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榔丁魁楚的现代都市小说《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理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由榔丁魁楚是军事历史《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理振”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下的官吏、商贾、工匠、百姓则都陷入到一种近乎麻木的状态中。天子亲临一个连县城都不算的小镇,这事就算放在整个明朝历史,都算稀罕吧?当然,除了起于微末布衣的太祖皇帝和当年“御驾亲征”,留学草原的叫门天子朱祁镇......在佛山镇唯一的行政机构巡检司的严厉命令和要求下,佛山镇几乎一两日之内就变了个模样,街道上的垃圾杂物被清扫一空,大路上垫上一层细细的黄土,......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自从肇庆府来的钦差大臣胡璇到了佛山镇,整个佛山都陷入了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毕竟,佛山只是广州府南海县下辖的一个乡镇而已,最高的行政机关不过就是一个正九品职衔相当于“乡科级”的巡检司衙门,而亲自来到佛山巡视的却是正三品的工部侍郎这种“副部级”干部。
这也就算了,又过了五天,作为大明光烈朝廷的最高权力掌握着,整个岭南地区的最高政治决策人的天子朱由榔亲临佛山。
如果说之前还算是惊惶,那现在佛山县上上下下的官吏、商贾、工匠、百姓则都陷入到一种近乎麻木的状态中。
天子亲临一个连县城都不算的小镇,这事就算放在整个明朝历史,都算稀罕吧?
当然,除了起于微末布衣的太祖皇帝和当年“御驾亲征”,留学草原的叫门天子朱祁镇......
在佛山镇唯一的行政机构巡检司的严厉命令和要求下,佛山镇几乎一两日之内就变了个模样,街道上的垃圾杂物被清扫一空,大路上垫上一层细细的黄土,以前各个街头巷尾的乞丐、青皮流氓们都被勒令不得出现在大街上。
当佛山镇数万吏民以一种极度的诚惶诚恐等待天子圣驾来临时,后来发生的事却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天子车驾刚当到的确引起轰动,数百骑兵为前导,马蹄铮铮作响,披甲执槊、扬旗挥戈,又有数百甲士尾随在后,缨盔猎猎、刀矛林立。
金黄色龙形大纛树立其间,威严肃穆,正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但当天子车驾进入钦差胡大人临时居住的那所大院后,便近一两日都没再传出新消息了。
这种令人窒息的沉默持续了两天之后,一枚石子总算打破了湖面的宁静。
次日清晨,数十名佛山巡检司以及南海县调来的衙役、公差们将上百份告示贴在了佛山镇的主要街道、民坊边。
并且站立左右,向看热闹的镇民们反复宣讲
告示不长,只有区区两三百来字,而且通俗易懂,所以传播起来也不费功夫。
主要内容就是三条:
广东省肇庆府
“大捷!大捷!”
年方二十出头便从翰林庶吉士被朱由榔简拔为中书舍人的王夫之大步流星,叫嚷着跑进府衙。
“瞿公!吕公!陈公!诸位同僚!”
“惠州大捷!”
府衙两边厢房、门房里办公的中枢要员们无不放下手中工作,探头而出。
自前几日皇上在殿前与诸臣工言语激烈对峙之后,皇上不与众人商议,独自领军东去。
所有人心中都无不高高悬起
一方面是对皇帝这种不讲理的“小孩子习气”、“正德作风”感到气闷;另一方面也确实担心这九五之尊有个三长两短,短短三年之内大明就要死第四个天子了。
此时忽闻捷报,众臣心情颇为复杂
一方面总算是尘埃落定、未有意外,甚至士气也为之一振;可另一方面皇上毕竟是绕过了自己这帮“国之肱骨”,直领大军获此殊功。
“而农且坐下细说”
还是瞿式耜先镇定了下来,将王夫之带入大厅,坐下之后再一一说来。
“陛下亲率五千……”
“此战计俘敌五千余,斩首近万,其中鞑虏八旗部近四千众,虏将李成栋、佟养甲具授首。”
三位阁臣闻言抚须长叹
门外一众围着的大小官员无不目瞪口呆
明军崩溃之际,大明天子亲率数百骑兵,带着龙纛冲锋陷阵、收拢溃兵、斩将夺旗!
