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曾许人间第一流”的《大唐:太子又被弹劾了》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太极殿上,李承乾怒声道:“这太子,不做也罢!”从此贞观再无太子!数年后,当有人上奏再立太子之时。当年被李承乾怒斥的文武百官纷纷站了出来,斥责道:“我朝太子正在西域为我大唐开创万世之基!何须再立太子?”彼时,李承乾战慕容,败阿史那,意气风发!......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3-12-14 06:0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太子又被弹劾了》,由网络作家“曾许人间第一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曾许人间第一流”的《大唐:太子又被弹劾了》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太极殿上,李承乾怒声道:“这太子,不做也罢!”从此贞观再无太子!数年后,当有人上奏再立太子之时。当年被李承乾怒斥的文武百官纷纷站了出来,斥责道:“我朝太子正在西域为我大唐开创万世之基!何须再立太子?”彼时,李承乾战慕容,败阿史那,意气风发!......
崔家的动作很快,也就是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泾阳老百姓就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儿,一个个都表现得很愤慨。
你不用指望老百姓能分辨事情的真伪,也别奢望他们会去追根溯源,既然有人这么说了,那么他们就这么信。
而崔家此举,却是把杨林几家人给折腾得够呛!
本来就是一群糙汉,谁他妈会听你讲道理?
当然,这里面也有杨林几人刻意封锁消息的缘故,他们也担心崔家收到风后会提前做准备。
不过,这也让他们憋了一肚子的火,对崔家的怒意已经达到了极致。
至于说长安城的商铺,杨林等人交给了家里的人去打理,倒不是说他们不在意长安城的生意,而是他们更想亲眼看看崔家到时候会是个怎样的表情。
报复的快感如果不能亲眼所见,那不管听起来有多爽,都差了那么点意思。
对于这一切,李承乾不在意。
不管泾阳的老百姓怎么愤慨,这火总是烧不到他头上来,除非他真的在此时拉着粮食大摇大摆的离开泾阳。
但他会这么做么?
显然不会。
这两天,他除了盯着张二牛几人打造马车,剩下的就是戴着小丫头到处逛逛。
如今的小丫头,比刚开始的时候要活泼了一些,但也有限,仅仅表现在上街的时候,不会再小心翼翼地牵着李承乾的衣角罢了。
当然,她也不会离开李承乾的身边。
“大哥,那是什么?”小家伙突然看到有一群人围在一起在摆弄什么,当即就好奇了起来。
李承乾顺着小家伙指的方向一看,好家伙,居然是皮影戏?难道说,唐朝就有皮影戏了?
不过,这些人显然是不打算在泾阳表演什么皮影戏的,看他们这样子,应该是在收拾行头,十有八九是奔着长安去的。
“想看就去看呗。”李承乾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摇头苦笑。
一听李承乾这话,长乐赶忙伸出戴着手套的小手拉着李承乾就往那边走。
一个人她可不敢去。
无奈之下,李承乾只得跟着小家伙一起走了过去。
而在他们身旁,刘三等人也是跟了上来。
只要他们两人出门,总是有人护佑在四周。
哪怕他们就二十来人,但在这一条上,仍然不敢大意。
“不好意思两位,我们正在收拾行头,可能无法给两位表演了。”见到李承乾两人走过来,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汉就站了出来。
都不用过脑子,就看这两人衣着之华丽就知道这是他们招惹不起的人。
李承乾笑道:“是我们叨扰老人家了,我看诸位的行头,是表演皮影戏的吧,舍妹没见过,不知可否通融一番?”
说到底,他终究只是披了一张李承乾的皮罢了,思想上还是一个很后世的人。
职业在他眼中,尚且没有贵贱之分,有的也仅仅是老弱之别。
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太子,这等事需要他出面么?
“贵人也知道皮影戏?”不过李承乾这话倒是让老汉意外,没想到这小地方的人也知道他们祖传的手艺。
“也只是略知一二。”李承乾差点儿就脱口而出,我何止听过,还见过!不过话到嘴边却是立马止住了。
这要是被有心人传回长安让李世民知道了,难免给他留下一些隐患。
略知一二的说辞,却是刚好合适。
“你这老汉好生啰嗦,我家公子既然想看,你还不赶紧拿出家伙事来?”
一旁的刘三见老汉磨磨唧唧的,当下就嚷嚷了一句。
在他看来,李承乾表现得客客气气的,那是自家公子有涵养,爷们儿一个糙汉,讲究个什么涵养?
