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女频言情 > 满级修理工段云何晓丽

满级修理工段云何晓丽

段云 著

女频言情连载

接下来的两天,段云的日子过的风平浪静,班长黄海涛基本上除了刚接班的时间到他工位上看一眼,其他时间则忙着去其他车间找人干私活。厂子的风气就是如此,反正就那么点死工资,工作就是应付,只要不出安全问题,不混的太过分的话,夜班的管理其实非常的松懈。事实上,段云也是刚刚看出来,一车间上夜班的除了几个老师傅是正常倒班,其他多数都是车架的一些徒工和刺头,车间领导管理起来费劲,索性就眼不见心不烦,长期安排这些人上夜班,干多少活也没人在意,只要不闹事就行。段云经常看到同班组的几个年轻同事上班时精神不振,顶多干两三个小时就从工位消失的无影无踪,要么跑到别的车间找人干私活,要么就是找没人的地方偷偷睡觉去了,直到快接班的时候,才重新出现在工位上。段云试图和...

主角:段云何晓丽   更新:2024-11-06 09: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段云何晓丽的女频言情小说《满级修理工段云何晓丽》,由网络作家“段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接下来的两天,段云的日子过的风平浪静,班长黄海涛基本上除了刚接班的时间到他工位上看一眼,其他时间则忙着去其他车间找人干私活。厂子的风气就是如此,反正就那么点死工资,工作就是应付,只要不出安全问题,不混的太过分的话,夜班的管理其实非常的松懈。事实上,段云也是刚刚看出来,一车间上夜班的除了几个老师傅是正常倒班,其他多数都是车架的一些徒工和刺头,车间领导管理起来费劲,索性就眼不见心不烦,长期安排这些人上夜班,干多少活也没人在意,只要不闹事就行。段云经常看到同班组的几个年轻同事上班时精神不振,顶多干两三个小时就从工位消失的无影无踪,要么跑到别的车间找人干私活,要么就是找没人的地方偷偷睡觉去了,直到快接班的时候,才重新出现在工位上。段云试图和...

《满级修理工段云何晓丽》精彩片段


接下来的两天,段云的日子过的风平浪静,班长黄海涛基本上除了刚接班的时间到他工位上看一眼,其他时间则忙着去其他车间找人干私活。

厂子的风气就是如此,反正就那么点死工资,工作就是应付,只要不出安全问题,不混的太过分的话,夜班的管理其实非常的松懈。

事实上,段云也是刚刚看出来,一车间上夜班的除了几个老师傅是正常倒班,其他多数都是车架的一些徒工和刺头,车间领导管理起来费劲,索性就眼不见心不烦,长期安排这些人上夜班,干多少活也没人在意,只要不闹事就行。

段云经常看到同班组的几个年轻同事上班时精神不振,顶多干两三个小时就从工位消失的无影无踪,要么跑到别的车间找人干私活,要么就是找没人的地方偷偷睡觉去了,直到快接班的时候,才重新出现在工位上。

段云试图和同组的年轻同事建立私交成为朋友,但让段云意外的是,同组的这些员工似乎对段云很不待见,段云主动上前问候,这些人也顶多应付两句,但很快就把他当成了空气晾在一边。

但段云很快也就想明白了,之前他因为何晓丽的事情服毒自杀在一车间是人尽皆知,所以在大部分一车间的人看来,段云是个又傻又危险的人,所以也都尽可能的和段云保持距离,避免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

这是人之常情,段云对此也无可奈何,他注定在短期内,在车间是不会交到什么朋友的。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夜班班组人人对段云避而远之,但同时也让段云的工位成为了夜班的一个‘禁区’,没有人过来,也就没有同事发现段云改装车床的秘密。

段云知道改装车床的事情是纸包不住火,迟早会被车间所有人知道,但无论如何,他加工出来的成品越来越多,而这些最终都会变成奖金。

到今天为止,段云五天时间已经加工了3800多个柱头,抛去自己每天四十个的定额,段云光是这五天就应该拿到将近三百块的奖金!

