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妊娠纹——那是18岁生育留下的紫色勋章,突然笑了。
打开变声器,她将音色调成最擅长的“委屈哽咽”模式:“程哥,那是我整容前的照片……我从小被收养,16岁时养父他……”声音在“他”字处卡住,这是她第一次在谎言里加入真实的创伤——16岁那年,她确实被邻居叔叔骗到仓库,只是没敢告诉任何人,连母亲都不知道。
这个从未愈合的伤口,此刻成了她最后的救命稻草。
附上从百度下载的“整容前后对比图”,她连夜联系修图师制作“恢复过程”相册:2014年3月的“术后第一天”,肿胀的脸裹着纱布,配文“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2014年7月的“拆线日”,半张脸还贴着胶带,却对着镜头比耶;最后是2015年的“重生时刻”,也就是她从电子厂辞职摆地摊的那年。
这些伪造的记忆,比真实的人生更光鲜亮丽,却也更易碎。
程远的态度软化得让她心惊。
他发来长篇安慰,说“爱的是灵魂不是皮囊”,甚至寄来La Prairie的精华液,快递单上的收件人写着“陈悦莹女士”。
当指尖划过精美的礼盒,苏莹莹突然分不清镜中人是谁——是每天凌晨修图的苏莹莹,还是相册里永远25岁的陈悦莹?
直到有天凌晨,小浩起夜时看见她对着屏幕抹泪,轻声说:“妈妈,你不化妆也好看。”
孩子的话像把生锈的刀,在她心里划出一道不深却永远渗血的伤口。
她知道,小浩早就发现了她的秘密,却一直假装不知道,就像她假装不知道孩子偷偷去工地搬砖。
她开始在深夜浏览程远的朋友圈:国企年会照片里,他穿着笔挺的西装举杯,领带夹是她送的“陈悦莹设计款”(其实是拼多多38元包邮);女儿的钢琴独奏会,他站在后台比心,配文“爸爸的小公主”。
这些照片下的点赞者,都是他口中“戴面具跳舞”的同事。
原来,他们都在扮演别人期待的角色,只是她的舞台在手机屏幕,而他的舞台在国企会议室,那些精致的面具下,藏着同样孤独的灵魂。
第四章:真相的暴雨11月的雨夜,苏莹莹正在给小雨讲解现在完成时,手机突然被十几条好友申请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