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英蒋瓛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全集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由网络作家“rs90”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中的人物朱英蒋瓛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rs90”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内容概括:爷来。”老朱拍着胸脯说道。朱英看了老朱一眼,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身形已经极为消瘦的老头身上,感受到了一股非常厚重的力量,他站在这里,说着这些话,就仿佛是一座大山一般巍峨,给人以强大的依靠感..........在老朱的鼓励的目光下,朱英开口了....“爷爷,事情是这样的,孙儿不是准备开个酒厂么,现在遇到问题了。”......
《精品全集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精彩片段
蒋瓛心中暗暗好笑。
.....
“哟,乖孙哟。”
看到朱英,老朱整个人状态就全然不一样了。
如果说之前的老朱还保持着一些威严和压抑的话,这一刻的老朱就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农家老人,而且是很高兴很和蔼的农家老人。
老朱脸上满是笑意,也不顾褶皱上脸,笑看着朱英。
“乖孙,听说你有喜事找爷爷?”
“喜事?哪来的喜事啊,麻烦事才是。”
想到酒厂,朱英就一阵头大,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麻烦事儿?”
老朱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
怎么回事?
蒋瓛说的明明是喜事,而且是大喜事啊。
怎么就成麻烦事儿了?
老朱并不感觉蒋瓛敢忽悠自己,这丫的还没有这个胆子!
“来,和爷爷说说,咱孙是遇上什么事儿了?放心,有爷爷在,什么事儿都不是事儿,不行就让爷爷来。”
老朱拍着胸脯说道。
朱英看了老朱一眼,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身形已经极为消瘦的老头身上,感受到了一股非常厚重的力量,他站在这里,说着这些话,就仿佛是一座大山一般巍峨,给人以强大的依靠感....
......
在老朱的鼓励的目光下,朱英开口了....
“爷爷,事情是这样的,孙儿不是准备开个酒厂么,现在遇到问题了。”
“什么问题?场地问题?银钱不够?还是酒水不好卖了?”
老朱关心地问道。
“都不是,是这厂子是预计收益太大了!”朱英叹了口气。
“????”
老朱傻眼了。
“乖孙,这不是好事吗?”
“唉。”
朱英叹了口气。
“咋还叹气了呢?多赚钱不好吗?”
老朱好奇。
这要是说场地出了问题,银钱出了问题或者销售出了问题,收益不行了那叹气还正常,可这收益太大叹什么气?
老朱不解。
“爷爷。多赚钱是好,可关键是孙儿这酒厂,赚的太多太多了啊!一旦酒厂开起来,朝廷要是觊觎孙儿的这酒厂.....”
“哈哈哈哈哈。”
朱英话还没说完,老朱大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乖孙你就放心吧,这朝廷是何等存在?当今陛下富有四海,如何能看得上你小小一酒厂?乖孙啊,你多虑了,你见识还是少了啊。”
“你可知我大明一年税赋几何?”
老朱胸前一挺,说到大明税赋,老朱有些底气,虽然说这确实如孙儿所说大明税收主要靠农户,税收不如宋朝时期,可毕竟也是一泱泱大国,整体的税收还是极为庞大的。
税收的多,老朱与有荣焉,因为自己就是大明皇帝啊!
朱英看了眼莫名其妙骄傲起来的小老头一眼,撇了撇嘴:“估计折合成银钱应该是两千五百万两到三千万两之间吧。”
嘎.....
瞬间,老朱尬住了....
“乖孙你知道?”
老朱本以为朱英并不知道朝廷的税收,是以担心朝廷看上酒厂.....
“当然知道。”
“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我才头疼啊,爷爷你是不知道我这酒厂做起来之后有多赚钱啊!”
“咕咚~”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老朱也察觉到了情况貌似有些出乎了自己的预料....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
“乖孙,你这酒厂....能赚的银钱有多少?”
“和朝廷一年税赋差不多吧,可能还多点。”
朱英实话实说。
“?????”
“啥玩意儿?”
老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爷爷你没听错,我和蒋叔算了算,酒厂要是正式办起来的话怎么着一年也能赚个三千六百万两左右,扣掉成本的话到我们手里的纯利绝对有三千万两左右,大明朝廷一年的税收是两千五百万两到三千万两之间,而我们酒厂大概率一年赚的银钱应该是三千万两,所以.....”