这个奖金数额绝对是个爆炸的数字。

要知道,如今的工厂行政工资级别20多级,工人工资级别8级,以现在红星齿轮厂为例,八级工基本上可以吊打很多厂子的中层领导,加上奖金最多时能上一百多块,而厂长书记工资最高,一个月也只能到一百五六十块的样子。

段云明知道自己的奖金会在厂里引起轰动,但也不管那么多了,毕竟工厂有工厂的规矩,定下奖惩制度必须要执行,否则的话会失信于工人,对日后的生产和管理都会有严重的影响。

如同往常一样,段云将加工好后的成品放入库房后,准备下班回家补觉。

刚走出车间门口,段云一眼就看到了李芸的母亲。

李芸母亲刚上早班就到了一车间门口,是专门来找段云的。

“小段,你过来。”李芸母亲笑吟吟的对段云挥了挥手。

“阿姨,有什么事情么?”段云也笑容满面的快步迎了过来。

“昨晚你叔供销科的几个同事来家做客了,他们也想安装电视天线……”李芸母亲说着,将一个用报纸包着的纸包递给段云,笑吟吟的说道:“钱和地址都在里面呢,有空的话,你就上门去看看。”

“行啊。”段云接过纸包后,直接揣到了口袋中。

“你这孩子,也不数数么?”李芸母亲说道。

“我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阿姨您么?”段云闻言笑了笑,接着说道:“现在生意这么好,全凭阿姨您帮忙呢,等以后生意做大了,一定要给您送个大红包!”

“咯咯。”李芸母亲闻言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对段云说道:“你这孩子嘴甜又会来事,难怪你叔他总是夸你小子是个人才,将来能成气候!”

“阿姨您和叔叔太看的起我了,我这也就赚点小钱混口饭吃而已。”段云笑着说道。

“行了,不扯没用的了,回头记得把这事办了,平时中午晚上他们家里应该都有人,你直接过去就行了。”李芸母亲安顿道。

“成!”

“那我走了。”李芸母亲说完,转身离开了一车间门口。

段云这个时候才从口袋掏出那个纸包,数了一下李芸母亲送来的钱。

一百八十块,三个天线的价格。

在段云看来,自己做的八木天线在李芸母亲的宣传下,已经有了口碑发酵的苗头。

说实话,这么快就能一天接到三部天线的生意,是大大出乎段云最初的意料的。

要知道,如今工厂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块,七十块的价格几乎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工资。

用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一个天线,在后世人看来简直就是一件扯淡的事情,但在当前,其实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如果光看厂子普通职工的工资的话,如此高价格买一个天线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厂子里隐形的有钱家庭还是不少的。

厂里的双职工,八级的老技师,中高层领导,这些家庭的收入在当下这个年代都算是高的,一个月下来能有一百多两百多的家庭收入并不算稀罕的事情,而且能买的起电视的家庭经济条件肯定也是不错的。

另外就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普通人的人心相比六七十年代也浮躁了不少,为了攀比和面子,拿出积攒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钱买贵重商品也是常有的事情。

就如同后世有的人卖肾也要买苹果手机一样,这年头喇叭裤,蛤蟆镜,凤凰大二八等紧俏货同样是炫富神器,电视机最好进口的,手表则最为流行梅花牌子的,有很多有自行车的人不一定买得起一块梅花手表,如果拥有那绝对是要天天把他给露出来的,恨不得把衣服上的半个袖子也给剪掉!

