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回乡农家女,种田脱贫致富录无删减全文

回乡农家女,种田脱贫致富录无删减全文

跃入山海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三哥冷静。”即便之前麦芽想方设法想让周长晏恢复些斗志,打消他想自毁的念头,但是眼下这个疯狂的状态还是算了吧...“我很冷静。”周长晏说完对上麦芽的神情笑了下:“我说的办法不是犯罪的,你放心。”说完眼前人还是没有回应,他就接着说道:“李进的爷爷原先当过百户,不过现在退下来了,家里有些钱势。”李进借着家里的势,整日走鸡逗狗混迹于烟柳巷,古人有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李进终究吃了好色的报应,染了病。“李家老爷子这些年就想着给孙子寻门好亲事,既是让李进能安于家中,又能帮着李进治病...李进这些年倒是娶了有两房,不过最后都死了。”剩下的话周长晏虽然没有继续说,但麦芽明白,她要是嫁过去也是个死...“那三哥说的办法是啥?”“其实我也没有想好...

主角:麦芽麦芽   更新:2024-12-21 15: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麦芽麦芽的其他类型小说《回乡农家女,种田脱贫致富录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跃入山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哥冷静。”即便之前麦芽想方设法想让周长晏恢复些斗志,打消他想自毁的念头,但是眼下这个疯狂的状态还是算了吧...“我很冷静。”周长晏说完对上麦芽的神情笑了下:“我说的办法不是犯罪的,你放心。”说完眼前人还是没有回应,他就接着说道:“李进的爷爷原先当过百户,不过现在退下来了,家里有些钱势。”李进借着家里的势,整日走鸡逗狗混迹于烟柳巷,古人有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李进终究吃了好色的报应,染了病。“李家老爷子这些年就想着给孙子寻门好亲事,既是让李进能安于家中,又能帮着李进治病...李进这些年倒是娶了有两房,不过最后都死了。”剩下的话周长晏虽然没有继续说,但麦芽明白,她要是嫁过去也是个死...“那三哥说的办法是啥?”“其实我也没有想好...

《回乡农家女,种田脱贫致富录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三哥冷静。”

即便之前麦芽想方设法想让周长晏恢复些斗志,打消他想自毁的念头,但是眼下这个疯狂的状态还是算了吧...

“我很冷静。”

周长晏说完对上麦芽的神情笑了下:“我说的办法不是犯罪的,你放心。”

说完眼前人还是没有回应,他就接着说道:“李进的爷爷原先当过百户,不过现在退下来了,家里有些钱势。”

李进借着家里的势,整日走鸡逗狗混迹于烟柳巷,古人有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李进终究吃了好色的报应,染了病。

“李家老爷子这些年就想着给孙子寻门好亲事,既是让李进能安于家中,又能帮着李进治病...李进这些年倒是娶了有两房,不过最后都死了。”

剩下的话周长晏虽然没有继续说,但麦芽明白,她要是嫁过去也是个死...

“那三哥说的办法是啥?”

“其实我也没有想好,只能等明天见了李进才能知道能不能行,不过麦芽可以先帮我去镇上递封信,算了,天晚了,叫二哥去吧。”

周长晏说完就拄着拐杖去了书桌前,不一会儿就封好了信,看着眼前不说话的人道:“怎么了?”

“三哥,你想不想坐着就能走路?”

周长晏没料到这话题转的这样快,他答道:“坐着怎么走?”

麦芽笑了下语气神秘:“推着走,等二哥去镇上回来三哥就知道了。”说完她就回了北屋。

周母这时面上愁容难解,但看着麦芽过来还是露出笑:“过两天就能吃上白米饭了,还有红薯,咱家的红薯选的都是甜种,熬粥最好喝。”

“嗯,娘,三哥说他有办法你别担心。”

“啥办法?”

翌日一早,鸡叫起床。麦芽一如既往地织手套,这是家里现在最大的进项,不能放松。

等到快晌午头上的时候,一阵敲锣打鼓声传来,麦芽想,应该是李进过来提亲了。

这人今年也有十七八了,麦芽想不通,他怎么就偏偏瞧上了她这个还没发育的小豆芽菜呢?

原先想着十三岁好啊,古人虽然结婚早,但她至少四五年都不用考虑这事,但是这才过了几天就打脸了...

走到院子里,就见周母拿着一把菜刀站在院门前,只看背影和气势,麦芽想这根本不逊于守城的将领。

“周家的,还不给未来姑爷开门,我李进今日可是带着媒人亲自登门,你家闭门不开这是什么礼数?”

