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我的飞升之路被法海断了萧清白素贞全文+番茄

穿越后,我的飞升之路被法海断了萧清白素贞全文+番茄

六月吃瓜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右前方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可能是年纪太小,经历的少,又或许是悟性不足,他虽然听得很认真,但却挠着头,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他想问问旁边的同伴,但又怕打扰到人家,只能努力地记下老母的话,打算等讲道结束后再仔细想想,或者有机会和别人讨论。萧清还在人海里看到了小喜和它的老大,只是小喜也如那少年那样,听得满脑子都是问号,此时它试图睁开自己迷茫的双眼,不让自己陷入睡眠中。反而是山鹰老大,听得十分入神,时而眉头飞挑,时而嘴唇微动,时而恍然大悟,应该是很有收获。这一场讲道,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妖,或者是修道者,都大有裨益。萧清也不再分心,赶紧收敛心神,沉浸在道的世界里。时间慢慢地流逝,早晨的阳光肆意地挥洒向大地,又在老母身上披上了一层光辉。在大概十点...

主角:萧清白素贞   更新:2024-12-29 17: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清白素贞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后,我的飞升之路被法海断了萧清白素贞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六月吃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右前方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可能是年纪太小,经历的少,又或许是悟性不足,他虽然听得很认真,但却挠着头,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他想问问旁边的同伴,但又怕打扰到人家,只能努力地记下老母的话,打算等讲道结束后再仔细想想,或者有机会和别人讨论。萧清还在人海里看到了小喜和它的老大,只是小喜也如那少年那样,听得满脑子都是问号,此时它试图睁开自己迷茫的双眼,不让自己陷入睡眠中。反而是山鹰老大,听得十分入神,时而眉头飞挑,时而嘴唇微动,时而恍然大悟,应该是很有收获。这一场讲道,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妖,或者是修道者,都大有裨益。萧清也不再分心,赶紧收敛心神,沉浸在道的世界里。时间慢慢地流逝,早晨的阳光肆意地挥洒向大地,又在老母身上披上了一层光辉。在大概十点...

《穿越后,我的飞升之路被法海断了萧清白素贞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右前方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可能是年纪太小,经历的少,又或许是悟性不足,他虽然听得很认真,但却挠着头,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他想问问旁边的同伴,但又怕打扰到人家,只能努力地记下老母的话,打算等讲道结束后再仔细想想,或者有机会和别人讨论。

萧清还在人海里看到了小喜和它的老大,只是小喜也如那少年那样,听得满脑子都是问号,此时它试图睁开自己迷茫的双眼,不让自己陷入睡眠中。反而是山鹰老大,听得十分入神,时而眉头飞挑,时而嘴唇微动,时而恍然大悟,应该是很有收获。

这一场讲道,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妖,或者是修道者,都大有裨益。萧清也不再分心,赶紧收敛心神,沉浸在道的世界里。

时间慢慢地流逝,早晨的阳光肆意地挥洒向大地,又在老母身上披上了一层光辉。在大概十点的样子,是吃早饭的时间,道观一天只有两餐。老母结束了今天的讲道,莲台和身影都消失不见,但广场上的众人都还沉浸在感悟中,久久没有离去。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都是早上讲道到吃早饭的时候,其余时间留给听道者自己感悟和体会。

这一个月里,萧清觉得自己对道的感悟也更进了一步。现在回过头去看,她曾经的认知如同隔着一层朦胧的纱,虽能感知到事物的表象,却难以触及其本质。而这段时间的讲道,则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她理解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大门。她也开始尝试拨开事物的表象,去探索更底层的逻辑和隐藏的道。

纵然大家有很多不舍,时间还是来到了讲道的最后一天。照例,老母只讲一上午,然后她宣布:“为期一月的讲道已经完结,望诸位早日得道,不失本心。”老母看上去仍如初见那样慈祥,但莫名地,萧清却觉得多了一些凝重。

最后,骊山老母抬手一挥,一朵朵莲花花瓣化作了点点星光,向众人飘来,直没入大家体内。星光一入体,萧清就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原来是老母送给大家的赐福。

随后,莲花台和老母都消失不见,只有一声若无似有的叹息在天际慢慢扩散开去:“有天地之大,故觉万物之小。有万物之小,故觉天地之大。”萧清总觉得今天的老母有点奇怪,但转念又觉得人家一大神,还能有什么烦心事,接着就抛开了这点思绪。

现在集会已经过去,在道观的客人也逐渐下山离开。但萧清很喜欢这里的清净,她想在道观里再多住些时日。于是就等客人走得差不多了,才屁颠颠的跑去找小道姑,看能不能再多住几天。去的时候看见小道姑旁边还有一个女童,就是之前站在老母旁边的女童,她听见小道姑叫女童“梨花师姐”。

萧清顿时一惊,难怪她之前就觉得骊山老母收一个将军的女儿做弟子的情节怎么那么熟悉,这不就是樊梨花么?唐朝有名的女将军,与薛丁山结为夫妻,后来还被高宗皇帝封为了威宁侯。相传她就是骊山老母的弟子,骊山老母教她撒豆成兵,移山填海之术!

