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祐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精品推介》,由网络作家“大唐镇国将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主角分别是李祐李世民,作者“大唐镇国将军”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齐王府中,李祐实在受不了厨子的手艺了,亲自动手。什么君子远庖厨,不重要。赚到钱就该享受,有些享受,你还真得自己动手。“多放点盐,吝啬个啥?本王是那种缺盐的人?”“胡椒贵怎么了?本王缺那个钱吗?”“肉桂,八角,藤椒,你们为什么就不敢多放?”李祐一边说,一边亲自动手,一旁的厨子和厨娘噤若寒蝉,他们从没......
《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精品推介》精彩片段
夜晚的王府之中,凉风习习,李祐看着堆积在大箱子里的铜钱,脸上平静的很。他已经计划开始建造一个巨大的仓库,用来存放钱财了。
老黄恭敬的站在一旁,佝偻着腰,欲言又止许多次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开口了。
“启禀殿下,老奴心中实在是不解,请殿下告知。”
李祐瞥了一眼老黄,差不多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你想问为什么是十五文钱一斤?”
老黄沉默,他确实有些不明白,这么好的盐,却卖的跟粗盐一个价,是不是低了?
李祐看了老黄一眼,心头叹息。老黄这种人,在皇宫里久了,怕是和普通百姓脱节太久了。
李祐负手而立,看着窗外,平静的话语里,仿佛包裹惊雷。
“如果大唐百姓,每个人给你一文钱,你会有多少钱?”
老黄心里面的愁云一瞬间像是被狂风吹散一般,拨云见日。
对啊,每个人,若是只有一文钱,那放眼天下,不,就算是放在齐州,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回王爷,那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老奴不敢想。”
李祐点点头,继续说道:“如果,他们每天都给你一文钱呢?”
轰!老黄瞬间明白了,大脑之中一片空白。
盐,这东西,每天都有人吃,人人都需要,无穷尽也。
哪怕每天每个人只有一文钱……
嘶……
李祐笑了笑,趁老黄还在震撼之中时下达命令。
“今日开始,加快制盐速度,每天超过一万斤,所有人都有重赏!”
李祐放下话之后,王府之中,犹如上紧了发条一般,节奏更快了。
张山带头干,六百个亲卫那叫一个卖力,尤其是听到重赏两个字之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短短一天,就再度炼制出来将近六万斤精盐,产量几乎翻倍。
然而,第二天,六万斤精盐,依旧被齐州百姓一扫而空。
盐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李祐算了一笔账,对于这六百人来说,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了,这么干赚钱太慢了。
封闭式的制盐基地,要提上日程了。
这些亲兵虽然领着朝廷的军饷,可以往死里用,但他们有更大的用处。
短短两天,整个齐州城的百姓似乎都知道了十五文钱的精盐。
街头巷尾的议论,从以前的家长里短,八卦闲谈,到现在,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盐!
城里干粗活的人极多,他们都是东城贫寒宅子里长大的,比不得西城的富人,只能干点苦力活,混口饭吃。
最舒坦的,就属他们,平日里干活嘴里寡淡,可现有了十五文钱的精盐,他们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我现在浑身都是劲儿。”
端着碗的汉子蹲在门槛上,朝着一旁正在搬运货物的同伴炫耀。
“你尝尝这饭菜味道,真香啊,以前都啥啊,苦不拉几的。”
“大哥,你说这么便宜的盐,能卖多久啊?”一旁有个小年轻,一脸期待,嘴里还塞着一口窝头。
“就是啊,那盐号到底赚不赚钱,不会几天就没了吧?”
干苦力活的人每天活动量大,如果没有大量的盐作为补充,立马就会有气无力,赚钱也会变少。
十二文的粗盐,以他们的活动量来算,只够支撑一个月。
然而十五文钱一斤的细盐,粗略一算算下来,一个人足足可以吃三个多月。
哪个划算?傻子都知道!
