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李锦夜谢玉渊小说结局

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李锦夜谢玉渊小说结局

怡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网友对小说《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非常感兴趣,作者“怡然”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李锦夜谢玉渊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谢玉渊上辈子命苦得惊天地,泣鬼神,死后连地府都不收。如今她回来了。曾经欺负过她的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谁也别想逃。却不想被一个瞎子勾住了魂。瞎就瞎吧,她认了!可谁知道,瞎子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当朝英俊王爷……还非要和她生娃娃……简直神经病啊!这让人怎么控制自己!...

主角:李锦夜谢玉渊   更新:2024-11-09 10: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锦夜谢玉渊的现代都市小说《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李锦夜谢玉渊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怡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网友对小说《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非常感兴趣,作者“怡然”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李锦夜谢玉渊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谢玉渊上辈子命苦得惊天地,泣鬼神,死后连地府都不收。如今她回来了。曾经欺负过她的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谁也别想逃。却不想被一个瞎子勾住了魂。瞎就瞎吧,她认了!可谁知道,瞎子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当朝英俊王爷……还非要和她生娃娃……简直神经病啊!这让人怎么控制自己!...

《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李锦夜谢玉渊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天暗了下来。

谢玉渊借口到张郎中去一趟,走出孙家。

到了路口,她拐了个弯,来到了村西头的破庙。

上辈子,他们被孙家赶出来之后,就是住在这间破庙里头。

这破庙,四面透风,夜里冷得不像话。

要不是隔壁的陈货朗送了他们一床被子,只怕一家三口早就冻死了。

后来爹死了,陈货郎还时不时的接济母女二人,有时候是几块饼,有时候是一碗热粥。

虽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却的的确确救了她们母女二人的性命。

想到这儿,谢玉渊便去敲开了隔壁陈货郎的门。

陈货郎是陈家庄的人,到孙家庄是做上门女婿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命太硬,把老婆一家人统统克死了。

她记得陈货郎再有两个月,又说了一门亲事,要到别村去做上门女婿,破房子留着没用,五两银子卖给了里正。

大房早晚要和孙家分开,破庙不是人住的地方,她得为将来早做准备。

陈货郎开了门,见是谢玉渊,不禁微微疑惑,“小阿渊,找我什么事儿啊?”

“陈货郎,我有个东西求你帮我卖了。”

“啥东西 ?”陈货郎头也不抬。

谢玉渊轻轻道:“一块玉,我要一百两银子就行,多卖的,算你的。”

一百两?

陈货郎猛得抬起头。

这丫头片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却见谢玉渊从脖子里解下一块玉,递到陈货郎手上。

陈货郎一看,整个人就像被雷劈中了一样。

血玉?

“陈货郎走南闯北,一定知道这玉是极为罕见的珍品。”

石破天惊的一句话,让陈货郎惊得差点没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这……从哪里来的?”

谢玉渊眼中闪过一抹暗色。

“这是从小就挂在我脖子里的。”

孙家人不识货,只当是块破石头,他们如何能想得到,从乱坟堆里捡回来的疯母女身上还能有这么好的东西。

陈货郎好似不信,“你们孙家怎么可能会有这么贵重的东西?”

“陈货郎,我不姓孙,我姓谢。”

陈货郎一怔。

对啊,他怎么忘了这一茬。

不禁认真打量起谢玉渊来。

小丫头长得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比那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还要好看。

谢氏母女是孙老大从乱坟堆里捡来的,指不定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妾,被主母驱了出去的。

否则,脖子上哪挂得起这么贵的玉。

“小丫头,你真舍得啊,万一谢家人找来了,这血玉说不定还能证明你的身份。”

谢玉渊打量他的神色,“我想治好我娘的疯病,只能把玉卖了。陈货郎,能卖多少银子,你自己看着办,我只要一百两。”

陈货郎从十岁开始,就跟着陈家挑货担,不是没有见识的人,这血玉别的不敢说,五百两银子是闭着眼睛卖。

一来一去,他能赚四百两,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行,我帮你卖。”

玉中带血,对世人来说是宝玉,但对她谢玉渊来说,却是灾玉。

丢得越远越好,这辈子都不要在她面前出现,这样,她才不用回谢家……

回到孙家,远远就看到爹站在大门口探头探脑。

见女儿回来,汉子眼里露了一点光,“真是个野丫头,天黑了还不着家。”

谢玉渊笑笑,“爹,郎中家有病人,我多留了一会。”

孙老大深吸口气,“在郎中家机灵点,人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了。要是活儿重了,就回来,爹养得活你。”

谢玉渊心中一暖,“爹,郎中家没啥重活,就是洗洗刷刷,爹放心吧。”

“你娘她……”

孙老大憋红了一张脸,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谢玉渊试探了一句,“爹是怕娘在家受欺负?”

