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方寒任海强的现代都市小说《全职国医全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方千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方千金”大大的完结小说《全职国医》,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都市小说,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方寒任海强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对身体的改造,他的动作更完美,操作更熟练。缝合,打结......“下一位。”方寒放下工具,小护士急忙给方寒擦汗。“三分钟?”李文军看了看时间,从方寒开始缝合到结束,好像也就三分钟吧?这个患者的伤口总共有两处,一处在大腿,一处在手背,两处缝合,三分钟,这效率......“李主任?”小护士一......
《全职国医全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作为急诊科唯一一位精通外科手术的医生,李文军在急诊科的地位仅次于方浩洋。
方浩洋是西医转学中医,当年留洋归来的急救专业高材生因为郭文渊医好了他的母亲,从而对中医有了兴趣,转学中医,短短十几年在中医方面的成就甚至比西医还了得。
李文军却不同,他是正儿八经的草根,学历不高,只是高中文凭。
后来李文军报考了成人大学,拿下了本科文凭,并且在外科领域越走越远,可以说李文军的水平并不比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些外科专家差多少。
李文军出头之后,一些有名的西医医院没少出大价钱挖李文军,奈何李文军却始终留在江州中医医院急诊科,而且还只是副主任。
有人或许就会问,为什么啊,江中院有这么好?这么多人宁愿留在江中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郭文渊,郭文渊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医术精湛,交友遍天下,门生遍天下。
对方浩洋,郭文渊有着救母之恩,对李文军,郭文渊有着知遇之恩。
李文军年轻的时候因为文凭不高,并不是专业的医科大学出身,靠着家传的医术,只能在村里当一个村医,因为农村医生少,医疗条件差,小村医有时候免不了看大病。
在医学方面,李文军很有天赋,靠着自学和胆大心细,基本上什么病都敢看,什么病都敢试一试,一位纯中医因为条件所限,自学缝合。
纵然李文军很有天赋,却依旧没有什么远大的前程,一位村医,又没有高文凭,倘若放在现在,李文军甚至都拿不到行医资格。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文渊认识了李文军,把李文军从农村带到了江中市,进入了江中院,在郭文渊的帮助下,李文军自学自考,从一位乡村医生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并且拿到了主任医师职称,成为江中院急诊科的台柱子,在江州省医疗界声名赫赫。
李文军常常说,如果没有郭老,他或许现在还在村里行医,最多在镇上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诊所。
......
李文军做完手术出来,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问边上的住院医:“还有多少患者?”
这会儿李文军已经连续做了三场手术了,刚才做的一场手术就是方寒针灸止血的那位患者,血管破裂,这样的手术在江中院,也只有李文军能做。
“我刚才看了一下,还有七八位患者。”住院医一边给李文军递过一杯水一边道:“李主任,这会儿已经没有什么太严重的患者了,您先歇歇。”
“七八位?”李文军一愣:“这群兔崽子速度不慢啊。”
李文军可是记得,这一次送来江中院的患者足足三十多人呢,自己这才医治了三个,就剩下七八个了?
这一次送来的患者大都属于外伤,百分之八九十的患者都有伤口需要缝合,急诊科有缝合水平的加上他也就四个人吧?
“刚才骨伤科来人,接走了几位骨折的患者,二号治疗室那边效率很高,这会儿已经缝合了八位患者了。”住院医解释道。
“二号治疗室?”李文军一愣:“谁在里面,小黄还是小陈?”
短短的功夫八个患者,这速度不慢啊,虽然只是缝合。
“不清楚。”住院医摇了摇头:“估计是来支援的吧?”
住院医这会儿也一直跟着李文军帮,刚才只是问了一下路过的护士,并不知道二号治疗室里面是谁。不过想着应该是某家医院前来支援的外科专家吧。
“走,过去看看。”李文军放下茶杯,剩下的患者不多了,而且也已经没有太严重的患者,他这会儿也放松了不少。
“下一位。”
李文军刚刚推开门,就看到治疗室的门被人推开,一位住院医对外面喊,排在前面的一位患者急忙起身。
“霍!”
李文军吃了一惊,这个治疗室竟然等待了五个患者,不是说总共就剩下七八个人了吗?
