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女频言情 > 退位让贤 全集

退位让贤 全集

朱允熥 著

女频言情连载

他刚才还称“咱”,此刻却自称“朕”。宫女太监们个个都将头垂得很低。领头的太监小声道:“奴卑不曾见到陛下悔棋!”老朱立即指着他道:“刘三吾,你听到没有,他说朕没有悔过棋,你搞错啦。”刘三吾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不准他悔棋,自己却悔三次还嫌不够。堂堂天子,怎么能如此耍无赖呢?老朱将棋子重新落定。“咱这就不能叫悔棋,咱只是一时眼花,看错了而已,怎么能叫悔棋呢?你这个人啊,太不懂事了!”刘三吾没有接话,默默观棋落子。双方又各自下了几步。“各地上报朝廷的奏折,说今年风调雨顺,又是大丰收的一年啊。”“眼下正是各地官府收税的季节,听说都很顺利,好啊好啊!”老朱又下了几步,明显心情十分不错,说起了朝廷的事。“全赖陛下天恩,圣明垂治,上天才会...

主角:朱允熥朱允炆   更新:2024-11-14 09: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炆的女频言情小说《退位让贤 全集》,由网络作家“朱允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刚才还称“咱”,此刻却自称“朕”。宫女太监们个个都将头垂得很低。领头的太监小声道:“奴卑不曾见到陛下悔棋!”老朱立即指着他道:“刘三吾,你听到没有,他说朕没有悔过棋,你搞错啦。”刘三吾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不准他悔棋,自己却悔三次还嫌不够。堂堂天子,怎么能如此耍无赖呢?老朱将棋子重新落定。“咱这就不能叫悔棋,咱只是一时眼花,看错了而已,怎么能叫悔棋呢?你这个人啊,太不懂事了!”刘三吾没有接话,默默观棋落子。双方又各自下了几步。“各地上报朝廷的奏折,说今年风调雨顺,又是大丰收的一年啊。”“眼下正是各地官府收税的季节,听说都很顺利,好啊好啊!”老朱又下了几步,明显心情十分不错,说起了朝廷的事。“全赖陛下天恩,圣明垂治,上天才会...

《退位让贤 全集》精彩片段


他刚才还称“咱”,此刻却自称“朕”。

宫女太监们个个都将头垂得很低。

领头的太监小声道:“奴卑不曾见到陛下悔棋!”

老朱立即指着他道:“刘三吾,你听到没有,他说朕没有悔过棋,你搞错啦。”

刘三吾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不准他悔棋,自己却悔三次还嫌不够。

堂堂天子,怎么能如此耍无赖呢?

老朱将棋子重新落定。

“咱这就不能叫悔棋,咱只是一时眼花,看错了而已,怎么能叫悔棋呢?你这个人啊,太不懂事了!”

刘三吾没有接话,默默观棋落子。

双方又各自下了几步。

“各地上报朝廷的奏折,说今年风调雨顺,又是大丰收的一年啊。”

“眼下正是各地官府收税的季节,听说都很顺利,好啊好啊!”

老朱又下了几步,明显心情十分不错,说起了朝廷的事。

“全赖陛下天恩,圣明垂治,上天才会降下恩德。”

刘三吾这回倒是十分懂事的吹捧了一句。

“得了,这话咱可不爱听。”

老朱道:“上天要是真的降下恩德,又怎么会让咱的儿子年纪轻轻就离咱而去,让咱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说到这里,他怅然若失。

刚才的兴致勃勃,一扫全无。

刘三吾坐着拱手弯腰道:“生死有命,非人力可强。陛下莫要伤神,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早立储君,以安天下,以定人心。”

老朱的脸色骤然变得严肃起来。

“立储之事,关系国本。”

“朝堂上的大臣们,对此事一个个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也只有你,才敢在朕的面前,主动提起此事。”

刘三吾道:“臣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扰,份内之事,义不容辞。”

老朱手中拿着一颗棋子把玩,盯着棋盘,也不说话。

不知是在想棋局,还是在想其他的什么。

“陛下!”

刘三吾再度进言:“立储之事,可万万拖不得啊!”