这是嘉靖、万历的子孙?
他以为他是李世民还是刘秀?
可无论有再多的腹诽,他们也已经明白了一个基本事实
从这一刻开始,这位年方弱冠少年天子的皇位就已然固若金汤。
经此一役,这位新君证明了自己抗战的决心,如果说之前各路抗清力量对于这个偏居两广的残余小朝廷更多只是观望的话。
那现在,无论是西南、湖广的农民军残部还是浙东、福建的鲁王、郑成功至少都不得不对肇庆朝廷报以表面上的尊敬。
就凭罗浮山下铁马金戈、亲冒矢石的奋力一冲;就凭乱军丛中、岿然不动的风卷龙纛。
那些尚在各地苦苦支撑的诸路兵马,无论是否遵从明廷号令,都得对这位少年天子头上的“天下大义”尊重三分。
“陛下现在何处?何时班师回来啊?”
陈子壮开口问
“据来人说,陛下战后并未班师,而是率大军直奔漳州。”王夫之接着答道
瞿式耜闻言皱眉,此战凶险万分,已是将圣躬置于险地,漳州位于福建乃是清军控制地界,若是深入太多,未免恐有所不测。
……
福建省,漳州府城下
无数明字大旗沿着城外军阵猎猎招展,簇拥着中间高耸的金黄龙纛。
黑压压三万多大军压地而来,大军前面是三千被押着的李成栋部战俘。
推肩撞背,吵吵嚷嚷的一众俘虏在锋利的刀矛下,被推攘向城池之下。
广州总兵余龙下马跪地,对着龙纛下骑着战马,身罩金甲黄袍、按剑远眺的朱由榔请示
“陛下,赎罪营三千人已驱至城下,是否开始攻城。”
朱由榔微微点头
“嗯,开始吧”
之前惠州博罗一战中俘虏了四千清军汉卒,这些人中除去一小部分后来依附于李成栋的新兵外,剩下三千余人具是李成栋部的老卒了。
这些人跟随李成栋从扬州打到广东,手上或多或少都是犯下罪孽的。
战胜之后,如何处理他们就成了一个问题,最终朱由榔决定学习前苏联在二战时的政策,把这些“问题士兵”统一编为“赎罪营”,让督战队押着应用于攻城时打前锋。
虽然蚁附攻城在这年头凶险万分,但朱由榔也承诺,只要参与过三次攻城,或者在某次战役中表现突出,便可既往不咎,当场释放。
朱由榔事实上也有着另一翻番计较,据他所知,这时候的清军中真正的满蒙汉八旗其实没有多少,满打满算能有个十一二万就顶天了,其中满八旗也就五六万上下。清军主力事实上是以投降归附的汉军为主,比如李成栋部。
以这些投降被俘的李成栋残部先登攻城,可以有效瓦解动摇城中同样大多出于李成栋部的汉军士气。
“攻城!”
“攻城!”
青红两色的三角令旗前后挥动,千余督战队抬矛扬刀,随着整个阵列向前挤压,“赎罪营”的三千多士兵只得提着简单武器,扛着木梯如浪潮般向城墙移动。
城墙上严阵以待的清军步卒们见到这场面却是手脚慌乱。
从墙上可以清晰看到,这些攻城士兵装束与自己相差不大,不少人还发现了与自己相熟的乡党、战友。
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些人就是过去的同袍。
就在清军犹豫时,城墙下方数百被安排过的赎罪营士卒已经开始叫喊
“兄弟们!大明皇帝的十万大军已经把漳州围了!快开城降了吧!”
