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旺夫贵女种田忙崔娇楚明律结局+番外

旺夫贵女种田忙崔娇楚明律结局+番外

言十月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娇娘,你这……居然真能绣出来呀?”这桃子绣得看着跟真的似的,楚母没接触过真正的上好绣品,可不代表不会欣赏,她一看这就很像一回事,没准儿媳妇说的能卖钱是真的可以!崔娇手微微一顿,揉着肩膀回首笑:“娘,我这也就能算一般,有形却无神,要绣出真正好的,还得多努力呢!”什么样的绣面配怎样的绣技,这普通料子她若绣出太好的绣品,阮姑娘那边反而不好卖价,况且……崔娇心里有数,她这个身子原身可确实不会刺绣什么的,她若是一下子做得太好,太容易惹人怀疑了。好在不论做什么,都不缺天赋异禀的人,有的女子对刺绣天生敏感,比如上辈子的她,崔娇现在倒是可以把这些推到天赋上。可真正好的绣品……还是再等等吧,以后时间长了,可以说技术纯熟了,再拿...

主角:崔娇楚明律   更新:2025-01-21 14: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娇楚明律的其他类型小说《旺夫贵女种田忙崔娇楚明律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言十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娇娘,你这……居然真能绣出来呀?”这桃子绣得看着跟真的似的,楚母没接触过真正的上好绣品,可不代表不会欣赏,她一看这就很像一回事,没准儿媳妇说的能卖钱是真的可以!崔娇手微微一顿,揉着肩膀回首笑:“娘,我这也就能算一般,有形却无神,要绣出真正好的,还得多努力呢!”什么样的绣面配怎样的绣技,这普通料子她若绣出太好的绣品,阮姑娘那边反而不好卖价,况且……崔娇心里有数,她这个身子原身可确实不会刺绣什么的,她若是一下子做得太好,太容易惹人怀疑了。好在不论做什么,都不缺天赋异禀的人,有的女子对刺绣天生敏感,比如上辈子的她,崔娇现在倒是可以把这些推到天赋上。可真正好的绣品……还是再等等吧,以后时间长了,可以说技术纯熟了,再拿...

《旺夫贵女种田忙崔娇楚明律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娇娘,你这……居然真能绣出来呀?”

这桃子绣得看着跟真的似的,楚母没接触过真正的上好绣品,可不代表不会欣赏,她一看这就很像一回事,没准儿媳妇说的能卖钱是真的可以!

崔娇手微微一顿,揉着肩膀回首笑:“娘,我这也就能算一般,有形却无神,要绣出真正好的,还得多努力呢!”

什么样的绣面配怎样的绣技,这普通料子她若绣出太好的绣品,阮姑娘那边反而不好卖价,况且……

崔娇心里有数,她这个身子原身可确实不会刺绣什么的,她若是一下子做得太好,太容易惹人怀疑了。

好在不论做什么,都不缺天赋异禀的人,有的女子对刺绣天生敏感,比如上辈子的她,崔娇现在倒是可以把这些推到天赋上。

可真正好的绣品……还是再等等吧,以后时间长了,可以说技术纯熟了,再拿出来也不迟。

楚母道:“我看你这已经很好了,哪里无神?就算是真的桃子也不一定能有这么水灵。”

她越夸奖,就看着崔娇越满意。

凭这手本事,崔娇一个人撑起这个家都可以了,那她儿子以后岂不是能轻松很多……楚母考虑到这个,对着崔娇也越发和颜悦色,一口一个‘娇娘’,恨不得对崔娇表明自己把她当亲女儿疼。

崔娇不傻,楚母的态度变化她自然也察觉了,顺着楚母的话谦虚的同时,也忍不住暗想,果然女子要有自己的挣钱本事,以前看她不顺眼的婆婆,都能因为这个高看她两眼。

多留了一会儿,楚母才转身准备离开,崔娇想到什么,将人喊住,“娘,麻烦你帮我问问村里谁家有小狗崽,我想抱养一只。”

楚母一愣:“你想通了?”

“啊?”