“李主任?”住院医也看到了李文军,急忙打招呼。
“里面是谁在治疗?”李文军问。
“是方医生。”住院医回答。不自觉的,这会儿住院医对方寒的称呼已经变了,连续治疗了八九位患者,每一位缝合都是相当完美,住院医在边上都看花眼了。
方寒每缝合一位患者,住院医就吃惊一次,这次数多了,吃惊已经变成惊骇了,这样的实习生,虽然只是实习生,那也是他得罪不起的。
“方医生?”李文军一愣:“哪位方医生?一附院的?”
“咱们科室的,方寒。”住院医急忙解释,这么一解释他才发现,他刚才称呼方寒————方医生?
我会这么称呼?奇了怪了。
“方寒?”李文军一愣,然后想起是谁了,方寒他是知道的,那会儿小刘还给他说了,说方浩洋安排方寒跟着他们组,方寒会缝合。
当时李文军急着救人,也没在意,方寒的名头这几天很响亮,李文军其实早就想见见这个年轻人了,只是这几天李文军值晚班,今天还是情况紧急,一个电话把他叫来的。
“你忙吧,我就随便看看。”李文军挥了挥手,回头一看边上等待的患者:“给其他几个人分几个过去,不是没几个人了吗?”
住院医有些为难:“这几位患者专门等方医生的。”
“专门等方寒?”李文军不解:“这是为什么?”
他看了看,等着的几个人有男有女,都是二十多岁,伤口并不是很严重,可是即便是不严重也不能干等着啊。
再说,这谁缝合不是缝合啊?
“他们说方医生缝合的好看。”住院医也是满脸苦笑。
这伙人都是大巴车上的患者,一个单位的,年纪都不大,之前方寒缝合一位患者,那位患者出来之后宣传了一番,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行了,你去帮忙吧,我就随便看看。”李文军挥了挥手,住院医这才急忙进去,他也不敢太耽误,方医生脾气不怎么好。
住院医进去之后,李文军这才轻轻跟了进去,治疗室里面有一个帘子,帘子后面小护士正在给患者清创。
李文军走过去也不吭声,悄悄站在边上,等护士清创结束,方寒检查了伤口的情况,然后开始缝合。
皮下进针,持钳打结.....
方寒的动作很流畅,手非常稳,缝合的速度很快,动作娴熟,操作标准,李文军看的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手法,比他还要完美啊。
连续缝合,方寒是越发的纯熟,也开始有点上瘾了,这会儿方寒其实已经有些明白为什么他那次抽奖系统提供都是内家拳法了。
获得八卦游身掌(精通)之后,方寒感觉到自己的体质增强了不少,已经连续站了两个多小时了,却没有丝毫的不舒服。
特别是一双手,手腕非常灵活,手指也变的有力。
以前跟着爷爷学习针灸的时候,方寒最大的感触就是,刚开始手晃,拿着银针,手腕好像不听使唤,练习了好久,他才能保证自己不晃。
缝合其实也一样,刚开始练习,初学者拿着镊子夹着针,很难保证不晃动,不断的晃动,还怎么治疗?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和骨科医生,一身的本事可以说都在手上,手稳,下手快,准,这才能完成更高难度的手术。
因为初级缝合技能,方寒瞬间就有了主治医水准的缝合技能,但是配合八卦掌拳法对身体的改造,他的动作更完美,操作更熟练。
缝合,打结......
“下一位。”方寒放下工具,小护士急忙给方寒擦汗。
“三分钟?”
李文军看了看时间,从方寒开始缝合到结束,好像也就三分钟吧?
这个患者的伤口总共有两处,一处在大腿,一处在手背,两处缝合,三分钟,这效率......
“李主任?”
小护士一回头,看到边上的李文军吓了一跳,急忙打招呼。
“李主任。”方寒也急忙打招呼,他这是第一次见李文军,却也认出来了,科室主治医生以上每一位的照片和联系方式都在科室的墙上呢。
“嗯。”李文军点了点头,看着方寒道:“小方啊,你的缝合水平很了不得啊,学校里学的?”