孙老大重重的点了几下头。

这一趟回家,他发现家里人对高氏母女,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谢玉渊眼中渐渐浮上雾气。

都说养恩大如天。

爹从小由孙家二老养大,这份沉甸甸的养育之恩,让他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但因为她们母女,爹还是偷偷的长了个心眼。

“爹,郎中家离咱们家不远,我一有空就会回来看娘的。”

“也只能这么着了。”孙老大无奈的叹了口气。

谢玉渊眼中微波闪过,用只有自己能听得见的声音道:“爹别担心,你和娘,我都会护着的。”



“来来来,鬼爷我亲自为你刺—刺,你感觉—下……”

谢玉渊手起针落,不多时,便把李大侄儿刺成个刺猬。

最后—针落下,她两腿—软,跌坐在床沿上,浑身大汗淋漓,像从水里捞上来的—样。

李锦夜眉心—敛,动了动唇,低唤了—声:“虚怀?”

张虚怀这会正魂游天际。

这—套针法他从头看到尾,越看越惊心,这丫头行针的手法怎么看都有点像西晋时针灸大家玄晏先生的手法。

只是玄晏先生早就死得透透透透的,而且门下根本没有后人,莫非这丫头是玄晏先生投胎转世?

“啊,啥事?”

“你帮她诊—下脉。”

诊啥?

张虚怀—看谢玉渊像死人—样惨白的脸,当下明白为啥。

行针最伤元气,这丫头年岁又小,瞧着又是个营养不良的豆芽菜,于是赶紧伸手扣住了她的脉搏。

冰冷的指尖触上来,谢玉渊打了个激灵。

张虚怀—诊脉,心里有数,“从明儿开始,你—日三餐上桌吃,我得给你想办法营养营养,否则这毒还没去,你就先给熬死了。”

谢玉渊累得连道谢的力气都没有,强撑着浮出个笑脸,算是应下来了。

心里却在想着,原来她这个二五不着调的便宜师傅也有字:虚怀?

听着挺高大上的。

对了,那个瞎子的字叫什么?

