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全章阅读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全章阅读

方一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是作者大大“方一宇”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林黛玉萧霆钧。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在经历了一场“金玉良缘”后,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后是皇后召见,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想到,天子直接赐婚,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荣国府瞬间懵了!银子花了,嫁妆咋办?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怕黛玉记恨。然而,随着黛玉一路晋升,从皇子妃到郡王妃,再到太子妃,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却没想到,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薛家衰败,皇商被夺,王家覆灭,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

主角:林黛玉萧霆钧   更新:2025-06-03 08: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黛玉萧霆钧的现代都市小说《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全章阅读》,由网络作家“方一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是作者大大“方一宇”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林黛玉萧霆钧。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在经历了一场“金玉良缘”后,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后是皇后召见,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想到,天子直接赐婚,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荣国府瞬间懵了!银子花了,嫁妆咋办?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怕黛玉记恨。然而,随着黛玉一路晋升,从皇子妃到郡王妃,再到太子妃,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却没想到,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薛家衰败,皇商被夺,王家覆灭,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全章阅读》精彩片段

春雨年纪小,不懂:“为什么嬷嬷这么说?”
“你还小,但是说给你听听也好。”顾嬷嬷想着,林姑娘身边的丫头,大概是要跟着去郡王府的,将来说不定要帮着管理家事,多教教也是好的。
“首先,你猜猜夏家那个,为何非要和离?”顾嬷嬷问。
春雨当然不知道,紫鹃和雪雁其实也不大明白。
“和离,即夫妻双方协商同意,好聚好散。”顾嬷嬷顺便引用了一下律法,在本朝,除却和离之外,还有义绝,“若是一方有殴、骂、杀、伤、奸等行为,便可判义绝,薛家那个,杀了人,若是不答应,夏家就可以去官府递状纸,那很可能会被判义绝。”
雪雁当即就问:“那说起来,夏家那个不用闹,横竖薛家也必须答应,不是和离就是义绝嘛。”
许嬷嬷摇了摇头:“义绝,对女子而言,多少名声有碍,将来想再嫁,就不那么容易。但和离,通常来说,两家都是愿意的,那女子的名声就要好许多。”
这话一说,紫鹃倒是明白过来:“难怪,夏家那个赶在宝二奶奶的哥哥被处决前,闹着和离,自然也是不想当寡妇,是不是?”
顾嬷嬷和许嬷嬷都欣慰的点了点头,寡妇自然可以选择不留在夫家,为丈夫守节。但同样,不守节的女子,也容易被外头人指指点点,将来想再嫁,也是不容易的。
和离,比义绝和守寡,都要好太多了。
“那,为什么嬷嬷要说,夏家那个,拿着薛家的把柄呢?”听了这么些,春雨还是不懂。
反倒是雪雁明白了过来:“薛家肯定恨死了夏家那个,若不是夏家那个有她们把柄,她们指定不乐意答应和离,更不可能还给一万两银子的安置钱。”
“雪雁姑娘说的很对。”许嬷嬷称赞了雪雁一句,“不过薛家母女还是有心计,现如今到处宣传她们家厚道,只是,只怕未免多此一举了。”
紫鹃想了会儿问:“嬷嬷为何这么说?”
