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祐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完整阅读》,由网络作家“大唐镇国将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李祐李世民出自军事历史《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作者“大唐镇国将军”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张山拱手点头:“回殿下,张山记住了。”“记住了就好,现在,六百人分成六组,每一道工序一百人,都不要闲着。”张山心里一颤,听齐王殿下的意思是,这是让这些老兵做苦力?“这些东西,若是外传,你们所有人都会人头落地。”李祐话音落下,整个府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死死盯着那一口正在熬制的大锅,心里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
《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完整阅读》精彩片段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是一本十分耐读的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大唐镇国将军。《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300章 新的征途(大结局),作者目前已经写了615179字。
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热门章节
第149章 有没有马,那区别可大了
第150章 李祐弟弟,咱又发了
第151章 就这玩意儿,五十万贯?
第152章 这小玩意儿,神了!
第153章 朕准备好了,你来个这?
作品试读
自古以来,盐都是王朝必争之物。
唐朝也不例外,但和其他朝代不同,唐朝的盐并没有形成垄断,跟其他朝代将盐铁严格管束完全不同。
唐朝采用的方法是,将官盐价格降低,却限制使用量。这样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一旦有了战争,盐就瞬间成了稀缺之物。
闲时吃淡食,战时、农忙才吃咸食。不管是人和牲口,只要缺盐,就没有力气。
寻常人平时吃的少一点也就罢了,甚至可以一个月不吃盐,但如果士兵有一个月不吃盐,路走不动,武器举不起,那就是亡国灭种一般的危机了。
所以,不管是大唐官方,还是大唐百姓,对盐需求都是极大的。但,目前的大唐,贞观五年,盐的产能严重不足。用盐价控制民众休养生息的方法,是高招,却也限制了发展。
李祐笑眯眯的收起已经晾干宣纸,卷好之后,放进一旁的盒子里,并且锁上。
“老黄。”
老黄是李世民派给李祐的老太监。
“殿下,您有什么吩咐。”
老黄身形有些佝偻,但腿脚极为利索,三步两步就到了李祐马车的左边,恭敬的行礼。
“听说你是齐州人?”
老黄听到这话,身子抖了抖,此去齐州,一是服侍五殿下,二则是告老还乡。万一哪天人没了,也能魂归故里,入土为安。
“回殿下,老奴是齐州人,自幼便跟随叔父进了宫,后来被太上皇赏识才去跟随当今陛下。”
李祐点点头,李世民这家伙做事总是喜欢一箭双雕,老太监一看就四十多岁了,长年累月在皇宫之中遭受身心摧残,看起来跟六十岁差不多。
“你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老黄,讲讲齐州这个地方吧……”
一说起故乡,老黄就朝着车队前行的方向看去,迎着夕阳,他的脸被照的红彤彤的,脸上的褶皱也仿佛要绽放一般。
……
长安到齐州的距离极为遥远,李祐在到达齐州那一刻终于长长吐了一口气。
一路上,愣是要把他给颠吐了。
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昏黄,齐州城就像是千里平原之上的一颗珠子,只是这颗珠子,被昏黄的阳光,漫天的尘土蒙上了一层无法抹去的暗淡。
李祐来的路上看过圣旨和李世民的文书,自己这次到齐州封地来,除了皇子兼王爷身份,没有其他任何特殊职权,什么王府长史那种人员也没有给李祐配置。
李世民给了李祐一个老太监,几个宫女,还有六百六十六个士兵。
李祐的权利和齐州其他官员不冲突,互相合作,李祐是名义上的最高长官。
看着齐州的城墙,李祐脸上泛起笑意。
赚钱!谁有钱,就赚谁的!
……
三日后,齐王府外人来人往,都是齐州官员前来拜谒的身影。
老黄站在门前,恭敬有礼,不怒自威。
虽然只是一个太监,可他毕竟是齐王身边的下人,天子近侍,贵人门房,都是眼光毒辣身具城府之人,一般官员是得罪不起的。
“黄管事,今日齐王还是没空吗?”
大唐皇子来到封地,地方官员早早过来拜山头,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几个官员一脸焦急,明显来了很多次了,生怕见不到正主,被误解失了礼数。
“诸位大人,齐王今日正忙,诸位还是请回吧。”
一时间,齐王府外,众人哗然。
难不成,这位皇子不喜欢那些守旧的规矩?
他可以不要,但咱们这些官员不能不送啊。
一时间,众人犯了难。
这个齐王,到了这么久,到底在干嘛呢?
此时的齐王府内,李祐看着面前已经准备齐全的家伙事,脸上挂满了兴奋。
“启禀齐王殿下,矿石已经砸碎了,每一个都不超过五斤!”
六百多个士兵,就是自己的侍卫,也顺理成章成了齐王府的仆役。
领头的人是齐州典军统领张山。
都是左武卫军中的汉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卤矿石砸碎了。
李祐点点头,随手拿起一块儿拳头大小的矿石,丢进了石磨的磨眼。
咔嚓咔嚓……
看着石磨缓缓推动,听着石头被碾碎的声音,张山咧着嘴,心里更加憋屈了。
身后的汉子们都是军中好手,打仗之时,屡立战功,本来大好前途,结果就这么没了。
退一步讲,若是能在齐州安安稳稳的混到老也罢,可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大唐陛下的五儿子,十岁的齐王殿下,竟然让自己这些人干这些没头脑的活。
这些都是卤矿,都是石头,难不成丢进石磨里能磨出盐巴?