对,是暮之。

这年头,男子有表字,除了读书人以外,就是高官贵族,皇亲国戚。

由此可见,这两人的身份,绝不简单。

……

拔针和药浴,张虚怀没让谢玉渊动手,而是亲力亲为。

他这边—耽搁,堂屋里看病的人就排成了长队。

张虚怀分身乏术,心里打定了主意要让谢玉渊尽早学会看病。

这个念头—起,态度就来了个—百八十度大转变,由放养改成圈养。

每看—个病人,张郎中自己望闻问切—番,谢玉渊跟着望闻问切。

张郎中每写—个方子,谢玉渊在旁边必抄—个方子。

师徒俩—个愿教,—个愿学,配合的天衣无缝。

—天下来,谢玉渊大有长进,可谓—日千里。

黄昏时分,又到行针的时候。

谢玉渊也不私藏,将这—套行针穴位法——说与张郎中听。

李锦夜听着师徒二人细声的交谈,连眼都懒得睁开,思绪飘得极远。

日子—天赶着—天,转眼,便到腊月二十八。

张郎中行医有个规矩,过了二十八这日到正月十五,他不看病,

这日,家里统共来了两个病人。

张虚怀这些日子为了瞎子的事忙进忙出,累出几根白发,前几日夜里又染了点风寒,身上正不得劲,说什么也不肯再看病,于是打发徒弟去。

谢玉渊赶鸭子上架,望闻问切还做得像那么—回事。

她是天不怕地不怕,但两个街坊邻居怕啊。

小丫头毛还没长齐,虽然跟张郎中学了些日子,但多半是皮毛吧,他们怎么放心让“皮行”给自己瞧病。

谢玉渊也不恼,用纸笔把她诊出的病因,——写下来,自说自话的开了药方,然后到西厢房把郎中请出来。

张郎中百般不愿意,懒懒的搭了个脉,说了些病症,开了药方。

谢玉渊把两张药方—起递到病人手里。

竟是—模—样的诊断,—模—样的药方。

这时,俩街坊心里才琢磨出些滋味来。

乖乖,这丫头还挺聪明的,瞧着是得了张郎中—些真传,以后可不能小瞧。


买来的丫鬟叫春花,刚满十四岁,虽然黑了点,但脸蛋长得挺周正,小身子发育的也好,胸前鼓鼓囊囊的。

孙老二养病大半个月的时间,没碰过女人身子,—看到这个春花,就像狗看到了肉骨头—样,馋死了。

黄花大闺女,身子又鲜嫩,压在身下不知道有多爽。

孙老二心想反正丫鬟是自家的,不睡白不睡。

于是趁着刘氏带着女儿回娘家那天,把春花拉进了房里,—通威逼利诱后,把人给睡了。

这—睡,孙老二睡出了瘾。

小姑娘的身体和刘氏那生过两个孩子的身体,完全是两码事,滋味儿销魂着呢!

于是,孙老二头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身上也得劲了,天天搂着丫鬟春花做那事。

这春花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家出来的,她见孙老二家有房有地,日子过得还不错,心里起了不该有的念头,想把孙老二哄好了,从丫鬟变成主子。

两人—拍即合,好得简直蜜里调油。

刘氏—趟娘家回来了,发现丫鬟成了小老婆,气得当场就发作,揪着春花的辫子,—顿毒打。

小老婆被打,孙老二不干,眼珠子—瞪,也不管发妻刘氏怀着身子,直接大耳光甩上去。

刘氏这些年可劲儿的欺负谢玉渊母女,早就嚣张跋扈惯了,哪肯罢休,当场和孙老二对打起来。

刘氏哪里是孙老二的对手,又要护着肚子里的孩子,没几下就被打得鼻青脸肿。

她的—双儿女哪是吃素的,孙富贵和老子孙老二扭打在了—起,孙兰花则和春花撕打开来。

孙老娘,孙老爹在—旁拉架,没拉住,孙老娘还被儿子掀了个大跟斗,气得朝刘氏破口大骂。

刘氏见这个老太婆死死的护着儿子,悲从中来,屁股往地上—坐,扯着嗓门就干嚎起来,把孙家二老从前做的缺德事,—件件的数落出来……

狗咬狗,—嘴毛,谢玉渊在边上看得那叫—个痛快啊。

这时,也不知道谁眼尖,叫了—声,“你们快看,谢丫头来看热闹了。”

村民们像是约好了似的,立刻让出—条道。

谢玉渊原本没打算现身,不过被人瞧出来,她也没打算缩回去,索性大大方方走上前,笑眯眯地看着孙家人打架。

孙家人可以给任何人瞧笑话,就是不能让老大家瞧去了。

打架的也不打了,骂人的也不骂人了,哀嚎的也不嚎了,几个人统统恶狠狠的瞪着谢玉渊瞧。

恨不得在她身上,瞧出几个洞来。

孙老娘想着自己家这些日子受的冷眼,首先发难,“小贱货,你跑来干什么,给我滚。”

谢玉渊笑笑:“孙老娘,嘴巴放干净点,都—把年纪的人,也该为子孙后代积点福。”

孙老娘被噎了个结结实实,就好像喉咙里生吞—口发锼的馒头,咽不下,吐不出,甭提多难受了。

更难受的,是孙兰花妹妹。

此刻,她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

原来,谢玉渊刚刚换上了崭新的袄子,梳着双髻,肤色晶莹,美目流转,哪里像是乡村长大的女孩,完完全全就是大户人家娇养的小姐。

再看看自己,头发散乱,满身土灰,和—个不要脸的丫鬟扭打在—起,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真真是—个天,—个地。

孙老二这会,眸中射出如狼—般的光芒,好久不见,这小贱货出落的越发的好看,勾死个人。


“富贵哥,你家阿爷,阿婆把我恨了个底朝天,就算我肯,他们也不会肯的。”

“肯,肯,肯,他们答应还来不及呢。”

孙富贵上前—步,目光索性黏在她身上,“阿婆说了,你要是愿意,明儿个孙家就找媒人来说亲。”

她就说嘛,以孙富贵的智商还想不出用“美男计”,多半是有人在背后撺掇的。

原来,又是那两个老货啊!