“薛家那个都要被处决了,这样的名声,用处不大,反倒会让人说她们做样子。而且,夏家如今可供奉着宫里和皇城不少人家的桂花呢,她们如此操作,夏家怎么能服气?”许嬷嬷直白的告诉她们几个。
雪雁通了当即啧舌:“夏家这么厉害呀,往日听那些婆子丫头说起来,夏家一文不值的样子。”
紫鹃略想了一下也明白过来:“说到底,以前咱们能听到的消息,不都是薛家人想让我们听到的。往日里都夸薛家如何如何富贵,但仔细想想,那时候的蘅芜院,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还有姨太太那么小气,只怕薛家这个皇商,早就大不如前了。”
顾嬷嬷和许嬷嬷都赞赏的点了点头。
她们这里正议论薛家夏家,没想到的事,夏家的老仆竟然找到了紫娟的哥哥,拜托他转送了一样东西给黛玉。
紫鹃恭敬的将一个约八寸长、三寸宽的细长盒子双手捧给黛玉。
黛玉一脸狐疑,打开后取出那卷轴,黛玉都惊呼了一声:“竟然是松风阁诗帖。”
黛玉细看了一番,更是感叹:“还是真迹,这可是太难得了。”
紫鹃这下子明白了夏家老仆托哥哥为什么带那样的话了:“难怪,那夏家老仆说,他们家姑娘说,这东西,本来是薛家准备给王子腾,据说王子腾找了好久,听说当今陛下喜欢。”
原来如此,那看来真是无比贵重了。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下笔平和沉稳,变化非常含蓄,轻顿慢提,婀娜稳厚,意韵十足。
“她送了东西,该有所求吧?”黛玉想,夏家花了这么多精力,自然是有所图的。
紫娟将那老仆的话一字不漏讲了:
“林姑娘姑娘日后是要当皇子妃的人,夏家就是想结个善缘,将来郡王府买桂花,别忘了夏家就是。”
“说句托大的话,姑娘与我们夏家姑娘一样命苦,薛家最会算计人,姑娘如今还住在荣国府,可得千万小心点,薛家人送的吃的用的,全都要注意才是。他们可是会害人的。”
“夏家如今得罪了薛家,只怕也等于得罪了贾家和王家,若真被人冤枉,还希望林姑娘能施以援手。”


长公主此番,却是替天子来的。
如今太上皇太妃们全都不在了,天子终于腾出手来,收拾前朝这些个阳奉阴违、贪得无厌的皇室宗亲、老臣旧将们,这些人仗着主上的功劳簿,躺着吃喝不说,还一个一个长袖善舞,干涉朝政。
抄没了甄家,天子想起当初为自己尽心竭力,在江南收集百官情报而英年早逝的林如海来。
江南能这样顺利,林如海留下的证据簿,功不可没。
天子想起来,林如海还有一个遗孤,在荣国府住着呢。
于是回到宫里跟皇后讲起来,皇后与天子从少年夫妻扶持过来三十多年,风风雨雨都经历了,最是看得出皇帝心思的,当即就道:“陛下觉得对林大人有亏欠,那就照拂照拂林大人的姑娘,如何?”
这话可真是说到天子心坎上了,天子当即点头:“皇后这话很是,只是朕原听如海讲过,似乎将她家的姑娘,许配给了荣国府的二房次子,也就是贤德妃的胞弟,倒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皇后哎呀了一声:“只怕陛下听错了?前些日子,我才听吴贵妃提了一句,贤德妃弟弟,与贤德妃姨妈家的姑娘,订了亲呢。”
天子顿时怒了:“不,朕绝不会记错,当初朕可是问过如海。看来,如海也是一叶障目,只怕如今那姑娘父母双亡,荣国府变了主意也未可知。”
皇后一听就明白过来:这里头,定然有些个缘故,而且,有事情请,似乎天子并不愿意讲,既然如此,皇后立即就出了个主意:“既然如此,倒不如劳烦大姐姐,请她帮忙去荣国府瞧瞧?”
天子点了点头:“你这主意不错,荣国府如今是越发不像话了,朕本想着,到底是老臣子家,念着贤德妃的孩子没保住,先不追究。罢了,先请姐姐去瞧一瞧,看看她如何说。”
天子当然有心事:当初,林如海可是将家产三分之二捐给了国库,解了天子当时的燃眉之急的。
剩下的则给了荣国府,作为她家姑娘将来的嫁妆银子。
于是,这才有了长公主去荣国府看黛玉的事儿。
长公主拉着黛玉细细问了些话,见姑娘气息不稳,身子不好,却感觉得到,她着实聪慧,说话极有分寸,不免生出怜惜,对荣国府就越发不喜起来。
转日长公主进宫,对着天子和皇后,直言道:“我瞧着,那姑娘是个极好的,但这些年只怕在荣国府过的很不好,陛下若是怜惜她,不如给她指个宗亲家,让她离了那荣国府,反倒是好的。”
这话一说,反而触动了皇后的心思,皇后当下就向天子笑道:“陛下,不如,我请了林姑娘到宫里来,抚恤一番,也是敲打荣国府的意思。指婚的事儿,到底也不是儿戏,需考察一下才是。”
天子觉得皇后说的在理,点头让皇后安排。
于是,皇后差了人去荣国府。
若说长公主的到来已经让荣国府上下吃惊,而皇后娘娘派人来,更让荣国府上下吓了一大跳。
等着从来的夏公公口中得知,是皇后娘娘要五日后召见黛玉后,荣国府的主子奴才们全都坐不住了。
随同夏公公来传旨的,还有一位顾嬷嬷,是皇后特意派来,教黛玉礼仪规矩的,她会暂时住在荣国府,到时候随同黛玉一起进宫。
贾母压下满心的惊慌,赶紧让王熙凤去请黛玉过来,而后又将顾嬷嬷安排住在潇湘馆。
头一个坐不住的,是王熙凤,自打长公主来访之后,她心底就慌得很,于是当夜就悄悄来见贾母:“老太太,怎么能这样巧合呢?宝兄弟和宝丫头订了亲,宫里就有动静。”
贾母也深觉事情不妥,可一时半会儿也猜不透上面的意思:“这话你可别到处说,先看看怎么回事儿。你林妹妹心善,在我们家这么些年,她断然不会在皇后娘娘面前胡说的。”
贾母这会儿其实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要这么着急给宝玉订亲了。可一来宫里头娘娘传出话来,二来,她瞧着玉儿身体着实不好。
王熙凤赶紧又说:“那,要叫紫鹃过来,吩咐吩咐吗?”
