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清,我选择以身解救千万百姓赵源赵志全局

穿越大清,我选择以身解救千万百姓赵源赵志全局

江南烟雨秀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赵源退出了木屋,关上了房门,找来了富贵吩咐道:“这是一个误会,让人每天送来食物和水,不准任何人去主动接近里面这位,如果她要离开,也不许阻拦。”赵富贵恭敬道:“是,少爷。”赵源临上马车之际,脑海中却忽然想起后世金庸的小说,天龙会是真的,陈近南也是真的,就是不知道这个韦小宝是不是真的?大额订单来了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天色逐渐昏暗了下来,赵源也不愿意继续耽搁,直接让赵富贵带他前往拜柯船厂——由于机器厂距离船厂很近,便将办公地点放在了船厂内,也方便老约翰提供支持和帮助。由于机器厂的一部分机械已经抵达,远远便听一些机器的轰鸣声,赵源感受着空气中充斥着的煤烟和粪便混合味道,竟然有些许恍如隔世的感觉,要知道他最初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一片空荡荡。马车...

主角:赵源赵志   更新:2024-12-22 16: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源赵志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大清,我选择以身解救千万百姓赵源赵志全局》,由网络作家“江南烟雨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源退出了木屋,关上了房门,找来了富贵吩咐道:“这是一个误会,让人每天送来食物和水,不准任何人去主动接近里面这位,如果她要离开,也不许阻拦。”赵富贵恭敬道:“是,少爷。”赵源临上马车之际,脑海中却忽然想起后世金庸的小说,天龙会是真的,陈近南也是真的,就是不知道这个韦小宝是不是真的?大额订单来了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天色逐渐昏暗了下来,赵源也不愿意继续耽搁,直接让赵富贵带他前往拜柯船厂——由于机器厂距离船厂很近,便将办公地点放在了船厂内,也方便老约翰提供支持和帮助。由于机器厂的一部分机械已经抵达,远远便听一些机器的轰鸣声,赵源感受着空气中充斥着的煤烟和粪便混合味道,竟然有些许恍如隔世的感觉,要知道他最初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一片空荡荡。马车...

《穿越大清,我选择以身解救千万百姓赵源赵志全局》精彩片段


赵源退出了木屋,关上了房门,找来了富贵吩咐道:“这是一个误会,让人每天送来食物和水,不准任何人去主动接近里面这位,如果她要离开,也不许阻拦。”

赵富贵恭敬道:“是,少爷。”

赵源临上马车之际,脑海中却忽然想起后世金庸的小说,天龙会是真的,陈近南也是真的,就是不知道这个韦小宝是不是真的?

大额订单来了

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天色逐渐昏暗了下来,赵源也不愿意继续耽搁,直接让赵富贵带他前往拜柯船厂——由于机器厂距离船厂很近,便将办公地点放在了船厂内,也方便老约翰提供支持和帮助。

由于机器厂的一部分机械已经抵达,远远便听一些机器的轰鸣声,赵源感受着空气中充斥着的煤烟和粪便混合味道,竟然有些许恍如隔世的感觉,要知道他最初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一片空荡荡。

马车很快就停在了船厂门口,就在赵源下了马车时,就听到远处传来了老约翰的声音。

“噢,赵,你终于来了。”

赵源看向了远方,只见老约翰带着几个老外正朝着这边走来,一边走着,一边张开怀抱,脸上的热情简直洋溢了出来。

老约翰抱了一下赵源,便回头介绍道:“赵,我得告诉你一件天大的好事——咱们的机器厂迎来了一笔大生意,这位是阿莱格里·亚历山德罗先生,他也是亚历山德罗商行的老板,这一次是希望跟我们完成一笔大交易。”

赵源顿时一愣,一个还没有完工的商行能有什么大交易?