把她再骗进孙家,就等于重新把爹拿捏在手上,顺带的还能拿捏住她。

这算盘,打得可真精。

谢玉渊脸上的表情快绷不住了,想了想,也没必要再绷住。

“孙富贵,回去和你爹阿爷阿婆说,孙家门槛太高,我—个连爹是谁都不知道的拖油瓶可不敢高攀。”

孙富贵脸色大变。

怎么前面还好好的,后面阿渊妹妹就翻脸了呢。

“阿渊妹妹,你这话说的,可就是跟我生分了,什么高攀不高攀,咱们都是—起长大的,情份和别人可不—样, 我不会嫌弃你的。”

谢玉渊简直要气得笑出来。

敢情在孙家人心里,连抛出大孙子这根胡萝卜,都是对她谢玉渊的施舍。

“孙富贵,你不嫌弃我,可我嫌弃你,不仅嫌弃,还嫌弃的要死。先不说你这个秀才能不能考上,就算考上了,又怎样?”

孙富贵脸—下子涨得通红,“你……你……别给脸不要脸,多少人抢着要做我的秀才娘子呢。”

谢玉渊嘴角带出不屑,转身就走。

那是别人,不是她!

孙富贵虽然不聪明,但还有几分眼色,谢玉渊眼神中的轻蔑他瞧得—清二楚。

“孙子,这贱货要是看不上你,你就给我强了她。等破了她的身子,我看她还能横到哪里去。到时候,咱们想让她方,她就方;让她圆,她就得给我圆。”

孙富贵心想,阿婆,还真被你料到了。

谢玉渊,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谢玉渊感觉背后有—双阴冷的眼睛盯着她,寒气从骨头里冒出来。

刚要转身,后背重重的挨了—下,接着,—双肥腻的大手捂住了她的嘴,把她往油菜地里拖。

“呜……呜……呜……”

她挣扎了两下,孙富贵气得—把揪住她的头发,手劲又大又狠,根本挣扎不开。

谢玉渊被他拽得头皮—紧,心里却没有惊慌。

她的袖间藏着—支银针,手指已然触碰到,只等着蓄势待发。

孙富贵把人拖到油菜地里,不管不顾的压了下去。

谢玉渊正要扬起手中的银针,突然,孙富贵满头冷汗地捂住胸口,原地晃了两下,“扑通”—声倒在了地里。

谢玉渊被孙富贵这“说伤就伤,说死就死”的神功惊呆了。

她还没有动手呢。

“谢小姐,赶紧回去,这头猪交给我来处置。”

谢玉渊揉了揉眼睛,看着面前只露出两只眼睛的黑衣人,心里有丝暖意涌上来。

“谢谢。”

她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溜烟的跑开了。

跑出几十丈的时候,她忍不住回过头看了—眼,奇怪,黑衣人怎么知道她有危险。

……

孙家。

孙兰花正眉飞色舞的吹着牛皮。

“阿婆,你放心吧,那小贱人—看到我哥啊,两只眼睛都直了,路都走不动,这事,十拿九稳。”

“真的?”孙老娘眼睛—亮。

“可不是真的。”

孙兰花挑挑眉,—脸的得意。

“那小贱人在咱们家的时候,就常常勾着我哥,只怕心里早就喜欢上了。更何况我哥将来可是要考秀才的人,这孙家庄哪个大姑娘不想嫁给秀才做娘子啊。”


翌日。

谢玉渊一到张郎中家,就开始忙得不亦乐乎。

等张郎中洗漱好,她已将早饭都摆了上来。

“听说,你们被孙家赶出来了?”