老朱乐不可支。
好家伙,三千万两的利润的一半是多少?
一千五百万两啊!
而且这是自己的私库!
国库和私库的区别就在于国库的钱一定是天下百姓的,而私库的钱,虽然自己也会投入治理天下之中,但那是以咱的名义,不是以朝廷的名义啊。
老朱甚至已经想到了多那时的场景,国库无银,自己从私库中取出银两,百官震惊,不可思议,然后自己再一顿呵斥,百官惭愧。若干年后自己再公布这些年的具体情况,推出大孙....
嘿嘿,到时候满朝文武皆欠了大孙人情,大孙默默为天下做了这么多,百官谁敢不用心支持?
老朱以点破面,请百官入局,脑海中计划已然成型!
听到老爷子这么说,朱英也是大大松了口气。
看来和蒋叔说的一样,老爷子和陛下的关系非常好,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好不少....
“对了乖孙,你说这酒厂真能赚那么多银钱?”
老朱好奇。
“对啊爷爷,您就算么,现在我们酒厂就这几个人产量就已经有一千斤了,新建的酒厂蒋叔找了四百个信得过的核心工人还有一千个打下手的百姓,一天产酒一万斤轻轻松松,一万斤酒水一斤一瓶算的话可不就是一万瓶么?这酒水什么利润爷爷你也知道,这一算.....”
“十万两!每日就是十万两!”
老朱眼睛瞪得滚圆:“一日十万,一月三百万,一年就是....”
“三千六百万两!”
老朱自己也算出来了。
“对啊,这还是比较保守估计,事实上可能还有上浮。”
朱英无奈:“所以说爷爷我也很无奈啊,这钱数额实在是太大了。”
老朱眼睛瞪的滚圆看向朱英。
“我说乖孙,你这脑子是怎么长出来的?这酒厂竟然当真能赚这般多的银两!”
朱英苦笑:“其实这要是一般的东西倒也不会如此,毕竟市场都是有承载量的,东西多了价格自然就跌了,供求讲究一个平衡,正如先前和爷爷你说的,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涨,偏偏我这醉仙酿在大明就是独一份儿,供不应求啊....”
“再者就是保存问题,一般的东西买了就得吃掉,否则就会坏掉,要是不坏的物件那就代表这东西大家不容易重复购买,可这醉仙酿又不一样,买来完全可以先存着,愈久愈香....”
“几个因素综合到一起所以就有了这般效果,这倒确实是我没料到的。”
朱英确实是没有料到。
有一点他没有说,那就是技术上的跨代碾压!你要是在后世卖这酒水那就不值钱,卖的就是个品牌了,因为大家都会做。都会做那就供应量会无限放大,所以无论如何也赚不到富可敌国的程度的,而自己在这大明之所以能如此,那完全就是因为玩的就是垄断,玩的就是跨时代啊!
如果说硬要来个比喻的话,那在大明卖这酒水就等于在后世卖香烟!甚至犹有过之!
......
震惊错愕之后,足足过了好一会儿老朱才缓过神来。
而此时解决了问题,朱英的注意力也得以转移,目光落到了方孝孺的身上.....
“爷爷,这位是?”
朱英看向老朱。
老朱给方孝孺使了个眼色,方孝孺出列行礼:“小爷,小人姓方,您叫我老方便是,以前一直跟着老爷。帮老爷做事。”
“哈哈哈哈。”
老朱上前一把拉过方孝孺。
应天府城南,一处破败的房子里....
房子已经非常破旧,屋顶都已经坍塌了,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墙角的位置有一个已经枯败腐烂的树桩....
“应该就是这里了,给我挖!”
蒋瓛看了看四周,地点和朱英所描述的一样,还有环境也是。这次他亲自带了十来个便装锦衣卫,带着铁锹。
在得到老大的命令之后锦衣卫纷纷开始以行动起来,抡动锄头铁锹。
掘地三尺,随着最上层的草皮被翻开,下面的泥土露出了被翻动的痕迹....
不多时,一个大箱子就被挖了出来....
