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炫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完结版小说安稳度日朱炫朱元璋》,由网络作家“陈喵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齐泰的问题,其实不是很大。但是他借此机会偷懒了,在家修养,让方孝孺去大本堂教学,以方孝孺大儒的身份,教授那些皇子皇孙完全没问题。方孝孺对此没所谓,他偶尔也会来大本堂代课。“又是方先生。”“方孝孺比齐泰,要更老顽固。”身后的朱松他们,忍不住吐槽了。朱炫听了,很赞同地点了点头,那些酸儒没别的本事,就知道按照什么圣人典籍,照本宣科,教授他们儒家的理想。对此,他是不屑的。不过朱允炆似乎很兴奋,很渴望方孝孺的知识。整个大本堂里面,会兴奋的人也只有朱允炆,其他人见了,都是摇了摇头,因为方孝孺的课,要比齐泰的更枯燥无味,更让人犯困。朱炫要维持自己的乖巧,不得不听,所幸的是听了一会方孝孺的大道理,就按照齐泰的惯例背书,不用再受折磨。对于背书这个项目...
《完结版小说安稳度日朱炫朱元璋》精彩片段
齐泰的问题,其实不是很大。
但是他借此机会偷懒了,在家修养,让方孝孺去大本堂教学,以方孝孺大儒的身份,教授那些皇子皇孙完全没问题。
方孝孺对此没所谓,他偶尔也会来大本堂代课。
“又是方先生。”
“方孝孺比齐泰,要更老顽固。”
身后的朱松他们,忍不住吐槽了。
朱炫听了,很赞同地点了点头,那些酸儒没别的本事,就知道按照什么圣人典籍,照本宣科,教授他们儒家的理想。
对此,他是不屑的。
不过朱允炆似乎很兴奋,很渴望方孝孺的知识。
整个大本堂里面,会兴奋的人也只有朱允炆,其他人见了,都是摇了摇头,因为方孝孺的课,要比齐泰的更枯燥无味,更让人犯困。
朱炫要维持自己的乖巧,不得不听,所幸的是听了一会方孝孺的大道理,就按照齐泰的惯例背书,不用再受折磨。
对于背书这个项目,朱炫很熟练,不一会就背得差不多,等待抽查之后,便是吃午饭的时间。
朱元璋一如既往地送饭来给朱炫,但是今天很出乎意料,竟然给朱允炆也送来一份。
朱允炆看到放在自己桌面的饭菜,眼圈顿时红了,终于能得到皇爷爷的重新关注,为此他等了两年。
足足两年了。
他都忘了,这两年里面,自己是怎么过的。
到了现在,总算是熬过来,他觉得快要重回巅峰,再一次受宠,但是母妃反复叮嘱,一定不能飘,必须得低调。
以后不能再随便找野孩子麻烦,除非有方法可以把野孩子直接灭杀。
朱允炆谨记这些话,深吸了口气,把泪水忍住,心中的各种激动,也被他咽回去,尽管心里沾沾自喜,但也得做出一个满不在乎的表情。
然后,他学着朱炫那样,招呼身边的其他皇子皇孙,一起吃朱元璋送来的饭菜。
朱允炆也有自己的圈子,以后要当皇太孙了,自然得拉拢一批支持者。
方孝孺看到陛下赐食,眼前一亮,随后微微一笑。
这是件好事!
方孝孺赶紧让人把这个消息,带去给黄子澄等文官集团。
不过朱元璋还是一直给朱炫送饭菜,今天也不例外,送来的,和朱允炆那些差不多。
“他怎么……”
朱允熥一怔。
随即明白了,那天朱允炆在园囿的表现,让朱元璋心软。
除了杀朱炫的计划失败,其他的都让朱允炆成功了。
想到了那么多,朱允熥心里甚是无奈。
那可是朱允炆,差点用小弟的命,换取回来的重视。
看到对方那么心安理得地接受,朱允熥心里很不服气。
“二哥,吃饭啦。”
朱炫好像什么都不懂,也不去管朱允炆如何,只是吃自己的东西。
“好吧!”
朱允熥回过神来,看了眼身边的朱允熞,道:“你不去找你大哥吃饭?”
