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意林婉的“入侵”。
但让我真正开始产生恐慌的是,陈明和小轩开始用“林老师说”来否定我所有的教育方式。
这三个字成了家里的金科玉律。
对比之下,我十五年来积累的育儿经验变得一文不值。
“林老师说超前学习会扼杀创造力。”
当我把奥数班的报名表放在餐桌上时,小轩立刻把它揉成一团,“我不去!
婉婉阿姨说死记硬背会变成书呆子!”
陈明一边给林婉回消息一边头也不抬地说:“林婉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她说的肯定有道理。”
我看着小轩把报名表扔进垃圾桶,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那个曾经缠着我讲数学题的孩子,现在对我精心挑选的辅导班嗤之以鼻。
“林老师说母亲过度保护会影响独立性。”
于是十岁的孩子坚持自己上学。
我偷偷跟在后面,看着他差点被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车撞到。
当我冲上去拉住他时,小轩却用力甩开我的手。
“别碰我!
婉婉阿姨说我要学会自己面对危险!”
他的眼神那么陌生,像是在看一个多管闲事的陌生人。
那天晚上,陈明听完我的担忧后只是笑了笑:“林婉说得对,男孩子要早点独立。
我十岁的时候早就自己上下学了。”
我看着他手机屏幕上和林婉的聊天记录——她发来一张小轩在校门口的照片,配文是“我们的小男子汉”。
陈明回复了三个爱心表情,这是他从来不会给我的待遇。
5整理小轩房间时,我在枕头下发现了小轩的日记本。
我知道身为母亲,我不应该偷窥孩子的隐私。
可我实在好奇,这个家有了林婉介入后,小轩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翻开第一页,我的手指就开始发抖。
在“最崇拜的人”一栏,他工整地写着“婉婉阿姨”,还画满了小星星。
而“妈妈”那栏只有简短的“做饭好吃”,后面跟着一个敷衍的勾。
往后翻,几乎每页都有林婉的名字:“今天婉婉阿姨带我去吃了超棒的冰淇淋,爸爸也来了,我们三个玩得好开心。”
“婉婉阿姨说我比妈妈聪明多了,她说我遗传了爸爸的好基因。”
“要是婉婉阿姨是我妈妈就好了......”最后一页的铅笔画更是让我的血液更加凝固。
画上的三个人手拉着手,高个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