李进站在周家门口叫嚣,附近的邻居都纷纷出门探头看。

“这周家也是倒霉,你说他家老大好好的油工,一月八百文钱的好活啊,现在被人赶回来了。那周老三多好的秀才公腿断了,现在还被李家看上...这是冲撞了什么神仙了吧?”

“你还说漏了一件,她家幺女不是还被抱错了吗?白养了人家闺女十几年,呵呵...”

周母听着这些声音,扬着菜刀打开了院门,之后手起刀落嘭的一声巨响,菜刀就钉在了木门上,惊得李进一群人往后退了好几步。

“你要干什么!”

周母冷声道:“你个脏心烂肺的馊货,再不滚,这菜刀下一个要砍的就是你的脖子!老娘的心肝儿刚回家几天,你巴巴想祸害,我告诉你没门。”

“反正活到这岁数老娘算是活够了,拼上一条命护住闺女,再拉上你这个烂货垫背,老娘觉得值!”

不单是周母,周长山还有周长平都各拿了一把镰刀站在前面,那气势像是谁敢上前就砍谁。


“我说的就是小孩的,县里府城多少人家都宝贝刚出生的小孩,二十几文,要是我有钱肯定给孩子买,麦芽你琢磨琢磨。”

这话确实有理,卖给书院的手套就是府城,去个几次市场也饱和了总要换新地方,可是卖袜子不一样,一来要勤换着,二来总有新生的孩子,但这却有个致命的缺点。

“二嫂也说各家都宝贝孩子,婴儿又容易生病,这棉线说不上多柔软,要是因穿了这东西起疹子什么的,那咱们就得不偿失了。”

刘氏抱着孩子静了一会儿猛地点头:“说的是,哎,那小豆子不会起疹子吧?”

麦芽无奈:“我说的是极端情况,这棉线我也仔细挑选过,质量不错二嫂放心。”

翌日满月宴,开宴本在中午,但是从清早开始,周家就陆陆续续接待了不少人。有前来帮忙的白家:“周家姐姐,这会儿赚的两百多文钱,就算是还债了,我家先不拿。”

周母把钱又塞了回去:“你家啥情况我能不知道,啥都紧着白修远,现在芸芸还能吃得上鸡蛋吗?拿回去,等解了家里的急再说。”

麦芽一边在厨房里忙进忙出,一边被喊过去接人,院门口驶来一辆马车,除了车夫还有一个随行的婆子。

只见青帷被慢慢掀开,走下来一个明艳的女子:“你就是刚回家的麦芽妹妹吧,我是你未来的三嫂,叫我三嫂或是阿染姐都行。”

麦芽正是惊讶这样直白的介绍,就见这位姑娘的身后下来了一个熟人,猖狂少年吴宜可...这俩不愧是一家的。

吴初染拍了拍冷脸的吴宜可道:“这位是我阿兄吴宜可,你们应该见过了。”

竟然是兄妹!这吴初染行事落落大方一派长姐的样子,她兄长吴宜可看起来却像一个二愣小子...

不过有一点麦芽要承认,两兄妹生的是真好,皮肤都如上好的瓷器一样白润,吴初染桃花眼张扬明媚,吴宜可凤眼冷眸带着疏离感。

“额...二位里面请,抱歉之前没听我娘提起过阿染姐,这才失礼,快请快请。”正说着,就见周母得空走了过来。

道了一句:“吴家姑娘怎么过来了?”

“来看看我那伤残的未婚夫,周婶婶可是要拦我?”

麦芽大惊,这怎么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周母面色一冷回道:“周吴两家从未定过亲,吴小姐可不要乱说,再者我家老三已经拒绝过你,如今你又何必纠缠?”

吴初染点头:“口头上的亲也算,周长晏呢,我要见他。”

正说着,周长晏从东屋自己滚动着轮椅出现,他在看见来人的一瞬间又连忙往回倒着走。

吴初染笑了下追了上去:“我的好未婚夫你跑什么?”

“吴姑娘慎言,就是为了你自己的清誉这样的话都要少说,咱们从未有过亲事,你来我家不合适,快请回吧。”

“不合适?哪里不合适了?”说着吴初染一个俯身双手撑在轮椅两侧,将周长晏圈在了怀里。

麦芽看见这一幕努力憋着笑忍着震惊的表情,这个姐姐好威武!想想她家三哥平日如何运筹帷幄的样子,现在被个女子轮椅咚!