“他不是我大哥。”
朱允熞冷哼一声道:“这种大哥,我不想要,得到皇爷爷赏赐,他根本就没想过我,还是小弟对我好。”
朱允熥:“……”
这个策反,还很成功。
朱允熞这个熊孩子,都十多岁了,有些事情还拎不清。
饭后,侯显来了。
“小皇孙,陛下让我来找你。”
“皇爷爷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这个奴婢也不知道。”
侯显摇了摇头。
朱炫没有问太多,直接跟着侯显离开。
刚才沾沾自喜的朱允炆,又感到挫败,皇爷爷竟然在午休的时候,找他回去,却不找自己!
这个野孩子,得意不了多长时间。
朱允炆咬了咬牙在想,必须要把争宠进行到底。
——
“皇爷爷!”
朱炫刚到谨身殿,打了个招呼后,就看到徐妙锦和沐沅君安静地坐在眼前,瞬间明白皇爷爷这是让自己来联络感情。
“弟弟!”
她们看到朱炫来了,很开心地起来。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妙锦和沅君说想见你,我就把她们带进宫,好了你们先去玩吧,大本堂那边,咱会帮你请假。”
“多谢皇爷爷!”
听到可以去玩,朱炫终于不用再听方孝孺的课。
他们很快,离开了谨身殿。
朱炫想了一会,带她们来到御花园,这里是一个园林,布置得还挺不错,联络感情也合适。
对于突然多出来的两个小媳妇,他当然不会拒绝。
“你们想玩什么?”
朱炫带领她们,在御花园走了一遍,又问道。
徐妙锦想了想道:“我们想听故事,弟弟能不能讲故事?”
“我也想听!”
沐沅君的声音,更是奶声奶气,听起来不知道多可爱。
“好啊!”
朱炫捏了捏小沅君的脸蛋,让侯显端来一些茶水,就坐在亭子里讲故事。
沐沅君小脸蛋微微一红,欢悦地跟在身边。
朱炫想了一会,不再讲《三国演义》,又想到后世看到的那么多小说,选了一本《射雕英雄传》来讲。
具体的细节,他自然记不清楚。
但是这本小说,朱炫穿越之前,看过不止一次,大概内容和方向还是记得的,要讲一遍并不难。
朱炫坐在椅子上讲故事,两个小丫头坐在左右,很安静地听。
听到精彩的地方,她们还会开心地拍了拍手,呼应朱炫的故事。
这个时候。
朱元璋带着徐辉祖和沐晟二人,也来了御花园。
“不错!”
老朱哈哈一笑,道:“咱就说了,乖孙和你们家里的闺女很配。”
沐晟附和道:“陛下的目光真准!”
“你就别拍咱的马屁了。”
朱元璋满意地笑道:“再有十年,他们三个娃娃,差不多能成亲,咱应该还能再活十年。”
“陛下万年!”
徐辉祖说道:“别说十年,一万年都不成问题。”
朱元璋心情不错,随后叹了口气又道:“如果咱活不了那么久,咱的乖孙,全靠你们了。”
他们一听,顿时明白了什么。
陛下这是为小皇孙准备后路,能同时拥有两个将门撑腰,这个分量绝对不轻。
“是!”
他们互看一眼,皆是如此回应。
但是也不知道,这样对他们两家是好是坏,不过孩子年纪还小,唯有等下去,等到长大了,才知道好坏。
“皇爷爷,我回来了。”
朱炫离开了大本堂,首先来到谨身殿。
闻言,朱元璋放下奏章,抬头微微一笑道:“乖孙回来了,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
“有!”
朱炫拿出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道:“这是好几天之前,二十叔借给孙儿看的,写得很精彩。”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据说还是陈友谅的朋友,三国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书了。
“这本故事书,很好看。”
朱炫又说道。
朱元璋随手翻了翻,道:“这本不只是故事书那么简单,如果乖孙能看懂上面的内容,以后大有作为。”
这本故事书,朱元璋当然看过了。
虽然是以今人的目光,写古人的故事,其中还有部分神化的内容,但是里面一些智谋、道理等,还是能发人深省。
“当年的陈友谅,如果能问一问罗贯中,咱要打下这个江山,还不容易!”朱元璋回想着里面的故事,又笑道。
朱炫听得出来,老朱说的,是鄱阳湖水战,铁索连环的事情。
这个和赤壁之战,看上去还是差不多。
“孙儿当然能看懂。”
朱炫说道:“皇爷爷尽管考一考孙儿。”
“那好吧!”