“我爷爷是老中医,家里开着诊所,小诊所嘛,难免有一些需要缝合的患者。”方寒又把之前给那谁解释的话拿了出来。
“原来如此。”李文军感同身受,他的本事就是在乡村练出来的,越是小地方,治疗也是艰难,交通不便,村民意识不足,作为村医,那可是什么病症都有可能遇上。
“让李主任见笑了。”方寒谦虚的道。
李文军笑呵呵的看着方寒,这个年轻人,真的了不得,怪不得方浩洋看中。
别的不说,单靠方寒这一手缝合手法,毕业以后那是真不愁找工作,更别说这小子不仅仅懂得缝合。
奇才啊!
李文军由衷的在心中感叹,他一般是不怎么佩服人的,在李文军看来,再厉害的医生那都是熟能生巧,持之以恒,经常实践,水平绝对差不了。
可方寒,他有些服了,这才二十三岁左右吧?这么大年龄,懂得这么多,这可不仅仅是勤学苦练。
“叮......崇拜点+500!”
突然脑海中的提示音吓了方寒一跳,我不是把提示屏蔽了吗?还有这500?李文军?
作为医生,精通一些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方寒并不好奇系统里面会出现心理学方面的技能。
中医,原本并不叫中医,就是单纯的医,放在现在其实可以称之为传统医学,它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一种医学,土生土长,经过三五千多年的不断演化和完善,传承至今。
华夏文明五千年,放在以前华夏人是很自傲的,周边多少国家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即便是现在,韩.国,日.本,越南,缅甸,等很多国家都有些华夏文化的影响在里面。
只是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中国弱势,很多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推崇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侵袭国内,西医其实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国内的。
民国时期的中医其实并不差,而且那个时候的中医百花齐放,医道名家很多。
但是同样,中医也有局限性,对于外科手术、炎症等一些疾病并不擅长,而那个时代是战乱年代,外伤,伤口发炎之类的患者是最多的,死在炎症外伤感染下的人很多,而西医确实疗效显著,这也让西医侵袭华夏土壤有了很便利的条件,甚至因为一些庸医误人,导致不少文化人抵制中医。
回过来接着说,中医因为沾染了很大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受到道家思想的一些影响,所以提倡有容乃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医没有明确的划分,在西医没有冲击国内之前,凡是能够治疗疾病救人的法子,都算是中医的范畴。
无论用药,亦或者针灸、亦或者推拿,只要你能治病,我们都研究,都学习,都容纳。
现在的中医其实也在吸收西医方面的一些长处和手段,只不过中医的根基依旧是自我形成的理论,导致传承慢,成长慢。
中医同样讲究揣摩患者的心理,治病的时候不仅仅针对病症,同样针对患者本身的情况,从而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病方案。
心理方面的知识技能方寒早就在系统中看到了,只是一直没有作为兑换的首选,在他看来自然是先把最实用的技能兑换了。
之前听了叶开的一席话,现在又遇到眼前这个患者,方寒又有些犹豫了。
叶开之前所说,实习生和住院医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了解患者平常的病情,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
这个工作除了正常的检查和了解之外,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思其实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有的患者多疑,开了药不好好吃,有的患者求生欲低,根本不想治疗,有的患者内向,很多事情家属都不知道,更别说医生了,这个时候适当的心理疏导是也有用的。
细细斟酌了一下,方寒沟通系统:“兑换初级心理治疗(永久)。”
“宿主兑换初级心理治疗(永久),兑换需要崇拜点50000,是否确定?”
“确定!”
随着方寒的确定,很快50000崇拜点被扣除,方寒的崇拜点剩余21568,吃过午饭到现在,方寒的崇拜点已经超过七万了,兑换过后还有两万多,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不过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减缓。
技能兑换,很快心理治疗方面的知识就灌输到了方寒的脑海中。
方寒微微适应了一下,这才对患者道:“您的这个病确实比较严重,家里人瞒着您其实也是为您好的。”
“什么?”
边上众人瞬间面面相觑,叶开的嘴巴微张,几乎能塞进去一个大鸭蛋,患者病情严重?