刘三这么一嚷嚷,一群人当即停了下来,看了看老汉,不知该怎么是好。
他们这些人,身份卑贱,哪里招惹得起这样的贵公子。
“别听他的,他就是一糙汉,老人家莫要介意。”李承乾还秉承着后世尊老爱幼的习惯,说道,“老人家让他们表演就是,放心,不会让几位白演。”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老汉顿时作了个揖。
有钱赚,不管是在哪里都无所谓,这大冬天的还出来卖艺,不就是为了讨生活?
“不知是去府上,还是就在这里?”老汉问了一句。
李承乾看了长乐一眼,长乐摇了摇头,她才不想回去呢,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要是就回去,那岂不是白出来了?
对于长乐而言,在家里就像在皇宫,还是有些拘束的,只有在这外面,她才能感受到一丝丝自由的空气。
见她这般模样,李承乾说道:“就这吧,有碳炉没,给舍妹准备一个,这大冷的天,坐的时间长了,也怪冷的。”
“有的,有的。”老汉忙不迭的找出碳炉,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这年头,木炭可不便宜,平日里他们都不舍得用。
见老汉去准备碳炉,李承乾摆摆手,喊来刘三说道:“待会儿打赏五百文铜钱,记住,别太张扬。”
李承乾也没打算给太多,钱这东西,多了也未必是好事。
很快,皮影戏开始了。
从没见过这东西的长乐,看了个津津有味。
而这铿铿锵锵的也引来了不少人驻足,尤其是一些孩子。
他们平日里哪见过这个,当下就被那几个会跳的小人给吸引了。
但有意思的是,不管他们如何被吸引,一个个都是宁愿离得远远的,或者站在左右歇着看,就是没有一个人敢凑到李承乾兄妹的身前去看。
明明那里视野更好,更加宽阔甚至还有一个碳炉,但就是没人。
看到这一幕的李承乾,也算是真切的见识到了这个年代所谓的阶层。
“大哥,坐那长凳上的不是上次给我们买馒头的贵人么?”
在距离李承乾他们不远处的角落,几个小乞丐窝在一起,其中有人指了指李承乾,问了一句。
为首的少年一听,也看了过去,点头说道:“就是那憨货,上次还给我们买了好些馒头,你说,我要是现在去要,他会不会再给我们啊?”
“还是别了吧。”有个小姑娘怯生生地说道,“那人身边好多护卫的。”
讨食的生活怎么可能容易,平日里挨打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而为首的小乞丐咬了咬牙,说道:“不管了,昨天晚上就没找着吃食,几个弟弟妹妹都快饿得不行了,挨打就挨打吧!”
说完,这小乞丐就冲了上前。
正护佑在李承乾四周的亲卫见有人冲了过来,正准备动手,那小乞丐马上就跪了下来,嘴里大声地嚷嚷道:“几位大爷,赏口吃的吧,赏口吃的吧!”
说着,小乞丐不停的将头在雪地里捣鼓,跟小鸡啄米一样。
小说《大唐:太子又被弹劾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听到身后的动静,李承乾回头看了一眼,总觉得这小乞丐有些眼熟,但又有些不敢确认:“你是长安城的那个小乞丐?”
“对对对,贵人还记得我,真是太好了,不知道贵人能不能再赏我们一些吃食。”小乞丐当即就激动地嚷嚷了起来。
他从没想过李承乾会记得他们,毕竟人家什么身份怎会记得他一个小乞丐。
李承乾有些意外,说道:“你们不是在长安么?怎么跑这来了?”