不过他心里想归想,面上依然带着十分的热情,上前同阿莱格里·亚历山德罗握手,道:“亚历山德罗先生,欢迎你来到黄普。”

阿莱格里·亚历山德罗用一口略微有些蹩脚的鹰语道:“你可以称呼我阿莱格里。”

老约翰笑道:“先生们,我们不妨进去再说。”

众人便跟着老约翰一同走进了船坞的办公室,老约翰也在途中向赵源简单介绍了一下阿莱格里·亚历山德罗的情况,原来这位阿莱格里的商行主要业务是在各国之间做一些军火贸易,主要客户主要是雅州和镁洲的一些国家,而其中的大头则是西方各国在雅州和镁洲的殖民地。

原因很简单,各国殖民地所使用的武器过去都是从遥远的殴洲运送过来,漫长的海路运输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相当昂贵,且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使得武器最终的成本价格变得十分高昂,而亚历山德罗商行就是想办法给他们筹集一些相对廉价的武器,从中赚取贸易上的差价。

但由于过去缺乏足够多的火器,使得亚历山德罗商行的这项买卖一直处于较小的规模,然而就在拜柯船厂同赵源达成合作后,这一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阿莱格里·亚历山德罗的耳朵里,他便决定亲自来看一看。

赵源听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心动,如果能够跟亚历山德罗商行合作,也就意味着具备稳定且持续的销路,也就确保了机器厂能够快速实现盈利。

等到众人坐定后,赵源缓缓看了众人一眼,道:“阿莱格里先生,正如你所见,汇丰机器厂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按照我方的预估,下个月就可以开始试投产,两个月后将会成为全G州规模最大的机器厂。”


赵源皱了皱眉头,看来又是一桩封建婚姻害死人的悲剧。

“这件事莫非是令尊做的主吗?”

潘清菡摇了摇头,低声道:“我爹平日里只知道读书作画,却是姨娘做的主。”

赵源点了点头,安慰道:“那你这一次去香江,可有人接应你吗?”

潘清菡点了点头,道:“我有个舅娘在香江,原本这次去香江就是投奔她,可是没想到我姨娘竟然派人来追索,连我们的船舱都没放过,无奈之下只能仰仗公子。”

赵源轻声道:“无妨,这只是一件小事。”

潘清菡偷偷看了一眼赵源,羞声道:“多谢赵公子了。”

傍晚,船只停靠在了香江岛的一处码头前,至于后来大名鼎鼎的维哆立雅港位于香江和九隆之间,还没有被香江人所掌握。

下船以后,两名鹰国人手中拿着一块牌子,上面似乎写了一些字。

亨得勒看了一眼,连忙道:“罗伯特派人来接我们了。”

赵源犹豫了一下,望向一旁的潘清菡,道:“清菡,你要不先跟我一起,等这边事情结束后,我送你去你舅母那里。”

少女情怀总是诗,潘清菡原本就有些不舍,此时更是连连点头,道:“一切都听赵大哥的。”

赵源呵呵一笑,看来他的装扮确实比较成功,至少没人再将他当成十六七岁的少年看待了。

丽如银行前身为西茵妒银行,总部设立于茵妒蒙买,今年才在香江设立分行,分行地址正位于总督府哦旁边的上亚厘毕道,附近便是金钟域多利军营。

赵源后世也曾经多次去过香江,只是与后来繁荣的香江相比,此时的香江显得格外荒凉,说是小渔村也不为过。

一行人走进丽如银行后,迎面而来的便是一个大腹便便的鹰国胖子,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赵,你终于来了!”

鹰国胖子似乎远远就看到了赵源,他热情地上前来用力地拥抱了一下。

赵源有些不适应这胖子的热情,望着一旁的亨特,无奈道:“这位就是罗伯特吗?”

亨特笑道:“没错,他就是丽如银行的总裁罗伯特先生。”

罗伯特松开了手,笑道:“赵,自从上次亨特跟我说了这件事以后,我就对你很感兴趣,或者说,我对你说的那个计划非常感兴趣。”

“我相信,这一次你来到香江,一定不会失望的。”

谈判交锋

实际上,第一次鸦骗战争前的鹰国人对待龙国的态度本身就不一致,他们渴求打开东方古国的庞大市场,希望能够从中攫取大量的利润,但是总体来说,他们更希望用擅长的贸易手段来实现,而非战争。

在没有动手之前,鹰国人对于万里远征这样的一个古国并没有太大的信息,甚至在战前的国会投票阶段,鹰国政府也最终只是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军事行动,且始终没有正式向青廷宣战,因为他们认为这一次军事行动只是报复,而非战争。

鹰国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认为只要能给大青一次教训,让大青乖乖打开市场,那么以鹰国的工业实力就足以实现倾销,获取大量的利润,但是与这样一个亿万人口规模的大陆帝国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甚至会毁灭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