朱元璋思考片刻问:“乖孙看到刘备取川蜀了吗?”
朱炫点了点头。
朱元璋又问:“庞统给刘备提出上中下三策,刘备为什么不取上策?”
只见朱炫思考了好一会:“这个很简单,就拿云公公来举例。”
“老奴啊?”
云奇满脸笑容道:“小皇孙尽管拿老奴来举例。”
“我也给云公公三策。”
“上策是,每天鸡鸣起床,读书识字,艰苦学习,辛苦地熬几年,再考个功名,功成名就。”
“中策是,勤劳地耕作,干点小活赚钱,不会太辛苦,又不会碌碌无为,还能存点小钱,日子很安定,不用为了吃喝烦恼。”
“下策是生活随意,有钱就花,没钱干活,得过且过,没多大追求,生活还算无虑。”
“云公公怎么选?”
朱炫说着便问。
云奇想了想,配合道:“上策太辛苦了,老奴不想要,下策太舒服,但也只是暂时的舒服,以后应该过得不好,老奴很想选中策,老奴明白了,刘备的想法,应该也差不多。”
“哈哈……”
朱元璋大笑道:“乖孙分析得很好,看来对这本故事书,看得很透,看了多少遍?”
“第一遍还没看完。”
朱炫有点小骄傲地说道。
这个小骄傲的模样,看起来还很可爱。
云奇附和道:“恭喜陛下,小皇孙聪明伶俐,这本书老奴看了好几遍,都不如小皇孙一遍没看完,领悟得深刻。”
“好乖孙!”
朱元璋心情大好,又道:“来人,告诉徐兴祖,今天咱要奖赏乖孙,让御膳房做一些名贵的东西来。”
朱炫欢呼道:“多谢皇爷爷!”
——
晚饭过后。
朱炫吃了一顿大餐,还让侯显打包了一只烧鸡回去,回到小院子的时候,他又说道:“侯显,你还没吃东西吧?这个烧鸡,是我专门为你留的。”
如何对待身边的人,也是要有技巧的。
侯显跟了朱炫四年,忠心方面肯定没问题,但偶尔还是要给点小恩小惠,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好,比如是现在。
“多谢小皇孙!”
侯显听到,是专门为自己留下的,感动得快哭出来。
其实他们宫里的太监,平时吃的东西,都是主子吃剩下来的,只有极少数太监,比如像云奇那样的地位,能吃一口正常、新鲜的东西。
朱炫说道:“不用这么客气,你带下去慢慢吃,我再看一会书。”
让侯显退出去了,朱炫再打开那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看了起来,这可是原版的《三国演义》,现代社会常见的那些,是某些大佬的修改版。
朱炫看了好一会,又想起那些盐的问题,于是找来纸和笔,把盐的事情,简单地写了写,等到狩猎结束了,再去找二哥实行。
他想把二哥扶持起来,推到继承人的位置上,就得帮二哥,做出一点政绩。
整顿大明盐务,就是政绩之一。
至于税制的改革,朱元璋什么时候实行,朱炫不是很清楚,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是一定会实行,到时候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朱炫想在税制改革之前,把大明盐务的改革方案折腾出来,之后再看有没有机会,如果有,再帮二哥插手税制改革的事件之中。
“二哥应该也有自己的秘密,现在可能还在藏拙,甚至有点利用我来接近皇爷爷的意思。”
“但他又是真心想对我好,二哥很不错,这条大腿稳了。”
朱炫心里嘀咕着。
他也能看出来,朱允熥的能力,没有现在表现的那么简单。
朱允熥应该想做什么,很特别的事情,但又是秘密,所以在谋划。
“二哥,可以相信的。”
经过这两年的考察,朱炫得出这个结论。
——
时间很快,来到了狩猎那天。
一大早,朱炫就被云奇过来吵醒,就说朱元璋已经准备好了,车辇停在外面,让朱炫尽快出门。
“我这就来!”