他确实有些难以理解,按理说,哪怕是讨饭,也肯定是在长安更有优势。
“都是要饭,在哪里要有什么区别。”小乞丐敷衍了一句,实情当然不是他说的这么简单。
李承乾也没有多问,这跟他无关,随口对刘三说道:“买几个馒头给他们。”
对于这个小乞丐,李承乾并不厌恶,当初就是他们让李承乾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唐的骄傲,或者说是大唐的底气,所以几个馒头,倒是无碍。
刘三点了点头,刚刚没认出来,这会儿认出来了,倒也没有真的拳脚相加。
在泾阳遇到长安的老熟人,怎么也有点儿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对于这一个插曲,李承乾没当回事儿,继续陪着长乐看皮影戏。
长乐也只是一开始被打扰了一下,但很快就投入进了皮影戏中。
相比起怜悯,绝对没有这新奇的皮影戏更加吸引她。
每个人的怜悯其实都是在满足了自身物质和精神追求之后,才生起来的。
没多久,一场皮影戏结束了。
“两位贵人可还满意?”刚结束,老汉就凑了上来,虽然在周围看戏的人不少,但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角。
小家伙很是开心的点了点头,倒也没张嘴,李承乾牵着她站起来,说道:“很有意思,想必诸位到了长安,定会引得人流如织。”
“承蒙贵人吉言。”老汉笑眯眯地说着,说完就等在一旁,等待李承乾的打赏。
他之前可是见着了,一个破履烂衫的小乞儿李承乾都能随手丢几个馒头,他们奉献了如此一出好戏,这少年人断是不会少了他们的。
当下,也有些期待起来。
大户人家的豪赏,他们也不是没听说过。
只是让他失望的是,李承乾说完这话,转身就走,并没有停留的意思。
而看着几人离开,老汉的脸色顿时就僵硬了起来。
这一来的话,可就亏大了啊!
关键是,钱没挣着还搭进去了一炉炭火,这才是最让他心疼的地方。
“呸,什么玩意儿,看戏了连个赏钱都没有。”
当即就有人走了过来,啐了一口。
“真是越有钱的人,越扣!”
啪!
这人话刚说完,一个大耳刮子就抽了过来。
刘三怒目直视几人,道:“谁给你们的胆子,敢在背后非议我家公子?”
说完,又是一个大耳刮子抽在了另一人脸上。
几人敢怒不敢言。
刚刚也就是没发现刘三去而复返,否则借他们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当着刘三的面说这些。
没见他们走人了,老汉都不敢吱声么?
这种事,他们也不是没遇到过,通常也只能哑巴吃黄连罢了。
最多,也就是如刚才那两人一般,过过嘴瘾。
“我家公子说了,赏钱五百文。”说着,刘三就把五百文钱丢在了老汉的脚下,悻悻然的走了。
如果这不是李承乾交代的,他是真不愿意给这些人钱,都什么玩意。
他琢磨着,怎么也得找人教训一下这两个口无遮掩的家伙,对,回去就找人,这会儿,他还得跟上去护佑李承乾。
老汉看到这一幕,又愣住了,再看了看被扇了一个大耳刮子的两人,叹息了一声,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五百文的赏钱,不算少了!
卖艺这些年,也没有几次一天能挣到五百文的。
但关键是,钱挣了,人也让他们给得罪了。
摇了摇头,老汉说道:“你们这嘴啊,以后能不能管住些?”这事儿闹得。
跟上去的刘三自然没说这事,闹心的事怎么能说给自家公子听。
他都已经想好了,自己这边确实抽不出人手去做这件事,但现在不是还有杨林他们么,这事交给他们,一定能给你安排得妥妥的。
走了没多远,之前的小乞丐带着五六个更小的乞丐拦在了前面,二话也不说,一个个直愣愣的跪在地上磕头,嘴上嘛,无疑是些感激之言。
当然,你别以为他们真的是心存感激才等在这里。
人家聪明着呢!
好不容易碰上一个有钱还大方的主,还不得趁机多薅点儿?
几个馒头不过是一顿饭的事情,怎么着也得从李承乾身上再薅下一顿晚饭啊!
但人家的聪明之处就是咱知足,也不开口了,就是来感谢你的大恩大德,顺便卖个惨,要不怎么会一窝蜂的都出来?
“哥,他们好可怜啊。”小长乐眼瞅着他们破履烂衫的,忍不住说了一句。
没有了皮影戏牵引心神,小姑娘善良的本性涌了出来。
李承乾看了看这些人,突然心神一动,道:“那要不把他们带回家,以后给你做个玩伴?”
“好啊,好啊!”小姑娘兴奋地说道。
她本来就没朋友,这会儿,真要是多几个同龄的孩子倒是不错。
但李承乾可不是这么想的,这些小乞儿虽然年岁不大,但是可塑性却是比刘三等人强多了。这两年可能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过两年呢?
他的势力总是要扩大的,到时候又有谁能帮他呢?
就像这次,他居然一个合适的人手都安排不出来。
有了这样的想法,李承乾的心思就活络多了。
“愿不愿意跟我走?”
几个小乞儿也是一愣,不是吧,我们就想弄点儿吃的,你居然想把我们拐走?
他还没说话,一个胖胖的小家伙说道:“那我们还会饿肚子么?”