所以有很多消费品,从来就不是给理性的人准备的……

段云的天线虽然定价很高,但实用性很强,和别家同样的电视,却能多收到好几个清晰的频道,这足以让其他有电视的家庭感到极大的心里不平衡。

另外段云的天线声称用的是进口电子元件,用户说出去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再加上李芸母亲卖力的宣传和对这天线的吹捧,最终上钩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田丰刚换好工装坐在办公室中,库房统计员就将一张表格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按照工厂的规定,库管统计好工人每人生产放入库房的成品数量后,再由技术员兼质检的田丰进行质检抽查,合格签字后,再交给车间主任过目,最终计入当月的个人工作量的汇总中。

通常田丰对于这种抽查只是简单走走程序而已,毕竟产品经过专职质检员检查后,基本上就很难再挑出不合格品了,所以以往田丰都只是简单瞅一眼,然后在报表消下方签上自己的名字,转头交给主任王强即可。

从口袋掏出钢笔,田丰正打算直接签字的时候,却发现个这张报表中有一个工位的生产数量非常的夸张。

图表中清楚的显示,这个班组其他工位相同组件的加工成品数量都在三十到五十左右,而这个工位标号后的成品数量一栏显示的居然是732个!

田丰以为是自己看花了,于是摘下眼镜揉了揉眼,但再次看向这一栏的数字时,上面依旧显示的是732个!

“老陆!”田丰抬头喊了一声,却发现送表格的库房统计员已经离开了办公室。

“这是搞什么!?”田丰心头有些气愤。

田丰承担着二次审核每日工人生产的成品质检以及数量核实的责任,如果成品数量和工人实际生产量严重不符的话,他也是会被领导问责的,虽然责任不会大,但扣罚一定的奖金是肯定没跑的。

而在田丰看来,同班组各工位一天生产的成品数量一般差距不大,徒工和熟练技师的产量最大也就一两倍的样子,然而眼下这个标着十三号的工位居然一天就生产了七百多个成品,足足是其他人的十几倍,这显然是不符常理的。

也幸亏田丰是多看了一眼没有直接签字,否则的话,报表一但签完字交到主任王强那里,自己搞不好就要受处罚了。

拿起那张报表,田丰气呼呼离开办公室,径直走向了库房。

而此时库房门口,刚才送报表的那个姓陆的库管正在和白班的库管交班中,似乎在安顿着什么。

“老陆,你这报表单有问题,差点坑了我你知道么!?”由于心怀气愤,田丰也顾不上给这姓陆的老库管面子,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喊了一句。

“你说话注意点!我报表单上有什么问题?”尽管知道这田丰是厂长的亲戚,但身为一个老库管,当着这么多人面被田丰喝斥,老陆明显有些下不来台。

“来来,你自己看看。”田丰将那张表单递到了老陆面前,用手指了指,说道:“你看看这个十三号工位上的数额,一个晚上就加工了732个柱头!这TM 孙猴子变的么!?这要是我没检查出来,这个月奖金就泡汤了,这钱你补给我啊!?”

“嗯。”老陆闻言愣了一下,但随即说道:“我刚才数过了,没错啊……”

“还嘴硬呢?你用脑子想想这可能么?这个十三号工位一晚上的工作量比其他工位半个月的工作量都高!咱们厂劳模干的都没这么狠!”田丰平时在厂子说话很少照顾别人的面子,毕竟是厂长是他二舅,一般基层职工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反正我肯定是数过了,不行你进去再数一遍。”老陆板着脸说道。

“不见棺材不掉泪!”田丰瞪了老陆一眼,随即大步走入了库房。

库房右边堆放的就是昨晚夜班加工出来的成品,每个工位生产的成品都放置在各自的铁盒中,方便质检和统计。

而当田丰走到标有十三号工位的铁盒前,顿时愣住了。

原来此时盒子中确实堆放着小山一般多的柱头,而且从光亮没有丝毫氧化的痕迹,显然应该就是昨天晚上刚刚加工出来的。

“既然田大技术员你不相信,那就自己数数吧。”跟在后面的老陆冷哼了一声说道。

其实看到盒子中柱头堆积的高度,田丰就知道自己错了。

但碍于面子,他还是故作负责的数了一遍。

“田大技术员,我报表上的数字有问题么?”看到田丰第二遍数完后,嘴角勾起,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我只是对工作负责而已!”田丰说完,板着脸转身离开了仓库。

但走在车间的过道,田丰越想越不对劲,他突然想起十三号工位之前应该是韩忠用的车床,而现在则被到段云顶上,而段云这个小徒工显然是不可能一个晚上加工这么多成品的!