张山不敢流露出任何失望之色,可古往今来,有骨气的汉子,都想跟随一个好的主子。
一旁的其他士兵也在垂头丧气。
“收集起来,丢进锅里,大火煮。”
李祐发话,众人再度忙碌起来。
“木炭压实,漏斗上面麻布多加两层……”
……
终于,所有的工序完成了。
大锅前,张山已经汗流浃背,其他忙活的士兵也耷拉着脑袋,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神采。
这些士兵的反应李祐看在眼里,自然也知道他们的心思。
李世民给自己派的人,绝对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再野的马儿,也得驯服啊。程咬金牛进达带的人,能差到哪里去?
李祐面无表情,随手朝着火堆中丢进两根巨大的木柴。
“张山何在?”
张山一个激灵,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回殿下,典军统领张山在。”
“本王今日做的事情,过程你都记住了吗?”
张山拱手点头:“回殿下,张山记住了。”
“记住了就好,现在,六百人分成六组,每一道工序一百人,都不要闲着。”
张山心里一颤,听齐王殿下的意思是,这是让这些老兵做苦力?
“这些东西,若是外传,你们所有人都会人头落地。”
李祐话音落下,整个府中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死死盯着那一口正在熬制的大锅,心里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
难道这里面是什么宝贝不成?
李祐并没有胡说,这种方法要是被羌人突厥得到,就会出大事。
大锅里的水分熬干,锅中劈啪作响。
撤去柴火,李祐就迫不及待揭开锅盖。
锅底上,一层泛着青色的硬壳死死贴在大锅上。
李祐眯起眼睛,拿起小锤子轻轻一敲。
哗啦!
青壳落下,白花花的颗粒在夕阳下闪烁着光泽。
张山浑身僵硬,如遭雷击,整个人僵直在原地,不敢动弹。
石头里,真的能磨出盐!
小说《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三百工匠来到了某个偏远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整个工坊之中除了酒坊最远的地方。
正南。
“今日开始,你们就有了一些新的任务。”
“工钱依旧,依旧管饭,只是你们要做的事情,比起其他人更有成就感。”
“天下人都会因为你们的手艺,而欢欣鼓舞……”
马周是个忽悠人的高手,不然怎么可能从一个布衣到宰相呢?
一番话之后,三百个工匠心态就已经不一样了。
他们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一件大事。
马周此时拿着一本册子,老黄坐在椅子上。
这一次,老黄负责每一项事情的协调,马周负责拨钱和动员。
册子是李祐亲手写的,大概花了两天时间。
马周看着册子上的话,心头感慨不已。
随后开始分发工艺图纸。
正午时分,外面已经开始运送竹子。
大量的竹子就这么直接运输了过来,运输的人是杜宏,他一脸黝黑,“张统领,不行咱种竹子吧。”
“折冲府的士兵不够用了都。”
可不是嘛,赚麻了了吧?
就连折冲都尉都亲自上阵了。
看着杜宏那兴冲冲的脸,张山安抚着,倒上凉茶。
“都尉,莫慌,王爷也说了种竹子这件事,应该在想办法。”
“对了,王爷要这些竹子干嘛?”杜宏再度当起了好奇宝宝,黝黑的皮肤上闪烁着一种褶子。
“问那么多干嘛,不过听马周先生说,是好事!”张山嘴巴很严实,自然不能多说,随口一说是好事就行。
“那自然是好事,回去我就给陛下启奏,多要人,征兵 !”
张山心里一颤,好家伙,你是赚了多少钱,这都不要命了。
折冲府两万士兵,驻扎在齐州之外,两万人每天每个人创造三十文到五十文,每天给士兵发六百两银子,这个消耗,绝对是巨大了。
但杜宏,绝对可以赚三四百两左右。
一天,就是一些官员十年的俸禄,能不铤而走险吗?
“杜宏!我劝你冷静!冷静!”
在张山的厉喝之中,杜宏这才从疯狂之中脱离。
“那我就继续了。”
杜宏带着人走了一遍竹子采伐的路之后,就回去了。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人吃人。
这是折冲府的士兵们唯一攒钱的机会了,在未来,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从军中退伍,会迅速被社会淘汰掉。
大唐变得很快!
张山看着这些折冲府兴冲冲的士兵,突然觉得,这些人似乎忙碌起来就很幸福。
唐人,骨子里是闲不住的。
造纸也算是开始了,经过浸泡的竹子还需要一点点时间,才可以动工,但这些日子,马周拿着李祐给的册子,已经基本上将造纸的每一个环节对工匠进行了理论上的培训。
对造纸心心念念已久的李祐,来到工坊,看着那些正在认真学习的工匠,脸上挂满了笑容。
就在这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小工匠举着一根棒棒跑了过来。
跪在李祐面前,整个人兴奋的不行。
“殿下,殿下,草民做出来了。”
李祐拿起那人手里的东西一看,可不就是自己想要的那种铅笔吗?
细支,修长,两头都是压实的碳粉。
李祐拿起工匠用的刀子,三下两下就削成了尖,随后在纸上一画,那种感觉,比起前两天那根好多了。
虽然木炭研磨的粉末并没有完全压实,但能在没有机床的前提下达到这样的效果,说明这个年轻的工匠有心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