“陛下让诸王皆留在京中,不令他们返回封地。”

“又分别封了献王、吴王。”

“如此安排,必将造成诸王夺嫡的局面。”

“朝政不稳,人心不定,天下不安。”

“陛下三思啊!”

老朱将手中棋子放下,道:“朕确实想再好好看看,看看他们究竟谁有能力执掌大明江山。”

他端起放在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又道:“诸子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该立谁为储君,朕仍举棋不定,还没有想好。”

刘三吾拱手深拜,道:“陛下天纵之才,深谋远虑,必有定夺。”

老朱见他仍抓着不放,脸上不禁流露出一抹无奈的神情。

这个刘三吾,还真是不知进退!

不过,满朝文武,也只有他有这般胆量了。

老朱笑问道:“那日在朝堂上,熥儿说立燕王为储君,将来继承大位,可安天下。”

“朕也是觉得,燕王英武似朕,立他为储君,你以为如何?”

若换一个人,听到老朱这番话,必定只会附和,或者沉默以对,再或者说一些听凭陛下决断之类的话。


轰!

雷声再度炸响。

震天的声音,刺得耳膜都隐隐作痛。

然而,炸天般的雷声中,老朱平淡的声音,似乎更惧威压之气。

帝王一怒,伏尸千里!

直面帝王之怒,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朱允熥面无变色,身形不动如山。

“这倒不是!”

他轻轻摇了摇头。

“皇爷爷诸子中,二叔秦王、三叔晋王、皆有领兵之才。”

“然他们两人,为人过于性情暴虐,喜怒无常,对身边人尚且经常加罪,难以治天下。”

“唯独四叔燕王,有怀德之心,领兵之才,治天下之能。”

“若皇爷爷立他为储君,他当能守住大明江山社稷。”

“我亦愿做一逍遥王爷,从此不争不抢。”

此言一出,一直在旁边站着看戏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皆是脸色大变。

他们三人,都是朱标死后,赶回来奔丧的。

心中自然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

朱标在的时候,没有人想过要争太子之位。

毕竟,谁也争不过朱标。

对此,几人也都有自知之明。

但如今朱标死了,那可就争一争了。

只是这番心思,可以在心底想想。

却万万也万不敢在老朱面前有半分吐露。

更别说还当着满朝文武大臣了。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两人还好。

虽然被侄儿当着朝臣的面,说自己性情暴虐,喜怒无常,有点面子挂不住。

但,也仅此而已。

当此时刻,两人虽然不高兴,却都懒得出来争辩。

但燕王朱棣可再也站不住了。

你朱允熥自己找死,拉我做什么?

说我可以继承大位当皇帝?

父皇听了会怎么想?

朱棣连忙站了出来,跪拜在地。

“父皇明鉴,儿臣绝无争夺大位之心。”

“允熥这小子一派胡言,父皇千万莫往心里去啊!”

朱允熥嘻嘻一笑。

“我是说你若能为帝,当可以治理好天下,又没有说皇爷爷会传位于你,四叔,你急什么呢?”

“四叔虽然有才,却并非嫡长子。”

“上面还有二叔三叔,这帝王宝座,怎么也轮不到四叔!”

他提高音调道:“正因为如此,孙儿才不惜生死,挺身而出。”

“春秋有言: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孙儿之母,乃是明媒正娶的太子妃。”

“依礼法,大哥死后,孙儿我才是嫡长子。”

“二哥虽年龄长我一岁,却非嫡子。”

“皇爷爷立我为皇太孙,名正言顺,天经地义。”

“然皇爷爷虑我才能不够,不能压服群臣,不能驾驭武将。”

“故而才扶正吕王妃,欲选二哥为储君。”

“却不知此举大错特错。”

“二哥之能力,不足以治国。”

“二哥之威望,不足以服人。”

“二哥之才干,不足以处政事。”

“若皇爷爷立二哥为储君,付以江山,大明危矣!”

“孙儿不能见大明江山于险境而不闻不问,不得不以死相谏。”

哗啦啦!

