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创梦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在朱允熥的询问下,铁铉缓缓起身。先是看了一眼朱允熥,然后又看了一眼一旁的藩王,犹豫的说道:“臣可以说出国库空虚之由,但陛下得先免去臣的不礼之罪。”“你能不能赶紧说国库的事!什么礼不礼的?”朱棣着急的说道,若不是朱允熥在这,都想拉住铁铉直接踹他两脚。见状,朱允熥也是连忙打起了配合,点点头道:“朕恕你无罪!”听到朱允熥的话,铁铉点点头,当即解释了起来——“自陛下改革税制后,国库确实充裕许多,但同时陛下也提高了众多臣子的月俸,而且再加上新皇登基后的种种花销、以及朝廷各方面的开支后,国库内的银子和粮草便被用了一大半之多。”“那还有一半呢?再怎么说也足够边疆之事了啊?”朱允熥替众人问道。“另外一半......”铁铉话说到一半,转头看向了一旁几...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在朱允熥的询问下,铁铉缓缓起身。
先是看了一眼朱允熥,然后又看了一眼一旁的藩王,犹豫的说道:“臣可以说出国库空虚之由,但陛下得先免去臣的不礼之罪。”
“你能不能赶紧说国库的事!什么礼不礼的?”
朱棣着急的说道,若不是朱允熥在这,都想拉住铁铉直接踹他两脚。
见状,朱允熥也是连忙打起了配合,点点头道:“朕恕你无罪!”
听到朱允熥的话,铁铉点点头,当即解释了起来——
“自陛下改革税制后,国库确实充裕许多,但同时陛下也提高了众多臣子的月俸,而且再加上新皇登基后的种种花销、以及朝廷各方面的开支后,国库内的银子和粮草便被用了一大半之多。”
“那还有一半呢?再怎么说也足够边疆之事了啊?”朱允熥替众人问道。
“另外一半......”
铁铉话说到一半,转头看向了一旁几十位的藩王,犹豫了片刻后仿佛下定了决心道:“陛下,另外一半则是用于给藩王的俸禄!”
此话一出,全场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尤其是众多藩王,更是目瞪口呆的看向了铁铉!
好家伙!
本来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席吃瓜,结果吃瓜直接吃的自己的头上了?!
朱棣最先反应过来,脸色铁青,怒目圆睁:“铁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藩王的俸禄是从朝廷的税收中支出,但怎么可能用掉国库的一半?你这是在诽谤朝廷,诽谤藩王!”
其他藩王也纷纷附和,有的怒气冲冲,有的满脸疑惑,有的则是惊慌失措。
宁王怒吼道:“对啊,铁铉,你把话说清楚,我们藩王的俸禄怎么可能用掉国库的一半?”
“铁铉,你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今天这事没完!”周王也是不甘示弱。
... ...
面对众藩王的质问,铁铉依旧平淡,他向朱允熥行了一礼,然后转向众藩王,缓缓道:“诸位王爷,臣并非诽谤,而是如实陈述。”
“去年税制改革后,虽然税收增加,但根据朝廷的规定,各位王爷的俸禄每年都有固定数额,而这些数额的总和,确实占据了国库收入的一半以上。”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众藩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俸禄竟然如此庞大,以至于占据了国库收入的一半。
朱棣的脸色愈发难看,他冷冷地说道:“铁铉,你这话可有证据?如果没有,那就不仅仅是诽谤,而是欺君之罪!”
铁铉看了一眼朱棣和神色各异的藩王,当即说道:“臣不敢欺君,请陛下允许,臣可当着所有藩王的面自证清白!”
朱允熥点点头:“朕准了!”
见状,铁铉当即对着门外喊道:“来人,拿一袋米和一个棋盘来!”
众人看着铁铉,都不知道这家伙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皆是一脸疑惑。
片刻,一个小太监便拿着两样东西走了进来。
铁铉接过棋盘和米,当即将其摆在了大殿中央,随后看向朱棣:“微臣请燕王殿下与我一起,臣让燕王做什么,燕王做什么就好!”
闻言,朱棣虽然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
朱棣倒是要看看这个从没有听说过的铁铉,能在自己手里玩出什么花来。
铁铉将米袋递给朱棣,当即道:“就以燕王殿下您举例,先皇洪武陛下曾有二十六子,燕王作为先皇之子,日后有十子可多乎?”
