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

精选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

一只绿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主角刘晓陆杨,是小说写手“一只绿耳”所写。精彩内容:“桃仁?”伙计一愣,上下打量了一番陆杨之后,才回道:“收是收,不过我们药铺里有固定提供药材的人,你去其他药铺里问问看吧。”陆杨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道谢之后便走了出去。万事开头难,这才第一家,才哪到哪呢。他连布庄都是走了好几家后,才给家里的几个嫂嫂接到活。这桃仁作为一味中药,他就不信卖不出去了。......

主角:刘晓陆杨   更新:2024-05-07 04: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主角刘晓陆杨,是小说写手“一只绿耳”所写。精彩内容:“桃仁?”伙计一愣,上下打量了一番陆杨之后,才回道:“收是收,不过我们药铺里有固定提供药材的人,你去其他药铺里问问看吧。”陆杨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道谢之后便走了出去。万事开头难,这才第一家,才哪到哪呢。他连布庄都是走了好几家后,才给家里的几个嫂嫂接到活。这桃仁作为一味中药,他就不信卖不出去了。......

《精选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彩片段

马甲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穿越、种田、历史、佚名穿越、种田、历史、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一只绿耳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目前已写1286980字,小说最新章节第593章 还是皇上大气,不与臣一般见识,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穿越、种田、历史、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写的是真的很好很好 如果对历史感兴趣 真心算是看下来最好的一部穿越文了 不乱诗文 不乱造物 步步细节

太无语了说钱就是拿来花的是你的钱吗?你想及时行乐想咸鱼你得有能力啊

发现了,男主也不会说话,那只能说明作者的文笔问题

热门章节

第214章 小处写大处

第215章 出点汗就没事了

第216章 一夜未眠

第217章 果然得到了就不会珍惜

第218章 我能做梦,你怎不让照玉兄也做一下呢

作品试读


李掌柜笑道:“你那三个嫂嫂也是第一次在我们店里接绣活,具体的绣品好坏暂时不得知,此次就先尝试一下,用这软缎绣些枕套和被面出来就行。”

陆杨明白李掌柜的意思,连忙同意,“行,就依掌柜所说的来。”

陆杨也不懂这些。

他只能看出绣活的好坏,哪懂什么枕套跟被面的花样跟穿在身上的花样的区别。

反正能接到活就行。

李掌柜见陆杨这么爽快,把新绣娘的价格也往上提了些。

“这三套绣品图样常见,你六个月后拿过来就行,价钱一套给你八百文,你看如何?”

陆杨也大概看了一下布料上的花样,就是一些鸳鸯戏水,牡丹花之类的。

对于这些,陆杨是个外行人。

他会看,却并不知道这些图样绣起来难不难。

也不知道六个月的时间三个嫂嫂能不能绣完。

不过看李掌柜的神情,说这些话应该也不是为了骗他。

想到这,陆杨笑道:“掌柜的比我懂的多,就如掌柜的说的那样吧。”

两人聊了会后,陆杨交了300文钱的押金,便与李掌柜道别。

押金是接绣活必须要交的。

陆杨走后,李掌柜看向墙上挂着的衣服,皱眉道:“谁挂的这件衣服,快把它拿下来!”

接下来,陆杨没有再进其他布庄,而是直接去了锦绣布庄。

锦绣布庄的掌柜是个瘦高的中年男子,面相看着有些凶。

陆杨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把手帕拿出来,等他数好手帕数量之后,拿了钱和押在那里的20文钱就走。

锦绣布庄不远处便有个药铺。

陆杨也不在乎门面的大小,既然看到了,就打算进去看看。

焕春堂面积不大,进进出出的人大多都是身着有补丁的百姓。

陆杨看了一眼里面的老大夫,在门前观察了一会之后,才走了进去。

老大夫正在忙着诊脉。

柜面旁有个伙计正在抓药,陆杨等人忙完之后,便走过去问道:“这位小哥,我想问一下你们药铺里收不收桃仁?”

“桃仁?”

伙计一愣,上下打量了一番陆杨之后,才回道:“收是收,不过我们药铺里有固定提供药材的人,你去其他药铺里问问看吧。”

陆杨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道谢之后便走了出去。

万事开头难,这才第一家,才哪到哪呢。

他连布庄都是走了好几家后,才给家里的几个嫂嫂接到活。

这桃仁作为一味中药,他就不信卖不出去了。

一个时辰后。

陆杨一连被四五家药铺拒绝之后,原本还有些信心满满的状态,现在已经有些蔫了。

难怪这满山的毛桃就让他给遇上了!

村里人也不是傻子,想来也是在这毛桃上碰过壁才任由着那一大片的毛桃随意掉落。

陆杨深深地叹了口气。

走了这么久,他的双腿已经有些酸了。

陆杨往旁边看了看,见前面有个茶摊后,连忙走过去坐下。

茶摊上人不算多。

大部分都是像陆杨这样过来坐一下就走的人。

茶摊上的大哥可能也养出一双利眼了,看了一眼陆杨之后,便低头继续干活。

陆杨要打听点消息,便找了个人多的位子坐下。

桌上的三人应该是认识的,看了一眼陆杨之后,又看了看周围。

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皱眉道:“这周围这么多位子,小哥怎地挑了这位子?”

