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后续

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后续

虞琴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果然,等苏暖来到那户卖奶的人家时,就听他们说,家里的羊奶已经被人都买走了。羊每天产奶的斤数都是一定的,这户人家就喂了一只母羊,每天只产两三斤左右羊奶。苏玉一下子把羊奶买光了,苏暖自然要空手而归。苏暖没买到羊奶也不失落,接着又问了几家养羊的人家,却被告知,他们家的羊奶,也都被人买走了。不用说,这一定是苏玉干的好事。苏暖没想到她这么贪心,不过贪心点也好,这样得到的教训就更深刻。今日恰逢镇上有集市,苏暖没买到羊奶,就想去集市上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山鸡野兔什么的,买回去也能炖汤。只是今天没有猎户来集市,苏暖逛了一圈,也没看到山鸡野兔,倒是看到一个老羊倌牵了头产奶的母羊。那母羊头上插着草标,看着倒像是贱卖的意思。“老人家,你这母羊怎么卖啊?”老...

主角:苏暖苏玉   更新:2025-02-28 17: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暖苏玉的其他类型小说《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后续》,由网络作家“虞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果然,等苏暖来到那户卖奶的人家时,就听他们说,家里的羊奶已经被人都买走了。羊每天产奶的斤数都是一定的,这户人家就喂了一只母羊,每天只产两三斤左右羊奶。苏玉一下子把羊奶买光了,苏暖自然要空手而归。苏暖没买到羊奶也不失落,接着又问了几家养羊的人家,却被告知,他们家的羊奶,也都被人买走了。不用说,这一定是苏玉干的好事。苏暖没想到她这么贪心,不过贪心点也好,这样得到的教训就更深刻。今日恰逢镇上有集市,苏暖没买到羊奶,就想去集市上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山鸡野兔什么的,买回去也能炖汤。只是今天没有猎户来集市,苏暖逛了一圈,也没看到山鸡野兔,倒是看到一个老羊倌牵了头产奶的母羊。那母羊头上插着草标,看着倒像是贱卖的意思。“老人家,你这母羊怎么卖啊?”老...

《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后续》精彩片段


果然,等苏暖来到那户卖奶的人家时,就听他们说,家里的羊奶已经被人都买走了。

羊每天产奶的斤数都是一定的,这户人家就喂了一只母羊,每天只产两三斤左右羊奶。

苏玉一下子把羊奶买光了,苏暖自然要空手而归。

苏暖没买到羊奶也不失落,接着又问了几家养羊的人家,却被告知,他们家的羊奶,也都被人买走了。

不用说,这一定是苏玉干的好事。

苏暖没想到她这么贪心,不过贪心点也好,这样得到的教训就更深刻。

今日恰逢镇上有集市,苏暖没买到羊奶,就想去集市上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山鸡野兔什么的,买回去也能炖汤。

只是今天没有猎户来集市,苏暖逛了一圈,也没看到山鸡野兔,倒是看到一个老羊倌牵了头产奶的母羊。

那母羊头上插着草标,看着倒像是贱卖的意思。

“老人家,你这母羊怎么卖啊?”

老羊倌伸了伸手指,“三百文钱,只要你拿得出三百文,我就把这母羊卖给你。”

三百文,竟然这么便宜?

要知道就是论斤卖,这么大一只母羊,怎么也得卖一吊钱。

老羊倌叹气道:“不瞒你说,我这母羊是得病了,生下小羊后,一直都不好好吃草料,也不让小羊喝奶,生生把小羊给饿死了。”

“卖羊肉的屠户嫌它有病,只肯出二百文钱,我一气之下跟他吵了一架,这才把羊牵到了这里。”

清河镇养羊的人多,镇上平时不缺羊肉,羊肉的价格不仅比猪肉低,而且不如猪肉好卖。

再加上老羊倌的母羊还生病了,所以屠户才狠命压价。

三百文买一个母羊其实挺合算的,但是得弄明白这母羊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苏暖的目光落在母羊身上,又问了老羊倌几个问题。

“这母羊生产之前还好好的,等生下小羊羔后,就成这个样子了。”

老羊倌也不知道母羊得的是什么病。

苏暖仔细打量了母羊几眼,还上手摸了一下,结果却发现这母羊的体温有些高。

怪不得屠户狠命压价呢,原来这母羊发烧了。

苏暖不是兽医,但耳濡目染,懂得一些浅显的医理。

现在看母羊这个样子,很像是得了急性乳腺炎的样子。

苏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把这母羊买下来,万一是急性乳腺炎呢,自己手里有方子,完全可以治好这母羊。

母羊刚生产没多久,正是产奶的时候,要是病治好了,一天至少能挤两斤羊奶,到时候就不用每天买羊奶了。

就这样,苏暖花了三百文,把这只母羊买了回来。

她把羊牵回来后,韩氏很快就迎了上去。

“暖暖,哪来的母羊啊?”

