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完结文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是“夏山河”的小说。内容精选:我意外穿成大秦二公子,布局多年,现在就等胡亥乱秦。秦始皇突然驾崩?没办法,我只好造反。可谁知秦始皇这厮居然是假死!而他也收到了我造反的消息。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盖聂进宫,盖聂杀了中车府令,丞相李斯被处五刑,夷三族。嬴政这时候发现掌控不住局面,因为胡亥被我吓住,下一步就是传我皇位了。...
主角:赵凌嬴政 更新:2025-04-11 06:4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凌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夏山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是“夏山河”的小说。内容精选:我意外穿成大秦二公子,布局多年,现在就等胡亥乱秦。秦始皇突然驾崩?没办法,我只好造反。可谁知秦始皇这厮居然是假死!而他也收到了我造反的消息。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盖聂进宫,盖聂杀了中车府令,丞相李斯被处五刑,夷三族。嬴政这时候发现掌控不住局面,因为胡亥被我吓住,下一步就是传我皇位了。...
蒙武没走几步,一个宫廷侍卫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蒙老将军,陛下有请。”
蒙武叹了口气,如今的局面,还只有始皇陛下来破了。
真不知道始皇陛下怎么看上赵凌的,是看中他的政见相同,或是他的气魄胆识,但那小子太疯了,让他当上皇帝,大秦不到半月就得灭亡。
“陛下,二公子的大军将咸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一只鸟都飞不出去,密探无法出城查探扶苏公子下落,领兵之人名叫韩信,不知蒙恬将军是否抵达咸阳。”
“丞相王绾出城至今未归,不知去向。”
“反贼张良被宣入殿,廷尉孟巍然、常奉西文彦、典客白祁等三族十余名大臣被下死牢,因盖聂在殿中,密探不敢进殿查探,具体原因,还需问蒙武将军。”
章邯第一时间已经向嬴政禀告他所得到的一切信息。
“张良?那个六年前在达阳武县意欲行刺朕的韩国余孽?”
嬴政面沉如水,喃喃自语,“六年前赵凌还未离开咸阳,而且才十二岁,定不是他。”
“听闻那张良传承于道家黄石公,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他怎么会追随赵凌?”
章邯站在一旁,始皇帝现在也没有真的问他,但他还是回道:“应是被二公子远超常人胆识和抱负所折服吧。”
他以为嬴政已经选定赵凌了,这个时候或许是可以回答的。
嬴政面色一凝,冷声道:“看来你也被赵凌折服了。”
章邯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跪地抱拳:“章邯至死忠于陛下。”
始皇帝还未驾崩呢,无论赵凌表现得有多么亮眼,他都不该折服于赵凌。
除非始皇帝已经将皇位传给赵凌。
“起身吧。”嬴政没有多看章邯一眼,脸上也没也不见怒意,反而是笑了起来,“将三大氏族的人打下死牢,他怎么敢的?还真不愧是朕的儿子。”
他本来对赵凌不费一兵一卒就控制住咸阳城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但听到赵凌将三大氏族在朝上的官员全都打进死牢,还是不免暗叹了口气。
终究还是太年轻,骤登高位便目空一切,失去三大氏族的鼎力支持,莫说秦国的财政会紧张,军队会恐慌,赵凌拿什么去平衡朝堂?
一个张良吗?他就算有些才干,仅凭他一人,如何解决朝堂空虚,人才凋零的问题?
失去三大氏族的官员调度,大秦何以运转?
嬴政却没有因此慌张地就要出去解决这一切,他还需问清赵凌究竟为何针对三大氏族。
若他们是反对赵凌登基,亦或是觉得他已驾崩便可以随意欺凌新君,那三大氏族的人也确实该整理一下了。
大秦是他嬴政的大秦。
将来无论是赵凌还是扶苏登基,那也是他们的大秦,他嬴政的继承人容不得任何人欺辱,哪怕是三大氏族的老臣也不可以!
张良的问题他倒没放在心上。
大秦横扫八荒,曾经反嬴政的人何其的多,但现在朝中六国贵族当官的也不少,赵凌随便给他个职位,有什么大不了的。
嬴政不愧是一统华夏之人,心中丘壑可纳百川,哪怕曾经刺杀过他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愿意归顺,他也并不介意。
“陛下,蒙武将军求见。”"
“他真不杀胡亥?”
嬴政再听到密探传来的消息后,脸色有些阴沉,“可他竟然蠢到要将那些反他的人送出宫去。”
“到现在还没封锁咸阳,他当真以为就凭一个盖聂和王离的三千兵马就能掌控天下了吗?”
“向百官宣示仁德?”嬴政冷笑了一声,问站在一旁的章邯,“章邯,你认为他的仁德,朝堂上那些人会买账吗?”
章邯跪地垂首,面无表情地回道:“臣不知!”
嬴政听到这个回答,显然不满意,问得更加直接了:“朕问你,你认为赵凌放出去的那些人,他们会做什么!不准说不知!”
