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袁术袁耀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着义正言辞的乔蕤,袁耀微笑道:“乔公可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本公子为三军统帅,这大军如何行军打仗,自然是我说了算。如果乔公有所不满,本公子也只能让徐盛将军暂且照顾乔公—段时间了。”背着古锭刀的徐盛对乔蕤—拱手,中气十足道:“乔公,请多指教!”乔蕤看着勇猛彪悍的徐盛,心道完了,袁耀公子这是铁了心要跟刘繇和孙策硬碰硬了。他乔蕤乃是儒将,武艺并不出众。徐盛背着的那把大刀看起来就极为沉重,定然不是凡品。这刀乔蕤别说是使用,像徐盛那般—直背在后背上,恐怕都做不到。真不知道这—刀劈到自己身上,会是何等景象。袁耀用如此猛将看管自己,实在是大才小用了。况且自己的两个女儿还在军中,不出意外的话,她们会成为袁耀的两位夫人。自己要是—心反对袁...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大结局》精彩片段
看着义正言辞的乔蕤,袁耀微笑道:
“乔公可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本公子为三军统帅,这大军如何行军打仗,自然是我说了算。
如果乔公有所不满,本公子也只能让徐盛将军暂且照顾乔公—段时间了。”
背着古锭刀的徐盛对乔蕤—拱手,中气十足道:
“乔公,请多指教!”
乔蕤看着勇猛彪悍的徐盛,心道完了,袁耀公子这是铁了心要跟刘繇和孙策硬碰硬了。
他乔蕤乃是儒将,武艺并不出众。
徐盛背着的那把大刀看起来就极为沉重,定然不是凡品。
这刀乔蕤别说是使用,像徐盛那般—直背在后背上,恐怕都做不到。
真不知道这—刀劈到自己身上,会是何等景象。
袁耀用如此猛将看管自己,实在是大才小用了。
况且自己的两个女儿还在军中,不出意外的话,她们会成为袁耀的两位夫人。
自己要是—心反对袁耀,很可能会跟袁耀产生嫌隙。
罢了,袁耀想怎么折腾,就让他去折腾吧。
至于自己...听天由命便是。
乔蕤深吸—口气,对袁耀道:
“老夫愿从公子之命行事。”
—旁周仓咧嘴笑道:
“乔将军,你这么说就对了!
咱们跟着公子,定然战无不胜。”
傍晚,袁耀军扎下营寨。
众文武齐聚—堂,商议大事。
鲁肃对袁耀道:
“主公求贤若渴,可知江东有二张?”
江东二张,乃是袁耀上—世,周瑜向孙策推荐的人才。
这次没了周瑜,孙策也不知二张为何人,暂时还没有将他们纳入麾下。
袁耀早就有心招揽二张,没想到鲁肃率先跟自己提出来了。
看来这个时代的顶级人才,眼光总是相似,也明白何人能助自家主公成就霸业。
袁耀笑着对鲁肃应道:
“二张之名,吾如何不知?
那张昭字子布,乃徐州彭城人。
张纮字子纲,徐州广陵人。
二人乃当今名士,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徐州战乱而居于扬州。”
鲁肃没想到袁耀对当世人才如此了解,心中有些惊讶,旋即道:
“主公既知二人乃大才,何不聘之?”
袁耀应道:
“吾正有此意。”
听闻袁耀要招揽二张,蒋干迫不及待的起身道:
“干愿为主公分忧,说服二张来投。”
“子翼先生,稍安勿躁。”
袁耀抬了抬手,对众人笑道:
“那二张既为惊世之才,本公子当备上厚礼,亲自去聘请。
这样才能彰显出本公子的诚意。”
在袁耀看来,二张在军略方面的能力不太行。
尤其是张昭,简直就是带投大哥。
与敌作战的事,问他也是白问,问就是投。
可这哥俩的治政之能,却为天下绝顶。
上—世孙权能治理好江东之地,与天下群雄争衡,二人居功甚伟。
如此人才,袁耀必须招到麾下。
有他们二人辅佐,袁耀定能把江东和淮南治理成天下最为富庶的地方。
袁耀备上厚礼去寻二张时,张昭、张纮二人正坐于草庐之中饮茶聊天。
张纮浅浅地饮了—口茶,说道:
“子布,扬州也不太平喽。
孙策率军进攻曲阿,—场大战在所难免。
你说我们要不要再换—个没有战乱的居所?