而且这数量实在太过惊人,如果按照现在车间的奖金制度进行奖励的话,那段云昨天一个晚上就能赚五十多块的奖金,比他这个技术员一个月的工资都高,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带着满心的震惊和疑惑,田丰来到了段云所在的工位。

只是第一眼,田丰就看出这个车床有些不对劲。

车床进给箱有变形,显然是经过简单改装过的,另外在车床外侧,还装着一个角铁架,这绝对不是机器上原本就有的工件!

私自改装车床意味着什么田丰绝对是心知肚明的。

即便是他这种吃技术饭的人,如果想对车床进行改装的话,那也必须要先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图纸,然后上交到总工那里,经过厂领导批准之后,才可以进行改装实验。

而段云这种刚刚正式上岗才两天的徒工显然是没有任何权利对车床进行改装的,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就算没有发生损坏车床的事故,也肯定会受到领导的处分的!

在田丰看来,段云应该是没有改装车床的这个本事的,但他师傅韩忠则是个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技师,对车床构造这方面,甚至比他这个技术员摸得还要透。

联想起刚才报表上的生产数字,田丰似乎有些恍然了……

下一刻,如同一个渴望立功的警察在犯罪现场收集证据一般,神色亢奋的田丰开始查看这台车床的改装情况。

田丰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初段云打他的那一幕已经成了他的人生之耻,这个仇他肯定是要报的,而眼下就是个绝佳的机会。

当他打开车床旁边的工具箱的时候,从箱子最下边的地方又找到一些齿轮工件以及两台伺服电机。

正当田丰准备将这些东西当做罪证上报给车间主任的时候,他不经意间发现工具柜最里面还放着一个本子。

出于好奇,田丰将这个本子取出来翻看了两下。

但翻到后面的时候,一张写满标注的机械草图顿时吸引了田丰的目光。

田丰几乎一眼就认出这应该就是这个车床改装的图纸!

看着这张图纸,田丰思索了一下,片刻后,突然有了另外的想法。

下一刻,田丰将那张改装的草图从本子上撕下,折好后放入了口袋。

紧接着,他将那些之前原本想当做‘罪证’上报给车间主任的改装齿轮工件和伺服电机,连同那个本子,迅速重新塞回到了工具箱中,然后拍怕手,一脸若无其事的走开了……




段云关上车床后,跟着赵书记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中。

“坐!”赵东升微笑着示意段云坐下,然后转身就要给他倒水。

“我来!”段云在书记面前自然不能这么托大,连忙一个箭步上前从赵东升的手中接过了水壶。

人和人交往,有时候必须要注意细节,毕竟很多自己不以为然的事情,在别人的眼中就是不能容忍的。

“小段啊,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真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么个改装技术,难怪你当初硬是要转岗到一车间呢。”赵东升坐在办公椅上,笑吟吟的说道。

“我这技术不算啥,要是没有书记您这样的伯乐给机会,我也不可能搞出这样的技改的。”段云将水杯涮了一下后倒满,神色恭敬的放在了赵东升的面前。

“我算什么伯乐,你也用不着往我头上扣高帽子。”赵东升接过水杯喝了一口,问道:“不过小段啊,我想知道你是从哪儿学到的机床改装技术?我看过你的个人档案,貌似只有初中文凭,之前在南方下乡了六年吧?”