朱炫胡乱洗漱,再穿上一身,紧身劲服,束好头发,轻快地出门去。
侯显依然跟在身边,作为贴身太监,得寸步不离。
走出小院,朱炫可以看到,严冠也在车辇旁边。
“皇爷爷,孙儿来了!”
朱炫不用别人扶,也不需要踩踏在别人的后背上车,用力一跳,三两下就到了车辇上,腻在皇爷爷身边。
看上去有六七岁年纪的身体,已经能让他做很多事情了。
“乖孙,今天睡晚了。”
“都是二十叔的不对,借故事书给孙儿,看书看晚了。”
“哈哈……等会咱就惩罚他,出发吧。”
朱元璋拉住朱炫的手,对外面喊了一声。
得到命令之后,赶车的侍卫,驱使车辇往宫外去了。
一大群锦衣卫,还有金吾卫,保护在车辇的四周,金吾卫和锦衣卫一样,都是明朝二十六卫之一。
来到玄武门的时候,他们正好和朱允炆前去参加狩猎的队伍遇上。
园囿里面,搭建有一个高台,还有遮挡太阳的棚子。
朱元璋走到高台上,那一群大臣,包括朱棣等儿子,都跟在身边,等候安排,只要还没宣布狩猎开始,那些大臣就不能乱动。
包括蓝玉等人,都是安静地陪伴在一旁,等待朱元璋的命令。
不仅有蓝玉等武将在,云南的沐春和沐晟兄弟二人,最近也从云南来了应天,是得到命令,前来述职,今天也凑一凑热闹。
朱炫跟在朱元璋身边,和那些大佬见面。
在座的全部是大佬,只有朱炫一个小皇孙,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这样给那些大臣一种感觉,就是这个小皇孙很受宠。
就连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没有这种程度的受宠。
所幸的是,他们认为朱炫年纪还小,不会对自己扶持的人造成什么威胁。
“陛下,小皇孙很懂事。”
首先开口的还是蓝玉,说完又微微一笑。
朱元璋笑道:“这孩子,咱很欢喜,虽然年纪还小,但真的很懂事,今天一起带出来玩玩,顺便和诸位见一见面。”
他还没有把话说完,其实这场狩猎,是专门为了朱炫而准备。
如果这些大臣知道了,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心思。
“见过那么多爷爷、叔叔!”
朱炫眨了眨大眼睛,懂事地打了个招呼。
在场的那些大臣,尤其是黄子澄等人,对朱炫本来有点不满的,听了这句话之后,都微微地笑了笑,这样的孩子,很难让他们心生厌恶。
“父皇,要不我让高炽带小侄子下去玩吧?”
“我们一群成年人在这里,小侄子玩得也不开心。”
朱棣突然提议道。
朱元璋觉得也对,他们这群大臣,拥护在自己这个皇帝身边,肯定会聊点别的事情,小孩子玩心比较重,出来了还不能去玩,违背狩猎最开始的意思。
“乖孙,怎么样?”他问道。
“好啊!”
朱炫乖巧道:“孙儿不打扰皇爷爷你们的正事。”
朱元璋微微点头。
朱棣会意,把朱高炽喊过来,介绍道:“这位是你的堂兄。”
“堂兄好!”
朱炫看着眼前这个小胖子,可是未来的仁宗皇帝。
“小弟,我们到那边去。”
朱高炽胖乎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把朱炫带走,不过他的双腿,确实是不方便。
朱棣只带了长子来京,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没能来。
进入了园囿,一起来的人,分作好几个团体。
像朱元璋他们,作为帝皇臣子的团体,先是在高台上聊天,聊了好一会后,朱元璋这才挥手道:“既然今天是来狩猎,你们都去打点猎物吧!园囿好几年没打过猎,那些畜生,咱都快养不起了。”
“多谢陛下!”