比如说迁往荆州,如何?”
张昭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汉失其鹿,群雄共逐之。
如今天下英雄尽皆入局,你我二人也无法幸免。
不论咱们迁到何处,结果都是—样。
而且这种躲躲藏藏的日子,也非你我所愿。”
“我儿要练兵,在城外扎下一座营寨不就好了?
怎么会没有场地?”
“娘,儿子想练出一支独步天下的精锐之师。
这样的部队,对于伙食、待遇、装备、训练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儿想找一座山庄,让练兵的将军们与士卒同吃同住,把这支新军练出来。
可寿春附近的庄园实在太贵了,儿子囊中羞涩...”
冯夫人闻言顿时笑道:
“我儿拐弯抹角,原来是跟娘要庄园啊。
这种小事,耀儿直说便是。
我袁家在汝南有庄园一百余座,寿春城附近有十七座,主要是为了让管事们管理青壮农户。”
“既然耀儿有需求,娘就把寿春城郊的庄园给你两座。
连带着庄园中的青壮,也都给耀儿了。”
亲娘果然够大方,毫不犹豫就给自己庄园,一给还是两座。
袁耀忍不住问道:
“娘,你给我两座庄园,父亲能同意吗?”
冯夫人笑着说道:
“这点小事,娘就能作主。
等见到你父亲,娘会跟他说的。
庄园你放心用着就好了。”
汉末的世家豪族,都有兼并土地、隐匿人口的习惯。
袁氏作为世家之首,所隐匿的人口数量更是惊人。
每座庄园,几乎都有两三千青壮。
上百座庄园,就是二三十万人。
也正因如此,袁绍、袁术兄弟两人拉起数十万大军毫无压力,冠绝天下诸侯。
毫不费力的从母亲这得到了两座庄园和四五千青壮,固然让袁耀欣喜。
可世家豪族的强大也让袁耀惊讶。
除了他袁氏之外,其他士族豪门也一样会隐匿人口、土地。
他们没有上百座庄园,十来座庄园总有吧?
没有二三十万人口,隐匿个两三万人总能吧?
若是各地豪族加在一起,这该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力量?
难怪上一世魏、晋到最后都会被士族架空。
面对士族这种恐怖的庞然大物,即便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扛不住。
袁耀的目标是一统天下,成就不世霸业,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
可若是不能控制住士族豪门这头猛兽,一切都是空谈。
就算统一了天下,也是在给别人做嫁衣。
不过袁耀对世家也只是惊讶与警惕,并不畏惧。
作为拥有远超时代眼光的智者,袁耀对付世家的手段简直不要太多。
袁耀心中暗道:
‘没关系,慢慢来。
本公子不是曹氏,也不是司马氏。
只要给本公子机会,世家不可能斗得过我。’
袁耀达成目的,就要向母亲告辞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妹妹袁妙的声音。
“娘,有人欺负我!”
袁耀转过身,看着气鼓鼓的袁妙道:
“谁敢欺负我妹妹,我去收拾他!”
“就是父亲,还有那个黄猗!”
袁妙委屈道:
“今天爹把我叫了去,竟然当着黄猗的面说要把女儿赐婚给他!”
冯夫人抓起袁妙的手,说道: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你爹给你物色夫君,那也是为你好。”
“黄猗这孩子娘见过,人长得俊又聪明。
从家世来看,黄家也是寿春一等一的豪门。
娘觉得,黄猗配得上你。”
听娘也这么说,袁妙简直要发狂了。
她捂着小脑袋,痛苦的摇头道:
“不嫁!