“书记您说的没错,我确实是初中毕业就到南方下乡改造去了,不过我本人还是很喜欢学习的。”段云一屁股坐在书记对面的沙发上,微笑着说道:“过去我家出身不好,父亲去世影响也很大,我没有继续上高中其实也正是因为环境和条件都不允许……”

“你父亲也是咱们厂子的?”

“嗯。”段云点点头,接着说道:“我爸他以前是咱们中学的数学老师,后来被被人拉倒街上……心脏病发作……”

段云说到这里,脸上闪过一抹‘黯然’。

“原来如此!”赵东升闻言点了点头,看向段云的目光多了欣赏。

龙生龙,虎生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遗传这种东西不能说的太绝对,但总的来说,父母是知识分子,儿女也基本不会差多少,就算考不上一流大学,至少大部分脑瓜子还是很好使的。

“在乡下那几年,除了干农活,其他时间我就喜欢看书学习,另外大队里还有一个喜欢研究电子机械的高手,我从他身上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自从到了一车间后,师傅韩忠对我非常的好,要是没有韩师傅的用心指导,我技术也不可能进步的这么快……”

重生来到这个年代后,段云早就把自己学习技术的谎言编的很圆了,除非有人会去调查当初段云前身呆过的农村,否则的话,是不可能找到什么逻辑上的错误的,但在这个厂子显然没人会这么蛋疼的去对他这样一个小徒工追根刨底的。

“那你的意思是,这次改装车床,是韩师傅指导你做的?”赵东升背靠在椅子上,直视着段云说道。

“我这个车床改进的方法是从一本71年的旧杂志上看到的,其实六几年的时候,国内一家工厂的技师就提出过这种车床的改换方案,只是没有大规模推广而已。”段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接着说道:“另外韩师傅对我的帮助确实很大,现在这个车床改装,有些地方就是他指导我做出来的,目前这种改装方式,比之前那本杂志上的要有所优化,效率也高了不少。”

“韩师傅确实是个人才,他在厂里这几十年确实做过不少的贡献,严格说起来也算是这个工厂建厂之初的元老。”赵东升点点头,语气有些感慨的说道:“只可惜黄昏终有落幕时,当初我同意他返聘就是想让他能再为厂子发挥下余热,但我实在没想到,他最后用自己的余热挖掘出了你这么一匹千里马……”

“书记您说我是千里马这实在是太看得起我了。”段云连忙谦虚的说道。

“呵呵,这么评价你不算过。”赵东升笑了笑,说道:“你刚来,厂子里的情况可能了解的不多,最初咱们红星刚建厂的时候,是SL援建的项目之一,工厂的很多设备,技术和专家,也都是SL带来的,是他们为咱们的厂子打下了基石,后来SL专家离开后,凭借他们之前培养的技术人员,维持生存还是不成问题的,不过到了动乱年代,技术方面的人才就有些青黄不接了,别看厂子里现在技术岗位的编制不少,但老一茬子的技术员包括总工在内,技术底子的积累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创新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至于新入厂中专技校出身的年轻技术员,也就是能看懂图纸的水平,他们可没你这种能改装车床的本事……”

能明显看出,赵东升显然对工厂的技术人才有些不太满意。

另外段云也能听出来,赵东升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多半是想试着重用一下自己,毕竟段云改装的车床能将生产效率提高十几倍,如果在工厂大规模推广的话,是完全可以解决目前生产任务重,产品供不应求的困难局面的。

“书记,这么说吧,其实当初我决定改装车床这件事,除了自己对机械方面的个人爱好,同时也是想靠着这改装的机器多挣点奖金的。”既然赵东升有意想利用自己的能力,段云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可以讨价还价的机会的,只听他接着说道:“另外还有就是,我家现在住房问题非常严峻,一家三口现在还只能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里,冬冷夏热,我这还天天上夜班……真的很难受。”

对段云而言,一个月几百上千块的工资其实他并不是太看在眼里,最关键的是,段云想靠着这改装机床的技术,让家里能住上新房,毕竟如今段云就算靠维修赚钱再多,也是买不到商品房,只能靠工厂分房的这个福利!