苏暖道:“我花钱买的。这母羊生了病,羊主人急着出手,就让我买下来了。”

听到苏暖只花了三百文钱,韩氏道:“贵倒是不贵。但这母羊生了病,这羊肉还能吃吗?”

“我买它不是为了吃肉。这母羊的病,我能治。”

苏暖刚说完,韩氏就问道:“暖暖,你还能给羊治病?”

“以前家里人会给牲畜看病,所以我也知道一些。”

反正韩氏和余氏平时也不见面,她也就随便捏了个借口。

母羊两天没有吃喝,又走了这么长的路,很快就趴在地上不动了。

苏暖看母羊的情形不太好,要是再不救治,只怕熬不了几天了。

她仔仔细细回想了一遍,又试着上手摸了一下,这次终于确定,母羊得的就是急性乳腺炎。

而救治的方法也简单,只要有蒲公英就行。

苏暖昨天刚去山里挖了些野菜回来,这些野菜里就有蒲公英。

新鲜的蒲公英捣烂,直接敷在患有乳腺炎的地方。

当她把清凉的药膏敷上去时,母羊叫了几声,但因为没有力气,很快就放弃了抵抗。

除了外敷,还要内服。

苏暖让韩氏帮忙看着母羊,自己又去厨房熬了一锅蒲公英汤剂,掰开母羊的嘴,一点一点的喂它喝下。

这样折腾了半天时间,母羊的精神终于比回来时好了许多。

苏暖喂了它几棵蒲公英,它也慢吞吞的吃完了。

能吃东西就是好事。

想必再过一天,母羊就能恢复健康了。

张家这边,当张屠夫从镇上回来,发现苏玉买了几大罐羊奶时,立时暴跳如雷。

“你个败家娘们,老子在外面辛辛苦苦挣钱,你可倒好,用老子的辛苦钱买这些没人喝的羊奶。”

苏玉虽然有私房钱,但她舍不得动,花得是张屠夫平日里存的钱,因此她此时也有些心虚,没敢大吵大闹,反而解释道:“当家的,你听我说。我发现了一个挣钱的路子。你不知道,我二姐最近巴上了刘家,天天往刘家送酸奶,听说得了不少钱呢!”

事关挣钱大计,苏玉也顾不上吃醋了,直接把苏暖怎么挣钱的事说了出来。

“酸奶,酸奶是什么?”张屠夫听得一脸茫然。

“我听刘家的婆子说,那酸奶是用羊奶做的。”苏玉说道:“这酸奶的做法应该不难,回头我把这做酸奶的方子偷学回来。以后我们也能卖酸奶挣钱了。”

张屠夫却有些将信将疑,但苏玉跟他一再打包票,保证过上几日就能把买羊奶的钱挣回来,他也只能暂时相信。

毕竟这羊奶买都买回来了,就姑且信她一回吧!

苏暖不知道崔氏要偷学她的方子,她此时正帮母羊揉搓产奶的地方。

大概是蒲公英起了作用,母羊并没有怎么反抗,看样子似是舒服了一些。

苏暖有了信心,晚上的时候,又给母羊按揉了半个时辰。

第二天天亮后,苏暖又给母羊做按揉时,才顺利挤出了温热的羊奶。

而原来一直萎靡的母羊,精神也好了许多,甚至还有了胃口,啃食起了院子里的杂草。

苏暖摸了摸母羊的体温,温度已经降下去了,看来救治及时,母羊的病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不过母羊两天没有吃喝了,挤出来的羊奶并不多。

苏暖也怕母羊的病还没好,把挤出来的羊奶都倒了。

早上照样煮的是前天买的羊奶。

苏暖煮羊奶的时候,总觉得有人在偷看她,猛一回身的时候,眼角余光看到了一片衣角。

不用猜了,肯定是苏玉。

苏暖煮完羊奶,便将喝剩下的羊奶放在阳光下,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好了,这样晒上个两三日,酸奶就发酵的差不多了。”

苏玉就躲在不远处,将苏暖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原来制作酸奶的法子就这么简单。


她给刘家大小姐做了不少点心,得顺路捎过去。

哪知道去了刘家,却被人告知,刘老爷已经带着一大家子去了郡城。

留下来的徐管家有些不好意思道:“老爷走的时候不让人大肆宣扬,所以我就……”

苏暖根本没听徐管家后来说了什么,她只是心里一沉,“徐叔,你跟我说句实话,刘老爷去郡城是不是跟鞑子要南下有关?”