众人起来应道。
大部分的武将,都兴奋地去打猎,文臣当然是继续留下来。
另外一个团体,就是淮西勋贵的子侄辈。
朱允熥刚进来了,就被那些人拉去联络感情。
还有朱允炆的皇长孙团体,一群文臣的子侄辈,还有其他的皇孙,都跟在朱允炆身边。
看到拥护在身边的人那么多,朱允炆的脸色这才缓了缓,很快也带人去打猎,那几个高手、猎户早已经准备好了。
另外还有一个其他团体。
朱高炽就是带着朱炫,去了其他团体,都是一些普通的大臣,或者是中立大臣,没有站队大臣的子侄辈等,他们谁也不拥护,带孩子来狩猎,只是单纯的来玩。
除了玩,再也没有其他。
不过这些人,都是孩子。
朱炫一眼扫过,目测有九成的孩子,年纪不会超过十岁,还是熊孩子,比如两个孩子之间,玩着玩着出现了矛盾,又或者某个孩子,不知道为何嚎啕大哭。
虽然在场还有其他人照顾,那些大臣也带了下人过来,但一哭起来,朱高炽就感到头疼,忍不住去哄他们别哭。
不知不觉间,朱高炽就成了专门哄熊孩子的人。
哄得差不多了,朱高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回头往朱炫看去,舒了口气道:“还是小堂弟乖巧懂事。”
在场那么多孩子当中,安静乖巧的也有,但其中最好的,自然是朱炫,不哭不闹,只是对身边的东西很好奇。
朱炫左右看了一眼,对放在一旁,那些小弓箭比较感兴趣,应该是准备给那些熊孩子玩的。
弓的劲道很弱,没有箭尖,射不伤人,最多只会痛一下,他拿起了一张弓,用力地拉了拉,再拿起一支短箭,端详片刻,对准了前面的一个箭靶射出去。
箭靶不是很远,大概也就十步距离。
正好在这种小弓箭的有效射程,可是箭直接脱靶了。
朱炫感到不好意思,俏脸微微一红,穿越之前没有接触过弓箭,现在完全不会用,那么近的距离也能脱靶。
“小皇孙,老奴……”
侯显正要说自己来教的时候,一道娇小的身影,蹦蹦跳跳地来到朱炫身边,声音好听道:“你不会用啊?”
那是一个小女孩,年纪目测在十一二岁,明眸皓齿,长得极美。
她比朱炫,还要高出两个头,又道:“我可以教你。”
“你也会用?”
朱炫好奇地打量这个小丫头。
女孩点了点头道:“我大哥是徐辉祖,我爹爹是中山王徐达,我出身将门,当然会用。”
说起了这些,她还是挺自豪。
朱炫眼前一亮,这个丫头,还是徐家的人。
“姐姐怎么称呼?”
“我叫做徐妙锦,你好像是小皇孙吧?”
“姐姐叫我允炫就好了。”
朱炫说道,原来她真的是徐妙锦。
到了这一年,徐达已经去世了十一年,他大概判断,徐妙锦现在应该是十二岁,年纪不大,但是亭亭玉立了。
“姐姐,教我!”
朱炫举起手中的弓箭道。
徐妙锦一副大姐姐的模样,有板有眼地教了起来,还教得十分细心。
侯显见状,知趣地退到一边去。
朱高炽看到这里,也不管了,小堂弟有人照顾即可。
朱炫的学习能力很快,徐妙锦教了片刻,他就能一箭射中靶心。
不过这种箭,不会扎进去,只是击中了,就轻飘飘地落下。
“小皇孙真厉害!”
徐妙锦看到自己的小徒弟,学了一会就能打中靶心,眼睛里亮闪闪的很好看。
“我能不能,和你们一起玩?”
便在此时,一道软软弱弱的声音,在他们身后传来。
朱炫回头看去,只见一个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小女孩,站在了身后。
她显得有些娇小,年纪大概和朱炫差不多,也很乖巧可爱,安安静静的,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好像融不进那些孩子里面。
小女孩看到朱炫和徐妙锦二人,长得那么好看,和调皮的孩子不一样,就想来亲近一下。
“可以啊!”
朱炫看到这个小女孩,也挺好看的,点头同意了,又问:“你叫什么?”