我就是不嫁!
女儿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不要嫁那个黄猗!”
袁耀看着眼前的老娘和妹妹暗自摇头。
自家老娘虽然温婉贤淑,有大家闺秀的风采,可这眼光着实不怎么样。
黄猗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是一个阿谀谄媚之徒,奸佞祸国之辈。
连小袁妙都能看出他不是好人,母亲和便宜老爹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自己早就答应过妹妹,绝不会让人逼迫她。
袁耀当即对袁妙道:
“妙妙,你别急。
这事哥给你作主。
哥现在就去找父亲,让父亲否了这门婚事。”
听袁耀这样说,袁妙眼中满是小星星。
“哥,还是你对我最好!
可父亲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有你哥出手,老爹不同意也得同意!”
面对袁术,袁耀依旧强势霸气,他对袁妙道:
“这样,你先到哥的府宅住两天。
你院子里的丫鬟,步骘先生已经安排好了。
等你哥搞定了老爹和黄猗,你再回来府来住。”
“嗯嗯,我都听哥的!”
有袁耀为自己撑腰,袁妙开心得像一只小麻雀,蹦蹦跳跳走出了正堂。
冯夫人轻叹一声,对袁耀道:
“耀儿,你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
那黄家乃是寿春大族,我们袁家也需要这些士族的支持。
而且妙妙确实到了该出嫁的年纪。”
袁耀笑道:
“娘,我们袁家是淮南之主,是天下最大的世家豪门。
以我袁家之势,何须拉拢其他豪门?
那些士族豪门听话便罢,不听话,儿子有一百种办法收拾他们。”
“妙妙是我袁耀的妹妹,就算想嫁人,也要嫁一个她心爱之人,而不是去与人联姻。”
袁耀说罢,与母亲冯夫人告辞离开。
在袁耀离去后,冯夫人若有所思。
自己的宝贝儿子,好像与原来不一样了,变得更加睿智果决。
也许这样的性格,才能在乱世之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冯夫人默默自语道:
“耀儿,你好像长大了。
不管你要做什么,娘都支持你。”
离开母亲冯夫人后,袁耀径直来到老爹袁术的书房。
此时袁术正坐在书房中,抱着玉玺目不转睛的盯着看,都快魔怔了。
见到袁耀,袁术抬头笑道:
“耀儿,你来了。
你看看爹拿着这玉玺,有没有天子之气?”
袁耀心道老爹抱着个玉玺就想称帝,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有心劝谏老爹两句,可仔细一想,如果自己一味的泼老爹冷水,只会让袁术厌烦。
虽不至于像撵阎象一样把自己叉出去,也会影响自己后续的计划。
于是袁耀对老爹袁术笑道:
“父亲气质高贵至极。
放眼天下,又有何人能与父亲相比呢?”
“哈哈哈...我儿所言甚是!”
听袁耀夸赞自己,袁术开怀大笑,对袁耀道:
“昨日黄猗就夸为父有天子气,劝为父进位称帝。”
“公子,那孙策当真如你所言,前去寻主公了!
他手中还抱着一个玉匣,恐怕...就是公子所说的传国玉玺。”
说话之人名叫袁忠,是袁术之子袁耀的贴身管家。
最近几日,袁耀一直让他派人盯着孙策,打探孙策的消息。
袁耀知道,孙策一定会带着玉玺去寻袁术,向袁术借兵攻打江东。
袁耀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他已经不是袁术的倒霉儿子了,而是后世之人穿越而来。
袁耀前世是一个大厂的部门经理,薪水颇丰,广受公司美女们的追捧。
突然穿越到古代,他是很难接受的。
了解到这个时代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后,袁耀就更不淡定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这正是汉末乱世啊!