又是一道闪电亮起。

却不闻雷声。

明亮又忽暗的视野里,空气宛如凝固,呼吸都变得犹为困难起来。

大殿内,众人的心跳都仿若停止。

一个个皆紧张无比。

“你说你二哥的能力、威望、才干惧不足,可是认为自己远远胜过他?”

老朱的声音,似乎平淡了许多。

不再蕴含威压和杀气。

他脸上无任何表情变化,只是不知道,心中究竟如何想了。

“自然!”朱允熥极为自信的答道。

封建社会的帝王,自小接受皇家教育,其中能力出众者,不在少数。

现代人除了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具备相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之外,真要论心智,论计谋,论为人处事的能力,能胜过那些帝王的,实则寥寥无几。

人精就是人精,不因时代而改变。

但,朱允炆是例外。

如果要列一个历史上最蠢皇帝排名,那朱允炆必定高居前三。

自古帝王有残暴不仁的,有生性好杀的,有不顾百姓生死,只图自己享乐的……

如此种种,史书中斥为“昏君”。

然而,大多数昏君要么是耽于享乐,要么就是时势所迫,无可奈何……并不表示个人能力很差。

朱允炆并不是那种贪图享受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没有能力的蠢人。

这种人当皇帝,才是真正的灾难。

朱允熥作为一个穿越者,也并没有自傲的认为,自己比老朱以及朝堂上一干老狐狸,一众能臣猛将都更强。

他们个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精,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但朱允熥却有信心,与朱允炆这个废物比,强过他十倍还是有多的!

“荒唐!”

黄子澄再次跳了出来,指着朱允熥道:“你又做过什么事,如何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威望,才干,都远超二皇孙呢?”

“父亲大人若还在世,我不需要做事。”朱允熥淡淡道:“若非万不得已,我实在不愿担这江山重担。”

“如此说来,你是自认为自己能力才华盖世,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机会出来了?”

朱元璋的声音响起。

朱允熥没有接言,算是默认。

这个时候,他无法去否认。

只能见招拆招。

“笑话!”

黄子澄跪拜老朱,道:“陛下,既然三皇孙自认才能盖世,臣愿意出题考他,也好让他心服口服。”

“准!”

朱元璋应声。

黄子澄喜出望外:“臣遵旨!”

他站了起来,转而望向外面。

此际,外头暴雨倾盆而下。

“陛下让微臣出题,仓促之际,也无法让你们二人办事较量。”

“既然如此,不如就来作诗赋文。”

“虽无法衡量治国之能力,却也能窥见才华一二。”

朱允炆拱手,恭敬道:“全凭黄先生作主!”

“好!”黄子澄摸了摸胡须,轻轻点头:“今日外面狂风肆虐,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他的话还未说完,朱允熥打断问道:“莫非你要我们以秋日暴雨为题写诗作词?”

此时已是秋天九月,雷雨天其实很罕见。

黄子澄闻言,心中一凛。

他刚才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但看朱允熥的神色,不由得心念一转,莫非他早有准备?

虽说这场暴雨来得很快很猛,但未必没有钦天监的人早点看出来。

如果对方事先准备好了诗赋,以此出题,就正中他的下怀了。

朱允炆自幼饱读儒家经典书籍,写诗作文亦是其长处。

压过朱允熥应该不难。

可对方若是早有准备,以有心算无心,就难说了。

一念及此。

黄子澄连忙摇头,话锋一转。

“不!”