作为资深住院医,叶开虽然不像方寒有着外挂,望诊已经达到初级水准,但是最基本的望气他还是懂的,看患者的脸色,大病其实没多少,主要是精神疲惫,焦虑,失眠等等。
而且根据患者刚才所说一席话来判断,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患者缺乏锻炼,疑神疑鬼,说穿了就是吃饱了撑的。
类似于这样的患者叶开其实也见过,这样的患者总是觉得自己有病,身体不舒服,在网上查一些相关的症状资料,然后往自己身上套。
因为痔疮便后出血,就觉得自己得了什么癌,因为不锻炼全身酸软,就觉得是什么类风湿,中风,气喘就觉得是心脏病。
正所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世上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找钱,有的人找工作,有的人找女朋友,有的人找升官,可有的人找病。
俗话说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可这找病的人还真有。
方寒突然间说患者病的不轻,叶开就是一愣,他都看出来了,难道方寒没看出来?
患者的丈夫也惊疑不定的看向方寒,我什么时候隐瞒病情了?
女人这个病确实时间长了,一年多了,男人没少带着女人去看病,各大知名医院,一些有名气的专家,该去的都去了,大多数医生不敢太直白,总不能说你吃饱了撑的吧?
所以都是变相的提醒:“你这是缺少锻炼,睡眠不好造成的,回去多锻炼,我给你开点药,按时睡觉,作息规律,养一养就好了。”
医生们说的都是好话,可人家患者不满意啊,人家觉得自己是重病,你现在说没什么事,人家能满意?不仅不满意,还觉得你是庸医,医术不行。
其他人惊讶,可方寒这话瞬间就说到了女人的心坎里,整个人好像瞬间来了精神:“医生,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总觉的他们都骗我,不告诉我实情,我这个病都一年了,要是小病,早好了。”
“是比较麻烦啊。”
方寒点了点头,叹着气:“来,我再详细的给你检查一下,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原本女人根本不配合,看到方寒几个人年轻,根本不让检查,就要主任专家来,这下方寒说中他的心思,她瞬间配合了。
“方......”
李小飞几个人看到方浩洋和苗大龙,正打算打招呼,方浩洋急忙做了一个禁嘘的手势。
刚刚方寒说患者病的不轻的时候方浩洋和苗大龙刚刚到门口,这会儿自然是好奇方寒怎么治疗。
一路上护士大概说了情况,方浩洋和苗大龙都心中有数,这种病不好治啊。
这就像西医治疗一些病症,要是能查出什么异常,化验单数据异常,拍片子有明显的异常等等,这样的病是最好治的,即便是再严重,总有办法。
可要是碰到一些怎么查都查不出病因的病,那即便是你医术再高也无济于事。
很多人或许都发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西医查不出病因的病,中医往往很容易治好,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中医和西医体系不同,西医治不好是不知道什么毛病,中医查明病因,自然很好对症下药。
眼下这个患者是自己找病,主要是心病,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医生也没辙啊,所以方浩洋和苗大龙都好奇。
方寒一边认真的诊着脉,一边问了一些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然后查看了一下舌苔和眼眸,这才斟酌起来。
患者的病正如他之前猜测的那样,没多大毛病,主要是缺少锻炼,胡思乱想,导致无精打采、体虚无力,精神不振,从而睡眠不佳,浑身乏力。
方寒好半天不开口,女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方寒,心中那是七上八下,她觉得自己是重病,病的不轻,可心中又并不希望自己是重病。
叶公好龙不外如是。
是个人都怕死,女人也一样。
“这个病很复杂很严重啊。”好半天方寒才缓缓道。
“医生,我爱人究竟是什么病啊?”男人这会儿也搞不清了,难道自己的爱人真的有很严重的病?
“这个病呢平常表现为胸闷气短,浑身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原因很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要是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会下半身瘫痪,从而造成全身瘫痪,最后窒息而亡。”方寒说的若有其事,而且说了不少症状。
这有些症状是女人之前告诉方寒的,有些却是方寒自己说出来的,方寒每说一种,女人就觉得自己确实有这个症状,脸色就苍白一些,最后都带上了哭腔。
“医生,我这个病还有救吗?我不要死啊。”
“方医生......”边上的叶开急忙拉了一下方寒,心说你再别乱说了,等会儿把患者吓出毛病来,那问题可就大了。
叶开这么一拉,方寒故意犹豫了一下:“我觉得还是告诉患者的好,隐瞒病情她更担心,因人而异嘛。”
“......”