“大明天子说了!只诛首恶!主动投降的可以既往不咎!”
“李成栋已经死了!大家还打个什么劲啊!”
除了心理攻势外,其它士卒也没闲着,摆开架势,开始登城。
“愣着干什么?给我放箭!点炮!”
城楼上身着棉甲,脑后甩着猪尾巴的满洲军官挥动着刀锋,大声命令。
“砰!砰!”
墙上陈列的各类炮口吞吐火舌,无数弹丸、石子向城下扑去。
“啊!”
一片片攻城士卒哀嚎倒地,血流如注。
但明军也并未静等,拉到阵列前排的佛郎机炮被点燃引信。
轰隆声中炮弹从十几门大小不一的弗朗机咆哮而出,对城墙上清军发起报复。
“砰!砰!”
在炮火的彼此轰击的火光中,赎罪营士卒背着小盾、手衔腰刀,顺着构架起来的简陋木梯,缓缓向上挪动。
随着炮火渐渐停息,明军已然登城而上,与清军短刃相接,血光飞溅!
在城楼上持刀督战的满洲八旗军官谭克格不得不斩杀了好几个临阵脱逃的士卒和军官。
“稳住!不的后退!把明军顶下去!”
谭克格面露青筋,挥刀斥吼
一旁城内汉军将领赵任深深皱眉,他原是李闯军白旺部一名裨将,后来白旺死后,年前随金声桓降了清军,又辗转成了李成栋麾下副将。
由于并非是跟随李成栋降清的旧部,所以当李成栋决定偷袭广州时并未带上他,而是让其带着余下近万弱卒留守漳州。
当然漳州城内也不是他一人说了算,还有作为督军,满洲正蓝旗出身的谭克格。
“赵将军!你的督战队呢?那两个千户为何不斩?”
谭克格晃动着小辫子,尖声恶气地对赵任呼喝。
这谭克格本是佟养甲副将,本来被留在漳州就十分不满,不过一个副参领,平时却对自己呼来喝去,动不动就以“军法”惩处汉军军官,很是招恨。
赵任目光凌厉,咧嘴呵呵冷笑一声,若是佟养甲的八旗军还在也就罢了,如今佟养甲、李成栋具死,谭克格居然还敢如此嚣张。
城外明军看起来不下四万,城中不过八九千残兵弱卒,就算守住了漳州又能剩下几人?届时无兵可用的自己又能在清军有何地位?
与其如此,不如……
寒芒闪过,刀光匹练
“刺啦!”
破风一声,谭克格不可思议地捂住自己脖子
热血喷溅而出,瞪大了眼睛,嘴角支支吾吾流出血沫。
“我等愿降天军!”
“开城献降皇帝陛下!”
在赵任及其亲卒的带动下,为数不多的满清监军被杀,城楼上清军汉卒开始成片倒戈。
朱由榔和一众将领抬头望着尚在弥漫硝烟中的城楼,厮杀声渐渐平息。
“哐当!”
巨响之后,城门轰然打开,阵阵欢呼声从对面传来。
漳州克复。
隆武二年,十一月二十八,大明天子亲征福建。
十二月初四,漳州府治龙溪县克复
十二月初六,长泰县克复
十二月初九,南靖县乡民趁乱擒杀清兵,迎明军入城。
十二月初十,漳浦县县丞陈浚擒清廷知县反正。
十二月十二,兵部侍郎张家玉、明军将领余龙率一万二千军向漳平、龙岩一线进发。
而此时,清军于惠州大败,明军直逼闽南的消息已经传开。
江南震动!
李成栋乃是清军之前攻取镇压江浙的汉军主力之一,在江南很是有一番凶名
如今却传来李成栋身死军灭的消息,实在让江浙一带士大夫和百姓震撼!
而佟养甲在满清虽不是核心将领,但也并非无名之辈!
况且明军主力已经攻取漳州府大部,一副要将拿下整个闽南的架势
大明打回来了!