长辈安排的人,自然也不能随意打发。

否则,就要传出他不孝顺的坏名声了。

哪怕吕妃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可也是他父亲的妃子。

按照封建礼法,他同样要对其孝顺。

虽然知道她没有藏什么好心思,可表面上还是得尊敬。

而且,朱允熥也觉得,不过是一个宫女而已,就算她要通风报信,也就由着她去,没啥大不了的。

真正重要的机密的事情,避开她就好了。

这种明面上的人,反而比暗中安插的人,好对付得多。

王府的宫女太监下人那么多,对方要安插“奸细”,总会有办法。

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朱允熥才没有太放在心上。

收服赵瑞也不过是顺水推舟,随手为之。

却没有想到,这个玲儿的胆子这么大,竟敢做出这种事来。

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也确实给他带来了麻烦。

朱允熥身边侍候的宫女太监虽多,但玲儿作为吕妃娘娘派来的人,自然是要管事的。

其他人都会听她的话行事。

不过,也好。

她若是一直忍耐,始终不跳出来,朱允熥还真不方便出手。

那种人,才难以对付。

现在看来这个贱婢,根本就是个蠢货。

但这种蠢货,留在身边,依然会坏事。

“殿下素来孝顺!”玲儿见朱允熥的神色语言皆不对,终于感到有些害怕。

嘴上却仍不示弱:“奴婢想着殿下是争大位的人,必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为难奴婢。”

“再怎么样,奴婢也是吕妃娘娘赐给殿下的人。”

“打狗看主人。”

“奴婢卑贱之身,殿下要打奴婢不要紧,若外面传出殿下不孝顺的名声,就不太好了!”

一个婢女,竟敢说出这等话语?

朱允熥正愁找不到借口收拾她呢。

既然对方自己寻死,那他也正好名正言顺的下手。

当下,他朗声道:“吕妃娘娘的人,不懂规矩,犯了事,本王就更应该严加管束,免得玷污了吕妃娘娘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由着你胡来,败坏吕妃娘娘的名声,那就是本王的不孝了!”

说完,朱允熥又猛地大喝一声:“来人,将这个婢女给本王拿下,乱棍打死!”

玲儿大惊失色,万万也没有想到,朱允熥惩罚她的方式,不是打她几下板子,而是要直接打死。

在她看来,自己是吕妃娘娘派来的人,而吕妃毕竟是朱允熥名义上的母亲。

就算她犯了错,朱允熥身为“儿子”,顶多骂她几句,不敢擅自重责。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将她带回吕妃娘娘那边,由吕妃娘娘来惩罚。

对此。

她根本就不惧。

故而才有恃无恐。

吕妃也早有交待,真有什么事,会罩着她。

却不料,朱允熥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竟直接便要将她处死。

玲儿这才慌乱地跪下求饶:“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奴婢再也不敢了。”

朱允熥转过头去,不为所动。

若是连自己的王府奴婢都管理不好,又何谈治理天下?




朱棣语气极为诚恳,道:“我今日前来,便是想和熥儿你掏心掏肺的说几句话儿。”

朱允熥正色道:“四叔有话不妨直说。”

朱棣看了看旁边侍候的太监宫女,朱允熥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全部退下。

房内只剩四人。

朱棣道:“他们两位,都是我绝对信得过的人。”

朱允熥轻轻点头。

朱棣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此番回京,父皇曾召我密议,谈及你舅姥爷凉国公蓝玉。”

“虽然没有明言,但父皇言语间的意思,大抵与你那日在朝堂上所言,应该也差不多了。”

老朱要对蓝玉对手?

朱允熥心中一惊。

对于朱棣的话,他并不怀疑。

蓝玉领兵多年,在军队里面的威望极高。

如果老朱真要对他对手,肯定会早做布置。

朱棣也是统兵的大将,老朱和他商议,给出一些暗示,实属正常。

而朱棣也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欺骗他。

“多谢四叔告知。”

朱允熥道:“雨露雷霆,莫非天恩。”

“皇爷爷要如何行事,却不是我能阻拦的。”

“何况舅姥爷……他……”

他轻轻叹息。

蓝玉的桀骜不驯,确实有点过了。

老朱忍他,已经忍了很久。

“熥儿可是在敢在朝堂上,公然向皇帝索要帝位的人!”

朱棣笑道:“大家可不认为,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事。”

朱允熥苦笑着摇头。

那日在朝堂上,他是被逼无奈,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平时肯定不可能都那样。

“四叔还听说,最近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被陛下罚俸三月。”

朱棣目光如炬,盯着他道:“若我猜得不差,此事应该和你有关吧?”

