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却格外清明:这一次,我没有缺席。
而外头的世界呢?
三年里,从高压到松绑,从封控到开放,政策每天在变,消息每天在刷。
有人恐慌,有人躲藏,有人疯传偏方,有人掐点囤货,有人咬牙坚持。
而我心中也泛起过一句感慨——能平安度过这三年的人,不管是运气好、心理素质强,还是提前准备周全,都不简单。
三年如梦,醒来一切仍在,只是人事已非。
好在这一世的我,比前世更勇敢,也更坚定。
有些人失去了,但也有人如愿而来。
我站在窗边,看着阳光落在婴儿床上,女儿睡得香甜。
我知道,风暴终会过去。
8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果断缩减了电商业务的规模。
不是因为做不下去了,而是我知道,大浪一来,能站稳脚跟的不一定是跑得快的,而是“稳得住”的。
资源该收的收、渠道该砍的砍,我一边把电商业务逐步转交给爱人打理,一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
她问我:“你真的还想回职场?”
我点了点头:“嗯,我这次不是去试错的,是去补课的。”
就这样,我再次踏入了职场。
这一次,我不再是那个对职场充满幻想的“新人”。
虽然依然走的是前世走过的老路,但每一步我都踩得更稳了——有同事在背后挖的坑,我提前绕开了;有领导递来的“糖衣炸弹”,我也看穿了;至于自己曾经挖给自己的那些坑……我学会了填。
前世走过弯路的地方,这一世我学会了怎么直行;前世没挺过的场合,这一世我懂得了退一步如何海阔天空。
我已然换了几次工作,就像前世一样。
有时候是项目结束,有时候是公司调整,也有时候是我主动选择离开——但不同的是,这一世的我,每离开一次,都带走了更多积累。
每一次转身,我都在为那一次重逢做准备。
终于,2025年,那个我曾在35岁被拒之门外的公司,又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
收到面试邀请的那一刻,我握着挂断的电话沉默了好久。
曾经那个让我失望透顶的地方,现在又向我伸出了橄榄枝。
我轻轻地笑了一下。
不是喜悦,也不是讽刺,而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的平静——像是多年之后重新走进旧地,连风都带着熟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