“咳!麦芽,那个家里的椅子不够了,你去隔壁白婶家去抱几张回来,去吧。”

听着周母的交代麦芽没有动,这场好戏至少要看完了再说:“娘,我知道了,但客人们都还没有到,我等会儿就去。”


周母蹲在地上刨土道:“一季儿的进项嫌少?老二家的,有能耐自己帮咱家寻一季的进项去,不行就闭上嘴。”

这时,刘氏撇着嘴坐在一边的大石头上不说话...

麦芽上前跟着周母一起刨土:“娘,咱村种苹婆果的不少,但有桑葚的就咱家和另一家,我觉得这桑葚留着好。”

刘氏听见这话,急急反驳道:“麦芽你在城里生活久,就知道桑葚好吃是吧?你是坐在青砖大瓦房里等着吃的,不知道其中的辛苦。”

“咱家野桑葚是结果子不少,可是桑葚太难运了。就是摘下来,那都放不了一天更何况卖出去?你在县里吃到的,那都是拿冰冰着运过去的,咱们小门小户上哪有冰去。”

说到这刘氏拽了拽身上衣服,掸了掸土接着说道:“你也别嫌嫂子说话难听,你不懂就少出主意,没得刚说出口就叫人笑话。”

“二嫂!”周长晏冷声回道。

刘氏对上小叔子的冷脸点了点头,而后又坐回了大石块上。

周长晏望着麦芽说道:“二嫂的话别往心里去,麦芽说留着桑葚,可是有别的什么想法。”

刚被挤兑完的麦芽也不生气她道:“桑葚确实不好保存也不好运输,但是它除了能做鲜吃的水果,还能做药材做茶。”

“茶?这娘可没见过。”

“娘,这无论是做药材还是茶都是晒干了用的,我也是在书上看的不知道咱们这能不能卖出去。”

麦芽望着眼前一大片桑树林道:“反正等蚕豆和豌豆结果也要等到来年四月,桑葚成熟也就是多等两个月的事,到时候咱们可以晒干一批,送去药铺,或是制成茶。”

“能卖出去那就算打开新路子了,要是卖不成,娘再砍了也不急。”

周母听完面上带着笑:“我闺女就是聪明,这小小年纪想事情就这样周全可比大人都强,懂得多就是好。”

刘氏这时连忙接话:“娘,她懂得多那是她在县里读了书,我家银锁也不傻啊。那有了钱能不能先送银锁去上学啊,他翻了年可就六岁了,村正家的孩子五岁可就送去开蒙了。”

“哪都有你!那你大嫂家的大虎都快九岁了你怎么不说,等着吧,到年底家里富裕先把大虎送去学堂再说。”

刘氏又撇了下嘴轻声喊道:“周长平,你听听娘多偏心!”

周母弯腰拿起一个土块就朝着刘氏砸去:“别在这挑拨东挑拨西的。喊老二也没用,你在这要么跟着一起干活,要么回家去。”

“娘我...我知道错了,那我先回家织手套了,那个赚得多。”说完刘氏赔着笑走开了。

刚走了几步,她迎面瞧见周长山带着一个青年走了过来:“哎,大哥这谁啊?”

周长山没理刘氏直接冲着前面喊道:“老三,你县里的朋友过来了,说是给你送信的。”

魏玄一身月白色织金长袍站在地头,白皂靴上沾了不少的泥土,他手上拿着一把折扇轻晃道:“长晏兄。”

麦芽抬头循声看去,脱口而出了几个字:“大表哥?”

周长晏看了下眼前格外突出违和的人,而后声音微冷说道:“你跟赵家是姻亲?”

魏玄“唰”的一下打开折扇轻扇着笑道:“是。看来我与长晏兄缘分不浅,咱们的交情断不得。前几日你递给青山兄的信我看了,正巧我这也有几封信要送来。”

“呐,这是...你妹妹让我交给你的,拿好。”

麦芽看着魏玄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那信是赵婉柔写的,周长晏之前的妹妹...


“二哥先带着东西去牛车那,我要去木匠铺定做个东西,这东西只有我能说清,放心我很快回来。”

麦芽说完也不等身边人回应,一溜烟向东跑了出去。

再次见到周长平已经是一刻钟之后了,她刚要说话,额头上就“收获”了一个爆栗。

“下次再乱跑,我就跟娘说不带你来镇上了!”