但段云也知道,厂子里目前分房的名额非常紧张,光是凭着他改装的这台老车床就想分到房子,可能性不大,但他现在至少也要把这个当成分房条件说出来,起码让赵东升心里有个数。


“还有这种事情?”厂长秦刚闻言顿时愣了一下,随即问道:“老赵,你说的这个工人是谁啊?”

“一车间的段云!”赵东升回道、

“一车间的段云?”厂长秦刚这个时候转过了头,看向一车间的主任王强。

“啊……是有这么回事!”王强见状连连点头,接着说道:“那个段云刚来我们一车间时间不长,改装车床这件事确实是真的,而且改装后的车床加工效率也确实比之前翻了将近二十倍……”

“额。”

王强话声一落,现场众人顿时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在很多人听来,这件事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在座的这些工厂的中高层干部中,很多都是工人出身,一步步的干起来的,所以对于技改这种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

在他们看来,莫说是一个徒工搞技改,就算是工厂里的一些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工人老技师,包括厂子里的技术员,都是不敢也没有技术做这种机床改装的事情的。

所以当听到王强说有个刚来的徒工居然改装机床成功,而且还将生产效率提高了二十倍,这在一些人看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一般!

此时的厂长秦刚也是眉头微皱,他没有想到赵东升居然还有这一手,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那么他想集中全厂技术员和各车间技师劳模组建技改小组的事情就会被赵东升合理的否定,毕竟赵东升‘发动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更有现实的说服力。

“老赵……就算这件事是真的,那这也属于特殊事例,不能代表其他工人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成立专门的技术组还是很有必要的……”秦刚沉吟了一下说道。

“你不能忽视咱们车间普通工人的智慧。”赵东升顿了顿,接着说道:“咱们厂子基层工人中也有卧虎藏龙的人才,我再说一句,在座的都是咱们厂里的骨干力量,当初哪个不是从基层干起?哪个不是一步步走向今天的领导岗位的!?忽视基层职工就是脱离群众!所以我认为这次工厂搞技改,不能只把技改人员都圈定在专职的技术员和技师的范围内,应该将国务院的这个《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立刻在全厂推广,动员全体职工的力量和智慧,英雄不问出处!对任何做出贡献的职工都要给予合理的奖励,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推动技改的实施!”

赵东升这番话说的中气十足,有理有据,而且还亮出了国务院新条例这个‘尚方宝剑’,以至于他话声一落,厂长秦刚立刻就哑火了。

台下的众人此时也都是默不作声,但所有人都已经看出,秦刚这次面对赵东升又输了一阵,技改小组的事情十有八九是推行不下去了。

“改装车床?”片刻后,总工程常林最先打破了沉默,随即对赵东升问道:“书记,你说的是不是一车间的那个五十年代刚建厂时用的SL老车床?”

“没错,小段他用的就是这台车床。”赵东升用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说道:“一个新上岗的徒工可以将一台用了三十年的老车床改装成如此高效的自动车床,这本身就证明了证明厂基层员工卧虎藏龙,也是有能力对咱们厂子技改工作做出巨大贡献的!“

“赵书记,改装那台老车床的事情我确实是知道的,但据我了解,这台车床的改装方案并非是那个段云搞出来的,而是另有其人……”程常林闻言后,语气平静的说道

“嗯?”

程常林话声一落,现场顿时一片哗然,赵东升也面色一沉,看向了程常林。

“程总工,你是说这台车床不是那个名叫段云的徒工改装的?”秦刚精神一振,对程常林问道。

“确实如此。”程常林点点头,接着说道:“事实上,真正对这个车床进行改装是一车间的技术员田丰同志,他前段时间就已经将车床改装的图纸交到我这里了,而且他还和当时使用这台车床的咱们厂的老车工韩忠师傅相互合作,完成了对改装车床的初步测试工作……”

“什么?”