徐管家看了眼周围,才低声道:“鞑子南下不南下,我们不知道。但老爷生性胆小,一有个风吹草动,就不敢在镇上住了。”

苏暖这才松口气,原来刘老爷也没得到什么确切信息,只是出于谨慎,才带着一家子去了郡城。

只是这么一来,她又失去了一个收入来源。

苏暖可惜归可惜,但还是大方的将那些雪媚娘和松饼都送给了徐管家。

徐管家笑呵呵的收下了,“等老爷他们回来,我就派人通知你。”

清水镇距离县城有十几里地。

等苏暖三人赶到城里时,已经快到中午时分了。

“暖暖,那就是我们当铺。”

胡春生是在当铺做伙计,已经做了三四年了,对街上的铺子都比较熟悉。

“那边是李记杂货铺,铺子的张老板认识的人多,肯定知道青砖在哪卖。”

胡春生给苏暖指了杂货铺的位置,便要回当铺那边。

“春生哥,你等等。”苏暖从背后的筐子里取了两个馅饼,“这是我婆婆早上烙的馅饼,你回去可以当午饭吃。”

胡春生没拒绝,笑着说了一句,“以后来县城,有事可以到当铺那边来找我。”然后就走了。

苏暖没急着去杂货铺,而是跟沈言商量,先在城里逛一会儿再说。

沈言半个时辰前刚歇息过,身子还不太累,看苏暖一脸的兴致,便点点头:“那就走走,顺便找找这里有没有书肆。”

苏暖边走边看。

县城要比镇上热闹许多,行人的穿着也要更讲究一些,说明能买得起吃食的人不少。

如胡春生所说,街边的小摊上也有卖吃食的。

苏暖本想买两个肉包子尝尝味道,但是觉得肉包子铺看起来不大卫生,就没了胃口。

最后,她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一家相对洁净的摊子。

“相公,我们在这吃两碗馄饨吧!”走了这么久,苏暖有点渴了,这时候就想喝点汤。

沈言自然不会反对,于是两人找了副干净的桌凳。

卖馄饨的是一对夫妻,很快端来两碗馄饨。

苏暖吃了一口,觉得味道一般般,不过分量很足,因此来吃馄饨的人不少。

“相公,你觉得怎么样?”

沈言低头喝了口汤,“没你做的好吃。”

苏暖笑了:“那是。我做的馄饨,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吃完馄饨,两人又逛了一圈,苏暖也看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刚好走到一家书肆附近,苏暖便陪着沈言进去问了问。

书肆老板姓李,是个看上去很和气的中年人。

听到沈言要领抄书的活计,他便让伙计去取笔墨。

“如果这位相公的字写的确实好,我们书肆这边不仅会提供纸墨,价格方面也不会亏待你。”

“那价格是多少呢?”苏暖知道沈言不好意思问,索性直接替他问了。

李老板笑道:“那要看是抄什么书了。抄一本《三字经》或者《千字文》可以得一百文。

当然日后合作的多了,也可以抄写其他书籍,价格也会更高一些。”

这时候,伙计也把纸笔拿来了。


苏玉回到张家时,苏暖已经去了山上。

这些日子,她天天往山上跑,山上哪有药材,哪有野果,都被她摸得很清楚了。

上次采猕猴桃时,苏暖就在一处灌木丛中发现了高粱泡和野葡萄的身影。

这两种野果既酸甜可口,又富含汁水,放到发酵好的酸奶中,能很好的去除羊奶的膻味。

苏暖采了满满一筐子,才打道回家。

酸奶需要的材料差不多都已经备齐,可以动手做酸奶了。

早在苏暖把羊奶带回家时,韩氏就不是很喜欢那股味道。

现在看苏暖用新买的小铁锅加热羊奶,韩氏就忍不住说道:“暖暖,羊奶喝起来膻得很,你煮这么多的话,恐怕要浪费。”

“这羊奶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做酸奶的。”

苏暖边说边搅拌锅里的羊奶,免得底部糊掉。

韩氏好奇道:“什么是酸奶?”