“真希望这精盐能这么一直卖下去啊,官家的粗盐太杂,一口盐里,一半都是石头。”
“其他盐号的细盐,都是五十文一斤,偏偏他们是十五文一斤,好人啊,咱也能享受享受富贵人家吃的细盐咯。”
“来来来,抓紧干,结了工钱,多买点细盐去。”
齐州东城的人乃是贫寒出身,再加上今年的灾年,家里面余粮不多,余钱也不怎么充足,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大清早,吵闹的声音就从东城某个巷子中传来,女人和孩子的哭声,让男人心里烦躁,只能蹲在门前,唉声叹气。
“二狗子,这是咋了,脑袋都能耷拉到裤裆里了。”
被称作二狗子的壮年男子,脸上挂满了忧虑:“三叔,你就别埋汰我了。”
“这不最近又腌菜么,家里的粗盐都用完了,细盐又用不起,哎。”
中年男人扶着墙,耸耸肩:“我说你这小子,一天到晚不要只顾着埋头干活。”
“城南泉水巷有家盐号,卖的精盐,十五文钱一斤。”
二狗子一愣,梗着脖子死死盯着中年男人:“三叔,你不会骗我吧?”
“啧,你这个人怎么不识好歹?我骗你干嘛?我昨天刚去买了两斤,你快些去啊,很多人抢着买都买不到呢!”
二狗子心里犯嘀咕,怎么可能?十五文钱一斤的细盐?这莫不是哪个善人大发慈悲了?
一咬牙,从鞋底抠出来一块儿碎银子,拍拍屁股,朝着城南方向跑去。
齐王府中,李祐实在受不了厨子的手艺了,亲自动手。
什么君子远庖厨,不重要。
赚到钱就该享受,有些享受,你还真得自己动手。
“多放点盐,吝啬个啥?本王是那种缺盐的人?”
“胡椒贵怎么了?本王缺那个钱吗?”
“肉桂,八角,藤椒,你们为什么就不敢多放?”
李祐一边说,一边亲自动手,一旁的厨子和厨娘噤若寒蝉,他们从没有见过亲自下厨的贵族,更别说亲自动手做饭的皇子。
终于,巨大的木盆之中,一整只羊被腌制差不多了。
烤全羊,一定要自己动手,才有成就感。
唯一不爽的是,辣椒只能用茱萸代替,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让仆役搭好架子,李祐随手抽出几把剑,穿过整只羊的身体,架在了搭好的木架子上。
夜空之中,飞蛾在周围晃动着,朝着火堆义无反顾冲了过来。
滋啦……
滋啦……
羊肉在火上炙烤的时候,发出一阵阵焦脆地声响,香气四溢,充斥着整个王府花园。
后花园的草丛里,一双双眼睛死死盯着那烤全羊的方向,难受住了。
咕噜噜……
咕叽……
他们互相对视,大口吞咽着口水,肚子已经不争气的开始叫唤了。
半个时辰之后,李祐点头示意,侍女小心翼翼拿起短匕,割下一块儿羊肉,卷在了洗干净的青菜叶之中,送到了李祐嘴边。
一口咬下,汁水四溢,香气扑鼻。
“爽啊!”
来到大唐这么久,终于吃到最接近后世的一道菜了,还是得自己动手啊。
要是再来块儿冰镇西瓜,就绝了。
穿越到唐朝成了皇子,已经是莫大的幸运。毕竟,古代人生老病死一半看出身,一半看天命。出身穷苦的人即便是有着无与伦比的才能,也很难翻身。即便是李祐这种熟悉上百种生存之道,动手能力极强的存在,如果身份低微,想要有一番作为,想要成为人上人,也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气急败坏的李世民又直接把自己发配到齐州,好家伙,双喜临门,简直不要太爽!
尊贵的皇子身份都已经很爽了,再加上天高皇帝远没人管得着,那不得起飞了!
李祐心中狂喜,妥妥的天胡开局!
最好,这辈子谁都不要搭理我!
什么?皇帝不给钱?
那是问题吗?
就算整个齐州封地有五十种让李祐穷困潦倒的困难,可架不住李祐脑子里有至少一千种赚钱方式。
一千对五十,优势在我!
在长安被管束着,李祐或许还得收敛一些,可一旦到了齐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分分钟让你李世民明白,什么叫大基建,什么叫富可敌国,什么叫他么的惊喜。
在长孙无忌捡起掉在地上下巴的间隙,李祐兴冲冲抓起圣旨三步冲进了房间里,冲着正在勾兑热水的宫女使了个眼色。
“快,收拾东西!”