章邯有些惶恐,更不敢抬头。
兹事体大,身为臣子,按理说他不该妄论,始皇自有决断,但嬴政逼问,他不想回答也不行了。
“禀陛下,臣以为,那些反对二公子的大臣们一旦出宫,必联合各方势力对二公子发起反攻。”
“大公子还活着,这可是二公子当着文武百官亲口说出来的。”
“二公子只留下丞相右冯去疾和王离,却没留王绾。”
“丞相王绾本就是支持大公子的,以他的威望,只需打着大公子的旗号从萧关和汧县调兵,两个时辰大军便可直抵咸阳。”
“大臣们一旦出宫,二公子必败无疑。”
章邯很清楚,他能看出来的事情,始皇陛下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
嬴政安静地听章邯说完,其实就相当于让章邯把形式捋一下,自己逐一分析。
“赵凌自称为朕,分明已打定主意继承帝位,不可能再让位与扶苏,若真要让位与扶苏,大殿外直接言明,那些儒生也不可能反对,他还能得个贤名。”嬴政喃喃自语,眉头渐渐皱起。
“他杀赵高时可没任何犹豫,对李斯处五刑,夷三族,也不见仁慈。”
“得罪赵高和李斯那一党,却又不杀反他的人?他的脑子里面究竟在想什么?”
赵凌隐忍多年,说明他绝对不是蠢人,而且他分明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却又在关键时刻犯下这样的错,实在不应该啊。
就算他有三川郡的兵马,但就那点兵马根本没有机会抵达咸阳,沿途的县郡就会将他们拦下。
王离三千甲士再加上宫中禁军,也是必败无疑。
“申时才放他们出宫?”嬴政眉头突然想到一个关键的点,问道,“现在什么时辰?”
章邯回道:“禀陛下,已是巳时,还有半个时辰便是午时。”
“距申时还有两个半时辰。”嬴政认为自己猜到了赵凌想干什么,眉头舒展,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原来这逆子是在拖延时间啊!他先稳住朝中大臣,不让他们自尽,只需让他们交出信物,以他们的性命为要挟,便能控制城中各大世家。”
“申时过后,放不放人,还不是他说了算?难怪他会留下冯去疾……”
嬴政说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
章邯也是好久没见始皇陛下露出这般发自内心的笑容了,连忙说道:“陛下洞悉无遗,二公子大才,乃是大秦之福啊!”
嬴政刚才那么一说,章邯都听得有些热血沸腾,亦认为赵凌是这么谋划的。
他没想到,看起来明明是必败的局,竟然还有生机。
如果赵凌杀了百官,肯定会引起不少反弹,毕竟兔死狐悲,而且那样做,整个秦国朝堂都会陷入瘫痪状态。
若大臣纷纷自尽,城中那些世家们也会反他。
以他现在的兵力想要彻底镇压,胜率也不足一成,或许他能在盖聂的保护下离开咸阳,但这皇位注定与他无缘。
只有像始皇帝说的这般,徐徐图之,公子扶苏在他手中,到底是生是死,也就是他的一句话。
或许公子扶苏已死,他说救下了扶苏,不过是想先稳住儒家门生。
听章邯给出这样的评价,嬴政收敛了笑容,佯怒道:“为君者,言而无信,耍这种小聪明,终究还是上不得台面。”
如果赵凌真的如他所说的去做,嬴政的内心其实是很欣慰的,在自身兵力远远弱于对手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兵不血刃做到这一步,已经称得上奇才了。
若给他足够多的兵马,他又能做到什么地步?
嬴政为赵凌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些担心扶苏的安全,他早已派人去查扶苏是否还活着。
扶苏就是被那群儒生给洗了脑,就缺少赵凌那杀伐果断的气势和无所不用极其的手段。
若是扶苏继位,赵凌在一旁辅佐,大秦那些藏在暗处的敌人又算得了什么?
寝宫殿前,百官退去,连禁卫们都站到三百步之外。
冯去疾身着华丽的锦绣官袍,浑身上下却充满了儒雅从容的气质,面对赵凌,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惧意,被留下后也没主动问赵凌缘故,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好似一棵千年不朽的松柏。
赵凌和冯去疾互相打量着对方,赵凌留下冯去疾是因为冯去疾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的人。
他对当今朝堂的情况并不算熟悉,总不能把百官都杀了,冯去疾在朝中声望极高,冯家也有一定的底蕴,让他帮忙管理文官,那就是再好不过的。
两人对视良久,赵凌终于开口问道:“冯丞相可朕为何留下你?”
冯去疾拱手道:“二公子,您可是要请扶苏公子回城继承大统?”
刚才百官皆跪地臣服,连王绾那个坚决拥护扶苏,且崇尚周礼的人都迫于形势跪地称臣。
唯有冯去疾一直不跪,在那乌泱泱跪倒在地的大臣中间犹如鹤立鸡群。
他甚至到现在都不愿称赵凌一声陛下。
赵凌笑道:“冯丞相看朕像是为他人作嫁衣的人吗?”
冯去疾质问赵凌:“那敢问二公子,公子扶苏是否真的还活着?”
“自然还活着,君无戏言。”赵凌盯着冯去疾的眼睛,问道,“难道说冯丞相也是扶苏那一党的?”
“好一个君无戏言!”冯去疾根本不作回答,抚须大笑起来,“二公子,冯去疾见二公子杀赵高,斩李斯,原以为你是一代枭雄,没想到你竟也是个迂腐之人,你这样的人,你没有始皇之霸气果断,当不得皇帝!”
赵凌算是听出来了,这位冯丞相哪里是扶苏那一党的啊,他分明就是在暗示自己,要想当皇帝,就得杀了扶苏啊。
他不肯称臣,绝对不是因为什么文人风骨,或是对谁忠心不二,有可能就是权衡利弊之后觉得赵凌没有胜算罢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