听到这里,赵东升顿时面色一变,随即说道:“我怎么没听韩忠说起过这件事?”

韩忠从厂子退休后,赵东升曾经邀请他到家中吃了一顿饭,但这中间韩忠并没有提起过车床改装的事情。

韩忠当初只是想让自己徒弟闷声赚钱,所以当时对赵东升隐瞒了这件事。

而现如今韩忠已经回到了东北老家,在这个没有私人电话手机的年代,这件事显然无从查起了。

“如果赵书记不相信的话,怎么可以找韩师傅问一下应该就什么都清楚了。”程常林眉头一挑说道。

“韩忠办完退休手续后没几天就坐车回东北老家了……”赵东升叹了口气说道。

“既然韩忠不在,那咱们就只能把小田和那个段云叫过来询问一下了。”秦刚看出赵东升面色带着几分惊疑,于是嘴角微微勾起,转头对坐在他这边的一车间主任王强说道:“小王,麻烦你跑一趟,去车间把田丰和段云叫过来。”

“好的。”王强闻言应了一声,但马上又说道:“对了秦厂长,段云他早上刚下夜班……”

“那也要到他家马上给我叫过来!”赵东升脸上闪过一抹愠怒的说道。

很明显,赵东升是感觉他被骗了,这事他肯定是要问个水落石出的。

“行,我这就去找他们两个。”王强也是第一次见到赵东升如此大的怒气,于是应了一声后,转身迅速离开了会议室。

王强离开后,整个会议室中的气氛顿时变的凝重起来,赵东升脸色铁青,而秦刚的双眼则闪过了一抹得意之色。

“秦厂长,您这次到部里不是还带回一些上面的精神文件么?还是给我们大家传达一下吧。”眼前会场气氛凝重,程常林随即干咳了一声,转移话题对秦刚说道。


“我就知道妈您是个明理的人!”段云闻言立刻对高秀芝竖起了大拇指。

“我给你拿个东西。”母亲这个时候站起了身子,走到她的床前,从下面拉出了皮箱。

“妈,我有钱,用不着花咱们家的积蓄。”段云见状连忙说道。

其实段云今天和母亲说买车的事情就只是想和她打个招呼,顺便拿出点钱让母亲和妹妹改善下生活而已,并不指望母亲给他买车的钱。

高秀芝没理会段云,打开箱子后,从衣服下面取出了户口本。

“你自己有钱妈就不给你出了,反正都给你们兄妹两个攒上了。”高秀芝说着,打开手中的户口本,从里面取出了夹在中间的一叠票证。

“这是……”

“你不是买自行车么,这是家里攒下的工业券,应该够你用了。”母亲说着,将那一叠票证递给了段云。

“这么多?”段云看了一眼母亲递来的票证后,顿时愣了一下。

在整个买大件都要凭票的年代,工业券是非常珍贵的。

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按照工资数额发放的,不过各地和各地情况不同。

有的地方是十元工资给一张工业券,有的是二十元,而在大兴这里,四十块工资的给一张票。

高秀芝在缝纫社工资每月有二十多块,一个月也就0.5张,而下交给段云的足有三十多张的样子,显然是已经攒了很多年了。

这不由的让段云心头一暖的同时,也不由的暗暗佩服起母亲来。

虽然母亲思想保守,日常生活节俭到令人不解的程度,但关键时候是还真能拿出东西来给家里办大事!

“进城的时候都带上,省的到时候不够还得来回跑,剩下的拿回家就行。”母亲对段云安顿道。

“妈,我可能还需要买块手表,这天天上班还有去人家修电器,没个点真不行。”段云又说道。

“手表咱家倒是有一块……”

“嗯?”