若是差一点,怕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而和自己相比,天幕中朱允熥的造反不可谓不精密和完美——
几年前就早有布局不说,在真正开始造反后也没有丝毫的害怕和恐惧,而是将方方面面的意外都考虑了进去。
想起自己造反的时候,可是一整夜一整夜的睡不着觉。
即使现在,也是时常的做着噩梦。
老大朱高炽从天幕中收回注视,也是长出一口气后感慨:“咱们家运气是真好!当时如果遇到的不是朱允炆,而是这个朱允熥的话,怕是连北平都走不出来。”
朱高炽话音刚落,朱高煦便一脸不屑的说道——
“老大你胆子也太小了!尽长他人之势,灭自己威风!”
“对对对!说不定这个朱允熥和那个朱允炆一样,也就是造反还行,真要动起手来还不如我一根手指头呢!”
老三朱高燧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又加了把火。
“行了,都给我闭嘴!”朱棣转过头嫌弃的说道。
对于自己的这三个儿子,要是自己不阻止能瞎吵吵一天。别人是三个女人一台戏,而他们是三个兄弟一场戏。
还全是荒唐戏。
朱棣嫌弃的看了三个儿子一眼道:“你们要是能和这个天幕中的朱允熥一样,我也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闻言,三人都是齐齐低头。
但朱高燧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抬头说道:“和他一样?他不是造反了吗?”
“扑哧!”
另外两人直接笑出了声。
“造反是吧!”
朱棣瞪了朱高燧一眼,下一秒更是一脚直接踹了过来......
一顿父慈子孝,兄恭弟敬的场面。
... ...
不同的位面中,所有的皇帝都对朱允熥的行为产生了震惊。
有人惊叹于其魄力、谋划,但也有人大骂其乱臣贼子,祸乱朝纲,但无论是何种态度,所有人都对其产生了好奇。
或者说是期待。
期待一个造反的皇孙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个千古一帝的。
在众多皇帝的十六位皇帝的期待下,天幕开始继续运转——
奉天殿内
天色已经十分暗淡,而一盏油灯正驱散着黑暗,将桌前的文书全部照亮
现在是朱允熥登基后的第七天
洪武帝朱元璋已经下葬,而朝中大臣也在其强硬的手段下完成了屈服,各个藩王也是完成了对新皇的认可。
然而,文臣之中,以及不少藩王中依旧传来朱允熥造反或得位不正的传言。
隐约间,已经开始形成了一波谣言!
就在朱允熥正查看着大臣递上来的一大堆奏折时,一道身影悄然从侧门进入,安静的跪在面前。
朱允熥只抬头看了一眼,便又低头看起了手中关于各个藩王动向的奏折。
半炷香后——
朱允熥才皱着眉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随后抬头看向了面前跪着的蒋瓛
“关于朱允炆和吕氏的事情如何了?”朱允熥缓缓开口
闻言,蒋瓛立马将一份奏折递了过来,随后低头说道:“已将吕氏和淮王软禁了起来,由锦衣卫里外看守,但关于吕氏谋害皇家的证据却毫无进展。”
“没有一点进展吗?”朱允熥语气冰冷的问道
听到这话,蒋瓛立马跪倒在地,“此事太过久远,人证物证皆被吕氏抹除,实在难以查询,臣请陛下准我动刑,必能在一个时辰内让其招供!”
锦衣卫作为朱元璋亲自创办的特务组织,可是有着先斩后奏的权力,且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诏狱,其中上百种的刑法,别说是娇生惯养的吕氏和朱允炆,就是铁打的汉子也撑不过一天。
不得不说,在死亡面前他的脑子还是转的挺快的,至少没有古板。
听到这话,吕氏原本死去的内心再一次复燃!
“对!炆儿说得对,方孝孺手里可有先皇的秘旨!你敢杀我们他一定让你好看!”
“我劝你们赶紧收手,我可以拿着皇太后的名义发誓,绝不追究你们两人!”吕氏连忙说道,一副吃穿了朱允熥软肋的样子!
而面对两人的威胁,蒋瓛只是冷冷一笑:“你们说的是这个吧!”
说着蒋瓛便直接从衣袖中拿出了一张黄色,带有血迹的纸,然后朝着朱允熥递了过去。
当着所有人的面。
朱允熥直接将这张纸打开,念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余闻皇天之命有常,必归于嫡,故四时有序,天地泰康,皇太孙朱允炆文韬武略、秉性纯良,上敬天地宗亲,下爱黎民百姓,有尧舜之相,朕为天下苍生福泽计,立为新帝,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听着朱允熥的默念,朱允炆和吕氏仿佛都看到了自己高高在上,诸臣跪拜,万民朝服的样子。
一时间都忘记了自己的处境。
然而下一秒,这张承载了朱允炆最后希望的秘旨,被朱允熥直接扔进了火盆之中。
“不!......不!你不能这样!”