因此,在鸦骗战争刚开始的阶段,鹰军也在极力控制战争规模和范围,主要还是围绕着G州进行。


原因也很简单,如今的两广总督还是耆英,可谁知道他到底能做多久?要是换了其他人,可未必那么害怕鹰国人。

商量完这件事以后,赵家也算是最终统一了想法,开始全力支持赵源开设汇丰行,并决定从赵家的生意里面暂时拆解出三十万两白银,和鹰国人的十万鹰镑一起作为初定资本,合计一万股,每股六十两白银。

三天后,亨特从香江回到G州,他不仅带来了汇丰银行的十万鹰镑,也带来了丽如银行的授权证明——即汇丰银行在内陆范围享受丽如银行同等发钞权。

当时间来到五月中旬时,汇丰行在广右黄普正式成立,一起成立的还有汇丰银行,至于具体业务将于六月份正式展开,并初步规划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逐渐在京师、应天、天锦、午昌、上江设立分行。

与此同时,赵志出任汇丰银行董事会主席,赵源出任汇丰银行监事,由丽如银行推荐亨特为汇丰银行经理,负责银行前期的业务。

赵源也不会容忍业务一直让亨特把持,他让赵志也推荐了一名赵家的钱庄掌柜于连海为副经理,跟在亨特一旁进行业务学习。

汇丰行的成立,如同一颗石子扔进了G州城这口潭中,溅起了阵阵涟漪。

一元开户

当初G州十三行兴盛以后,客商云集,他们需要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于是其中最有钱的潘、卢、伍、叶四大家族,其眼光越过了珠江,选择在珠江以南建造了一大片豪门宅邸,尤其是潘家大院,更是其中的翘楚。

潘家大院与G州其他建筑的风格多有不同,它的外形酷似富建的方形土楼,只是占地面积非常大,东至漱珠涌,北接珠江水,里面更是种植了大片稀有的古树以及花卉,甚至还养了许多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在里面,堪称豪富一方。

随着十三行的逐渐没落,潘家的同孚行也彻底歇业,但是潘家当代家主潘正炜依然身家万贯,在G州豪商绅士群中居首领地位,而他也不再过问商业,平日里喜爱读书写字画画,尽是一些文人风流雅事。

然而,今日的潘正炜脸色却有些难看,因为他的宝贝女儿竟然跟赵家公子偷偷去了一趟香江,还跟这个赵家公子同进同出,多少有一种养出来的白菜被猪给拱了的郁闷。

“让你们看着小姐,结果你们倒好,还让小姐跑去了香江,每人下去领十鞭。”

潘家家规森严,更不许狡辩,那几名跪在地上的家丁不敢开口,只能各自磕了个头,便老老实实出去领家法了。

等众人退出去以后,潘正炜脸色依然十分难看,微微叹了一口气,

一旁的管家潘何连忙上前劝导:“老爷,幸而此次是赵家公子,此人在学海堂就学,还算知礼,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哼,可是你看涵儿的样子,分明已经是心有所属。”

潘正炜对赵源有一种莫名的敌视,道:“赵家无非就是有一个前礼部侍郎的名头,可如今却是一代不如一代,赵源更是一介白衣,并无科举功名。”

他顿了顿,冷哼道:“幸而他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要不然这一次老夫定要上赵家讨个公道!”

这也是多亏了赵源多想了一步,给未来老丈人送来了一份书信,也算是给了一个交代,没有将这件事继续闹大。


初入学海堂

次日,越秀山。

当赵家等一行人乘坐马车,带着礼物赶到越秀山脚下时,远远便能从越秀山南麓半山腰的层林叠翠中看到一处建筑群,其中房屋典雅秀气,风格精致,带着几分江南园林的味道。

学海堂位置处于半山腰,马车到了山脚下后,众人便只能拾阶而上,顺着百步梯向上走去,但好在越秀山并不高大,仅仅用了一会工夫,众人便已经能看到矗立在上面的镇海楼,而学海堂便位于镇海楼旁。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乃前明永嘉侯朱亮祖所建,一共有五层,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则是砖墙,上面覆盖着绿琉璃瓦,远远望去巍峨壮观,平日里总有许多广右士子前去楼上观景。

赵源自然也是去过的,只是他更感兴趣的是,这楼过去就经历过重建,他在后世所见到的镇海楼同样也是重建来的,也不知与记忆里的有几分相似。

不一会工夫,众人便已经爬到了半山腰,房屋宅院也就变得越发清晰,很快就看到一块写着‘学海堂’的牌匾,正悬挂在正门之上。

赵楷看到学海堂时,不由得感慨道:“若说岭南群英荟萃,此地当为一处。”

门前,一名身着青色长袍、腰系浅色腰带的男子似乎已经等在此处,他看到了赵家一行人等,便上前笑道:“赵兄,许久不见,可是别来无恙?”

