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特警们立刻分散追击。
林峰冲到γ-9最后消失的窗口,只看到扭曲的管道和弥漫的灰尘。他懊恼地一拳砸在窗框上。王璇则快步走向γ-9刚刚藏身的纺纱机后。工具箱被踢翻在地,里面除了工具,还有一个被踩碎的微型通讯器。王璇的目光扫过地面,忽然停住。
在布满灰尘和油污的水泥地上,γ-9刚才站立的位置旁边,有几个用脚尖匆匆划出的、歪歪扭扭的字母,被灰尘半掩着:
**γ-9 → α-1**
箭头指向一个潦草的数字:**36**。
“γ-9指向α-1…36?”王璇的心猛地沉了下去。γ-9是第九号克隆体?α-1…是第一个?还是…最强的那个?36…难道是指…这样的克隆体,至少有三十六个?!
她抬头望向γ-9消失的方向,冰冷的恐惧感如同毒蛇缠绕上来。一个γ-9已经搅得天翻地覆,如果还有三十五个…甚至一个更可怕的α-1…“影子”的势力,如同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而陈文,此刻还在隔离室里。破局的钥匙,到底在哪里?那份1985年的档案,宋振华与父亲年轻时的交集,仅仅是开始吗?
隔离室的铁门在身后沉重地合拢,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喧嚣与探究的目光。陈文坐在冰冷的金属椅上,头顶惨白的灯光将他投下的影子拉得细长而孤寂。林峰最后那痛苦而挣扎的眼神,特警无声的包围,同僚们复杂的目光,如同冰冷的针,刺穿着他紧绷的神经。
他强迫自己闭上眼睛。不是逃避,而是深入那片被血色符号和父亲遗影笼罩的记忆沼泽。1985年的警校档案,林峰和王璇应该已经找到了。那份“青松计划”的评估报告,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尘封已久的、关于父亲陈志明年轻时代的一些碎片。
父亲很少提及警校的往事,只偶尔流露出对那段严格训练的怀念,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陈文记得,父亲书房抽屉最深处,有一张泛黄的黑白合影,被他用一张旧报纸仔细地包裹着。照片上的父亲穿着学员制服,面容青涩却眼神锐利,身边站着一个笑容温和、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那个男人…现在回想起来,那副金丝眼镜,那温和却带着审视意味的笑容,与振华集团创始人宋振华晚年的公开照片,在气质上惊人地吻合!照片背面,似乎用钢笔写过一行小字,但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模糊不清。父亲当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个…曾经的同事。”
“同事…”陈文在心底咀嚼着这个词,寒意从骨髓深处渗出。宋振华,青松夏令营的金主,青松计划的心理学顾问。父亲陈志明,青松计划的学员。他们之间的交集,绝非“同事”二字如此简单!那份报告里提到的“特定遗传表型群体”、“双生子模型”、“潜意识指令植入”…这些冰冷的术语,像毒蛇一样缠绕着陈文的心。
他和陈武这对双胞胎,难道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落入了“影子”精心编织的巨网?父亲当年的参与,是知情者,还是…实验对象之一?父亲后来坚决反对青松夏令营,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追查红绳案,是否正是因为洞悉了其中的黑暗,想要斩断这延续到下一代的罪恶链条?
父亲骨髓中的毒素,赵海生体内诡异的发光真菌毒素,同源的神经毒性…它们都指向一个方向——生化武器级别的控制手段!“影子”的核心,绝不仅仅是心理操控,而是更可怕、更隐秘的生物科技!赵海生被植入真菌处决,γ-9作为完美克隆杀手的存在,都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