“那是你爸他留下的最值钱的东西。”高秀芝轻叹了一声,随即再次将手伸进了皮箱。

片刻后,高秀芝将一个手绢包着的手表放在了段云的面前。

“这……”段云拿起了那块手表,仔细的看了一番。

这块手表保养的还算不错,是正经的上海机械手表,表盖略微有些发黄老化,但里面的指针表盘依旧清晰可见,拿在手里也有些分量。

“这块表十多年了,一直放在箱子里没动过。”高秀芝看着段云,淡淡的说道:“你看看还能用不,实在不行到城里修一下。”

“妈,这好歹是爸留下的唯一东西,您还是自己留下吧……”段云有些不忍就这么拿走当年父亲遗留给母亲的唯一东西。

“说什么傻话呢,你是妈的儿子,你戴上妈高兴。”高秀芝白了段云一眼,说道:“行了饭菜都快凉了,赶紧吃饭吧。”

“嗯。”段云应了一声,拿起碗筷,拼命的往嘴里拨拉了一口白饭……

……

星期天的早上,段云起了个大早,洗漱吃过早饭后,带着钱和母亲给他的工业券,坐公交来到西门外的红旗广场。

到了百货大楼二层,段云一眼就看到在人群中穿着军大衣晃晃悠悠的李菜头。

“啪!”段云拍了下李菜头的肩膀,这货顿时浑身哆嗦了一下。

“是你啊。”李菜头转头一看,立刻就认出了段云,毕竟这年头能一次把他电子元件包圆的人可不多见。

“到外边说。”段云对李菜头使了个眼色,两人随即走出售货大厅。

在大楼外一处无人的拐角处,李菜头掏出一根烟递给段云,满脸堆笑着说道:“兄弟,上次的东西这么快就用完了?”

“没呢……”段云说话间,从口袋中掏出一张写好的清单,对李菜头说道:“这是我要买的东西。”

清单是段云昨天就写好的,其中包括一些修理电器用的元件,以及制作天线放大电路的原料。

“……单面或双面覆铜电路基板,三氯化铁?”李菜头大致的看了段云列出的清单后,眉头一皱说道:“兄弟,覆铜电路基板我们厂有,不过这三氯化铁,你得去化工店去买。”李菜头面露难色的说道。

“行,这个我自己去买,剩下的这些东西你给我估个价。”段云抽了口烟对李菜头说道。

“你这也是老客户了,我也少赚点,这些东西一口价三十块!”李菜头眉头一挑说道。

“成!”段云这次答应的很痛快,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短时间内已经很难找到比李菜头这里更便宜的货源了,索性也就懒得再为块儿八毛和他搞价,于是又问道:“那你有现货么?”

“没有,这我得回厂一趟现取……估计要到明天才能准备好,你再过来一趟吧。”李菜头面露难色的说道。

“那就明天上午咱们两个还在这儿碰头。”段云思索了下说道。

“行。”李菜头闻言点点头,说道:“兄弟,能不能先把钱付了,不然你明天要是不来的话,我不就瞎了么……”

“那万一你不来我白跑一趟呢?”段云笑着说道。

“我李菜头不是那种人!”李菜头有些着急的说道。

“行了。”段云打断了他的话,从口袋掏出五块钱,递给他说道:“兄弟,你可是我第一个还没见到货就给钱的人,明天咱们两个准时在这里碰头,我要是看不到你的话,以后你最好就不要在这一片拉生意了。”

“你放心,谁不来谁孙子!”李菜头将胸脯拍的啪啪作响。

随后,两人又简单的闲聊了两句后,李菜头走向公交站牌,准备回厂子取东西。

而段云则又走入了百货大楼,去买自行车。

把大团结和工业票往柜台上一放,段云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推着崭新的永久大二八走出了百货大楼。

骑着新自行车在回家的路上,凉风习习,段云心情格外的清爽,这种感觉简直比他前世第一次坐上自己买的奇瑞QQ时还要激动兴奋的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