吕氏尖叫着扑向火盆,想要抢救那已经化为灰烬的纸张,但被朱允熥一脚踢开,跌坐在地上。
朱允熥冷冷地看着两人,语气平静而决绝:“你们以为靠一张秘旨就能翻盘吗?二哥,小娘,你们也太小看我了!”
既然决定了造反,朱允熥便在将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完善,甚至作了好几手的准备!
可以说这几年的时间内,朱允熥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今天的一切!
朱允炆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他疯狂地喊道:“朱允熥,你这个混蛋!你毁了我的一切!你不得好死!”
蒋瓛冷笑一声,手中的绣春刀再次逼近朱允炆的脖颈
刀锋上的血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朱允炆感受到刀刃传来的冰冷,瞬间闭上了嘴,身体不住地颤抖。
吕氏瘫倒在地,止不住的落泪——
完了,一切都已经完了!
... ...
奉天殿内
朱允熥正站在最中间,而在他的面前赫然是蓝玉、常升和常森等一大批披着战甲,手握带血钢刀的武将。
“臣等叩见三殿下!”蓝玉带头率先喊道。
“臣等见过三殿下......”见状,其余人皆是立马叩拜。
朱允熥连忙伸手将蓝玉几人扶了起来,“舅姥爷,二舅、三舅,诸位都是快快请起!”
在这大明之中。
眼前的众人是朱允熥最大的依靠,同时也是他最亲近的人。在朱标还在世的时候,这些人每到过年过节都会派人送来礼物,哪怕是在外打仗也不忘自己的生日。
虽然在朱标去世后,朱允熥为了隐藏自己,已经和这些人好多年未曾亲近。
但一声舅姥爷和一声舅舅,瞬间就让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铁血汉子红了眼眶。
娘亲舅大,这句话在古代可不是开玩笑的!是缘于血脉的天然感情。
蓝玉拍了拍朱允熥的肩部颤声道:
“这些年辛苦你了!现在有了我们给你撑腰,这天下不会再有任何人欺负你!”
其余众人也是立马点头。
朱允熥目光扫过众人,悲戚道:“一切都熬到头了,黑夜结束,太阳会升起来的!”
蓝玉笑着点头:“现在整个五军都护府、五城司马都在我们的掌握中,另外锦衣卫中我们的人已经控制住了其他人,可以说,整个京城都在我们的手里,接下来就等你登基了!
以前自己的大哥朱标在位的时候,朱棣还能将这种野心藏在心底,但当朱标去世后,这个野心便如春天的野草,在姚广孝的浇筑下疯狂的冒了出来
在所有的儿子中,朱棣是最想朱元璋的,天生就有舍我其谁,敢打敢拼,不服输的英雄气概!
少年投军大将军徐达手下,冲锋陷阵永远都是在最前面,后面更是镇守边疆,哪个敌人不是避其锋芒?
在草原上,甚至燕王朱棣这四个字就能吓走无数敌人!
大明,除了他,谁还配得上哪个皇位?!
姚广孝见状脸上的神情愈发满意,当即劝导:“王爷不必可惜,那个皇位迟早都是你的!”
“这一次陛下召藩王入京,必然就是为了削藩!”姚广孝微微一笑:“对于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他必不能忍!到时候机会便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哈哈哈!”
朱棣当即大笑了起来,“好,那我就在等一段时间,就等我的好大侄自己犯错!”
“到时候,那个皇位终究还是我的!”
... ...
永乐位面——
朱棣着天幕上另一个“自己”造反的,不由得面露尴尬。
而姚广孝则是一脸的笑意,眼神中还满是怀念,似乎看着另一个世界两人造反的样子很是得意。
两人身后,朱高炽三兄弟和好圣孙朱瞻基则是一脸崇拜的看向朱棣。
“爹,没想到你那么早就和大和尚开始了谋划啊!太帅了!”朱高煦一脸兴奋的说道。
造反一事事关整个燕王一家的身家性命。
所以朱棣在当时造反的时候,就只有自己、姚广孝两人清楚,哪怕是朱高炽三人都不清楚。
只知道突然有一天自己的老爹拉过自己给三人说道——
“当今的皇帝要杀我们,我们要清君侧!”
然后三人就糊里糊涂的开始帮自己的老爹造反,直至现在......
三人原以为是被逼造反,但现在看来是早有预谋。
朱棣看了一眼几人,又转头看向了姚广孝后摇摇头道:“当时我确实有造反的想法,不过更多是被逼无奈下的选择,而这个天幕中,‘我’倒是主动了许多。”
“想来肯定是你这个老和尚在一旁扇风!”朱棣指着姚广孝笑骂道。
闻言,姚广孝也不恼,只是摸着佛珠喃喃道:“无火不起风?若没有陛下的这把火,我风再大又能如何?”
... ...