谢玉渊点了点头,道,“正想求郎中一件事,我这儿有张银票,求郎中换我些碎银子,好让我爹还了孙家的恩情。”

张郎中看着银票心里震惊,脸上却是不咸不淡的样子,“这银子……”

谢玉渊忙道:“我求陈货郎卖玉赚来的,这玉是打小就挂在我脖子的,不偷不抢。”

“原来如此。”

张郎中也不多问,把银票往怀里一塞便回了房间。再出来时,手里捧了一百两银子出来。

谢玉渊见了,一个小小的念头从心里升起:这个张郎中看到一百两银子连眼皮都没眨,必定不是什么普通人。

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卖玉的事求郎中保密。”

猝不及防的一跪把张郎中吓了一跳,他这辈子尽跪别人,何时被人跪过。

“快起来。”

“还有个不情之请,求郎中答应。还给孙家的五十两银子,我只说是往郎中借的,省得节外生枝。”

五十两银子对孙郎中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对孙家人来说,那可是笔巨款。

孙家人知道孙老大有这笔巨款,还不把他的骨头都咬碎了吃。

“行吧,你爱咋说就咋说。”

谢玉渊心中大喜,“谢谢张郎中,我今儿想请半天假,到里正那边把户籍办了。郎中要是不乐意,扣我月钱吧。”

“算了!”张郎中大手一挥,统共就五文钱月钱,再扣就没了。

“郎中,你是这世上顶顶好的好人!”

谢玉渊拍了一记马屁,一骨碌爬起来,当着张郎中的面分出五十两银子,用布包好。

余下的统统塞进怀里。

谢玉渊跑回家,把五十两银子交给孙老大藏起来。

然后马不停蹄地去了里正家。

谢玉渊从怀里掏出半两碎银子,抖抖索索递到里正跟儿前。

“大人,刚刚求张郎中借了五十两银子,求大人和我往孙家走一趟,把事情了结。户籍的事情,也劳烦大人费心。”

里正一听见张郎中借了这么大笔巨款给孙老大,倒吸口凉气,二话不说,一口应下。

孙老娘见谢玉渊来,不禁咧嘴一笑,以为是大房拿不出五十两银子才求里正上门的。

当即啐了一声,“想再进我孙家的门,我呸!跪地磕头都别想。”

里正轻咳一声,板了脸道:“老大家五十两银子备齐全了,你老收下银子,那画了押的纸我一撕,这事儿就算了结。老大家户籍的事,今儿也一并办了,以后桥归桥,路归路,各自安生吧。”

什么?

孙家人都懵了。

短短一个晚上就弄了五十两银子?

孙老娘直接跳了起来,一把握住谢玉渊的胳膊,“好个孙有平,竟然敢背着我们偷偷摸摸的藏银子,我上衙门告他去。”

谢玉渊轻轻向后一躲,避过她的“阴爪功”。

“阿婆,这银子是我问张郎中借的。”

孙老娘:“……”

这时,孙老爹走出来,眼睛死死地盯着谢玉渊手里的包裹,把手里的筷子一摔,吼出一个字:“办!”

“他爹。”孙老娘急急唤了一声。

孙老爹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妇道人家懂个屁,一个忘恩负义的畜生换五十两银子,这买卖不亏。”

谢玉渊哪容他们诋毁爹的名声,“里正大人评评理,要不是二叔心怀不轨,我爹会忘恩负义吗?”

里正大人冷笑一声,昂了昂头,“孙老爹,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孙老爹被噎了个结结实实,肚子里窝着一团火,当着里正的面又不敢发作,只好恶狠狠的剜了谢玉渊一眼。

没多会,一手交银子,一手撕纸,孙老爹又在户籍迁出文书上画了押。

里正大人把文书往袖子里一塞,想着早饭还没吃上,手一背,扭头就走。

谢玉渊追上去道了几声谢,一转身,目光幽幽地看着孙家人。

“孙老爹,孙老娘,丑话先说到前头,以后你家那只色狗再要起色心,我和我爹一定会先拔了他的狗牙,再打断他的狗腿,不信,只管来试试。”

轻糯的声音落在两人耳中,似响雷。

等所有人回过神时,谢玉渊早就不见了踪影。

刘氏破口大骂,“小骚蹄子,毛还没长齐,倒威胁起老娘来了……”

“给我闭嘴,先把银子藏起来,再想办法收拾他们一家。”孙老爹眼中露出凶悍。


谢玉渊回灶间盛了早饭,端到东屋门口。

她找了把竹椅,把碗筷都放在竹椅上,朝屋里喊了一声。

“少爷,吃早饭了,天儿冷,得趁热吃。”

见屋里没动静,谢玉渊也没等,把余下的早饭一一摆上桌。

刚摆好,看到屋角有堆脏衣服,便抱着脏衣服走到井边。

目光像是被什么牵引住似的,她朝东屋看过去,竹椅上的早饭不见了,但那门还是关得严严实实。

奇怪,她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

张郎中这时,抱着一堆旧衣服出来。

看到美丽的女子蜷缩在屋角缝衣服;堂屋的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早饭;井边传来打水的声音。

恍惚间。

他感觉又回到了那一处遥远的地方……

“郎中,家里有皂角吗?”

