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恩而久食其禄之处,以怀扶汉之心。
何况当下汉室已亡之今。
我念及于此心灰意冷,原打算安然世外,不理世事而巧度余生。
然念及汉室乃久存于世之国,恩泽亦久施天下,福泽惠及苍生四百余年。
今离去之际,天下朝中竟无一家和一臣,愿持忠良节气以施报之图存一二之举,更勿言能有随之殉死和抗争败死之人。
我念及于此,又何忍坐视如此,若有必要,我愿做为汉室相争败死之人。
因此修下此信,送揽大王以表忠汉室之心。
大王乃汉室帝王之胄,素来仁义无双,性情贤善恩慈,四海内享有威望。
今又得跨有荆、益二洲,麾下又有良臣虎将,将士更是高达10万之众。
还望大王早日兵出荆益,北上讨贼兴复汉室。
我愿举家南下入蜀,效忠于大王。
刘备得郭满信阅毕后,心甚与之同怆,又先前早已探得献帝多次受辱终退位之事,心感汉室已然不存而悲泣,早以神伤日久。
得左右之人屡次苦慰方止悲痛,今又得阅郭满之信,心再又悲之如初。
属臣又苦劝良久方止。
之后招诸葛亮同座对饮于密处商议郭满致信之事,刘备忧然怅曰:“陛下受辱退位,贼子曹丕僭越受之,汉室已然不存。
孤乃帝室之胄,自年少起兵创此基业,实为扶汉室图存。
然如今汉室实亡,名亦不存。
郭满信中谓孤言:‘早日兵出荆、益,北上讨贼兴复汉室’。
可如今汉室不存,若兵出伐魏,恐师出无名。
若强行之,怕是有违仁德,乃天理之不容。
汉室在时,我乃大汉之臣,尚能师出有名,兵出勤王,以清君侧之名而公然讨贼。
现今汉祚已终,汉室不存。
如今我等皆为丧家之犬也,留此基业已然无义,不如早散,各安其命。”
诸葛亮闻刘备之言后,低头扶扇沉默顿刻,眉宇间微琐又松。
像是胸有成竹却又有所疑惑,刘备察觉不解问之曰:“孔明有何良策和顾忌,不妨直言相告!
何故有此不寻常之色?”
诸葛亮闻刘备之问,弃扇于坐旁后,起身跪至刘备面前,恭敬拜伏于地不起,刘备不知孔明何故如此,疑惑问之。
孔明依旧伏地言道:“臣有一秘密玄机之事,涉及天外三界伦理秩序,言之恐有天谴。
若大王准许相告,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