天知道一个小乞儿,怎么吃胖的……
李承乾笑着说道:“那是自然。”
心思活络起来的李承乾,再看这些小乞儿,眼里的神情明显就不一样了。
他相信,只要自己慢慢的给他们树立三观,十年后,二十年后,哪怕是让他们对付大唐,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他真正的心腹。
他现在缺少的,就是一些自己完完全全信得过的人。
可惜,到了现在,一个都没。
现在所有的一切,说白了,还都是李二给的,哪怕是刘三等人。
他真的很需要一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班底。
小说《大唐:太子又被弹劾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是要把人往死了逼啊!
“幸好我们昨天走了。”杨姓商人有些后怕地说道,“要不然,就这些家伙,恨不得剥了我们的皮。”
说到这里,他倒是笑了起来,杨林他们可算是倒了大霉!
PS:无语了,刚写完准备设定自动更新的,手滑了……
一连几天,李承乾都带着小长乐在院子里给她做新玩具。
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他几乎不过问。
其实也没什么好过问的,因为一切都是按照他的安排在运行,他不认为,就这个年代的商业思维,能和后世相比。
当然,也可能真有商业奇才,但总不至于他随便遇到几个人就都是商业奇才吧?如果那样的话,只能说明他太倒霉了。
而在当晚的第二天,张二牛就上门了。
他愿意跟李承乾走。
他家就他和他闺女了,两父女相依为命,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填饱肚子。
这几年的泾阳,商业环境是越来越差,毕竟灾荒年,实在带不动商业的发展,闹得他这个手艺人还饿肚子。
至于另外几人,他们都拒绝了李承乾,李承乾也没在意,强扭的瓜不甜,有一个张二牛,不错了。
不过,他们虽然拒绝了李承乾的邀请,但还是来了,主要还是帮李承乾打造他设计的马车。
有一说一,李承乾设计的马车绝对在这个年头来说,是最顶尖的存在,哪怕是皇帝的车架,他们也不认为能比李承乾的强到哪里去。
之所以愿意来,还是因为李承乾给他们的图纸,太吸引人了。
当然,既然不愿意跟着李承乾走,他们对那核心的技术,也就不再有念想。
这几天,都是他们负责马车的主要框架,最核心的一块,还是张二牛再弄。
这就是现实,想要获取什么,总得付出什么。
“公子,这个到底是用朱尿泡还是用羊皮囊,我暂时拿不定主意。”张二牛有些疑惑,他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无外乎就是为了降低马车的颠簸,但具体用什么,他还真不敢下定论。
李承乾正陪着长乐一起给长乐的小木马上色,听张二牛这么一问,他笑了笑,说道:“为什么要纠结于到底用什么呢?不管是朱尿泡还是羊皮囊,不都买回来了么?你都试试,看看哪个的效果更好,不就得了。”
“这有些浪费了吧……”张二牛毕竟出身小门小户的,有些舍不得。
这可都是花了铜子买的,要是换成粮食,够他两父女吃很久了。
李承乾苦笑一声,道:“行了,到了我这里做事儿,别太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儿,以后只要你想做的,都可以尝试一下,做坏了不要紧,但记住,一定要总结好每一次的经验,不管失败还是成功。”
张二牛傻愣愣地点了点头,倒也没多说什么,转身继续去做自己的了。
因为张二牛做的是核心的东西,所以李承乾专门给他弄了一个工房,其他的工匠可没这个待遇。
“你都给我画歪了。”这时,长乐小嘴一瘪,看着李承乾刚刚因为跟张二牛说话,心不在焉的上色,结果画歪了的地方,眼泪水都快掉下来了。
“那这个不要了,我们让他们重新做一个。”这木马是这两天几个工匠新做的,不过图纸是李承乾画的,他只是让几个工匠按照图纸做出了这些木头,最后的拼凑是他和长乐一起完成的。
长乐一听这话,连忙摇头道:“不,不要!我就要这个,但是你给我画歪了。”
她还是第一次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做一件事,这让她很新奇,也很高兴,反正,她很享受这个过程。
听到她这话,李承乾笑了。
为了长乐他也是操碎了心,把后世的亲子游戏都弄了出来。
“那都画歪了,怎么办,好丑的,要不我们还是换一个吧,这个不要了。”李承乾故意逗弄小姑娘。
长乐一听,连忙就准备用手去抱着木马,这可是她第一次和大哥亲手制作的东西,至于木头是怎么变成那样的,她可管不着,难不成,她还要去问问树是谁种的么?