崔娇傻眼,不知这话从何说起。

“以前我就提过让你养只狗,你嫌狗吃东西多还脏就没同意,可要我说,我跟你爹虽然离得近,可总有不能顾及的时候,老四不在家,你一个人养只狗,自己心里也放心点。”

楚母嘘嘘叨叨。

“以前我不懂事,让娘看笑话了。”

崔娇尴尬的笑了笑,原身记忆里没这出,大概是早忘了,她道:“你说得对,我一个人也挺无聊的,咱们家不缺那点粮食,养只狗能陪着我还能看家护院,爹娘你们也放心些。”

这小院子的围墙并不高,木门在力气大一点的汉子面前更是摆设,其实很不安全,只是时下朝廷安定,民风淳朴,大部分人家的院子都是如此,哪怕是楚父楚母那边也一样。

可崔娇自有考量,像她家这样,家中只有她一个女人居住的实属特例。

村子里九成九的人家家中都有男丁,哪怕有丧夫寡妇,也不是再嫁就膝下养着儿子,反倒是崔娇这个明明有丈夫的年轻妇人,却独居一人,过得跟寡妇相差无几。

“是这个道理,你能想通就好,养条狗陪着你平常人也不敢轻易上门。”

楚母赞同的点头,又应承:“那好,我等会儿就出去打听打听,一准儿早点给你抱只狗崽子来。”

“多谢娘。”

崔娇站起来送楚母出去,原本想提醒她记得挑只看起来机灵健康一点的,话到嘴边又收回去。

她这婆母可不是什么憨人,用不着她提醒也不会吃亏。

楚母出门走了几步,转身就看到崔娇还站在院子门口目送她离开,连忙摆手:“你回去忙你的,不用管我了。”


她前世五岁开始拿针,六岁正式拜师学刺绣,一学就是十一年,教她的老师都无数次夸她天赋好,那技术自是不用多说。

况且前世崔娇还没有生活压力,不用像真正的绣娘那样只为了刺绣而刺绣,她总是能绣自己想绣的,学想学的,作品也除了偶尔放一两副在自己的绣庄上,鲜少流出去,大多都赠予长辈和兄嫂了。

一边遐想回忆着,崔娇熟练地挑线运针,前后不到半个时辰,那副绣品就被她完成了。

阮姑娘看着与前面一半截然不同的红梅,望向崔娇的目光这才真正慎重了几分:“还真看不出来,太太是有真本事的人!这一手得学多少年才能办到呀!”

用线色泽恰到好处,几朵红梅灵动得就像真的开放在冬日寒雪中一般,不过半幅,那股子意境就展现出来了。

况且用时还这么短,这可不仅仅是会刺绣就能做到的!

崔娇站起来,谦虚的笑,“不瞒你说,学了有些年头了,不过一直都只是自己悄悄的估摸着绣,也不知道自己绣得怎么样,水平如何,我今天也是来试试看。”

阮姑娘微惊,自学的也能绣成这样?若是真的,那眼前这人就是真的天赋异禀了。

不过这些都是个人隐私,她也不该问的,只要能收到上好绣品就可以。

只听崔娇问:“那阮姑娘,不知我这绣艺能拿多少价格?”

阮姑娘若有所思,斟酌片刻后道:“太太我也不瞒你,你这手本事的绣品自然能拿上高价,不过也看地方和人脉,咱们丰南镇、乃至永安城都没几家能拿下上好绣品的人家,我们这边铺子东家收了绣品,还得转到宜宁府城去卖。”

“如果你信不过也可以自己去,只是这没有人脉,去了也不好卖,哪怕是那边有绣庄,可你人生地不熟的也会被压价厉害。”

崔娇若有所思的颔首,“那阮姑娘你的意思是……”

“如果太太不介意的话,我们铺子出绣面针线,太太你只需要负责绣好送过来,卖出去的事情交给铺子,价格你也放心,会给你公道价,不过铺子要收益,肯定会从中抽成,不知你意下如何?”

崔娇本就是这个意思,见她提了自然佯装考虑一下就答应了。

阮姑娘也重视崔娇的手艺,想要给她拿上好绣面,这反而被崔娇拒绝了:“先拿差不多的就可以,等我这手干净了再拿好的。”

阮姑娘看了眼她手上的薄茧,瞬间会意,笑了笑也没勉强。

从阮姑娘铺子里拿了针线绣面,出来后崔娇也没急着回家,在集市里又逛了一圈,买了些家中缺的生活必需品才拿着出镇子。

也是她运气好,刚好在镇子口碰上村子里熟人的牛车,交二十文就可以搭乘牛车,不用走路回去。

到家时已经快到中午,崔娇快速的做了两道菜,一个五花肉炒豆角,再有一碗蒸蛋羹,就直接端着到公公婆婆那去了。

这会儿时间,楚父和楚母也正准备吃饭,看到崔娇过来都愣住:“老四家的?”


“爹、娘,我回来得晚了没煮饭,这就做了两个菜过来找你们一起吃。”

崔娇从善如流的把碗碟放到桌上。

楚父点了点头,下巴指着板凳让她自己坐。

楚母道:“你来就是了,干嘛还端着菜来?爹娘这里还能不给你吃?”