几人都是笑着感慨过去。
而老大朱高炽则是看着天幕皱起了眉头,随后对着姚广孝问道:“大和尚,你说天幕中的我爹和你能造反成功吗?”
“肯定能!我们能造一次就能造两次!”朱高煦当即说道。
“对!二哥说得对,能造朱允炆的反,就能造朱允熥的反!”朱高燧连忙附和,说着还期待的看向了自己的爹和姚广孝。
听到这话,朱棣也是来了兴致,带着疑问看向了姚广孝。
姚广孝看了一眼众人期待的眼神,又看了一眼天幕,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此中天命由我定,也非我定。”
“我能算出四十九个天道,但唯独那一个算不出来,而至于能不能成,得看天幕中的我能不能算出了。”
听着姚广孝的回答,众人纷纷蹙眉,看向了天幕。
朱棣则是若有所思,但下一秒却是直接跳了起来喊道:“糟了!这下子完蛋了!”
看着朱棣的样子,众人先是一惊,随后连忙问道——
“爹,怎么了?”
“皇爷爷,什么完蛋了?”
朱棣皱着眉头,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天幕说是所有的皇帝都能看见,那岂不是父皇也能看见?”
... ...
永乐位面——
朱棣的三个好大儿和好圣孙正一脸好奇的看着朱棣。
朱棣看了一眼天幕,又看了一眼几人,当即没好气的骂道:“你们几人看我干嘛?藩王又不是就我一个!”
“爹,确实不止你一个,但......”朱高煦看着朱棣,笑呵呵的说道。
意思不言而喻。
“而且天幕的那个世界中,老二秦王,老三晋王都已经去世,能有实力的藩王也就您和宁王了!”一旁的朱高炽又笑着补充了一句。
朱棣瞪了几人一眼,严肃道:“你爹我又不是蛮不讲理,若是朱允炆那小子不残害藩王,我能造反吗?”
“这个天幕中,若是朱允熥这小子能好好说,好好处理,我也不会造反。”
朱棣对于自己的造反,一直都定义为不得不反!
毕竟人家的刀都快砍到你的脑袋上了,你还不反等着干嘛呢?真把头乖乖的递过去啊?
朱棣是朱元璋几十个儿子中,最像他的一个儿子——
敢打敢拼,绝不将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
然而朱棣话音刚落,一道声音却是突然从大殿门口传了过来——
“若在那个世界,陛下真的不反?”
这道声音很是平淡,甚至有些戏谑,但仔细听却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诱惑。
朝着大殿门口看去,只见一个穿着黑色僧袍,剃着锃亮光头的男人手拿佛珠缓缓走进。
正是朱棣的第一谋士——姚广孝!
看着姚广孝前来,朱棣突然笑了起来:“你个老和尚,不在庙里编撰我的永乐大典,来我这里干嘛?”
姚广孝先是笑着朝朱棣行礼,随后又是朝着身后几人行礼,这才笑着说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小僧自然是来一观这一变种的。”
“天幕的那个世界?”朱棣好奇道。
姚广孝点点头:“小僧早在多年前就曾算过一卦,种种迹象都表明燕王当为皇位,不过......宇宙之大,一切皆有可能,而且天幕中的便是那绝不可能,但又可能的一幕!”
说罢,便抬头看了一眼天幕,看向了天幕之中的朱允熥。
眼神中闪过复杂的光芒......
“大和尚,那你一开始说的意思是,若在那个世界,皇爷爷也会反吗?”朱瞻基转了转眼珠,好奇的问道。
听到朱瞻基的疑问,包括朱棣在内的几人都好奇的看向了姚广孝。
姚广孝微微一笑,而是看向了朱棣:“这个答案不在我,在陛下!”
“试问陛下在那个世界,秦王和晋王已逝,那个皇位还是朱允熥造反所得,若他还要削藩,陛下反否?”
姚广孝的这句话,直接将朱棣说的沉默了起来。
思索片刻才缓缓道:“若是他不削藩......”
“不!陛下必反,无论削藩与否!”朱棣的话还没有说完,姚广孝就直接开口。
“你个老和尚!我......”
朱棣指着姚广孝就是骂道,但刚开口,看到姚广孝那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表情,语气立马就软了下去。
“哎......,你说的没错,我肯定会反。”朱棣叹了口气道。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是谁?
那姚广孝顺一定是其中之一,而且他要比朱棣自己更了解朱棣。
太子在,皇位是太子的,皇太孙在,皇位是皇太孙的!但这两个都不在,而且排在自己面前的秦王和晋王也是去世。
再加上皇位上的朱允熥是造反获得的皇位。
无论是出于对皇位的渴望,还是对削藩的恐惧,自己肯定会反,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