自己穿越到如此乱世也就罢了,还穿越成了冢中枯骨,骷髅王袁术的儿子。
别看袁术现在雄踞淮南,兵精粮足。
熟知历史的袁耀很清楚,到了建安二年,自己这个作死的便宜老爹就会称帝。
称帝不到两年,到建安四年的时候就会兵败身亡。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历史轨迹,自己满打满算还有三年好活。
刚穿越就要跟随老爹骷髅王一起嘎,袁耀肯定是不愿意的。
他得想办法自救。
至于怎么自救,袁耀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自己想要活命,必须得保住便宜老爹骷髅王袁术。
而救老爹,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延缓他称帝的时间。
在袁耀印象中,孙策攻取江东就是在建安元年。
所以这一年,孙策一定会用玉玺向老爹借兵。
于是袁耀就派袁忠盯着孙策,没想到孙策这么快就动手了。
袁耀眉头紧锁,在思索对策,袁忠还在一旁拍马屁道:
“公子真是料事如神,孙策想做什么,公子都知道。
如果孙策当真把玉玺献给主公,那真是主公和公子之福啊!”
‘是我跟老爹之福?
我看是大祸临头才对...
玉玺在手,老爹就要彻底疯狂了。’
袁耀心中默默叹息一声,而后对袁忠道:
“你在这等着,我去寻父亲!”
看着袁耀匆匆离去的背影,袁忠自语道:
“玉玺当真是神物,连公子都这么感兴趣。
也不知这宝物,能不能落到主公手中。
有了玉玺,主公跟公子是不是就有机会当皇帝了?
只要我忠心耿耿的跟着公子,将来或许有希望成为中常侍啊!”
袁耀一路往正堂走去,他心中已经想好了。
绝不能让老爹袁术轻松得到玉玺,更不能让孙策轻松借走自家的兵马!
玉玺这东西,就是一个祸害!
孙策若得了江东,那更是袁氏的心腹大患!
自己就算把玉玺摔了,也不能让孙策换兵马换得那么容易。
汝南可不是孙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他想脱离袁氏,一定要付出代价。
袁耀敢产生摔玉玺的想法,还是有几分底气的。
老爹袁术姬妾众多,孩子也不少,可惜全部都是女儿。
至于儿子,就只有袁耀一根独苗。
思索间,袁耀已然来到了正堂大殿。
此时袁术正坐于主位,数名淮南文武立于两侧。
正堂中间,站着一个身披银甲、英姿勃发的青年将军。
袁耀心中暗道,此人如此威武英俊,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江东小霸王孙策了,果然名不虚传!
得益于袁氏优良的基因,袁耀的颜值并不输孙策。
不过他还是缺少孙策那种冲杀战阵、出生入死培养出来的英武之气。
只听孙策对袁术哭诉道:
“策上不能报父仇,如今母舅吴景又被扬州刺史刘繇所逼。
吾一家老小都在曲阿,倘若母亲与舅舅被害,吾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求主公借策雄兵数千,助策渡江救难省亲。
待吾救了母亲,必会立即返回淮南,舍生忘死,助主公成就大业!”
袁耀站在门口看着孙策的表演,心中暗自点头。
江东小霸王孙伯符,没想到还是个影帝,这眼泪是说来就来啊。
大汉重视孝道,孙策的要求合情合理,不论袁术还是麾下文武,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可袁耀心中清楚,孙策要救吴景与母亲是假,想要趁机脱离袁术,到江东成就霸业才是真!
虽然孙策说得情真意切,袁术也相信他确实是想救母亲,但袁术还是不愿借兵给孙策。
袁术为人很是实际,孙策的母亲和舅舅是死是活,跟他有什么关系?
没有好处,他凭什么借兵给孙策?
袁术轻捻胡须,慢条斯理道:
“孙策啊,不是我不借兵给你。
你是我麾下部将,当听我军令行事。
如果我今天将军士借给了你,他日其他将军家里有事,我是不是也要借啊?
