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说出真相的代价。
从今以后,我不再是那个沉默顺从的女孩。
我选择了站出来,哪怕这意味着被家人抛弃。
三、铁盒的秘密我走进房间,掀开床垫,果然看到那个生锈的铁盒。
身份证、初中毕业证、中考准考证复印件、还有我写给自己的信。
这是唯一能证明我是“林晓”的证据。
我抱起铁盒,走出家门。
我要去找张老师。
我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未来。
四、我终于说出了全部张老师见到我时,吓了一跳。
“你头上……你怎么了?”
我没说话,只是把铁盒放在桌上。
他翻开文件,一页页看过去,眼神从惊讶到心疼。
“你想怎么做?”
他问。
“我想申请清华。”
我说,“不需要他们签字。”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点头:“好,我陪你一起。”
他联系了清华招生组,说明情况,并承诺为我作证。
他说:“我会帮你争取机会。”
五、网络风暴那天下午,我在知乎发帖:《替弟弟考试三年,我考上清华却被家人抛弃》内容很短,却字字泣血:“我不是天才,我只是被逼出来的强者。
我叫林晓,一个被父母要求代替弟弟考试的女孩。
我考了全市第一,进了清华附中,却只能活在弟弟的名字下。
我爱学习,不是为了他们,是为了我自己。
可现在,他们想毁掉这一切。
我不想再逃了。
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帖子发出不到两小时,阅读量就破万。
评论区炸了:·“女孩替考逆袭清华,却被家人打压?
清华为什么不收?”
··“她不是作弊,是被家庭逼的。
清华如果拒收,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这样的学生不配进清华?
那谁配?”
··“转发+顶上去!
不能让她一个人孤军奋战!”
·有人私信我,说愿意帮我联系媒体。
有人给我捐款,说“别怕,我们挺你”。
还有清华校友留言:“如果这是真的,清华必须给她一个机会。”
六、清华最终决定面对舆论压力和我提交的材料,清华招生组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是否能够破格录取我。
几天后,张老师带来了好消息:“清华决定录取你。
不需要你父母签署任何材料,也不需要你再提供身份证明。
他们说,你的故事已经足够说明一切。”
他还补充了一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