“据臣对那些个兵头将佐们的了解,其实也未必就有敢反的胆子,只要能徐徐图之,他们也不敢太和朝廷对着干。毕竟事到如今,其他地方且不提,就两广而言,各路兵马还是要仰仗朝廷粮饷的。”
“而且潮惠、漳州大捷之后,陛下军中威势已成,主要几位领兵文武将臣如广州总兵余龙、闽南巡抚张家玉、广东巡抚陈邦彦、以及广西曹晔部均是朝廷心腹,且也已能掌控本部军伍,若欲行新制,完全可以这几部先行。”
自从潮惠大捷之后,何腾蛟的心境受到了很大冲击。过去,他被天子召回肇庆,心中是极为愤懑的,觉得这新上任的小皇帝实在荒唐,偏信瞿式耜、吕大器等,对军务毫无了解还横加干涉。
但潮惠大捷之后,他虽然还是没有觉得自己在湖广的抗清政策有问题,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位新天子并非懦弱无主见之君。
知道今天御前会议要讨论军制改革和扩军问题,他好是精心准备思考了一番,算有有备而来,想在天子表现一下,证明自己是“知兵”的。
朱由榔倒是点头表示认同,何腾蛟这话还是挺靠谱的,所谓改革还是先得有个试点才好。否则也不知道后果,一通胡乱操作,把小朝廷给改没了怎么办?
“那何卿以为这军制改革当以何入手?”
朱由榔郑重的提问,这让何腾蛟心中欢喜,道天子总算明白我何腾蛟并非等闲之辈了。
“陛下之前所说的军中弊病臣以为归纳起来分为三类。一曰粮饷,即空额、贪墨、侵吞严重,兵无所养,自然无斗志可言;二曰跋扈,军将自专威福,官爵世袭罔替,豢养家丁,视兵马为私产;三曰乱制,指挥权职不明,或归督抚、或归兵部、或归总兵,上官无数,难知令之所出。”
朱由榔听得全神贯注,偶尔发言附和
何腾蛟见状自信的接着说
“既然要徐徐图之,臣以为可先下三剂缓药。”
“其一,此次朝廷扩军,可由兵部派人直接在各府县设卡征募,再统一分配给各军,如此安家耗费银两不必经军中将佐之手,使兵士先知朝廷,而后知军将。”
“其二,之前各地兵马所辖繁杂,如今卫所崩坏,募军杂乱,当将现有军士一并重新合编,废卫所、募军名号,重设五军都督府统辖。”
一众君臣听到这里也很是赞同,何腾蛟的建议看起来动作很大,其实都没有直接对现有军队编制动刀子,而是先把募兵权收回兵部,再将现有军队混乱的统辖体系规范而已。一方面可以加强朝廷对各军统辖力度,另一方面通过中央统一募兵限制了各军的独立性。
“其三,可以由朝廷向各军派驻文臣,以作监军!”
听到这第三条建议,旁边一直沉默,但却分管军务,在这次会议中举足轻重的内阁辅臣吕大器表示了反对
“老臣以为,此议不妥,所谓大军作战,军令第一,我朝以文制武是常例,若向军中派驻监军,临机决断之时难免冲突。”
这话说的委婉,其实就是怕外行指挥内行而已。因为即使明朝文人统兵是常事,但那是以文官作为统帅,而武将执行。现在直接向各军派驻监军,却是让文官直接干预具体战术指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朱由榔此时有着更多思考,他想到了后世军队中的政治委员,此时大明朝的军队是完全由一帮“军阀兵头”辖制的,如果能够在不干涉军队指挥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监督体系倒也并非坏事。
他想了想开口道
“朕以为,若不是派遣监军,而是向各军增设一主簿、参军,以作记录军功之用,位在主将之下,为属官,如何?”
吕大器思索一二,拱手称赞道
“皇上圣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