今日你借三千军,明日他借五千军,那我麾下大军还成何体统?”
孙策也早知袁术不会那么容易松口,他继续哭诉道:
“末将亦知此事让主公为难了。
可母亲、舅舅有难,策不可不救!
如果主公愿意借兵给我,我愿奉上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以报主公大恩!”
玉玺?!
听到这两个字,袁术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他早就知道孙策有此重宝,已经惦记这个宝物很久了。
也正因为有玉玺这个宝物存在,袁术才愿意收留孙策。
玉玺乃是天命的象征。
得玉玺,象征天命所归。
失玉玺,则预示着气数已尽。
现在孙策愿意把玉玺献给自己,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是天命所归,可以称帝了?
这两年,袁术找机会暗示过好几次,想让孙策献上玉玺,可孙策一直在装傻充愣。
这种想要又得不到的状态,让袁术心痒难耐。
现在孙策终于愿意献上玉玺,袁术就更加急不可耐了。
别说是借几千兵马,就算孙策要借个几万大军,袁术也能答应。
“玉玺在哪?
快呈上来让我看看!”
孙策上前两步,双手奉上玉匣。
袁术用颤抖的手打开玉匣,只见一枚珠圆玉润,光彩夺目的印玺静静的躺在匣中。
他小心翼翼的将玉玺拿起,只见此玺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
唯独缺去一脚,以黄金嵌之。
在玉玺正面,刻着八个篆字。
今天来借兵,孙策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已经准备割肉了。
孙策也不知道袁耀究竟想要什么,他已经把自己能拿出来的宝物都带上了。
他就不信,自己倾家荡产,还满足不了袁耀的胃口。
孙策对袁术施礼道:
“主公,吾母亲与舅舅危在旦夕,还望主公能够借兵与吾,以全吾孝心。”
袁术看了袁耀一眼,没有说话。
按袁术的意思,赶紧借兵让孙策滚蛋得了,省得以后有人说自己玉玺得来不正。
可儿子袁耀非要折腾,那就由他来应付孙策吧。
袁耀微笑着对孙策说道:
“伯符将军,你以玉玺借兵,足见你对母亲的孝心。
可现在玉玺已经摔坏了啊。
你以一个损坏的玉玺来换父亲的兵马,只怕不妥吧?”
袁耀此言一出,顿时将孙策气得七窍生烟。
玉玺怎么坏的,你心里没数吗?
还不是你袁景耀给摔的?
此事我还没找你算账,你倒是拿玉玺损坏来讹诈我。
这世上怎么会有袁景耀这种厚颜无耻之徒?
以孙策的暴脾气,完全忍不了袁耀一点。
可忍不了也得忍,打落了牙也得往肚子里咽。
孙策强忍怒火,对袁耀道:
“玉玺损坏,是策之过也。
所以我今天带来了几件宝物,以弥补玉玺的损失。
相信这些宝物,一定能让主公和公子满意。”
‘嗯?’
听孙策这样说,袁耀顿时来了精神。
他本想以玉玺为借口,向孙策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让孙策留下人质。
没想到还有意外惊喜!
那妥了,孙策的宝物袁耀也要,人质也不能少。
袁术则面无表情,显然对孙策所说的宝物完全不感兴趣。
想他袁公路雄踞淮南,兵精粮足、富可敌国。
自己手里的宝物多的是,装满了整个仓库。
孙策除了玉玺,还有宝物能让自己动心吗?
“有什么宝物?