“沐沅君。”
“姓沐的,你是从云南来?”
“嗯嗯!”
沐沅君乖巧地点头。
原来是云南沐家的人,怪不得她融不进那些孩子,在场的熊孩子,居住在应天,沐沅君大概是跟着家里的长辈来应天,顺便被带来了园囿,和那些孩子不熟悉。
“小妹妹!”
徐妙锦开心地问:“你也想学射箭?”
沐沅君微微摇头道:“爹爹说,女孩子应该做女红,你们玩,我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她好像只是想找个团抱一抱取暖,不让自己太孤独,而有一种被疏远的感觉。
“那我们不玩了。”
朱炫坐回位置上,想了想道:“要不我给你们讲故事?”
沐沅君雀跃道:“好啊!”
徐妙锦凑过去道:“我也要听!”
他们三个孩子,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朱炫把最近看的《三国演义》当作故事,讲给她们听。
这两个小丫头,还是第一次听《三国演义》,表现得兴趣满满。
——
“沐晟,那是你闺女吧?”
朱元璋从高台上走下来,正好远远地看到了那一幕,笑道:“年长那个丫头,好像是徐达的小女儿,眨眼间那么大了,徐达走得早,把咱丢下来,唉!”
“回陛下,正是臣的女儿。”
沐晟躬身道:“如果打扰了小皇孙,臣这就把她喊过来。”
徐辉祖同样跟在一旁,闻言不好意思道:“小妹喜欢胡闹,臣马上带她离开。”
“不用了!”
朱元璋摇头道:“他们玩得开心,我们做长辈的去打扰,很不近人情。”
徐辉祖点头道:“陛下说的是。”
再看向那三个孩子,朱元璋突然有了想法,要不给小乖孙找一个将门作为依靠?
朱允熥和朱允炆,背后都有支持的人,朱炫现在还没有。
万一他真的活不到朱炫长大的时候,小乖孙背后有个将门,也算是有人保护,云南沐家似乎不错,徐家那丫头,比小乖孙大了好几年。
不过也就几年,好像也没啥问题。
这一找就是两个将门了!
“沐晟,你家闺女,多大了?”
朱元璋问道。
沐晟说道:“五岁了。”
朱元璋往左右看了看,只见没有其他人在,笑道:“只比咱的乖孙年长一岁,那可是咱的亲乖孙啊!”
这是他第一次,对外承认朱炫的身份。
沐晟可能还听不出有什么,但是沐春和徐辉祖眉头挑了挑。
亲乖孙!
这三个字的分量可以说很重,特别是他们都觉得,朱炫长得很像朱标,往深处想了想,背后肯定有问题。
外面都在传,那是捡回来的孩子,只怕还不一定。
“陛下是想,让沅君丫头,许配给小皇孙?”沐春首先问道。
沐晟终于反应过来,有些惊讶,但是对此没有意见,这样也是稳住朝廷,对他们沐家信任的做法,再说了那位小皇孙长得确实可以,聪明伶俐又懂事。
“沐晟怎么看?”
朱元璋问道。
沐晟点头道:“臣全听陛下的吩咐。”
“很好!”
朱元璋微微一笑,第一个将门有了,又道;“可惜了,你们还要回云南。”
这个时候,沐春给沐晟打眼色示意。
小皇孙现在正受宠,朱元璋还亲自承认,是自己的亲乖孙,身份很明显了,这个婚事可以答应。
“如果陛下允许,臣可以辞掉云南所有职务,继续留在应天,但这样做又很不合规矩,臣只是随便说说。”沐晟会意道。
“那就这样定了。”
朱元璋等的就是沐晟主动开口,又道:“辉祖,你觉得妙锦丫头呢?”
徐辉祖当然想联姻,但也无奈道:“陛下,妙锦比小皇孙,年长了好几岁,不合适吧?”
“年纪不是问题,咱觉得合适。”
朱元璋继续为乖孙铺路,又道:“长兄为父,徐达不在了,咱认为合适,你觉得也合适的话,就这样定吧。”
这句话说出来,已经是不容徐辉祖拒绝。
徐辉祖欣喜道:“多谢陛下赐婚。”
沐春和沐晟同时又道:“多谢陛下赐婚。”
“可是这样一来,辈分岂不是乱了?”沐晟最后又道。
他们的父亲沐英,可是朱元璋的义子。
“又不是亲的,辈分之类,重要吗?”