“指挥使,挖出来了!”
“嗯,打开!”
蒋瓛点头示意众人将箱子打开。
锦衣卫上前。
箱子被打开。
阳光照射在箱子内,闪动的光芒顿时闪亮了全场....
“这.....”
此时的蒋瓛已经愣住了,看着面前这个装满了银子的大箱子,整个人都陷入到了呆滞状态....
看着眼前的纹银,蒋瓛瞳孔猛地收缩。
抄家是锦衣卫的本职工作,蒋瓛当了一辈子的锦衣卫,在没有当指挥使前前世身处抄家第一线的锦衣卫,对于眼前的这些银两数目判断十分准确,完整的纹银只需要大概看一眼蒋瓛心里就大约可以把数值估计得八九不离十。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蒋瓛才感觉到震撼!
万两!
这箱子里绝对有万两白银!
不是说蒋瓛没有见过钱,作为锦衣卫头头,在老朱的严厉监管下虽然不敢贪墨,可能自己兜里是没有万两白银,可抄家见过的白银,在手头流过的白银可多了去了,寻常的一万两银子放在蒋瓛面前完全不以为意。
可关键是这一万两银子他的来路不寻常啊!
这可是朱英的个人财富!
一个八岁从棺材里爬出来,得了失魂症流落人间的皇孙,在没有户籍,在大明黑户的身份下摸爬滚打十年,期间遭到了多次生意被抢,被针对,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的情况下,短短十年的时间,攒下了万两白银?
我滴妈!
了不得!
皇孙了不得啊!
单单是一万两银子蒋瓛并不觉得有什么,大明能拿出一万两银子的人多了去了。可要是加上这么多的前缀条件,这一万两银子就足以让人为之震撼了!
这是什么样的能耐?
这本事....
蒋瓛彻彻底底被震撼了!
“大人?”
一旁锦衣卫的声音把蒋瓛从震撼中拉回了现实。
“把这箱子抬到马车里,随我入宫!”
“是!”
原本这些钱蒋瓛拿出来之后是准备第一时间给朱英给送去的,可现在临时蒋瓛改了主意。
这般大事,必须先上报陛下啊!
......
马车在应天府大街上快速行驶。
很快蒋瓛便入了宫门....
.....
皇宫之中。
朱元璋刚见完蓝玉。
这一次见蓝玉和以往见蓝玉老朱的心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蓝玉依旧是有些跋扈,有些居功自傲。以往的时候老朱并不在意,武将居功自傲是常有的事,只要不太过分基本都能容忍。小事情而已。再者蓝玉是自己留给儿子的班底,留点毛病也好,至少日后要对其出手的时候自己儿子也能找到理由。
可这一次相见,老朱的心里却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太子死了!
原本蓝玉是留给太子朱标的班底,太子从小看着自己戎马,和淮西武将关系很不错,满朝武将几乎都已经纳入其麾下。有能力,有威望。可以说有朱标在,老朱是非常放心,朱标有威望也有那个能力压住整个淮西勋贵集团。双方是利益共同体,有蓝玉在,任何有可能威胁朱标位置的人和势力都会受到其以及其背后集团的毁灭性打击。
远的不说,就说燕王朱棣,蓝玉和其可以说就是死敌,一直掐架不对付。
但现在情况大为不同了。
太子一死,蓝玉成了脱缰的野马,整个淮西武将以蓝玉为首,随着自己那帮老伙计一个接一个离开,蓝玉成了朝堂上话语权最重的武将.....这匹野马该由谁掌控?又能否有能力掌控这匹野马?
想到这些,老朱开始有些头疼了....
三言两语打发蓝玉离开之后老朱陷入了有点郁闷的状态.....
当今天下,能掌控蓝玉的算来算去居然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自己!
本身蓝玉就是为标儿留的后手,那自然除了自己之外能掌控他的只有标儿。可现在标儿去世了....
大明未来要交给谁?
交给自己那几个儿子吗?
秦王?晋王?燕王?
想到老四燕王朱棣的时候老朱心里稍稍有些意动,可很快就把这个想法给否了。
“老四的能力倒是够,只是....”