其中一个宫女面带不解:“殿下,您不泡脚了?”
“带着,路上泡!”
“现在就出发!”
“放爆竹庆祝!”
长孙无忌刚刚捡起的下巴,咯噔一下,又散落一地,摔的稀碎。
李祐是自己的外甥,虽然不是亲的,可也是长孙无忌从小看着长大的。
被发配到封地,意味着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他为何如此兴奋?
没有陛下发放的金银,到了封地,日子可不比皇宫中,可为何在那双眼睛里,长孙无忌看不到半点的失落。
这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啊。
砰!砰!砰!
灞桥之上,三声炮仗。
阴妃红肿着眼睛,拉着李祐的手,掩面而泣。
“儿啊,都是为娘不好,平日里对你纵容了些,害得你被陛下责罚。”
李祐看着梨花带雨的阴妃,也就是自己的生母,咧开嘴笑着安慰道:“母妃, 齐州多好的地方啊,等我到了那里,一定赚大钱,带你过真正的好日子。”
阴妃一听这话,顿时板起脸。还在嘴硬,还在嘴硬,一点都没有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孩儿啊,你还是年幼啊,齐州那个地方,连年旱涝交织,你在长安顽劣一些,奢靡一些,也就罢了。
到了齐州,别说享受了,安安稳稳的,都算是祖上烧高香了。
“莫要胡言乱语,为娘没有别的要求,孩子,你到那边,一定要乖乖的,你的食邑有四千户,只要你不乱来,肯定饿不着。”
李祐心里翻了个白眼,这还用说?堂堂皇子,能饿着了?
再说了,我去齐州那是发配?
那是去享福了好吧!
“母妃,你千万不要担心,皇宫里太穷了,母妃你一天省吃俭用的,看的孩儿心疼。到时候孩儿给你送好东西回来,让你好好享受享受!”
“孩子,莫要安慰为娘了,娘把这些年的金银首饰都换成了纹银,一共五百两,你可一定要省着点用啊。”
李祐一愣,阴妃塞过来一个大包裹,嫁给李世民这么多年了,才攒了这点家底?
到底是你李家穷,还是大唐穷?
“母妃,此去齐州,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
李祐神色平静,言语恳切,眼神真挚。
阴妃破涕为笑,只是笑容有些苦。
乖孩子,你混得好更不能回来,好好活着就好了。
阴氏一族在李渊进入长安的时候遭逢大难,剩下的人不多,阴妃骨子里的骄傲早就被打碎了丢在地上摩擦。如今她只是一个随遇而安的妃子,是一个柔弱如同浮萍的母亲。
她最看重的,不是皇宫里面的地位,也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自己的儿子,还有一辈子平安喜乐。
临别之时,阴妃几度昏厥,李祐心疼又唏嘘,可怜天下慈母心啊。
马车缓缓出发,马车前后,六百六十六个护卫垂头丧气,眼神迷离。
大唐军中儿郎,在长安飞黄腾达的机会多,在军中立功升迁的机会多。
可跟着王爷去了封地,那妥妥的一辈子没了。
六百六十六个护卫都是军中的兵痞,混点军功,回去娶婆娘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就在昨天,一个中年富商模样的男人跟着牛进达将军来了一趟左武卫。
这些混迹军中多年的老兵们也没在意,在长安染上的不良习气显露无遗。
今早,他们接到通知,要跟着王爷去齐州。
那个中年人是什么正经人?正经人这么过来挑人的?
大意了, 被偷袭了,牛将军就不能提前通知一下吗?装个样子也算回事啊!
热风吹过,李祐掀开马车上小窗的帘子,深吸一口气。
七月的天气,燥热无比,车队后面扬起长长的灰尘,如同一条土龙,朝着东方扬长而去。
离开长安,踏上官道,两侧的树影不断略过,时而阴凉时而燥热中夹杂着阵阵蝉鸣,这一刻,李祐感觉连空气都似乎变得分外香甜。
“来人!拿纸笔!”
是时候准备赚钱的事情了,齐州不管是人口还是消费力,都比不了长安。
浑身舒爽的时候,就不要浪费这大好时光,赚钱计划,开始吧!
