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陶行知先生的经典名言,学生们听了,都好奇地问:“苏老师,这句话好特别啊,是谁说的?”
苏瑶心中一惊,急忙解释说是自己偶然看到的。
“再这样下去,恐怕会暴露我的秘密。
可是我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苏瑶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而此时,期中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
苏瑶一方面要应对老师们的质疑,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们复习,同时还要想办法解决自己身体的奇怪状况。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校园环境里,她就像一艘在波涛中航行的小船,努力朝着自己心中的教育彼岸前进。
她能否在期中考试中证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又能否解开身体奇怪状况的谜团?
一切都充满了悬念……第三章:期中风云,转机与危机随着期中考试的日益临近,苏瑶的压力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她深知,这次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她能否继续推行独特教育理念的关键转折点。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苏瑶将陶行知先生“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其中。
她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她着重辅导课本上的重点知识;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深入思考。
在复习过程中,苏瑶发现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得益于之前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出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学生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和提问。
“苏老师,我发现历史书上这个事件和我们之前讨论的校园植物多样性好像有点联系,它们都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一个学生在课间兴奋地对苏瑶说。
苏瑶听了,心中一喜,这正是她所期望看到的学生思维的拓展。
“你观察得很仔细!
这就是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学习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个知识点。”
她鼓励道。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学生们的这些积极变化。
教导主任依旧对苏瑶的教学方式持否定态度,时不时地在各种场合旁敲侧击,表达对她的不满。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