话虽然这么说,但她看着菜色满意的表情显然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不是想占老四家的便宜贪这一两个菜,但老四媳妇这个态度就让她心里舒坦。

况且这可是两道荤菜,以前可没想过老四媳妇能这么大方孝顺他们两口子。

楚母转身去给崔娇拿碗筷,又亲自替她加饭,让崔娇跟着一起吃。

虽然现在家家户户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可能随时吃上米饭的也是少数,老楚家在村子里的条件也已经是算好的了!

老两口的菜色很简单,一碗腌过的咸菜切成段,还有一盘开水灼过后凉拌的青菜,都是没有一点荤腥的素菜,好在崔娇端了两碗过来,桌子上看着才好看一点。

楚父吃饭时很沉默,楚母却没那么多讲究,崔娇也不可能跟婆婆讲所谓的食不言饭桌规矩。

楚母夹了菜到碗里就问:“给老四的衣服送到你三叔公那儿了?”

崔娇点头应是,把买肉送到三叔公铺子上,是他儿子接待的事儿细细的同楚母讲了一遍。

“那就好,这个月底可能老四就能穿上了。”

楚母满意的颔首,又问:“你有没有稍信在里面呢?”

崔娇这下脸都微微一红,犹豫一下才道:“写了放在包袱里,不过没写几句。”

原身也是识字的,这一点比崔娇上辈子又不一样。

前世讲究上品无士族下品无寒门,不说穷苦人家,哪怕是普通之家想要读书识字都是极为困难之事,书籍知识只属于世族,属于那极少数的人。

崔娇若不是身在崔家,若是个平民女子,也就是目不识丁的命。

但这大周朝不同,大周国力强盛,对百姓基础教育很重视。

朝廷有明确律例规定,只要不是奴籍贱籍和罪臣之后,无论男女,孩童年满五岁便可免费进入当地学堂识字两年。

仅开蒙识字,不需要笔墨纸砚,能学多少全靠孩子自个儿天赋本事,所以对百姓成本很低。

至于两年之后,是要自费继续供养孩子读书,还是让孩子回家,就是父母自己的意思了。

而学堂老师,也是各地有秀才功名在身,领了朝廷良田免税福利的读书人担当,考上秀才便要在学堂免费任教一年。

一年时间不长不短,不会耽搁读书人的前程,教孩童简单的认字而已,也不会有什么负担,不过是潜心读书之余,福泽家乡的一种方式。

真有那不愿意在此浪费时间的秀才,也可以出钱请别的读书人代替,朝廷对此很宽容。

乡下孩子说多也不多,两三个村子组起来才能凑够一个学堂,没那么多秀才做老师的时候,便是由官府每旬出二两银子,请老童生代为讲课。

原身上过学堂,会写几个简单的字不足为奇。

楚母看她害羞有点想笑,出言调侃她:“给你相公写信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我又不会笑你。”

小两口感情好,她孙子才来得快……

只是想到这一点,楚母又叹息了,她四儿子每次都来去匆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小孙子。


原本长满野草的小半块地,这会儿已经被收拾成了另一个模样,地里盖满了麦草。

崔娇从原身记忆中得知,这是下面撒了种子,因为天气寒冷,所以要在上面盖上稻草或者麦草,等过上几天种子发芽了,长得顺利了再把上面盖的揭开。

若是撒上种子就不管,种子温度不够就完全可能不会发芽。

这块地面积不大,也就是院子旁的小菜地而已,再加上楚母本就是务农好手,所以不过小半下午,就给收拾整理得妥妥贴贴了。

崔娇站在地边想了想,干脆转身回屋拿了个水壶,出来给这些种子撒了点灵泉水。

她找不到这灵泉水别的效果,脑袋里面的泉眼给她带来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有随身水壶了,不管是在刺绣还是睡觉,想喝水了都不用特意去倒水。

她不知道这些灵泉水有没有效果,可是最近她喝了这么多天灵泉水下来,总感觉自己身体好了很多,不说底子,就连皮肤都变得白皙细腻了很多。

这都是灵泉水的功劳,崔娇不知道它对植物有没有效果,但试试应该没问题的。

这还是崔娇第一次看到种地,这种心情跟以前看着丫鬟帮她饲花弄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看情况,这一看,就见到种子已经发芽了。

嫩嫩的牙尖不太起眼,可掀开麦草仔细一瞧,密密麻麻的一片,可不就是确实发芽了么!

“竟然这么快就发芽了?”

正好楚母过来串门,看到崔娇在看种子,也跟着过来瞧瞧,霎时惊讶的道。

崔娇看她面色震惊,有些纳闷:“一晚上就发芽很快吗?”

她是真的不懂这个。

楚母道:“正常情况下起码也得三四天,现在天气变得寒冷,按道理讲需要更久才是,甚至有可能不发,可是我看这……是九成种子都发芽了,还发得这么好?”