“就是牛奶和羊奶的一种发酵物。”苏暖把羊奶加热到一定程度,就熄灭了炉灶里的火。

这时候,她才揭起厨房的一个陶盆,看了看前两天剩下的老面皮。

老面皮是做手擀面的时候剩下的,苏暖当时想发酵些老面皮蒸馒头和包子吃,便留了一块和好的面。

两天过去,老面皮已经发酵的差不多了,苏暖揪了一点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不错,已经有酸味了。

这块发酵好的老面皮,就是发酵酸奶的起子。

没办法,现在没有那个条件弄到酸奶菌种,只能使用这种最原始的办法了。

有发酵好的面皮代替酸奶菌种,苏暖又找了个干净的坛子,将煮好的羊奶全都倒了进去。

想要酸奶发酵得好,还得维持一定的温度。

苏暖将坛子直接放到铁锅里,隔上半个时辰就加热一次。

晚上睡觉的时候,苏暖也没忘记给铁锅烧水,为此她夜里起来了好几次。

当然,辛苦没有白费。

天亮后,苏暖迫不及待的揭开坛子时,发现羊奶已经成功发酵成了酸奶。

她舀了半勺,尝了一口,味道非常浓郁,口感也不是很酸,总之味道刚刚好。

照她以往的经验来说,这酸奶差不多是做成功了。不过这酸奶是要给孕妇吃,为了安全起见,苏暖在早饭之前先喝了半碗。

韩氏起床后,听说苏暖已经把酸奶做好了,当即要尝尝。

此时距离苏暖喝酸奶才两刻钟的时间,她没敢让韩氏多尝,只给对方舀了两勺。

韩氏先是小小的尝了一口,继而惊讶的睁大了眼睛,“这羊奶好像没有膻味了,吃起来还酸酸的。”

苏暖笑道:“娘可能没注意,我煮羊奶的时候,还放了糖和杏仁。加糖可以让羊奶变得更好喝,而杏仁可以去除羊奶中的膻味。”

没了膻味的羊奶喝起来美味的很,尤其是这酸酸的羊奶,让人喝了还想喝。

韩氏眼巴巴的看着苏暖,还想再来一些。

“这酸奶还没做好呢!等我往里面再放些野果,娘再尝尝味道。”

昨天采来的高粱泡和野葡萄都放到了阴凉地保存,此时过了一晚上,果子还都新鲜的很。

苏暖挽起袖子,先将高粱泡和野葡萄清洗一遍,然后再用盐水浸泡。

韩氏看着苏暖里里外外的忙活,惦记着那还没做好的酸奶,烧火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苏暖过来淘米下锅的时候,看韩氏不时往外张望,笑道:“这山里的野果保不定有虫卵,用盐水浸泡是为了彻底把果子洗干净。”

高粱泡和野葡萄足足在盐水里泡了一炷香时间,苏暖才将两样果子捞出来又清洗两遍。

高粱泡只要捣乱就能直接放入酸奶,而野葡萄还需要剥皮。

等苏暖把一碗野葡萄剥完,米粥也差不多熬好了。

这个时候,都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苏暖还是一点不适都没有。

她便给韩氏调了一碗放了高粱泡和野葡萄的酸奶,让对方再尝尝味道。

韩氏第一次吃酸奶的时候,就觉得那味道已经够好了。如今碗里加了高粱泡和野葡萄,酸奶一下子就多了些果子的酸甜,吃起来口感更好了。

韩氏一边吃一边赞叹:“好吃,没想到羊奶还能做出这么美味的东西。”

沈言起来后,苏暖也给他送去一碗。

只是考虑到高粱泡微寒,所以苏暖只往酸奶里面放了些野葡萄。

野葡萄吃起来酸得很,但是放到酸奶中,野葡萄的酸与酸奶的奶香相结合,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吃。

一向不爱吃零嘴的沈言都忍不住将一碗酸奶吃了个精光。

要知道他平时除了三餐饭外,是不吃任何零食的。

苏暖看他吃的格外香甜,对自己做的酸奶就更有信心了。

而刘家这边,徐管家当天已经跟刘老爷说了苏暖做酸奶的事。

只是一旁的姨奶奶柳氏却不依道:“我不要酸奶,只要猕猴桃。”

徐管家顿感为难。

刘老爷也察觉到了,哄着柳氏道:“刚才徐管家不是说了吗,那猕猴桃已经没有了。要是那酸奶不好吃,我再给你寻其他东西,好不好?”