麦芽讨好地笑着:“知道知道了,快走,钱多我也心虚。”之后两人连棉线都没买坐上牛车回了周家。

周家堂屋,刘氏难得从西屋里出来,她怀里抱着小豆子坐在木凳上:“我知道这钱没我的份,我就是来看看。”

“二嫂别急,现在卖的露指手套也是在蹚路子,等二嫂做完月子那时候才是大把挣钱呢。”

听着麦芽的话,刘氏轻哼哼了两声:“我不是那样小心眼的人,行了别跟我这掰持了,快数数赚了多少钱?”

周母和麦芽对视一眼道:“这是咱家第一回赚到一两银子,一共一千一百二十文,去掉成本咱们赚了一两零四十文。”

刘氏抱着孩子站了起来,她张了张嘴,看了看堂屋一圈人之后又坐下了:“这是趟路子?我之前费心费力织手套一个月最多才分多少?”

周长平无奈道:“好了,以后有你赚的,少说两句。”

钱氏握着周长山的手点了点头,似乎在说家里情况好了,他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

周长山这些天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去村里收白菜,一文钱一斤,靠着一个小板车,从十斤装到现在的四十斤。

从槐花村到嘉东县,三十里地都靠他自己拉车,一天辛辛苦苦奔波大半日才赚那不到五十文钱。钱氏作为他的妻子怎么能不心疼...

周长山回望着妻子又看向一边的麦芽道:“是麦芽有本事。”

“大哥这次可不算是我的功劳,去书院卖那是三哥出的主意,手套也是一家人一起做的。是不是三哥?”

麦芽说着看向一边被周长平背来一起讨论的周长晏,自杀过一次的人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尝过死的滋味吓怕了,再也不敢的。另一种是一次没有成功,但是他会继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

麦芽曾经就属于后一种情况,所以她了解周长晏的心思,现在即便看着人乐呵的积极生活,但在他心里自毁的念头应该一直存在。

叫周长晏一起参与讨论,就想着让他分散些注意力,而真正能让他打消自毁念头的办法,就是让他的腿好起来…

要说为什么想要帮他救他,麦芽能说清的理由似乎是,他脑子很聪明,想法也活泛,往后帮着她一起出点子做生意也好...

周长晏抬头视线对上麦芽的目光后笑了下:“主要是麦芽聪明,我一说去书院卖,她就想到了露指的手套。”

周母听见老三开口,也安心了几分。这孩子从小心思重,前后出了地动还有自毁的事情,真是叫她吓怕了。“一家人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就是快,咱们现在分钱。”

说着又看了一眼刘氏:“老二家的这次虽然没参与,但是咱家新添了人口,是有功的,老二媳妇儿,这是一百文以后小豆子吃米水的饭钱。”

“娘,这怎么好意思。”

话说一半,刘氏就把孩子推给周长平抱着,她自己起身把钱接了过来。“这我等出了月子,麦芽可别忘了教教二嫂怎么做那个露指的手套。”


周长平听着这些话回忆起之前,三弟的毛笔总是会断毛呲毛,大哥就想着给他买一根好的,可是那时候家里也不算富裕。

他出了半两银子也不够,大哥是外出接私活攒了两个月才买的起那支狼毫...现在却要当回去...

“掌柜看看这些一共能算多少。”

谢掌柜扒拉了两下算盘珠子之后道:“三两半,你看行吗?”

“行,那咱们称钱吧。”

周长平答应的爽快是因着临行前三弟交代:最少三两,若是低于这个价二哥就把东西拿回来。

而一边的麦芽,这时却是默默地把攥在手里的荷包放了回去,面上也不见刚刚的欢喜。

她费劲熬眼睛钩织钩的手都僵了才卖了八十文,三哥的这些东西竟然值这么多钱!怪不得过去读书人金贵。

出了书铺,周长平察觉到身边人的异常问道:“妹妹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就是在想我什么时候也能赚到这么多钱。”毕竟她这沉甸甸的一荷包铜板都赶不上人家的零头多...

周长平这时拍了拍麦芽的脑袋:“会有那么一天的,妹妹现在做两只花都能卖这么多,两百支两千支加起来不就更多了吗?”

麦芽忍不住笑了出来,二哥真是高看她,不说两千支她能做两百支她都佩服自己。

钩织花价钱确实不算低了,但费时费力的成本她不得不考虑...现在先做着,以后找到更能赚钱的办法再换。

“快回家,今天我要做炸猪排!”

麦芽一向是手里有些钱就要炫嘴里的人,来这里这么久她都没有吃过油炸膨化食品,她要忍不了了。

到了周家,周长平先是给周母交代了一遍,周母拿着那三两半的银子面上也没多少喜色。

麦芽想大概是三哥吃药钱太贵了吧,毕竟之前周父修河堤的银子拿回来过一次,全都用在了诊金和药费上...