贾母摇了摇头:“不必担心,那丫头的父母可都在府里头做活,她可是家生子,不敢胡来的。”
王熙凤听了忙点头,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他们拿捏着紫娟一家子的身家性命,紫娟定然拎得清轻重。"


“今日原本是和二哥四弟还有五弟一起去郊外打猎的。”萧霆钧方才都还有几分紧张,这会儿倒是静下来了,有些话,到了嘴边索性就都说了。
“听见四弟说,荣国府上有个衔玉而生的公子。”说到这里,忍不住观察着黛玉的反应,见她很平静,高兴了几分,“和你青梅竹马。”
“于是我就没忍住。”其实萧霆钧一直都自认很有定力,今日居然这么鲁莽,他这会儿再去想,也觉得不可思议。
“方才看见你从那桥上过来,忽然就静下心来。”萧霆钧又补充了一句。
黛玉的耳朵尖都红了,呆了片刻没说话。
自打被赐婚,黛玉一直在琢磨,为什么会是她。关于那个因她容貌三皇子一见钟情的流言,黛玉是知道的。
但她并不相信,她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个天真的人了。
就在她觉得她已经有一些答案的时候,这人居然跑到自己面前,说了这些话。
这让黛玉有些动摇。
虽然没等到黛玉开口,但看见黛玉红了的耳朵,萧霆钧莫名心情大好,笑了笑后相当认真:“我也不瞒着你,一开始呢,是母后觉得你很好的,我呢,在看到你画画的时候,生出一种感觉,恍然初见,情如相识。”
黛玉这下连脸也红了,故意板着一张脸:“王爷若没别的事,我要回去了。”
萧霆钧笑着忙说有事:“真的有事。你该是见过我那大姑姑的?”
护国长公主?黛玉当然见过,她想起那时候长公主到荣国府来看她,一晃半年多过去了。
“大姑快过生日了,很多人都每年为了巴结大姑,都费尽心力送些奇珍异宝。”萧霆钧其实是话赶话的说到这儿,但既然提起来了,决定跟黛玉多说几句,“其实大姑不在意那些,你要是能动手亲自做点儿什么,大姑就会很喜欢的。”
黛玉听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萧霆钧却继续说:“我父皇这人,爱憎分明,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我大姑和大姑父是他的贵人,在父皇那儿分量很重。”
看来萧霆钧是真有话要告诉自己,黛玉就静静的听。
“这世上能影响我父皇的人不多,大姑就是其中一个。”萧霆钧讲起当年皇帝即位时候的事儿,“那时候情况凶险,大姑亲自带了府兵来我们府上,若有人敢动,她就会出手。”
“大姑父呢,则亲自守着五城兵马司,怕有人生乱。”
这事儿也就五年前,当时萧霆钧已经十一岁,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黛玉虽然没有目睹,但听萧霆钧这么讲,也明白其中凶险:太上皇虽然表明要禅位,可几个皇子之间总有人不服气,若是闹起来,后果难料。
难怪天子信任大长公主一家,紧要关头的确是帮了天子一把。
黛玉想到了初见大长公主时候,对方身上有一种气势,是寻常女子身上都没有的,果敢勇毅,不怒自威。
这样的人,看着就是能做大事的。
“你怕不怕?”黛玉正沉思的时候,听见萧霆钧来了这么一句,抬眼,落入一双漆黑的眼眸中,那眼眸如同深潭。
黛玉懂萧霆钧的意思,萧霆钧是有大志向的,只是,他这样直白的将自己的最大愿望展现到自己面前,黛玉一时间感受复杂。