朱元璋笑眯眯道:“咱看他们相处得那么好,关系就定下吧,走,我们过去看看。”
说着他就带队,往他们走去。
“皇爷爷!”
朱炫见了,从椅子上跳下来。
“陛下!”
徐妙锦知道朱元璋是谁,连忙行礼。
沐沅君不懂那么多,只是好奇地看着这个老爷爷。
“你们不用客气。”
这两个孙媳妇,朱元璋看了很满意,长得都很好看,陪自己的乖孙很合适,又道:“你们怎么不去打猎?”
“爹爹说,女孩子不合适打猎。”
沐沅君可可爱爱道。
“哈哈……”
朱元璋大笑道:“沐家的闺女说得对,女孩子就应该温柔一点。”
徐辉祖说道:“妙锦,听到了没有?”
“我知道了!”
徐妙锦有些不好意思,她比较调皮,年纪还小,不会温柔。
沐晟看到女儿那么好,暖心道:“沅君就是乱说的,让陛下见笑了,不如我带小皇孙去打猎?”
“不敢麻烦沐叔叔。”
朱炫一看就明白他们的身份,一边是徐家的人,一边是沐家的人,轻声道:“三位叔叔,陪皇爷爷玩吧!”
“高炽,你陪允炫去打猎玩一玩。”
朱元璋看了一眼,在旁边哄孩子的朱高炽,又道:“严冠多带几个锦衣卫跟上,不要太深入,你们再陪咱走一走。”
既然要拉拢他们,为乖孙所用,朱元璋得继续和他们笼络感情。
“好的!”
朱高炽舒了口气,终于能从那些熊孩子当中脱离出来,带上小堂弟,还有两个小妹妹,一起去打猎。
把商铺确定下来,他们就离开了那街道。
蒋瓛带他们,回到不远处的镇抚司,锦衣卫衙门内,再让人送来茶水招待。
“蒋大人,那个商铺我们租下来,要多少钱?”朱松问道。
“不用钱。”
蒋瓛摆了摆手道:“商铺一个,与其租出去给其他人用,倒不如留下来给殿下和小皇孙用,我们锦衣卫的东西,就是小皇孙你们的东西。”
还有这种好事,朱松正要答应,但是朱炫摇头道:“这可不行,锦衣卫的兄弟,还等着租金补贴生活,如果蒋大人不想要租金,要不我们拿出一成的收益,给锦衣卫作为店租?”
一成收益,那么多!
朱松肯定不同意,正要开口阻止,但注意到朱炫的眼神,犹豫片刻还是停住了。
他们的故事书能不能大卖,暂时还不清楚,如果能,那么一成的收益那是超级多了,就这样送给锦衣卫,朱松怎能不心疼可惜。
那本书的剧情,确实精彩,朱松相信可以大卖的。
可是小侄子好像有什么计划,他最后选择相信朱炫。
“一成收益!”
蒋瓛闻言大惊。
收益不收益,这些对蒋瓛而言不重要。
重要的是,锦衣卫能和小皇孙捆绑在一起,以后小皇孙当上皇帝,他们就是大功臣,背后的价值可不小。
一成的收益,也不只是合作那么简单。
还具有特别意义。
蒋瓛考虑良久,觉得不能太贪心:“一成太多了,要不半成吧?”
朱炫道:“就一成,二十叔没问题吧?如果没有,我们现在就能签订契约,确定好收益怎么分。”
“没问题。”
朱松最终还是同意了。
他们很快,把合同签好。
蒋瓛捧着手里的合约,激动地一拜道:“多谢小皇孙,多谢韩王殿下。”
“蒋大人客气了!”
朱松道。
朱炫问道:“蒋大人有没有认识的,可以帮我们印书的人?”
蒋瓛说道:“城南有一家印刷作坊,和我们锦衣卫比较熟,严冠也认识,等会让他带两位殿下去即可。”
朱炫最后叮嘱道:“蒋大人要记住,不能让皇爷爷知道。”
蒋瓛道:“属下明白!”