很快就有侍女送来笔墨纸砚,在一旁悉心研磨,马车里,一阵阵兰花草袋散发着幽香,侍女身材婀娜,面容姣好。
李祐微抬着眼皮,目光平静。
正在研墨的侍女瞬间脸上羞红,低头看着自己轻纱无法完全掩藏的胸脯,紧张之余又极为惊恐,却又不敢有所异动,只能轻咬着嘴唇,眼神躲避。
可她并不知道,李祐现在满脑子都是粉碎、溶解、过滤、解析……
抬头,执笔,挥毫泼墨,字虽然歪歪扭扭,但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寥寥数笔,几个物件的图形跃然纸上随后放在面前的案几上缓缓晾干。
石磨、麻布、漏斗、木炭。
李祐清楚的记得,唐朝,私人可以售盐。
可很明显,现在的大唐,太平的很,就是穷。
当兵的,也穷。
“都尉,这活俺们干就行,您跑过来干嘛啊。”
杜宏摸了摸脸上的褶子:“本都尉不是信不过你们,而是你们啊,一个个都懒散惯了。”
“现在咱也没有啥敌人,过两年回家了,你们连种地都不会,老子急啊。”
一旁的士兵赶忙赔笑:“都尉操心啦,嘿嘿。”
一个个得了便宜还卖乖,但也反映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折冲府之中,一片和谐。
杜宏拿起水袋个灌了一口,随后从一旁解开马匹,骑着就朝着西边奔袭。
“你们搞快些,运的东西越多,钱越多。”
……
晚上,书桌旁,李祐看着马周统计过来的原材料,发现这些折冲府的士兵简直不要太强。
他们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之前那些农闲时候的百姓还有匠人三天的工作量,关键是,工钱还一样多。
“王爷,工坊中的粮食酒今天产量提高了一倍。”
“可还是供不应求。”
马周疑惑着,叹息着。
“以往我总以为大唐百姓手里是没有钱的,可现在看起来,似乎并不是这个样。”
李祐笑呵呵看着马周,“你以为百姓手里没钱,那是他们没有赚钱的法子。”
“这种情况就不是百姓的问题了,是大环境的问题,是大唐整个环境的问题。”
马周恭敬点头:“现在确实不一样了,王爷,您心里通透,马周却像是经历了一场梦一样。”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事情,给齐州的百姓带来了如此之多的好处,马周心里开心。”
李祐看着这个家伙,不知道该说什么,历史上,马周就不是一般人。
此人胸怀大志,颇有才学,更有民生疾苦的历练,狠辣无比,手段极多。
这样的人,如果不当大官,那活脱脱就是浪费了才华。
可现在,马周似乎一点也没有当大官的想法了。
李祐试探性问道:“马周啊,你在齐州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不如我举荐你入朝为官,如何?”
本以为马周的志向和自己料想的一样,听到这话,定然会激动的不行。
可谁知道,李祐看到了马周眼神之中浓浓的疑惑。
“什么?王爷,您是不是嫌弃马周了?”
“马周在王府中兢兢业业,对王爷肝脑涂地,王爷要赶我走吗?”
李祐:“额……不是,你这个家伙,不要乱想……”
马周梗着脖子:“不去当官,打死也不去。”
“当官有跟着王爷做生意好?”
“当官能让这么多百姓手里有钱花?”
“当官,能让齐州城成为大唐最繁华的城池?”
马周几句话让李祐犯了难。
他没法告诉马周,你在长安,我在齐州,你我搭配,里应外合,不更好吗?
马周严肃看着李祐:“王爷,马周当过官,当了三年,看着百姓遭罪了三年。”
“写了不知道多少奏折,上峰就像是没有看到一般,百姓到底重要不重要,我也不知道。”
李祐看过很多书,也知道很多历史。
这个时期,对百姓太不友好了。
看来马周是真的很受伤。
“属下虽然不是什么才华横溢之辈,但心中也有一番理想抱负。”
“如今,属下就想跟随王爷做一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
李祐有些沉默,自己倒没有想那么多。
来到大唐,不得赚钱?不赚钱,怎么花钱?
不赚钱怎么活?
不赚钱,怎么享受?
李祐的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尤其是书房里,如同仙境一般。
小小的水车在中间的小水池里不断的滚动,水气弥漫,充满了趣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