柳氏这才不闹了。

徐管家看着老爷安抚好了柳姨娘,赶紧悄悄退下去了。

苏暖带着酸奶再来时,徐管家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苏暖手中的粗瓷罐。

“这里面就是你说的酸奶吗?”

苏暖点头,还从怀里掏出一个木勺,舀了些给徐管家尝味道。

酸奶一入口,徐管家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这酸奶味道不错,吃起来酸酸甜甜,一点都没有膻味。”

苏暖回了个灿烂的笑容,“当然没有膻味,这奶是发酵过的,既有营养又好吃还开胃,最适合孕妇吃了。”

这种酸酸甜甜的东西,确实比较开胃。

徐管家觉得柳姨娘多半会喜欢,于是便问这酸奶的价格。

苏暖早就想好了,“徐叔只管看着给吧,反正你肯定亏待不了我。”

她说的是实话,刘家根本不差钱,亏待不了她,与其她漫天要价,不如让徐管家出一个合适的价钱,还能留个好印象。

徐管家笑道:“你这丫头有意思,这样吧,你连这罐子一起给我,我给你半吊钱。”

半吊钱就是五百文钱。

苏暖买的这个罐子只花了二十文钱,羊奶也只花了几文钱,算起来她足足能挣四百多文钱。

她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马上就把罐子递给了对方。

徐管家接过罐子,“你别急着走,先等我一会儿。要是姨奶奶觉得味道好,以后还少不了要麻烦你呢!”

徐管家让她在门房等上一会儿,自己带着酸奶去了柳姨娘的院子。

只是还没走到那边的院子,就遇到了大小姐月英。

“徐管家这是去哪啊?”

徐管家知道这位大小姐与柳姨娘不对付,小心的回道:“奉了老爷的吩咐,要给柳姨娘送些东西。”

“我爹也在柳姨娘那里吧!”月英微微嘲讽道:“不过仗着有了身孕,就每天撒娇卖痴,不是要这个,就是要那个。怎么,她又要什么东西了?”

别看这位大小姐只有十岁,但因为太太只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因此自小是把她当男孩养的,人精明的很。

徐管家不敢糊弄她,老老实实道:“柳姨娘想吃酸的东西,正好有人会做酸奶,就做了送过来。”

月英没听过酸奶的名字,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但她不想让柳氏独享这道美食,便扬了扬下巴。

“既然是酸的东西,肯定是开胃的。娘这些日子胃口不太好,徐管家也别光顾着那个女人,这酸奶也往我们院子里送上一份。”

大小姐都发话了,徐管家哪敢拒绝,连连答应着,等大小姐走后,才轻叹口气。

得,现在连大小姐也惦记上了这酸奶。

现在只希望小姑娘做的那个酸奶,能让这两人满意。

不然的话,别说柳姨娘那一关难过,就是大小姐这里,他也不好交代啊!


一文钱对于这妇人不值什么,她直接就道:“那给我两文钱的。不过要挑大的。”

旁边有人本来想买火烧的,看到这妇人买了两文钱的酥鱼,想着这价格也不贵,便也要两文钱的。

“小姑娘,也给我挑大的。”