女童已经叮嘱完小道姑,转身离开,和萧清擦身而过。萧清小心翼翼地偷偷用余光打量着这位大唐未来的女将军,只觉得果然不愧是将门之后,她年岁不大,但眉目间皆是坚毅之色,身姿挺拔,背影都透着一股自信,如同一柄待出鞘的利剑。萧清不敢多看,怕被发现。


萧清回到山洞,先把挖到的药材处理好,在洞内摊开。然后她才兴致勃勃地拿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籽料,在石台上细细打磨起来。

随着表皮石块被磨去,玉石渐渐展露出真容。这是一块鸭蛋般大小的翠绿色玉石,色泽浓郁温润,没有一丝杂色。绿色鲜艳却并不亮眼,散发出的是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光滑细腻的触感,如上等的丝绸般顺滑。

萧清爱不释手,她发现把玩久了,自己的心仿佛就平静了一些,这几日找寻山头老大的忐忑和烦闷,似乎都消散了一些。这玉似乎有凝神静心的功效,难不成久带能帮助提升心境?萧清决定以后打坐的时候,身旁要摆满玉石,对,就是这么的豪横!

她将几块小的都打磨出来,一共出了三块绿色的,四块明黄色的,两块红色的,两块白色的。小一点的鸽子蛋大小,大一点的鸡蛋或鸭蛋大小。其他大的萧清暂时没打磨,她想巡视完了之后再慢慢磨。将几个鸽子大小的玉石装进口袋,背着空了的筐子,她又继续剩余的探索了。

这几天她以山洞为中心,将半径约100里内的各个方位,除了西北方位,其他的都大致走了个遍。也许只剩这一个方位没查看,又或许是玉石的缘故,萧清心情比较放松,甚至在中午的时候,她还顺手逮了一只肥兔子,准备烤了犒劳自己,这回准备比较充分,还带了调料。萧清专注地翻烤着兔子,一边手脚麻利地撒上调料,阵阵香味散发出来,萧清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你在烤啥呀?怎么这么香?”背后传来一道低沉又有点稚嫩的声音,吓得萧清手一抖,差点把兔子扔火堆里。

她回头一看,就见一只黑不溜秋的熊正站在不远处,一脸好奇地看着她。这是一只未成年的黑熊,大概一米的身高,圆乎乎的脑袋,瞪着一双圆溜溜的黑豆眼,好奇地看着她手里的兔子。见她看过来,黑熊挪着自己胖胖的身体,走到萧清身前一米开远站定。

听到黑熊口吐人言,萧清十分意外,这应该是一只年纪不大的妖。萧清一时间有点恍惚,感觉自己在《熊出没》片场。要不是自己满头黑发,她都怀疑自己是光头强碰见了熊二。

见熊二,不,是小熊,并没有要攻击的意思,萧清稍微放松了警惕。她举了举手里的兔子,回答道:“烤兔子,放了一些调料,你要尝一尝吗?”

黑熊眼睛瞬间放亮:“可以吗?”

“当然,也并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稍等一会,再烤一烤。”萧清边说,边继续翻动兔子。

黑熊竟也静静地等在一旁,似乎十分期待。一会后,烤得金黄冒油,香气扑鼻的兔子就好了。萧清干脆用刀一分为二,递给黑熊一半,自己则抓着剩下的那半,一边吹气,一边小口地吃了起来。

黑熊开心地接过兔子,也学着萧清的样子,一边吹气,一边啃兔子,只是它的双掌肥肥的的,略显笨拙。

“好好吃~”黑熊一边吃,嘴里还发出口齿不清的赞叹。

看小熊吃得欢,萧清只觉得这熊萌萌哒,手痒,想rua~她刚想伸出自己蠢蠢欲动的手,就觉得脊背发凉。怎么回事?一定是错觉,她虽然自我安慰,手却老实了。

小熊几口吃完自己的那份,眼里还有一些意犹未尽之色。见它眼巴巴的看过来,萧清加快速度,也几口就解决了自己的半边兔子。小熊眼里闪过失望之色。


第二天,萧清照例起了个大早,今天是腊月初五,距离寺庙集会还有三天。好不容易来到长安,她想这几天就好好地逛一逛这长安城。

昨天去了东西市,东西市属于外郭城,更往里是皇城和宫城。皇城紧邻宫城南部,是政府机构和宗庙社稷的所在地。而宫城则是位于城市北部的正中,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今天就打算到皇城和宫城去看看。