赵楷脸上也堆起笑容,上前主动道:“吴兄,多日不见,风采依旧,今日办完事情后,你我不妨下山不醉不归。”

说完,二人便放声大笑起来。

末了,赵楷便向来人介绍赵家一行人等,并说道:“这位是吴兄,如今担任学海堂学长,由他带我们去拜见东塾先生。”

赵诚心中有些不满,他们代表的好歹也是黄普赵家,纵使不看他这个绿营参将的面子,老太爷好歹也是进士及第和朝廷要员,岂能派一个学长糊弄?再怎么样也应该让山长亲自来接待。

来人似乎也看出了赵诚等人有些不豫,便主动解释道:“在下吴又侠,见过赵将军。此番并非学海堂无礼,只是学海堂不拘俗礼,亦并未设置山长一职,而是设立学长制,由我等八位公举的学长同司课事。”

赵源听到这里不由得眼前一亮,他忽然间觉得这个学海堂还真不错,这个没有山长的制度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赵诚却觉得有些怪异,道:“那阮老和东塾先生呢?”

吴又侠道:“阮老今年并没有来学海堂,他老人家还在杨州呢。至于东塾先生……呵呵,他的性子您应该有所耳闻。”

听到这里,赵诚原本紧皱的眉头这才松弛了下来,他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便主动开口道:“无缘拜见阮老,着实有些可惜。”

一旁的赵源原本听得有些糊涂,可是阮这个姓相对少见,便瞬间想到了关键,因为这位阮老还真是一个大人物。

此人乃乾嘉时期的著名大家阮元,一生专重经史训诂,被海内外称之为‘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

说白了,这位在如今大青学术界的地位是相当的高,属于杨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而且他先是在行州创办了诂经精舍,后来又在越秀山创办了学海堂,一生育人子弟无数。在仕途上做到了两广总督和云贵总督等高官职务,属于一等一的大佬。

在阮元这位大佬面前,赵家也只是一颗小虾米罢了。

赵楷笑道:“咱们也别在门口多说了,还是先进去吧。”

吴又侠却又摇头道:“昔日阮师曾经立下学规,凡外来者不许在学院逗留,倘若贵公子想要拜入学海堂,还需通过考核,且只能一个人进来学院。”

说完,他望着赵楷歉声道:“特别是贵公子想拜入东塾先生门下,就更要遵守学规了。”

赵诚和赵楷顿时一愣,还打算说几句好话,却没想到赵源主动开口道:“爹,二叔,我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你们还是先回去吧。”

“这.......”

赵诚有些犹豫,他还有些不放心赵源一个人留在山上。

然而,已经对赵源有所了解的赵志,却相对放心许多,他劝道:“大哥,咱们走吧。这里可不比其他地方,再说有吴兄在,也不至于有什么大问题。”

吴又侠轻声道:“赵兄所言极是,学海堂乃读书清净之地,并无歹人。”

赵诚也只能无奈地叹一口气,望着赵源道:“源儿,那你考核后便尽快回家吧。”

“是,还请爹放心。”

赵源躬身行礼。

等到赵诚、赵志带着一帮人离去后,赵源便跟着吴又侠朝着山门内走去。

一路上,吴又侠一边轻快地在前面带路,一边主动介绍道:“赵公子,学海堂不比其他学院,你若是一味为了考功名来,怕是来错了地方。”

赵源笑道:“吴先生不必客气,直呼我大名即可。”

吴又侠微微一笑,道:“好,赵源,你也不必称呼我为先生,叫一声学长无妨。赵源,你可知,我学海堂的治学标准是什么?”