买东西本来就很容易跟风。

有这两个人开头,后来的几个客人也都点名要酥鱼。

有要一文钱的,有要两文钱的。

苏暖做好的酥鱼很快就卖光了,剩下的几条小酥鱼,被她以一文钱的价格处理给了一个老太太。

倒是篮子里的酥饼和奶包,还剩下几个。

看来最受欢迎的,还是熟食。

酥饼和奶包这样的点心,普通人家虽然也会买,但多数用来哄孩子。

不过大人也不会天天给孩子买吃食,多数时候还是更舍得买点熟食回去,这样大人孩子都能沾点荤腥。

苏暖这两次卖吃食,准备这么多东西,无非就是想比较一下,什么东西最好卖。

现在明白了熟食生意好做,她也就有了目标。

从这里离开后,苏暖直奔陶屠夫的肉铺。

陶屠夫虽然没张屠夫干的时间久,但价格公道,卖的东西也新鲜。

就算没有张屠夫险些和她成亲那一层关系,她也更愿意到对方这里来买东西。

苏暖今日差不多挣了一百文钱,所以她一口气买了一整副猪肝,准备回去做点酱香猪肝。

猪肝要做的好吃,得有香料。

虽然多了花椒这一味调料,但还远远不够,她有心想买点八角香叶之类的香料。

杂货铺倒是有八角,但是价格贵的吓人,至于香叶,店主听都没听过。

苏暖在集市上找了一圈,也只找到了一些小茴香。

这些小茴香是被当做种子卖的,一文钱就能买一大包。

苏暖还买了些香菜籽,她记得这个东西也能当调料用。

下午的时候,苏暖就将猪肝煮上了。

苏暖在煮猪肝的时候,没有吝啬调料,里面放了紫苏,小茴香,香菜籽,沙葱,花椒,还有生姜和大酱。

最后卤出来的猪肝颜色深红,味道也很浓郁。

晚上吃饭的时候,苏暖还切了一块卤好的猪肝。

猪肝在汤汁里浸泡了两个时辰,已经入味。

韩氏吃了一口,就连连称赞:“好吃。往常吃的猪肝,总有一股腥味,但今天的猪肝一点腥味都没有,还越吃越香。”

沈言也道:“这猪肝确实是一点腥味都没有,还越吃越香。”

苏暖笑了笑,当然没有腥味了,那些调料可不是白加的。

一小块猪肝,很快被三人分着吃完。

苏暖还想再切一块,韩氏摆手道:“还是不要了,这猪肝留着明天卖钱吧!”

她有预感,儿媳妇做的这猪肝,明天肯定会很受欢迎。

第二天晌午,苏暖准时出现在镇东的居民区。

这一片的住户都已经熟悉她的声音了,一听到她的叫卖声就出来了。

先前买过小酥鱼的人,现在都来问她,还有没有小酥鱼。

苏暖笑道:“小酥鱼没有了,但是有刚卤好的猪肝,两文钱就能买一块,既能当下酒菜,还能佐粥吃。”

有人道:“猪肝有种腥气,我不喜欢那个味道。”

苏暖掀起篮子上的棉布,也不多说,直接用自带的一个木片刀,切了几片薄薄的猪肝,分散给周围的几个熟客。

“大家可以先尝尝味道再买。”

苏暖现在对自己的厨艺很有信心,只要他们肯尝,就多半会买。


第二日,便是苏暖和苏玉姐妹俩成亲的日子。

天还没亮,苏玉就被余氏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余氏忙着张罗给小女儿打扮,完全忽略了还有一个女儿要出嫁。

苏玉打着哈欠,任由余氏往自己脸上涂了厚厚一层粉,脸颊上更是用了不少胭脂。

而苏暖在冻醒后,只梳了一个新嫁娘的发髻,妆也没上,胭脂也没擦,整个人看上去清爽得很。

等姐俩照面后,苏暖看着抹了厚厚一层粉的苏玉,没忍住多看了两眼。

苏玉还得意道:“二姐,这妆是娘给我画的,好看吗?”

苏暖笑道:“好看。”

她此时颇有些庆幸余氏的偏心,不然新婚第一天,她就要和苏玉一样顶着这样的妆容过一天了。

天亮后,家里迎来了一些贺喜的亲戚和族人。

苏暖的长姐,早就出嫁的苏大丫也来了。

苏大丫是在三年前出嫁的,相比苏暖这个次女,她这个长女还是比较受重视的。

余氏不想她远嫁,给她在邻村找了个殷实的人家。

苏大丫成亲后过得不错,这次回娘家,还给苏暖和苏玉带了一份贺礼。

她不偏不倚,送给两个妹妹的都是一对银耳坠。

银耳坠分量不重,但做工还算精致。

苏玉有些瞧不上,觉得这对银耳坠有些寒酸,被余氏拉了过去,免得姐妹俩吵起来。

苏暖倒是领长姐的这份情,轻轻喊了声,“大姐。”

苏大丫朝她笑了笑:“几年不见,三妹还是这个样子。你也别跟她一般计较,要真不想理她,等成婚后不跟她来往就是。”

