的点了大半个朝堂带去,也恰恰此印证了皇帝此番只是随着大军去‘旅游’的本质。
可接下来的视频就告诉了他们,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年轻的帝王像一阵风一样挂回内宫,兴奋的报喜。
向一个太监。
“王先生,我已经说服了群臣答应我御驾亲征啦!我点了二十万大军,只等先生接下来的指点了!”
王振眼底露出喜色,面上却端的板正,只是成竹在胸一般傲然的抬头。
“陛下放心吧,有我来指挥这二十万大军,小小瓦剌必然手到擒来!”
天幕前的众人看到这里,只觉得一股悚然的凉气从脚底板窜了上来,如坠冰窟!
二十万大军!兵权在一个长在深宫半点不懂兵法的太监的手里?!
何等荒谬!何等荒谬!
宣德年间。
“放开我!放开我啊,你们这么对我,殿下不会放过你们的!”
王振惨叫着被人向死狗一样拖上了死寂的朝堂,满朝的官员看向他的眼神都卒着寒冰。
而向来仁慈的宣德帝朱瞻基此时眼睛充血,豁然走上来抓起他的领口,框框扇了他几大巴掌!
“你特娘的怎么敢!怎么敢!如此蒙骗朕的儿孙,搅和朝堂还不够,竟然胆敢蒙骗皇帝把兵权都交给你?!!”
“啊啊啊!救命啊!饶了我把陛下,饶了我吧!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王振被扇的吐血,却不敢反抗,吓得不住的哀求。
朱瞻基狠狠把他甩到地上,眼神森寒的踹了他几脚,罕见的流露出冷冷的杀意。
“王先生,真是好一个王先生啊,你区区一个太监,有什么资格让天子称你为先生?”
“来人,把他给朕吊起来,别弄死了,死太便宜他了!”
永乐年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仿佛从胸腔里透出来的笑声响彻了整座大殿。
朱棣像是觉得滑稽一样拉过了朱高炽,伸出两个指头在他面前比划,笑的眼泪都挤出了眼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