三人身着短打麻衣,肩上挂着一条破旧汗巾。

看那肌肉隆起的臂膀,陆杨猜测三人是在码头做事的苦力。

陆杨是观察过三人的眼神的,见三人眼神清晰憨厚才敢过来坐。

闻言,陆杨笑道:“我见三位大哥面善,便想着过来与三位大哥打听点消息。”

三人一愣,看着陆杨那身文弱气息,一时间也没想明白陆杨能问他们什么问题。

之前说话的男子疑惑道:“你想打听什么消息?”

陆杨一笑。

“是这样的,我家人前些日子进山挖了些草药,现在不知道该去哪里卖,便想问一下三位大哥知不知道哪个药铺好说话一些?”

赵大便是之前说话的那人,他摇头道:“你家里人挖的草药,想必也是平常易见的草药,这药铺里若不是紧缺或者珍贵的药材,一般是不会收我们自己去采的草药的。”

说着,赵大便跟陆杨解释,为什么药铺不收他们的草药。

陆杨听完之后,暗自点头。

这挖草药也有讲究,不是熟手挖的话,药材破损度会高一些,同时药性也会大减。

这药铺向来都是跟熟手合作,缺什么药材说一声就行。

这挖药人与药铺之间,可能已经形成了一条流水线。

看着陆杨沉思的脸,赵大轻叹道:“你若是实在想卖,就去焕春堂吧,那的老大夫会收,只是价格会低一些。”

“焕春堂?”陆杨疑惑地看向赵大。

“我之前去那里问过,那的伙计说不收。”

赵大还未说话,一旁的络腮胡男子便回道:“他们与挖药人之间认识,肯定不会收你手里的东西,你要亲自去问老大夫。”

陆杨了然,“多谢三位大哥解惑。”

三人摇头,他们已经坐了好一会了。

见陆杨没有问题之后,便起身跟陆杨道别。

陆杨等三人走后,便从怀里拿出包着野菜饼的手帕,然后又从背篓带上解下来竹筒。

吃完两个饼子,又喝了几口水后,陆杨便往焕春堂的方向走去。

这一次陆杨非常幸运。

焕春堂里只有老大夫在,之前那个伙计不知去哪了。

见老大夫现在不忙后,陆杨连忙走到老大夫面前。

“大夫,我想问一下你们这收桃仁吗?”

老大夫抬头,看了一眼陆杨之后,才点头道:“收的,你有多少?”

陆杨也不知道有多少,想了想,陆杨从背篓里拿出之前晒好的桃仁。

“大夫您瞧,我家人晒的桃仁个个粒大饱满又好看,山上还有很多呢,估计有好几百斤。”

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陆柏等陆杨的身影不见后,才匆匆忙忙地往所租院子的方向走去。

陆杨回到家时,正是未时。

赵梨花三人正在屋里刺绣。

几个孩子在房里睡午觉。

刘晓在后院忙活。

陆杨也没有打扰赵梨花三人。

把东西拿到厨房里放好之后,便回房看书。

刘晓在后院忙活了一阵,见天色差不多之后,便准备回去弄晚饭。

刚进院门,刘晓便发现陆杨已经回来了。

透过窗子看到陆杨正在认真看书,刘晓便没有过去打扰陆杨。

拿着在菜园里摘好的菜便去了厨房。

一进去,刘晓便看到了正放在一旁的两盆水。

一个里面放着一大块肥肉。

另一个则是放着一大个的红烧肘子和一盘烧鸡。

刘晓身子顿了顿。

想到陆杨正在看书,便把心里的疑惑压在了心上。

刘晓这会也顾不得清洗篮子里的菜,打算把这肥肉先炼油。

这大热天的,可放不久。

晚上,陆家几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铁蛋这几个孩子把鸡骨头都嗦了几遍。

吃饭时,堂屋里都是几个孩子嗦骨头的响声。

陆杨看着,既好笑又有些心酸。

更别提刘晓几人见到这样的场面会有什么感受了。

饭后。

陆杨等刘晓和赵梨花几人忙完之后,便让铁蛋把几个弟弟妹妹带到院子里玩。

刘晓几人知道陆杨这是有事要说,便识趣地围坐在桌子旁。

陆杨从怀里拿出荷包,把里面的钱都倒到桌上。

“娘,我给爹他们买了坛浊酒,还买了些肥肉,付了李伯的钱,剩下的钱都在这里了。”

看着桌上那四个碎银,刘晓几人还有些恍惚。

这才忙活了半个月,她们就拿到了这么多钱?

刘晓回过神,伸手拿过那几个碎银。

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出一些手抖。

不知怎地,赵梨花三人的眼眶有些湿热。

刘晓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手上的碎银收好之后,便把剩下的几百文钱给了陆杨。

“这些钱你留着买需要的东西。”

赵梨花三人也点头同意。

陆杨看着,没有推辞。

收下之后,陆杨笑道:“娘,明天用猪油渣弄包子吃吧?”