正想着,周母就朝她走了过来:“听老二说你买了里脊肉还要自己做,娘不管你,厨房今天紧着你用,不过得要你大嫂看着,你小心烫着。”

“娘最好了,我今天要做一道超好吃的菜,娘等着,我马上就做出来!”

厨房,钱氏看着小姑子拿着菜刀心惊胆战的:“小妹,你要做什么嫂子帮你弄,你这...你拿刀太吓人了。”

麦芽尴尬笑了两声,刚刚雄心壮志现在却像放了气气球一样,这刀跟她之前用的完全不一样,太沉太大也太钝了。

而且她自己都没比灶台高多少,架着个肩膀切肉不现实...这还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年纪变小的不好。

“嫂子帮我把里脊肉片成这么厚的一片。”

之后麦芽比划着钱氏照做,肉切好用刀背轻拍,加入酱油和少许糖,没有淀粉也没有面包糠,只能拿白面和馒头碎代替了。

腌好之后就是准备下锅炸,钱氏看着麦芽将半壶油都倒进了锅里,惊得面上难得出现了慌张的神情:“麦芽!那个...要用这么多油吗?”

“嫂子别担心,就是炸一下,用完之后还能倒回去接着用,不会浪费的。”

麦芽说着在油锅中插了一根筷子下去,看着油温上来,她没有犹豫直接把猪排下进锅里,刺啦刺啦,这悦耳的声音,一定很好吃。

钱氏在灶洞前看着火,之后把给猪排翻面的活也一并包揽了:“小妹你躲开点,这不是你能碰的,这油点子溅身上可是不得了。”

大概是火烧的旺,猪排外面变色很快,香味也跟着飘出了厨房,引得大虎领着甜妮儿和银锁趴在门板上看。

“再等等,马上就能吃了。”

麦芽安抚着几个小的也在安抚她自己的胃,太香了,要不是在人前她都忍不住流口水。

三块猪排出锅,麦芽让钱氏把猪排剁成小块,之后端到堂屋里,忍着烫手捏了一块放进嘴里。

啊!麦芽在心里发出无声的尖叫,即便没有番茄酱也没有胡椒和其他蘸料,这猪排一样好吃!

周母进门时就看见麦芽一手捏着一块,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喂:“怎么样,小姑厉害吧,好不好吃?”

大虎嚼的不张嘴一直在点头,甜妮儿喜欢的眯着眼睛笑,五岁的银锁扑到麦芽的怀里蹭:“小姑最好了。”

“小姑,我要给小叔送去,他也一定喜欢。”大虎吃到好吃的也没忘了周长晏,麦芽闻言单拿了一个盘子出来扒了不少拿了出去。

瞧见周母,麦芽面上满是得意:“娘快尝尝,大家都说好吃。”

“行,你慢点跑。”

这边麦芽已经端着盘子到了东屋,大虎在堂屋接着吃,送饭的活就交给了她。“三哥,我做的炸猪排你尝尝。”

周长晏还是如上次见的那样静静地坐在床上,面上带着些苍白之色。“麦...多谢小妹。”

麦芽察觉到他的别扭情绪当看不到:“这个趁热吃最好,三哥拿筷子。”

周长晏接过盘子和筷子半天没有动,他刚要张嘴接着说什么,就被麦芽打断了:“快尝尝。”

“嗯...”

周长晏夹起一块放进嘴里,细嫩的猪肉外面包裹着面皮和一些酥脆的东西,吃起来的感觉很新奇,当然味道更是上乘。

“这是小妹做的,好吃。”

或许任何时代对于一个做饭人来说,最好的夸赞就是“好吃”二字,麦芽也不例外,听见周长晏说好她忍不住说起来做法。

“三哥你不知道你炸猪排有多少道工序,光是用刀背轻拍,大嫂就至少拍了一百多下...”

周长晏面上带着笑看着眼前麦芽滔滔不绝的样子,心中似乎有些想通了。“小妹厉害,大嫂也辛苦了。”

想着十三年前的事,周长晏正要再次开口外面就传来了大虎的声音:“爹!你回来了。”

麦芽自然也听到了,跟周长晏交代了句就开始往外走。这周长山不是还要等几天再回吗?早回来该不会是为着她吧?

那她现在还是到周母身边待着的好,毕竟这个家里能管住大哥的只有周母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