见她准备上手去抱,李承乾一把拉过她,说道:“好好好,就这个。你这要抱上去,新做的这件披风可就毁了啊!”
长乐身上披着的,正是之前李承乾让春花她们做完手套后,给长乐做的雪狐皮披风。
整件披风雪白雪白的,披在长乐身上,别提多好看了。
虽说李承乾让春花她们先给大家做手套,做完手套后再给长乐缝制这披风,但春花几人岂会那般?当然是两位小主子的事优先。
一听李承乾这话,长乐笑了笑,然后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嗯,披风上一点污渍都没有。
就在李承乾兄妹情深的时候,长安。
但凡是在长安城数得上号的人家,谁不知道李承乾此时就在泾阳而且遇到了麻烦。
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提及,只不过私底下几乎都在打听着事情的最新进展。
而这时,房玄龄的家里,魏征和孔颖达几人正在一起煮茶。
孔颖达说道:“这崔家是越来越过分了。”
“哼!”魏征冷哼了一声,道,“阻拦太子车架,我看他们读的圣人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魏征这个人吧,有些怪。
如果说是李承乾刻意针对士族,那他肯定站士族。
但如果士族表现得太过于无礼,那第一个喷士族的十有八九还是他!
他这个人,就认死理!
“行了,这也不是我们能管的事,看看吧,看看殿下怎么处理这件事儿。”房玄龄说道,“说起来,这件事儿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刚好可以看看殿下的能力。”
几人点了点头,是这么个理!
崔家,的确能帮他们称一称李承乾的斤两。
虽然说之前在太极宫的时候,李承乾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一次的偶然表现还是没办法让他们这群老臣折服的!
这一点儿大家都心知肚明。
“对了,最近长安市面上的皮毛都被人抢购一空了,这事儿你们知道么?”说着,孔颖达提到了这个事。
“商人逐利,这个正常,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又发现了什么商机,这般囤积皮毛,定是有什么大生意。”魏征很无所谓地说道。
商人嘛,不干这些逐利的事儿,他反而觉得不正常。
不过在他看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房玄龄也点了点头,说道:“无妨,让长安县令盯着点儿就是。”
对于他们来说,这的确只是个小事情。
只是他们又怎么会想到,这个小事情,最终给大唐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PS:鉴于昨晚手滑,定时点成了发布,那就说一下更新时间。因为签约状态没改,这个试水推已经是意外之喜,原本是准备一直日更,到五月底改状态再两更,不过终究有意外之喜,所以今后还是两更,哪怕之后都没推荐了,也坚持两更到底。
更新时间呢,通常是早上9点半之前和晚上11点半之前,当然,如果有另外的时间段,大家也可以提意见。
小说《大唐:太子又被弹劾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皇宫,李二同样收到了消息。
不过,他的关注点和其他人可不一样,默默的看着那句话,喃喃自语。
“风可进,雨可进,皇子不可进?”摇了摇头,李二说道,“这小子想干什么?如果他当时开口的话,崔家也不敢拒绝吧?”
他想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偏偏就留下了这么一句狗屁不通的话。
他哪里知道,这句狗屁不通的话,最后竟然差点儿干成了他想干却一直干不到的事情。
“现在高明在做什么?”李二想不明白,问了问身边的内侍。
自从百骑司提前组建以后,李二放了很多人出去,其主要目的,就是监察天下,这和他一开始成立百骑司的初衷,已经有了些变化。
“回陛下。”内侍说道,“殿下这几天都在泾阳的宅子里,并没有外出。”
李二有些不明白了,难道说,他真就指望那几个商贾帮他聚沙成海?
如果就这能力的话,那还是别去什么吐谷浑了。
在大唐,大家还能收敛点儿,毕竟是当朝太子,但是去了吐谷浑,慕容伏允那老匹夫,可不是什么读书人啊。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小人你用这招试试?
“长乐呢?”说着,李二突然想起了自己闺女,问道,“她最近怎么样,太子有好好照顾她么?”