叶开张了张嘴,我说什么了吗?你这自己就演起来了?
女人急忙道:“就是,医生您就明明白白告诉我,我这个病还有救吗,我还有多长时间?”
叶开下意识的捂住了额头,我的天呐,还有多长时间这话都问出来了,你这是多想死?
林光亮吴磊几个人也是满脸懵逼,患者真的严重成这样?究竟是什么绝症啊?他们着实好奇的不行。
方寒慢慢悠悠的道:“这个病呢彻底治愈是不可能,不过倒是有法子缓解一下,多活几天是几天吧,回去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想去哪儿也去转转,心情乐观一点。”
“呜呜呜......”
女人直接一头扑进男人的怀里放声大哭:“老公,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小说《全职国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会诊室鸦雀无声,都等着郭文渊解惑。
观察室内的任海强笑呵呵的开口:“看到这儿有没有人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
观察室是可以看到会诊室内的情况的,允许的时候也是可以听到会诊室的声音的,但是会诊室内却听不到观察室的声音,任海强这么问也只是随意的考验一下,这种互动是有利于医生成长的。
一群人面面相觑,这个病案对观察室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些深了,特别是对一群实习生来说,这些人大多数也只是在理论阶段,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小感冒小发烧也不见得现在能吃得动,更别说这种重症了。
观察室安静了一小会儿,一位主治医生开口,针对的正是郭文渊修改的赤芍剂量:“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倒是对症,但是赤芍也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这么大剂量......“
说到这里,这位主治医生急忙闭嘴,现在大多数的中医都懂一些西医的常识,比如赤芍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血小板就是西医的说法,中医可没有这个。
大家都知道,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一旦血小板稀少,很有可能造成内出血.....
这位主治医生的意思也是这个,只是话说了一半,他就打住了,方子是郭文渊改的,郭文渊那是什么人?江州中医医院的绝对权威,质疑郭文渊?这位主治医生很显然还没有这个胆子。
医疗界等级那是非常森严的,一层一层,实习生见了住院医都要叫老师,住院医见了主治医生呢?同样要尊敬,郭文渊的地位那可比主任医师高了不知道多少,已经不能拿常规的医师职称来规范了。
通俗的说郭文渊那就是王者,主治医不过是黄金,黄金质疑王者......传出去别人怎么说?
这位主治医生闭了嘴,观察室顿时又没人吭声了。
任海强扫视了一眼:“还有没有人有什么看法?随便说嘛,这个病又不靠你们治疗,说错了也没什么大碍。”
“那个我说一说可以吗?”方寒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主治医在场,自己一个实习生说看法真的好吗?
可要是不说一说,这么好的装比机会岂不就错过了?
“随便说。”任海强鼓励道。
“那我就随便说说,要是说得不对,还请各位老师不要介意.......”方寒有些腼腆的谦虚着,心中却已经召唤系统。
“兑换临时中级病案分析......”
“说吧。”任海强笑呵呵的看着方寒,这个年轻人他是有印象的,很不错的年轻人。
“根据秦主任刚才所说的情况,我们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应该是热毒侵袭,血脉运行不畅,湿热淤积,继而散发于体表......从而导致患者皮肤发黄,所以谓之‘急黄’,治疗上自然应该采用活血、化瘀、利湿、清热解毒的法子......
小柴胡汤清热解毒,针对的是患者的热毒,菌陈蒿汤清热利湿,针对的是患者的湿热......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针对的是患者的血瘀......”
方寒一开口,众人就惊呆了,你这是随便说说,你确定只是随便?随便就这么专业,这要是认真,其他人还活不活了?
方寒没有理会其他人,自顾说着:“至于赤芍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会不会引起广泛的内出血?”