接下来,他们离开镇抚司。
蒋瓛捧着手中的契约,激动得双手都是颤抖的,这是他的机遇,也是他们锦衣卫以后的机遇。
“一定要帮小皇孙!”
他心里在想。
接下来,蒋瓛还想,得找一些人参、鹿茸等,可以补身体的东西,送去给御膳房的徐兴祖,好好帮老朱补一补。
只要老朱可以多活几年,他的机会更大。
一定可以的!
——
严冠带路,先去找那个印刷作坊。
“小允炫,你把一成收益让出去,为的是什么?”
朱松不解道:“他们锦衣卫,为我们服务,很应该,商铺也是我们朱家旗下的,要不要租金,就是我们说了算,没必要让出一成利润那么多。”
朱炫解释道:“二十叔的格局小了,我们把利润让给锦衣卫,就可以和锦衣卫捆绑在一起,有任何需要,可以让锦衣卫去做,最重要的是,有锦衣卫撑腰,除了皇爷爷,谁敢为难我们?”
闻言,朱松恍然大悟。
一成的收益虽然多,但可以让锦衣卫帮他们办事,似乎还不错,能发挥出其价值。
朱松道:“小允炫,你怎会懂得那么多?比我懂的还要多。”
朱炫想好了解释:“因为我看过《三国志通俗演义》,皇爷爷告诉我,只要看透了这本书,就能懂很多事情,我经常看的,不知道看透了没有。”
身边的侯显听了,觉得自己的主子有点妖孽。
不仅他当了工具人,就连这本故事书,也成了挡箭牌,成了朱炫各种理由的来源。
“看来我还没读透那本书,今晚回去得多琢磨才行。”
朱松也不想太多,毕竟三国这本书,确实是写有不少智谋之类的内容。
他们很快来到那个印刷厂。
看到是严冠带人来的,这里的老板明白和锦衣卫有关,赶紧迎接他们进门。
朱松就提出,各种印刷的要求。
因为没了店租的花费,他们手头上的钱充裕了,第一批印刷的书本也多了很多,再加上这里的老板,也想讨好锦衣卫,给出的价格不会太高。
至于《天龙八部》暂时还没写出来,这个往后再印,先印那些圣人典籍,作为第一批售卖的书,以后再印故事书。
除了自己写的,朱炫接下来,还想找一批签约作者。
他提供素材和大纲,让那些签约作者,写他想要的定制文,还可以发行报纸,在报纸上连载,等连载的数量差不多了,就整理起来,印刷成书,可以售卖第二遍。
这些都是朱炫后续的规划,目前得先把故事书确定好,赚到钱了,才能找一批签约作者。
安排好印刷的内容,朱松就带朱炫回去。
路上,朱炫又道:“二哥,我们的书店,不能只卖书。”
“还能卖什么?”
“笔墨纸砚等,都可以。”
朱炫分析道:“我们的书店,就在国子监附近,那些国子监生平常喜欢写字,我们一边卖书,一边卖和读书写字相关的东西,一举两得。”
“有道理。”
朱松揉了揉朱炫的小脑袋,笑着问:“《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可没有经商的内容,小允炫你是怎么懂得这些?”
“都是侯显告诉我的。”朱炫道。
“没错,都是我。”侯显这个工具人,十分自觉。
朱松不傻,怎么会相信他们。
小侄儿确实异于常人,聪明伶俐,想法特别多,他逐渐习惯了。
回到宫里。
朱炫没有闲着,赶紧又动手写书。
写得差不多了,再让侯显抄写一遍,通常都是折腾到大晚上才可以收工。
第二天,朱炫照常去大本堂,先给朱松看完了,再整理收集在一起。
时间很快,又过了数天。
朱炫终于把前两册的内容写下来,准备用来发行。
他们又一次请假,到了那个印刷厂,将书稿交给那个老板张武印刷。
张武不敢怠慢,马上将书稿送去给工人,直接排版动手。
在这同时,朱炫又找人给书画插画,做成雕版,到时候一起印刷出版,为书籍增加一些趣味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