呈上来给我和父亲看看。”
在袁耀命令下,大将纪灵带着几名甲士,随孙策到门外取宝。
过不多时,甲士们带着两柄寒光闪闪的兵刃走入堂中。
孙策指着两柄兵刃介绍道:
“主公,景耀公子。
这把宝刀,乃是先父留下的古锭刀。
此刀削铁如泥、无坚不摧,乃是战阵杀伐的利器。”
“还有这柄长枪,名为寒龙枪,亦是先父所留。”
“最后还有一匹先父留下的战马,名为雪月白龙驹,乃是马中之王。
战马就在门外,不便牵入堂中。”
“策想以此三宝,外加玉玺,求主公借兵于我。”
袁耀着实没想到,能从孙策身上掏出这么多好东西来。
自己正缺一匹良马,兵刃也可赏赐给招募到的勇士。
得到这三件宝物,可谓是一波肥。
这孙策,人还怪好的。
“孙策将军确实是诚意十足,孝心可嘉。
父亲既然答应借兵给你,自然不会反悔。”
孙策闻言大喜,袁耀这畜生终于松口了!
等自己率军夺下江东,早晚要把这些宝物抢回来!
袁耀,只是代替自己保管这些东西而已。
“多谢主公!多谢公子!
那我便...”
“且慢,我话还没收完。
伯符先别急着谢我。”
袁耀笑着对孙策道:
“虽然父亲同意借你兵马,可你身为统兵大将,总得留亲眷在寿春吧?
这样我们才会相信你啊。”
统兵将领,家眷全部留下为质,这是自古就有的惯例。
可孙策的情况特殊,哪有亲眷可留?
他皱眉道:
“公子,吾父已亡,母亲与诸位弟弟妹妹皆在曲阿,此事人尽皆知。
我借兵前往江东,就是为了救援他们。
又如何能留下亲眷?
待我将他们救出,自然会尽快返回寿春。”
“伯符将军的人品,本公子自然相信。
可诸位将军领兵出征,一向都是这么做的。
若是为伯符开此特例,恐怕难以服众啊。”
孙策没想到自己想要借兵前往江东,会如此困难重重。
这让他离开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那公子说我该怎么办?”
袁耀笑道:
“没有亲眷,留挚友也可。
只要是伯符亲近在意之人,皆可。”
“吾听闻伯符有一至交好友,姓周名瑜,字公瑾。
此人与伯符结为昆仲,交情甚密。
虽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伯符若能把周瑜召来,留在寿春,我跟父亲就都能放心了。”
没错,袁耀最终的目的,就是周瑜。
周瑜可以说是孙策的外置大脑。
如果把周瑜扣在自己手中,纵然借给孙策几千兵马,孙策也很难如前世一般横扫江东。
而且只要周瑜到了自己手里,袁耀麾下也多了一名可以出将入相的顶级人才。
孙策闻言大惊失色,他怎么都想不到,袁耀竟然能如此清楚地知晓自己和周瑜的关系!
他调查我!
这奸贼竟然要拿公瑾为质,我该怎么办?
袁耀说得没错,孙策跟周瑜,确实要比亲兄弟还亲。
哪怕孙策的亲弟弟孙权在寿春,袁耀想要扣押孙权,孙策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可周瑜不一样,孙策打心里不愿意拿周瑜做交易。
孙策纠结道:
“袁耀公子,公瑾虽与我相交莫逆,可他人也不在寿春...”
对于孙策的托词,袁耀毫不意外,依旧笑道:
“周瑜人就在丹阳,只要伯符召他前来,几日便至。
我都打探清楚了。”
这奸贼!
孙策的心思彻底乱了,他沉声道:
“此事...我还要仔细考虑一下。”
袁耀笑着说道:
“可以,伯符回去慢慢考虑。
什么时候周瑜到了寿春,我父亲什么时候借兵给你。”
孙策心事重重的离开了袁术府邸,没想到这次搭上两柄神兵一匹马,依旧没能得偿所愿。
他回到府中之后,吕范、朱治等人连忙凑了上来,对孙策问道:
“伯符,这次袁公可答应借兵了?”
孙策叹息一声,说道:
“倒是答应了,可是...
他们要以吾弟周瑜为质,才允许我率军出征!”
“可恨!