赵源明白不懂装懂最让人可笑,便老老实实回答道:“还请吴学长指教。”

吴又侠停下脚步,沉声道:“我学海堂乃继承阮师之志,为八个字,‘崇尚汉学,实事求是’,他老人家当初也曾说过一段话,我先说给你听,你不妨也思考一番,这对你通过考核会有帮助。”

赵源躬身道:“还请学长示下。”

“我学海堂弟子,或习经传,寻疏义于宋齐;或解文字,考古训于《仓》《雅》;或析道理,守晦庵之正传;或讨史志,求深宁之家法;或且规矩汉晋,熟精萧《选》;师法唐宋,各得诗笔。虽性之所近,业有殊工,而力有可兼,事亦并擅。”

吴又侠说完这段话后,道:“若是记不住也没关系,这段话已经被阮师派人刻在了西面的墙上,以后你不妨多去看一看。”

赵源听到这里,顿时有些明悟,他明白为何吴又侠强调考取功名,不必来学海堂的含义,因为这里所教的一切,对于科举而言并无帮助。

但是,对于赵源而言,这里的一切却都是极有吸引力的,比起在科举里皓首穷经似乎要强得多。

至少,这里是真正在潜心治学。

想到这里,赵源对拜入学海堂,拜入陈澧门下充满了向往。


可是,鹰国人在战争中却突然发现了一点,那就是青军实在是太菜,菜到压根对鹰军无法构成有效的威胁,尤其是在青军经过认真准备的浙东反击战惨败后,鹰军的自信心彻底爆棚,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便接连发动了吴淞、镇江等战役。

战争结束后,鹰国在谈判中占尽了主动权,逼迫青廷放开了通商口岸,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可问题是,如今鹰国人又惊讶地发现一点,他们的确打开了市场,也让青廷默许了鸦片贸易,可是对于贸易逆差的改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龙国也开始种鸦片了,而且卖得反而更加便宜。

对于鹰国人来说,就更加急于逆转这一局面,他们需要龙国的茶、瓷,但是也需要足够的金银。

丽如银行便是带着这个使命,来到香江和G州,他们也急需要一个能为他们打开内地市场的合作伙伴,而赵源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很快,几人在罗伯特的邀请下走进了会客厅,来自茵妒的仆人来为众人分别倒上了一杯加入了牛奶和蜂蜜的红茶。

罗伯特举起了茶杯,道:“赵,你能重新说说你的那个计划吗?”

赵源点了点头,道:“丽如银行想要直接进入龙国,势必会带来许多阻力——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他们不能接受一家纯粹的外资银行,这一点你应该明白。”

罗伯特耸了耸肩,意味深长道:“你说得对,这也是英清之战的缘故。”

赵源自然听出了对方的潜台词,便笑道:“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破坏,却不能带来更多的财富,鹰国人确实赢了,但是你们并没有达成自己真实的目的。我想,即便再来一次,现状也无法得到根本的扭转。”

一旁的亨特轻轻咳嗽一声,“赵,如果我们跟你达成合作,你真的能拿到那么多的资金吗?”

“当然。”

赵源点了点头,“龙国不缺乏足够的资金,只是它们现在都深藏于地下——没有被人挖掘出来,想让它们变成资本,我们就需要给它们一个盈利的预期。”

“盈利的预期?”

罗伯特和亨特若有所思。

赵源轻声道:“现在丽如银行的存款业务,活期存款每半年结算一次,其中存款额在两千银圆以下的抽取手续费五元,超过两万五千银圆的大额客户,则是手续费另算。如果我开的汇丰银行,不仅不收取手续费,还倒给客户利息呢?”

“不收手续费?还给利息?”

一听此话,众人都觉得赵源疯了,其中亨特接连摇头道:“赵,我已经后悔让你来香江了,你简直是个不可理喻的疯子,你就算有再多的钱,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

罗伯特也缓缓摇头,“当然,我们可以考虑降低手续费,这样确实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在丽如银行存款。”

赵源微微一笑,道:“不,给利息其实并不会亏,因为这中间存在着利差。”

“利差?”

罗伯特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只要控制存款利息比例,将它与贷款利息比例形成利差,银行就可以赚取这部分钱。更妙的是,过去贷款业务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现金流的制约,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吸纳更多的存款,就可以进行更多的贷款业务了。

不过,罗伯特很快就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如果贷款业务收不回来怎么办?如果吸纳的存款过多,而贷款业务过少又怎么办?”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