对于自己的长女,李二还是很宠溺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父亲的都喜欢闺女,就跟后世好多女儿奴一样,当然,最重要的是女儿和自己终究没有冲突。
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吧。
至于具体到底是不是的我们就不知道了。
内侍回道:“皇后娘娘那边倒是有收到消息,说是殿下将公主照顾的极其周到,夜里长乐公主害怕,都是殿下抱着公主入眠的。”
“这小子,还真跟房相他们说的一样,颇有长兄风范。”听到这个,李二倒是笑了,笑得很开心。
“对了,燕王府上那件事查清楚了么?跟燕王有没有牵连?”李二突然想到了之前快马出长安那档子事,当下追问了一句。
“暂时还没查清楚,但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应该跟燕王无关。”
对于这件事,李二看得不是一般的重。
如果是那家伙干的,他能接受。
哪怕这件事儿,砍头都够了,但他依然能够接受。
毕竟他们两家有着世仇,一个想要为家族复仇的人,李二其实不在意,或者说,还有些期待,至于说厌恶,那不存在。
你可以说李二这不好,那不行,但你要说李二没有心胸,那真是扯淡。
既然两家有世仇,他也不怕你来报仇,不管是阴谋诡计,明枪暗箭,他都不介意,只要你能承担复仇失败的后果,他绝对欢迎。
但这事只能是因为复仇,绝不能牵连到燕王。
毕竟,玄武门的前车之鉴,还在世人的脑海中回荡,要是再来一次类似玄武门的事情,他李二颜面何存?
“继续查,一定要查清楚!”这件事,李二很重视,其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发起一场灭国之战。
内侍躬身领命,片刻后,才说道:“那殿下那边,需要我们援助一二么?”
“不用管。”对于李承乾的处境,李二不担心,很无所谓的态度,“既然他想自己出去闯出一片天地来,那就让他去。
区区士族的刁难都应付不了,他还闯什么闯?”
要说没有怨气吧,那不可能,毕竟李承乾之前在太极殿上说的话,真的很伤他这个当父亲的心。但要说有多大怨气吧,也不至于,李二的心胸能承受这样的打击。
再说了,做都做了,还怕别人说?
他要是真怕别人说,玄武门之变怎么可能赫然出现在正史上?
《贞观政要》中记载,李二看过由房玄龄所精修的《高祖实录》《太宗实录》后,对于玄武门一事有异议,要求“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魏征听闻后赞美李二怎么说的“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史书记载春秋笔法,为尊者讳,然而直至后世所见史书中依旧皆知李二是如何射杀了李建成,而不是言语含糊,李建成造反李二平叛诸如此类。
所以说,李二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他真的有包容一切的心胸,也有直面一切的勇气!
同一时间,泾阳城,杨家。
因为这几天老百姓对他们三家尽是唾骂,所以这几天,几家的人都不敢出门,更别说去买粮食了。
在别人眼中,他们这是认怂了的表现,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他妈就是天赐良机啊,刚好让他们躲在家里没日没夜的缝制手套。
而且还能少买好多粮食!
对于李承乾,他们是彻底服气了。
好家伙,每一步都是按照李承乾当初所说的来的,就像一切都是他提前安排好的一样。
做生意做到这个地步,那当真没啥好说的。
除了佩服,还有啥?
“老杨,来,喝一杯。”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三人在家里愁眉苦脸的时候,三人却在杨家眉开眼笑的喝着酒。
“来,干一杯,这大冬天的,能喝一杯,也是一种享受。”杨林哈哈大笑。
这几天,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一双双手套放进库房,那就跟看到金子一样,那叫一个心情舒畅。
没的说,就是一个字,爽。
一杯酒进肚,李勤俭说道:“两位老兄,之后的事儿,你们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王德全说道,“干他娘的啊!被崔家压了这么多年,早他妈受够了,不趁着这次捞个本,这些年受的窝囊气都没地撒!”
“我不是说这个。”李勤俭说道,“我是说,等那贵公子走了后,我们怎么办?出气倒是痛快,但我们终究只是一介商贾,崔家拿捏我们还不容易?”
他说完,几人都叹了口气,是这个理。
这就是商人的悲哀,有钱不假,有能力也不假,但就是不得劲儿。
“你是什么意思?”杨林听出了李勤俭话里的意思。
李勤俭见他问起,便说道:“是这样的,我思量了一下,要不我们几家,加上那贵公子再开一家商铺,有他在前面,估计崔家动手的时候,多少都要顾忌一些。”
“你是让我们依附于那少年人?”王德全有些不敢置信。
要是愿意如此,他们早些年就依附崔家了。
李勤俭叹了口气,说道:“你还没看出来么?和他们比,我们什么都不是,而且,那少年人经商的手段,我就问你,你服气不?”
“服气倒是服气……”说到这里,王德全也叹了一口气。
确实,这几年他们经历了什么,可能真的就他们自己知道……
小说《大唐:太子又被弹劾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