沿着朱雀大街向北直走,就可以看见皇城那巍峨而厚实的城墙。城墙的高度令人仰望,站在墙下,能感受到其散发的威严气息。城墙上设有瞭望塔和巡逻通道,有士兵来回巡逻守卫。

皇城是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东西两边建筑对称分布。东部主要是政府办公机构,如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西部则是一些皇家祭祀场所和文化机构,如太庙、社稷坛、弘文馆等。

进城需要盘查,萧清就没进去了,只在城墙外通过皇城的三道门往里瞧了瞧。现在正是上早朝的时候,可以看见身着官服的官员,步履匆匆,神色严肃。

皇城的北边就是宫城,宫城的城墙比皇城更加高大坚固,朱红色的宫门气势恢宏,造型精美。此处就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核心区域,来往巡逻的守卫更多,神色也更庄严。

萧清只能远远地窥见一些宫殿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展现出皇家的尊贵气派。这种肃穆的气氛,是后世那种去大殿里参观游览的闲适所无法比拟的。萧清觉得她是不虚此行。

日头渐高,萧清就溜达着去了长安城里最大的书肆。

都城的书籍果然是小县城没法比的,这个“博雅堂”书肆,光是建筑就有上下两层楼,一走进一楼,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书肆内部宽敞明亮,布置得井井有条。

屋里整齐地摆满了一排排高大的书架,这些书架由上好的木材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与墨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书架上的书籍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书籍分门别类地放置在书架上,有书画类,诗集类,佛经和道教的经文,有小说画本子等,在二楼则是专为科举考试所需的经、史、子、集‌。

除此之外,在一个角落里,萧清还看到了关于天文、地理、医学、算术等方面的书籍。

她随手翻开一本关于天文星象的书。只见纸张洁白细腻,字迹清晰工整,墨色浓郁而均匀,显然此时的印刷术已经很先进了。这本书里面详细介绍了天体的运行规律、星座的分布以及天文观测的方法,萧清看得是头脑发晕。

她在医书类里竟然发现了部分的《千金方》和《唐本草》,完整的成书应该还没有编撰完,但这也令萧清十分惊喜了。更意外的是,萧清发现了几本关于炼丹的书籍,包括《龙虎还丹诀》,《太上卫灵神化九转丹砂法》等。萧清如获至宝,一连几日都在书店看书。

腊月初八,依然是一大早,萧清洗漱好之后就朝着化生寺走去。化生寺也在长安城郊外,凭萧清的速度,赶过去大概一个时辰。今天要去听佛法的人特别多,陆陆续续地有人从自己家走出来,汇集到大部队里,如同小溪汇入大河一样,队伍越来越壮观。等到达化生寺时,寺外的广场上已经聚满了人。人群熙熙攘攘,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着。


第四阶段(400-500年):巩固阶段

巩固修为,熟悉灵海的运用,可以非常流畅地使用法术,可以轻易地用神识探索四周情况,并配合对战。

萧清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没有遗漏,就变回本体,团到石台上准备在梦里再来会一会女娲娘娘。还是和上次梦里类似的场景,女娲娘娘在石台上打磨招妖幡。

或许是萧清的修为有提升,她发现召唤的时候,除了必要的口诀和手诀,似乎还有一股特殊的能量波动。她觉得这能量波动有点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待她想继续感受一下,结果梦里的画面就支离破碎,时间已到,她从梦中醒来。

这次的梦,时间比上次还短了一点,她心里一突,不会时间会越来越短,直到再也不能入梦吧?不行,得趁早把这事弄明白了。

于是她白天也不出远门了,直接在洞府内打坐吐纳,晚上就滴血,然后睡觉入梦。她发现不仅梦的时间越来越短,石台吸收她的血液也越来越少,刚开始好几滴,到三两滴,到前几天的一滴。

这天,她依然滴血在石台上,结果等了好一会,才被完全吸收,她有预感,今晚或许是最后一次的入梦了。

萧清深吸了口气,然后团到石台上,缓缓进入梦乡。这近半年来,她隐隐摸清了召唤术的另一个要点,就是要配合神识,而能感觉到的那股能量,就是神识带给她的威压。

只是萧清现在的神识太弱,并不能体会到神识的运转,她想尽可能地记住这种感觉,以后等神识提升上去了,再细细琢磨。

在最后梦境要消失的时刻,萧清对着女娲恭敬地拜了几拜,不论女娲现在能不能感受到,她对于这段时间的经历十分感激。

第二天晚上,萧清仍然滴了一滴血在石台上,只是等了好久,都没有反应。果真如预感的那样,石台不再吸收血液了,同样的,这晚的萧清,也没有梦到女娲了。萧清也不再纠结此事,而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始忙碌起来。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正是夏季时分,是很多草药的采摘期,于是她又开始了她的巡山之旅。她也不敢走太远,上次和阿壮了解信息之后,她觉得以自己的山洞为中心,半径100里范围内基本是比较安全的。除了在靠近阿壮家的那个方向,她不打算往那个方向去。