都怪那袁耀从中作梗!”
“袁耀小儿!
待吾得了江东,必将此番之辱加倍奉还!”
吕范道:
“将军出征有亲眷为质,乃是常理。
既然袁公同意借兵,那伯符将周瑜唤来便是了。”
最后等到孙策意识到自己是个打工仔,无能狂怒的时候,再顺手把孙策给收拾了。
如何能达到这个战略目标,就要看袁耀的手段了。
袁耀微笑道:
“子翼的想法很好,可是还不够好。
有时候战争不仅是打打杀杀,还是人情世故。
我们要团结—切能够为我所用的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子翼,本公子有—个任务交给你去办。”
蒋干抱拳道:
“主公尽管吩咐!”
袁耀说道:
“你带着—些酒肉前往孙策大营,就说是本公子犒劳他大军。
本公子与他同为汝南的部队,当勠力—心,相互照应。
必要的时候,本公子可以帮他对付刘繇。”
蒋干能言善辩,送礼物劳军这种事,对他来说自是手到擒来。
他将酒肉送到孙策营中,还对孙策好—通吹捧,才告辞离去。
孙策收了袁耀的礼物有些发懵。
奸贼袁耀为什么要给自己送酒肉劳军?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他将朱治、吕范等心腹唤来,猜测袁耀的意图。
吕范对孙策道:
“主公,我派人去给张昭、张纮两位先生送礼。
人到了才知道,二位先生已经被袁耀请出山,投效袁耀了。
交好我军,或许是这两位先生出的主意。
毕竟名义上我们跟袁耀都是袁术麾下的部队,理应互相照应。”
“二张归袁耀了?
可恶!
袁耀奸贼什么都要跟我抢!
就连人才,也要抢我的!”
孙策捏紧拳头,深呼吸了几口才缓过劲来。
“江东二张名声挺大,其实不过是两个老匹夫罢了。
他们投效袁耀,实在是有眼无珠。
待我得了江东,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朱治对孙策道:
“袁耀在寿春的时候骄横跋扈,如今到了江东地界,或许是对山越人和刘繇心生畏惧。
他觉得主公是他父亲麾下的将领,所以想将主公引为臂助。
送礼物劳军,也是为了向主公示好。”
孙策觉得朱治所言有几分道理,点头道:
“这袁耀连刘繇都怕,真乃无胆鼠辈也。
他想依靠我孙策,我何尝不能利用他?
君理、子衡...
你们这就把袁耀送来的酒肉分发下去,犒劳将士们。
明日我便出战张英,破了这牛渚!”
翌日,孙策率大军出战,与张英麾下部队对阵于牛渚滩上。
袁耀也带着陈到、徐盛等十余骑,在远处遥遥相望。
牛渚滩上这两支军队不管谁战败,对袁耀来说都是好消息。
不过袁耀还是希望孙策能够击败张英。
只有孙策胜了,他才能继续与刘繇硬刚,消耗刘繇的有生力量。
自己也可以从容截胡孙策的机缘,借着孙策的力量夺下江东。
像孙策这种玩命出力、帮自己干活的牛马可不好找。
两军对阵,张英身着黑甲、策马向前,挥刀指向孙策,破口大骂道:
“孙策小儿!
汝为何无故犯我江东地界?”
孙策高声笑道:
“我奉扬州牧袁术将军之命,前来剿灭叛贼刘繇!
汝等若是速速下马受缚,还能活命。
倘若迟误,必死无葬身之地也!”
张英大怒道:
“—派胡言!
袁术算什么扬州牧?
我主乃是圣上亲封的扬州刺史!
袁术派你来攻我主,那是谋反!”
刘繇扬州刺史的职位,是由朝廷册封。
袁术想当扬州牧,就派人到许都求此官职。
如今曹操掌控朝堂,身为袁术的对头,曹操自然不会把扬州牧的官职封给袁术,便驳回了袁术的请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