朱允熥沉吟道:“确实是我去告了他一状,蒋瓛才因此被罚。”

“四叔还是要提醒一声,除非迫不得已,要不然,你和锦衣卫的人,还是不要走得太近为好。”

他言语闪烁,似乎意有所指。

朱允熥不由得微微皱眉。

突然,他心中一动。

蒋瓛试探自己,若真是老朱安排的,未免也太明显了一些。

唯一的亮点,就是趁着刚抄家杀人,心神不定之际,猛然发难。

这确实能提高试出内心真实反应的概率,但还远远不够。

而后来,老朱仅对蒋瓛做出罚俸三个月的惩罚,就几乎明着告诉他,蒋瓛是奉旨行事来试探他。

丝毫也不掩饰!

可老朱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除了让孙儿觉得爷爷不信任自己之外,对老朱还有什么好处?

这不正常!

老朱的布局,不会这么简单!

若非此刻朱棣提醒,他竟然完全没有察觉。

果然。

和这些人玩阴谋手段,玩政治斗争,他还是有些不够啊!

这时,朱棣却站起身来,道:“今日天色已晚,四叔便不再叨扰,先行告辞。”

朱允熥也跟着起身,道:“我送送四叔。”

一路前行,到了府门前,朱棣却忽然再度低声道:“熥儿想争大位,四叔愿意助熥儿一臂之力。”

“从此鞍前马后,为你效劳!”




既然已在地牢,便干脆就地谈谈。

相比在外面,地牢内谈话反而最隐蔽,不必担心隔墙有耳,被外人听到。

杨士奇脸上异色更浓。

少年如此年轻,下人却对他这般唯唯诺诺。

若说是府上的公子,恐怕都有些说不通。

半大娃子,主人不可能由着他任性胡来!

酙酌片刻,他开口问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姓朱,名允熥!”

“你……你是吴王殿下?”

世间绝没有第二个有这样的名字。

因为若有谁取了和皇孙一样的名字,那便是杀头之罪。

或许偏僻乡野里的村民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会取。

但那样的人,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啪”地一声。

杨士奇手中的书籍掉落在地。

他慌里慌张地跪了下去:“草民杨士奇,拜见吴王殿下!”

“哈哈哈!”朱允熥扶起他道:“杨先生何须行此大礼,快快起来。”

杨士奇顺势起来,仍一脸震惊与惶恐。

在牢中尚且不慌,但骤然听到吴王的名字,委实让他吃惊不小。

毕竟,杨士奇做梦也没有想到,以他的身份,竟然能见到吴王。

还是在这不知名的地牢中。

“吴王殿下为何将我抓来此地?”

一番寒暄之后,杨士奇便开口问道。

他并非不急,更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处境。

只是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便能很好地收敛心神,不去多想。

这全靠极高的修养功夫克制。

此际得知朱允熥的身份,心思立即就活络起来,欲弄清缘由。

“此事说来惭愧!”

朱允熥道:“本王听闻杨先生之才,便传话给本王的舅舅开国公,让他帮本王去将你寻来。”

“不料,他误以为本王与你有仇,在打听到你的下落后,便将你抓了过来,关到这牢中。”

“说起来,全是一场误会。”

“让杨先生担惊受怕,本王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在此先向先生陪罪了!”

说完,朱允熥深深一拜。

杨士奇张了张嘴,没有出声,脸上的震惊之色更浓,毫不逊色初听到他名字的刹那间。

他并不知道这里竟是开国公府的地牢。

因为那些人来抓他的时候,并没有亮明身份。

直接将他套在了黑袋里面,蒙住头,送到了此处。

此际听朱允熥说,才明白前因后果。

从头到尾,竟是一场误会。

他连忙将朱允熥扶住,道:“吴王殿下言重了!”

“既是误会,消除了就好!”

说罢,长长吐了口气。

莫名其妙的被关在地牢中,若说丝毫也不担心,自然是假的。

不过是靠着深厚的修养功夫化解罢了。

此际弄清楚原因,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旋即,杨士奇又问道:“吴王殿下听说过草民的名字?”

他不过是一名秀才,连举人都未曾中过。

也没有拜大儒为师,或写出脍炙人口万人传诵的佳句名篇,在士林中名声不显。

吴王是何等身份,怎么会听说过自己的名字呢?

朱允熥吩咐下人皆出去,守在外面,不让人进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