相比上次,这次的探索更为的仔细,若说半年前的探索是一千米的精度,那么现在她则是以米的精度在搜索,争取不错过任何的漏网之鱼。同时,她本子上记录的草药生长地图也更加完善了。

这天,萧清要沿着之前发现玉石的那条河流探索,这些天来,她已经搜集到了不少品相不错的草药,这河流就是最后的探索范围了。上次她并没有沿着河流走太远,害怕水里有大妖,有阿壮的信息后,她想再稍微走远一点,主要是想看看还有没有玉石。

在之前发现玉石的地方,她将之前她看不上的,出玉没那么多的玉石,也捡起来放筐里,这些打算拿回去开出来卖钱买药。

再往河流上游走了一段,并没有发现有玉石,她有一点泄气,看见水流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表面十分平整。出于好奇,她放下筐子,爬上石台,眺望四方,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一下子觉得视野明亮了许多,甚至她觉得自己的心境也开阔了好多。


这事仔细一品,就能品出阴谋的味道。太宗身为征战无数,杀伐果断的将军,反正萧清是无法将他与整日害怕杀戮过重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说他杀了自己的兄弟,心中有愧疚,这很正常;但害怕到做噩梦被恶鬼索命,吓得半死,这不符合他英明神武的气质。

再者,据说太宗皇帝是紫薇大帝转生,连十殿阎罗见了他都客气行礼,他兄弟的鬼魂能到他跟前索命?

萧清在脑子里把故事串起来,她觉得西去取经的故事似乎也可以这么说:如来这边想提高在人间的信仰,让大众信奉大乘佛法,但觉得自己直接这么送上门去,显得太廉价,也不能让人重视。于是就听观音献计,不经意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产生要来取经的想法,而且还要制造一些困难,难以得到的总是最好的。

如何引导呢?肯定是有最高领导者的大力支持是最好的呀,而正好,太宗皇帝对杀了兄弟有点心怀愧疚,那就引他梦入十八层地狱,再和他的兄弟碰个面,让他直面兄弟鬼魂来索命,吓他一吓,效果更棒了。

大棒子给了,还得给个甜枣,告诉他,超度了人间恶鬼,就能还世间太平,就能保他李家江山永固。看他不得着急忙慌地求着要请回这真经,取回去了,不得好好供着,大肆宣扬一番么。

萧清觉得这不敢细想下去了,越想越觉得头顶有乌云密布,让人背脊生寒。真实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不得而知。但结果却达到了,甚至超出了如来的预期。唐朝后来佛法广流传,佛法大兴,寺庙香火兴盛,可以说是榜首地位牢牢的。

想到这里,萧清又发现一个不理解的点:他们争取在人间的影响力,或者说需要人类的信仰力,但对待人间的态度似乎又有些奇怪。

比如说,他们中有大神,可能会下凡来经历凡尘;若有谁犯了错,又可能被贬下凡尘。细品下来,就好像这人世间是苦寒之地,流放之所,有背景的大神来逛一圈,就表示这位神仙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回去之后镀上了一层金,神仙履历上添了一笔。而被贬下来的呢,归期遥遥无望,就是流放了呗。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地盘没什么值得可争夺的,但如果这个地方能产出某种特别珍稀的特产,比如信仰之力,那就很值得一争了。至于在此地的原住民,神仙斗法可能会误伤你,被贬下来的可能拿你出气,这些都不重要,神仙不关心,只要这块地还在,还能继续生出信仰之力,那就足够了。

越想,萧清就越发觉得前途渺茫,越发觉得自己的渺小。如果事实真是如此,在这些可以视自己为蝼蚁的神佛面前,任何的努力似乎都显得如此无力。

萧清此时突然有一种凄凉的感觉,想着自己干脆得过且过,反正现在自己寿命比人长了好几百年,也是赚了。

但心底却有一道声音,叫嚣着为什么要认命,为什么都多出了几百年可活,也没有勇气去看清这个世界。想到这里,萧清身体微微一震,她刚刚差点就神魂不稳,差点就要掉境界了,幸好去听道凝实了境界,不然之前20年的苦修就要白费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