一群人面面相觑,大家都等着你说呢。
方寒目光一扫继续道:“这个可能自然是有的,但是我们考虑病情应该从全局出发,患者现在是什么情况,猝然发病,命在顷刻,可以说患者现在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医者用药如兵家用兵,兵贵神速,如果一次用药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就极有可能错失良机,而且在当代中医治疗案例中也不是没有重用赤芍的先例,大国手王云成王老就有‘凉血活血重用赤芍’的治疗思路。”
会诊室内,郭文渊缓缓开口:“治病救人犹如兵家用兵,兵贵神速,一旦错过战机,就有可能全盘皆输,患者的情况刻不容缓,一些小概率的意外自然不能避免,这一点给患者家属解释清楚。”
“我靠......”
有人当下就禁不住爆了一句粗口,眼神灼灼的看着方寒。
这边方寒话音刚落,会诊室郭文渊就开口了,而且说得和方寒大同小异......
不少人眼珠子都瞪圆了,这怎么可能,有几位主治医生还特意看了看方寒的胸前,白大褂前面空空如也,没有胸牌,这确实是实习医生的特征啊。
可尼玛你这确定是实习生?谁家的实习生这么牛叉,莫不是某位国手的关门弟子?
什么时候实习医生这么牛了?
前来的实习生们心思就更复杂了。
这一次方寒可是大出风头啊,在这种专家级的会诊病案上,方寒竟然有着自己的看法,最主要的是这个看法完全正确,郭文渊的解释无疑是对方寒的肯定。
大家心中都和明镜一样,别看这会儿大家都在观察室,刚才方寒的话会诊室内的专家一句也没听到,可是观察室有记录啊,搞不好还有视频录像.......
方寒此时也很高兴,系统提示已经到了:“崇拜点......162。”
162点,还赚了62点,简直太划算了,这几天方寒也大概琢磨了,这个崇拜点大多数是按照人头算了,每个人每次只能提供一点,但是如果有同行在场,职称不同提供的崇拜点就不同,特别是让比自己职称高的同行崇拜,这就好比越级打怪,越级越高,经验越高。
今天观察室可是有好几位主治医在呢,主治医对方寒这个实习生来说那就是高级别的野怪啊......
方寒正乐呵呢,脑海中又是一声系统提示音:“叮......首次获得高级别同职业者的认可,奖励永久国医基础技能——理筋八法(高级)。”
“理筋八法?永久?还高级?”
方寒下意识的一愣,没想到系统还有额外奖励机制。
国医基础技能,又称之为国医适宜技术,也可以说是中医传统疗法技能类。
现在一般所说的中医传统疗法技术包括针法类、灸法类、按摩疗法(手法类)、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内服法、中药炮制。
针法和灸法统称针灸,针灸的门道很多,甚至不少国手级别的中医在针灸方面也不见得就有宗师水准,每一位针法大拿都是声名赫赫。
按摩疗法不少人都知道,推拿按摩是传统中医技能,基本上差不多的中医人都懂得一两手推拿手法。
懂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不仅仅有方,更有法,方自然就是方子,可是准确的方子也要有适应的方法,方法不同,效果不同,有时候即便是方子对了,法子不对,那也是无济于事。
中医的法就包括针灸,按摩,火罐,刮痧,药物的内服外用,炮制配合等等。
理筋八法就属于推拿按摩也就是手法类中的一种推拿手法。
系统提示结束,方寒觉得自己的脑海中突然多了不少东西,双手也变得灵活了不少。
伸出手,方寒试着变换了几种手法。按法、揉法、推法、滚法、劈法、击法、摇法、晃法,所有动作非常顺畅灵活,就好像他已经实践了无数次
中医是一门经验性的医学,很多时候诊病救人,用药针灸,靠的都是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眼力还是手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拿针灸来说,即便是你很有天赋,没有足够的实践,也不可能成为针灸大拿。
在某种程度来说,中医除了领悟,靠的就是熟能生巧,刚才的一瞬间,方寒只觉得有人给他灌输了一位推拿了几十年的老中医的经验,当然这个经验仅仅限于理筋八法。
隔壁会诊室人去屋空,观察室内的几位主治医和住院医也都起身离开,任海强看了看时间:“时间不早了,大家去吃午饭,下午我们去熟悉各个科室,先去针灸推拿,然后去保健恢复科,给你们三天时间熟悉科室,三天之后给大家分科室,科室实行的是轮转制。”
“针灸推拿?”方寒有些迫不及待,很想找人立马试验一下自己的理筋八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