在那双漆黑眼眸的注视下,黛玉摇头道:“我如今孑身一人,无所畏惧。”萧霆钧大为震撼,当即忍不住道:“我母亲去得早,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孤身一人,而今,终于遇见了你。”
黛玉天生敏感,上次进宫虽然皇后和萧霆钧相处看起来时很愉快的,但对比吴贵妃与二皇子,徐淑妃和四皇子,就能感觉到细微的差别。
皇后到底不是萧霆钧的亲生母亲。
“虽然我和皇后娘娘只有几次接触,但我觉得,皇后娘娘会帮你的。”黛玉想了想,还是直言。
“这话固然不错,毕竟我是她养的,比起我那些哥哥弟弟们,我没有母亲,对皇后而言,是最好的选择。”萧霆钧本来没打算说这么多,可看着黛玉那双眼,不知不觉就都说了出来。
“我能赢,自然最好,但若是船沉的时候,只怕就靠不住的。”
黛玉不由得一震:萧霆钧的意思很明白,皇后娘娘可以选择跳船。就如同,贾母当初选了自己,后来还是改了主意。
虽然这个比方不大恰当,但其实道理是一样的:贾母和皇后一样,都是自私的,她们更多的是为自己考虑。
然而黛玉想通了这些后,却微微一笑:“但有时候,上了船不见得好下船了。”
萧霆钧听了也一笑,果然玉儿很聪明啊。
“正是如此。”见该说的也都说的差不多,萧霆钧准备告辞了,“哦,府邸的图纸,我明儿让人给你送来,你也瞧瞧,有什么要他们加的,你列出来,我十日后再派人来取。”
说完后萧霆钧站了起来 ,黛玉也跟着起身,一边点了点头。
萧霆钧告辞,黛玉随同他走到了大观园的门口,萧霆钧其实很想看看黛玉住的潇湘馆,只是今日来的匆忙,这会儿时间不早,还去就有些不庄重了,何况方才的聊天,已经让他喜出望外了。
“回去吧。”萧霆钧心底是不舍的。
鸳鸯领着萧霆钧去给贾母告辞,送走了萧霆钧,贾母当即就问鸳鸯二人见面的情形。
“郡王送了一盒子稻香楼的点心,那篮子里装的,是一对儿小白兔,郡王说是打猎捕获的。”鸳鸯将知道的告诉贾母,“后来,郡王和林姑娘在半边亭说话,奴婢们只能在外头伺候,所以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但瞧着,郡王是很高兴的。”
贾母思索了一会儿也不得要领,但有一点是很明白的:这郡王爷对玉儿是真好。
正想着呢,宝钗进来了,递上来一张礼单子:“老太太,护国长公主过寿,这是孙媳拟的送礼单子,请老太太过目。”
贾母对薛家有百般不满,但宝钗的确是一个识大体的人,抛开出身,这些日子宝钗协理管家,还是十分出色的。如今又这样识趣,贾母还是受用的。
“这单子没问题,只是你林妹妹当日定然要去的,她是否单独送礼,我让鸳鸯去问问。”
但无论是贾母还是宝钗,甚至满贾府的人,都不会料到,长公主的寿宴,会揭掉贾府对黛玉不过是伪善与利用的面皮来。
长公主的寿宴若是论热闹,只怕还不如贾母过寿。
原因也简单,宁荣二府如今式微,需要借着贾母的寿宴与皇亲贵戚、京中官员之间往来,这才是办寿宴的最大目的,因此,哪怕不是整寿,年年都会大办。
长公主却不同,她如今是皇亲贵戚里头独一份的尊贵,不说普通官员,就是皇子们都想巴结。
所以长公主过寿,是货真价实的过寿。想要参加长公主的寿宴,得收了请帖才行。
荣国府往常是收不到请帖的,如今因着黛玉被赐婚给了怡郡王,这才有机会来公主府参加寿宴。
贾母原本想着来的,可这两日身体有些微恙,于是只好让邢王二位带着黛玉来。
邢王二位夫人平时鲜少去真正的权贵家做客,因此都有些放不开,不过好在今日大家关注的也不是她们,不少人都是头一次见黛玉,自然很是好奇。
见黛玉被一堆妇人围着问东问西,长公主招了招手:“玉儿,到我这儿来。”