三个女儿,余氏最偏心的就是苏玉。

苏大丫当然也有怨言,也一直不喜欢苏玉。相比之下,她和二妹的关系还算不错。

姐妹两个说了会儿话,张家的花轿就先来了。

苏玉头上蒙着盖头,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和张屠夫洪亮的嗓门,心里的那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她终于可以摆脱原来的命运了。

苏玉高高兴兴的坐上花轿走了,作为新郎官的张屠夫也很高兴。

今年他都二十三了,旁人在这个年纪,孩子都有两个了。

为了早点娶妻生子,张屠夫一咬牙拿出了十两银子做聘礼。

那苏家的女儿,他偷偷见过一面,人长得清秀温婉,身子也结实,将来肯定能三年抱俩。

张屠夫和苏玉都做着好梦,在鞭炮与锣鼓中渐渐远去。

而苏暖直等到辰时,沈家的花轿才来。

相比张家崭新的花轿,沈家的花轿就要破旧多了,而本该迎亲的新郎官也不见,只有两个瘦弱的轿夫。

余氏本来就不喜欢沈家,这次嫁去沈家的又是苏暖,所以她只露了个面,最后是由苏大丫扶着苏暖上了花轿。

苏暖坐在轿子里,怀里抱着一个包袱,身下坐着那两床新棉被。

本来余氏提出由她雇辆牛车,把这些嫁妆送到沈家。

但苏暖信不过她,生怕她会把这些嫁妆送到张家,因此把棉被和衣裳都一起带了过来。

幸好沈家距离苏家并不远,没有多久,苏暖就觉得轿子落了地,跟着便有个柔柔弱弱的声音道:“好孩子,委屈你了。”

伴随着这道柔弱的声音,有只纤长的细手伸了过来,扶着苏暖下了轿子。

苏暖蒙着盖头,看不清来人的长相,但也能猜到这就是苏玉口中那个性子柔软的婆婆。

沈家是外来户,刚搬来槐树村没有半年,沈母又是软弱的性子,平时甚少与村里的人打交道,也没什么人上门来贺喜,因此院子冷清得很,完全不像是在办喜事的样子。

幸好苏暖也不是爱热闹的性子,觉得这样清清静静的也好。

所以当她被扶入房间,被揭开盖头时,脸上并没有任何不满,反而神情平静,眉目温婉。

这让沈言的母亲,也就是韩氏,大大的松了口气。

而苏暖此时也看清了婆母的模样,是个柔弱秀丽的妇人,尽管年纪不小了,但仍有种楚楚动人的风韵。

难怪苏玉说起婆母来总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原来沈言的母亲生得这么好看。

有这样好看的婆母,夫君肯定丑不到哪去。更不用说苏玉三番两次提起,她那个夫君生得是如何出众。

只是苏暖扫了眼新房,却没有看到自己夫君的身影。

她忍不住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眼韩氏。

韩氏一对上她询问的眼神,眼圈就红了,说话的时候更是带了点哭音,“阿言他不是有意要怠慢你的,他昨天晚上着了点风寒,到现在还没退烧。”

苏暖嫁来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没想到哭包似的婆婆这么不中用,也没想到沈言的身子这么差,刚成亲就病倒了。

她也不问那已经哭成泪人的婆婆,直接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沈家总共没几间房,除去东西厢房,就是北面的三间正房了。苏暖很快就在正房的最里间见到了自己的便宜夫君沈言。

十六七岁的少年躺在床上,尽管生来一副瘦弱的样子,但五官特别的出众,就好像是用墨笔精心绘就一般。

大概是苏暖开门的时候带了点寒风,少年没忍住咳了几下,声音钝钝的。

苏暖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得很,看来真是病的不轻。

这时候,韩氏也跟了过来,边抹眼泪边道:“阿言病成这样,本来早该请大夫的,但家里已经……”

当然是已经拿不出一文钱了。

苏暖明白韩氏话里的意思,但这么干熬着也不是办法。

“厨房有温水吗?”苏暖想的是先把沈言的高烧给降下来。

等韩氏端来温水,又找了块棉巾,苏暖便给他擦了下身子。当然只擦上半身,尤其是脖颈和腋下,擦了两三遍,烧终于慢慢退了下来。

烧一退下来,韩氏看向苏暖的目光就变了,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主心骨。

“好孩子,多亏了你。”

苏暖却知道这物理降温只管当时,并不治本,她嘱咐韩氏,“等他再烧起来,你就按着我先前做的,给他多擦几遍身子。我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