世人都说老朱只看中太子,事实上这话有失偏颇。准确地说应该是最看重太子。
太子朱标是老朱花了最多心血,用了最多心思培养的,是未来大明的继承人,自然是最看重的。可其他的儿孙老朱同样也十分重视。
作为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哪怕是当了皇帝老朱本性深处的思想也依旧没有变化,很朴素的农人思维。
老朱希望儿孙能够不饿肚子,所以颁发了祖训,朝廷给老朱家的人发钱,用钱养着儿孙。这是老朱对于子孙最朴素的想法。
而和普通家庭的父亲一样,老朱希望家庭和睦,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和和气气的。
他也明白生在皇家的命运,由于担心和历史上的皇室一样,担心自己的儿子在自己死了之后同室操戈,所以早早就开始了谋划。
好在长子能力强,在兄弟之间又很有威望,所以老朱的担心逐渐消散给太子留一个靠谱的班底,其他几个儿子怎么也翻不了天!
而随着问题的解决,取而代之的产生了另一种想法。他希望兄友弟恭,互相扶持。
好,既然其他儿子都服大儿子,大儿子也有那个能力掌控自己的几个儿子,而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挺有才能,老二秦王朱樉和老三晋王朱棢都有不俗的领军才能,而其中,老四的军事才能尤其强,作为被徐达一手带出来的儿子,老四的军事才能纵观天下也就只有蓝玉能与之媲美!虎父无犬子啊!这么好的才华不去施展一番那不是暴遣天物吗?封边陲,为国征战!
一个个王爷被调往边陲,王爷守国门护大明万世基业。这是老朱的想法。都是一家人那就要齐心协力相互扶持。
一切的计划都非常完美。老大的性子又和气,几个儿子也都服他,日后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同室操戈的情况。一个个王爷虽然有点兵马,可这些兵马受朝廷节制,同时相互之间也互成犄角,相互牵扯。
老四想造反,其他人都不会同意,同理,也是如此。任凭你才华通天,也别想翻起什么浪花。
计划是非常完美的。
可老朱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自己的大儿子居然先自己一步就去了!
太子朱标,这一切计划的最核心的存在。
这一切的假设都需要在太子朱标继位的核心条件下才能成立,而现在最核心的一环没了!
自己让其他儿子继承皇位?
剩下几个必然不服啊!
老四才华倒是绝佳,可他只是老四,老二老三能服?这俩的军事才华也不是盖的啊。
老二不用说,作战勇猛,杀人不眨眼又是个火爆脾气,也就只有老大能压一头。
老三是个闷葫芦,看起来好像唯唯诺诺,可事实上心里傲着呢,他只是不想和大哥争皇位,可要是换成老二,这丫的估计等咱死了之后立刻就能换一副嘴脸....老三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主....
老四就更别提了,这小子咱老早就看出来很不安分,要是给个几十万兵马,自己都有机会当太上皇....
想到自己这几个糟心的儿子,老朱一阵头疼....有时候儿子太优秀也是烦恼,特别是这几个人最服气的大儿子还没了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任何一个上位同室操戈都不可避免。而且这几个那是和老大一点也不像啊,和仁慈半点都不沾边,一旦一人争斗获胜,自己的其他儿子大概率是惨了....
退一步,抛却私人感情,站在整个大明帝国的角度上看,老二老三老四也都不是当皇帝的好人选。
三人打仗那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尤其老四,非常勇猛,简直和自己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要是说到理政....
大明已经打了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攒点家底,真要是这三位上了位,穷兵黩武的话....咱留下的底子全打光都不够啊....
于公于私,都不能从自己这三个儿子里选太子了....
可不选三人的话....那就是从允熥和允炆里选....
淮西勋贵以蓝玉为首,蓝玉和常家又是姻亲,常遇春是蓝玉姐夫,蓝玉是常遇春小舅子,是故去的太子妃常氏的舅父,按辈分算的话朱允熥得叫蓝玉一声舅姥爷。
“若是允熥这孩子能争气些便好了....”
老朱悠悠叹了口气。
想到朱允熥,老朱唯有叹息。
自己这孙儿简直就是不争气的典范,倒不是说染上了什么坏毛病,就是字面意思,不争气!性子软弱。而这是为君者大忌!