而同样,葛夕佳也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两个未来的郡王妃嘛。不过葛夕佳的祖父是帝师,所以京城不少宴会都会邀请,她跟这些夫人们,就熟悉很多。
也有不少人家的姑娘,与葛夕佳是手帕交,这会儿见手帕交成了皇子妃,当然要巴结奉承,葛夕佳一来,简直是众星拱月,如鱼得水。
一时瑞郡王妃宋慧兰也到了,众人免不了要将三人进行比较。"


再想到族学的事情委实气不过,贾政手中的茶杯就那么直接扔了过去。
低着头的王夫人没想到丈夫竟然会动粗,压根儿没躲闪,于是那还装着茶水的杯子就那么砰的一声砸在了她的额头上,一时间血水混着茶水茶叶,贾政赵姨娘全被吓到了。
还是外头听着动静不对的玉钏儿,鼓起勇气进来,见王夫人竟然满脸的血,惊叫一声赶紧叫丫头来,一面跪着向贾政请罪:“老爷,太太纵然有千般不对,也不能如此呀,还请老爷息怒,让奴婢赶紧给太太处理伤口。”
贾政这才回过神来,一时下不来台,哼了一声反而抬脚走了,也不理会王夫人了。
赵姨娘见状大喜,赶紧跟着贾政出去了。
王夫人这辈子头一次如此狼狈,一时整个人都傻傻的,任由玉钏儿等丫头给她收拾,末了,等着房中无人,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贾府下人本就嘴不严,第二日,王夫人挨打的消息,几乎就传遍了。
宝钗赶紧就领着丫头来看,宝玉虽然不满意他的亲事,但总归还是担心他娘,也过来了。
邢夫人也急忙过来,不过她是来看热闹的,顺便想嘲讽几句。
哪知道宝钗厉害着呢,当即做主告诉丫头:“拦住大太太,就说太太这会儿病了,谁都不见。”
宝钗很清楚邢夫人的嘴脸。
王夫人本来因为薛蟠,心里头也有几分不待见宝钗的,这会儿见宝钗如此维护自己,立马感动了,拉着宝钗道:“我的儿,还是你明白事理,为了你哥哥的事儿,老爷和我几十年没红过脸,眼下待我都如此了,你回去跟你妈说,我也没法子啊。”
听见这话,宝钗的心彻底冷下去了。
她又深恨她哥哥,都怪他,惹出这些事情来,若不是他,自己当初去选公主伴读,哪里能选不上。
这样的哥哥,不要也罢!
想通了,宝钗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反过来安慰王夫人:“太太,快别说这些了,好生养着,眼看中秋快到了,太太还要进宫,拜见娘娘呢,要是让娘娘看见太太这样,岂不难过心疼?”
王夫人听了,越发觉得宝钗懂事:“可见我是有福气的,能有这么好的儿媳妇。”
宝玉一听,抬脚就走。
王夫人拉着宝钗:“你别理他,他打小就这样,过段时间就好了。”
宝钗自然要表现她的大度,越发讨的王夫人喜欢。
这一回的中秋节,贾母也盛装起来,要进宫恭贺娘娘。有些话,她想当面问问。
而同样要进宫的,还有黛玉。
黛玉之所以能进宫,只因徐淑妃一句话。
徐淑妃当然不是要帮黛玉,而是帮她的儿子和未来儿媳妇。
前些日子,二皇子萧廷锴大婚,迎娶了户部尚书的孙女儿宋慧兰。
在萧廷锴大婚前,天子做了一个几乎让朝堂臣子和后宫嫔妃都十分意外的举动:册封二皇子萧廷锴为瑞郡王,三皇子萧霆钧为怡郡王,四皇子萧霆锋为理郡王。
另外让工部择址,给三个皇子修建郡王府。但所谓的修建郡王府,并不是重新选址彻底新建,而是将几处坏事的宗亲大臣的老宅子拿了出来,又让工部会同户部,核算款项。
如此一来,竟然一字不提册立太子之事,此举来得突然,打了朝臣们一个措手不及。
想着先帝太子的那些事儿,一时间竟没有朝臣赶去奏请册立太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