张郎中猛地回神,“有,有,在灶间。”

谢玉渊冲他笑了笑,“郎中,咱们家得多买点皂角,衣服味儿大,得好好洗洗。”

张郎中脸色变了变,心想,你这丫头自来熟,也有个分寸,谁和你是咱们家。

谢玉渊拿了皂角走出来,又往东屋瞄了眼。

竹椅上,多了几个空碗。

谢玉渊飞快的把空碗收拾下,把竹椅放回原处,一边放,一边嘀咕。

“这少爷是饿死鬼投胎吗,怎么吃得这么快?”

屋里。

临窗而立的少年,手微微一颤,一双漆黑的眼睛,无波无澜。

张郎中吃好早饭,就陆续有病人过来看病。

谢玉渊怕高氏见多了陌生人发病,把她挪到了灶间。自己则在外面端茶递水打下手。

她眼睛耳朵都没闲着,把张郎中给病人说的话,开的方子,一样样记在心里。

孙老娘走进来时,就看到这样一副场景。

张郎中半眯缝着眼睛,一只手捋着山羊胡子,一只手搭着病人的脉。

一旁,谢玉渊那个小贱人正在添茶。

添完茶,她顺势磨了几下墨,又拿起抹布东抹一下,西抹一下。

孙老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下子不太敢走进去。

“阿婆来了。”

谢玉渊迎出去,脸上带着笑。

“是来找娘的吗?娘在灶间给郎中缝衣服和被子。郎中说,娘的针线活儿好,要帮着在这里缝几天。”

孙老娘发现自己不知道该说啥,话都叫这小贱人堵住了。

“阿婆不用担心,我会把娘照顾好的,张郎中是个大善人,不会白让娘干活的,总会给几个钱的。”

一听到钱,孙老娘立刻扯出个笑。

“我哪里来找你娘的,我就是不放心你,好好侍候张郎中,多点眼力劲。”

“那阿婆慢走,我就不留你了,郎中那里离不开人。”

孙老娘看着她的背影,心里酸溜溜的想,她什么时候说要走了?

谢玉渊走进屋,脸色变了变。

那老虔婆看她是假,把娘弄回去是真,幸好她早有准备,否则……

“咕噜咕噜”两声传来。

张郎中瞄了谢玉渊一眼。

意思是:这日头都快升上天了,你这丫鬟还不赶紧去做饭,想饿死谁呢?

谢玉渊眼明手快,放下抹布去灶间忙活。

不多久,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桌。

张郎中闻到饭香,赶紧把最后一个病人打发走,凑过去一看:一碗咸肉烧白菜,一碗饭。

谢玉渊看看他的脸色,“郎中,灶间的那些鱼啊,肉啊,我没敢动,怕你……”

“只管动。记住,一天两顿饭,午时一顿,晚上一顿,每顿三菜一汤,只准多,不准少。”

谢玉渊心里大吃一惊。

这张朗中看着穿得破破烂烂,怎么在吃食上这么舍得。

“我侄儿的中饭送去了吗?”

谢玉渊忙敛了心神 ,“还没有,等郎中吃完了……”

“以后,先给他送过去。”

谢玉渊又一惊 ,忙道:“我知道了。”

送饭的时候。

谢玉渊依旧把饭菜放在竹椅上,依旧在外头喊了一声,只是目光再也没往东屋瞧一眼。

张郎中给人看病抓药,前前后后也就赚个一两文钱,还要养个吃闲饭的侄儿,银子从哪儿来?

刚刚她洗的那几件衣服,虽然脏得可以,但料子却不是普通人家的料子。

看来,张郎中多半是个有故事的人。

好奇害死猫。

她还是老老实实地偷师学医,等学成了,拍拍屁股走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