这要是让允熥当了皇帝,那以蓝玉这嚣张跋扈的性子....允熥能镇住这舅姥爷?
显然不现实。那不就重演汉室之乱了?
老朱没文化,但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读起了史书。那谁不是有句话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往往都会重演。老朱怕的就是这点。
他希望通过读历史找到曾经王朝落魄失败的经验,而大汉的衰亡和外戚就有着巨大的关系,对于外戚,老朱尤为警惕。
“允熥继位,不杀蓝玉这厮那岂不非重演外戚之乱了?”
“可要是允炆继位....”
老朱喃喃自语。
“允炆继位的话....那蓝玉.....这厮就更该死了啊!”
.....................
资料说明:看到有反馈粮食成本的问题,事实上酿酒行业哪怕是今天利润率也是非常恐怖的,更别说大明时期售价二十两了,二十两约等于现在的两万块了,一个壮劳力种地一年也就是7到15两收入,折合现在的7000到15000年收入。可见主角定价之高。那我们再来算算大家说的米的成本。
洪武时期一石大米约等于0.5两银子,1石白米折合明朝时候的计算方式为120斤,但古代的一斤等于十六两,我们现在的计数方式是一斤十两,所以如果换算成现在我们理解的斤其实明洪武时期一石粮食约等于190斤左右即(120*1.6)。
好了,在这个基准下我们继续往下计算。朱英酿酒一天需要多少粮食呢?
已知朱英酒厂日产酒水一万斤(为方便计算和理解无论文中还是现在此刻我用的都是我们现在的斤两换算法,所以大家看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忽略古代计数,我都已经换算好了的。),传统酿造白酒的出酒率差不多就是一斤粮食三两酒,一万斤酒水需要粮食约等于三万三万千百三十三斤,算上损耗,我们按照每天消耗四万斤粮食来计算。
四万斤粮食换算成‘石’那就是“40000除以190”等于210.52631578石粮食,算多一点那就是约等于211石粮食。
根据以上资料,明朝211石粮食等于多少钱?211除以2等于105.5两银子。
综上所述,每天只需要价值105.5两粮食即可酿造出一万斤酒水,而一万斤酒水朱英酒厂纯利润为十万两银子,相对于这个利润而言,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就是个零头。先前写的时候我算过,但没有写出来,不过看大家有不少不理解所以现在附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数据大致上都是没问题的,不会有太大偏差。一万斤酒听起来多但其实就等于五千千克,也就是五吨,也就是一头大象的重量,这么换算是不是就可以有概念了?并不算太重其实。
当然,以大明粮食的重要程度主角的行为必然会引起连锁的效应,蝴蝶的翅膀已经煽动,会发生什么,大家继续往下看吧。另外就是这书有些地方我会严谨,但同时里有些地方我也会一定程度脱离严谨,牺牲一部分严谨服务于剧情和爽点。
感谢大家支持!
“小爷,怎么了?”
一旁的蒋瓛见朱英一直锁着眉头便开口。
“蒋叔,你帮着去看着点爷爷吧。”
“.....??看老爷?”
“是啊,我总感觉爷爷他对于当今陛下太过信赖了一些,这样是要吃大亏的!”
朱英目光凝重,眼中充满了忧虑....
蒋瓛:“.....”
方孝孺:“.....”
两人齐齐无语住了....
“小爷,没...没这个必要吧?”
“有必要!太有必要了!你是不了解当今陛下,涉及金额这么大的生意,我担心爷爷和陛下冲突起来,你帮着去看看吧。”
“小爷,不会的,老爷他不会和陛下冲突的,他们关系硬的很啊。”
“再硬也不成啊!行了蒋叔,你听我的,去看着点爷爷,让他冷静些,别冲动,咱惹不起。”
“额....那这...好吧....”
蒋瓛只得应允,然后离去....
.....
蒋瓛离去后,宅院里就只剩下了方孝孺和朱英。
朱英的目光落在了方孝孺身上,这会儿才好好打量起了老爷子介绍过来的账房先生.....
看上去样子倒是挺文气的....
“小爷。”
方孝孺主动上前,满面笑容。
小说《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