她神情古怪,感觉有点稀奇。

崔娇心里一动,想到了昨天下午她浇的灵泉水,直觉跟灵泉水有关,可是这事儿不能在楚母面前说,于是咬死了说自己不知道,什么都不懂。

楚母在菜地里走了一圈,找不出原因,于是啧啧称奇的走了。

见应付过去,崔娇松了口气,同时心里却忍不住暗自警惕,她没想到灵泉水对植物的效果这么好,以后可得谨慎些。

能让种子一夜之间就发芽,这效果未免太好了……

以后她不能再乱用,不然一次可以说是巧合,次数多了,肯定会被人看出不对劲,她可不想被人当成山间鬼怪。

日子很快,半个月后,菜地里的青菜揭了麦草,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了,这天崔娇接到了楚明律的来信。

信也是镇上三叔公那边带回来的,从镇上托人捎给了楚母,楚母给崔娇送过来。

第一次接到楚明律的来信,崔娇面色发红,有些紧张的道:“多谢娘。”

“这有什么好谢的,跟我瞎客气!”

楚母看她不好意思,随意的笑了笑,然后就让她回屋看信,自己主动走了。

崔娇回房,打开包袱才看到里面不仅有信,还有他属于上个月应得的银钱,一共十八两,比之前拿回来的要多些,兴许是待遇又涨了。

崔娇将银钱放到一旁,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书信。

也许是考虑到崔娇识字不多,信写得很简单,前后很多字都是用图画代替的,崔娇连蒙带猜,总算是把一封信的意思给看明白了。


信里最开始是很正式的问候,啰嗦的说了几句别的,然后就含含糊糊的说他想她了,想念家里的生活,又问崔娇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家里是否一切可好,崔娇看得心里有点紧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等到了信纸的第三页,楚明律就说起他收到她托人捎来的衣服了,两件衣服都很合身,穿着也很好看,他的朋友得知以后很羡慕他,谢谢崔娇给做的衣服等等,信的最后,才是问候楚父楚母等一家人是否安好。

崔娇将一封信前后连起来看了好几遍,才渐渐平复心情,心满意足的将之收起来。

将信和银钱放好,崔娇找出笔墨纸砚,展开信纸准备给楚明律回信,只是笔落下刚写了没几个字,她就动作一顿,下意识的蹙了蹙眉。

信纸上的字迹娟秀清晰,好看得不行,一看就像是出自接受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之手,这是崔娇前世的字。

然而今生的她,在外人眼里却是只认识几个浅白字的村妇,若是知道的太多,只怕会引人怀疑。

考虑到这个,崔娇将这页信纸给折了扔掉,重新落笔,这次她注意笔锋,刻意收敛了几分,那字迹看起来就没上一张好看了,更多了几分生疏,像是出自不常写字的女子之手。

崔娇给楚明律回了长长的一封信,有些羞涩的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又问候了他在军中的生活是否顺利等等。

等信写完,崔娇吹干信纸,将它合起来封好,才想到另一个问题,不由仔细考虑起来。

要给楚明律送信,总不好浪费人情只独独送一封信,最好还是给他捎点东西,崔娇有些为难……送什么好呢?不如还是吃的?

下午楚母问她要不要给楚明律回信,崔娇笑道:“还要再等一下,我明天上镇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给买回来做一点,顺道一起捎过去。”

楚母听她要给儿子送吃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那行,你自己拿主意就好,不过你也别太累着自己,他一个大男人在外面那么多年都过来了,哪能少了那口吃的。”

“娘我明白的,你放心。”

崔娇应付了一声。

第二天一早,崔娇乘着村里的牛车到镇上,在市场逛了一圈,最后还是选择买了猪肉。

跟楚明律生活了几天,崔娇知道他是个无肉不欢的男人,无论是肥肉还是瘦肉,当然……他更倾向肥肉。

连着猪肉还买了不少配料,崔娇回家想了一会儿,就按照前世的记忆,将那堆瘦肉给收拾了做成肉干,还加了不少药材在里面起了些滋补作用,吃起来有嚼劲,带着一股咸香,令人爱不释手。

其实崔娇有些遗憾,她记忆中这肉干是用牛肉做的,以前家中的厨娘很擅长做这个,府中各院的主子都爱吃。

黄牛肉做出来那味道更好,但以前的崔氏是高门望族,自然不缺牛肉,可现在的情形又不一样。

本朝重农,耕牛更是重中之重,每一条牛都有户籍,生老病死在朝廷衙门都有记录,不得轻易宰杀,那是触犯刑律的,只有等牛自然死亡,才能食其肉……

所以哪怕是富贵之家,拿着钱也不见得能吃上牛肉,更别提这普通百姓人家了,市集上要是谁敢卖牛肉,那才是真的把自己往衙门大牢里送。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