陆杨故意说这话来转移刘晓几人的注意力。

刘晓点头,笑道:“娘知道了,你忙了一天,一会早点休息。”

“我知道。”

陆杨笑了笑。

“爹说他们在那边挺好的,等忙过这几天爹就准备回来,以后就去后山那边采草药,到时拿到怀仁堂那去卖。”

说着,陆杨便把怀仁堂掌柜说的话跟刘晓几人说了。

刘晓听完之后,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行,你爹也忙了这大半辈子了,也是该清闲清闲了。”

赵梨花点头笑道:“爹是该休息了。”

李静和周寻芳也在一旁笑着附和。

几人心里都看到了一些希望。

不再像以前那般迷茫。

如此下去,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的。

......

自从把桃仁卖出去之后,陆杨便没有再往县城那里跑。

他现在还有不到半个月的假期。

到时便要回学堂了。

前些日子心里有事,陆杨的计划有些没跟上。

这些天便赶了一些进度,开始刷以前的课业。

刘晓也看出陆杨这些天比之前更刻苦了。

现在手里有钱,刘晓也不再省着那些鸡蛋。

这几天每餐都炒了好几个鸡蛋。

陆大石在陆杨回来的第五天就回来了。

现在就是专门去后山那边采草药。


陆大石看了一眼厨房的方向,连忙挥手道:“你小声点,别让你娘听到了。”

陆杨嘴角一抿,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爹,这东西不能吃多,偶尔吃吃还成,怎还能当米饭吃呢?”

陆大石自然也是明白这些道理的。

他连忙解释:“没有天天吃。”

就是吃了几天而已。

陆柏在一旁补充道:“娘把那些酒糟分了几大份,让你嫂子她们拿回娘家了。”

至于他们是吃,还是喂鸡什么的,陆柏就不知道了。

陆杨闻言,便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

说起酒糟鸡蛋汤,陆杨看着眼前冒着热气的锅。

想了想,建议道:“爹,大哥,要不我们把这些酒糟弄成甜酒蛋汤,拿去县城里买如何?”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酒糟就能得到处理了。

陆大石和陆柏几人一听,倒是觉得这是个方法。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买而已。

陆杨看出几人脸上的迟疑,笑道:“试试吧,反正家里就那几只鸡,要不多养一些鸡也是可以的。”

陆杨又给陆大石几人提了个建议。

这些酒糟也是粮食,陆大石还真不愿意把这些酒糟给糟蹋了。

而且,那个酒糟蛋汤确实挺好喝的,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酒味。

这又是鸡蛋,又是米的,肯定会有人来买。

就是这个价格......

陆大石看向陆杨,问道:“杨子啊,你之前说里面可以放点糖或者盐,你娘头一回放了糖,糖比盐要好喝一些,但价格也要更贵一些,如此一来,卖的话,你看卖多少钱合适呢?”

陆柏和陆松、陆榕闻言,也看向陆杨。

平常人家可舍不得买这填不饱肚子的东西,若是定价太高的话,可就没人买了。

陆杨也看出来了陆大石几人心里的想法。

这酒糟本身就是粮食,里面又有鸡蛋,又有糖的。

这个价,还真低不了。

想了想,陆杨在保证成本的情况下,得出了一个适合的价格。

“爹,您看三文钱一碗,会有人来买吗?”

加了薄荷叶的茶水一壶就是三文钱,一碗馄饨也是三文钱。

他这卖三文钱,应该不过分吧?

陆大石虽然在县城里买东西的次数少,但是他在码头那边听到的消息却是多。

码头那边向来都是一些身强体壮的人过去打零工。

若是年轻一些还未成亲的,也舍得花几个钱买些好吃的吃吃。

这三文钱的蛋酒,说不准还真会有人买。

想到这,陆大石点头道:“我看可以。”

就这会功夫,陆杨几人便商量好了处理酒糟的方法。

趁着厨房那边还未弄好饭菜,陆杨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看着面前呼呼冒烟的木桶,问道:“爹,这一锅是第四锅吧?”

陆大石点头,“你娘之前拿来发酵的粟米,已经弄完了。”

之前两次因为没有经验,陆大石也不敢弄太多粟米。

后面熟练了之后,锅里才放得多一些。

陆大石顿了顿。

他看了一眼陆杨之后,才继续说道:“你娘怕这些酒卖不出去,便想着把这些已经酿好的酒卖出去之后,再开始弄粟米来发酵。”

陆杨理解地点头,“确实应该如此。”

既然已经聊到了这个,陆杨问道:“爹,除去之前未弄好的酒,家里有多少斤酒?”

之前陆杨买的坛子大多都是十斤装的,就是为了卖的时候方便些。

听到陆杨的话,陆大石笑道:“上次的酒一个坛子也没满呢,估计是有六斤。”

陆杨点头,都说三斤粮食一斤酒,这个数倒是在他的意料之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