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阅读扶摇直上》,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扶摇直上》目前已经全面完结,赵泗嬴政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徐福”创作的主要内容有: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完整阅读扶摇直上》精彩片段
屋内,赵泗与王离一人一案。
案上有切好的羊肉,鸡肉,酪浆,豆子,肉酱,粉糍,盐巴,韭花酱以及不知名的青菜等等……
案边置一小鼎,炭火烘烤,清水沸腾。
“军营之中,食物简陋,足下见谅!”王离笑着开口。
“已是十分丰盛了!”赵泗笑着摇了摇头。
秦朝官方供给的伙食往往和爵位高低有直接联系。
赵泗现在爵位只有一级,这是之前在琅琊的时候定下来的,所有人都爵升一级,是最低级的公士。
低级爵位的官方伙食规定只有一斗粗粮,以及劣质的盐巴块。
粗粮是真的粗,并不是现代传统意义的粗粮,而是不脱壳的粮食。秦朝时期脱壳技术也比较落后,脱壳工艺较为费时费力,成本较为高昂。
赵泗在船上已经过的够差了,干菜,以及近乎变质的各类野果,鱼,海带,贝壳,总之在这个时代环游世界就别想着伙食能有多丰盛,靠岸都是一件麻烦事,要命的是很多地方压根荒无人烟,你靠岸以后也不见得能够补充粮食。
鱼和各类海产品倒是没少吃,船舱里还有大量咸鱼干,实实在在给赵泗要吃吐了。
上岸,然后吃顿好的,就是支撑赵泗归秦的动力之一。
没想到,下来直接被军管了,军营的伙食更是一言难尽。
粗粮那是真的剌嗓子,煮透了也是那样。
赵泗甚至有点怀念啃咸鱼干的日子了。
王离不愧是狗大户,哪怕在军营之中请吃饭都能这么豪华。
可惜,没有赵泗最爱的牛肉。
不过熟读网络小说的赵泗知道耕牛在古代极为重要,甚至直接受到法律保护,毕竟这玩意跟农业息息相关。
也不知道秦朝有没有相关法律。
“请同食!”王离笑着行了一礼,大概是朋友宴会的礼节?
赵泗也不懂礼,只能含糊学了个样子,举起案几上的酪浆隔空示意一饮而尽。
不是酒……
赵泗注意到酪浆里面的米粒,本以为是米酒之类的东西,但是喝下去一点酒味都没有,味道酸酸的,喝起来还可以,比较开胃,相当于一种风味饮料。
饮完酪浆,赵泗轻车熟路的将羊肉盐巴置于鼎中开煮。
这种形式很像吃火锅,或者说这种形式本就是火锅的前身。
脍炙煮腌,四种主流烹饪方式。
煮自然就是如面前一般,将食物煮熟,平民用陶罐煮粮食,像王离这般的狗大户吃起来就更有讲究,食材置于案,食客自煮。和火锅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炙就不必多说,就是烤,可以认为是烤肉的前身?
腌就是腌咸菜肉酱肉干咸鱼等都属于腌的范畴。
脍就是吃生的,生鱼片,生肉片……在这个烹饪手段匮乏的时代风靡一时。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吃刺身。
当然,历史记载吃死的人更是不在少数。
羊肉置于鼎中,配合着鼎中杂七杂八的香料,开始缓缓沸腾,白烟翻滚,香味扑鼻而来,羊肉上下沉浮,时隐时现。
赵泗又品尝案几上的粉糍。
算是一种小点心,应该是米粉做的,吃起来粉粉糯糯,初尝可能觉得属于一般味道,甜味很淡,对味觉刺激不强,但是并不腻歪,也不会显得特别干,吃起来十分顺口。
趁着和王离聊天的档口,赵泗又涮了一下不知名的青菜。
味道上来说好像是白菜?
但是和现代的白菜形状上相差甚远,还没进化完全?也不是小白菜的模样,给人一种半吊子的感觉。
肉需要煮久一点,赵泗一来是喜欢吃熟食,二来是因为这个时代感染寄生虫那就是真的没救了,不像后世还能去医院挣扎一下。
赵泗就先涮青菜吃,不过考虑到青菜上可能有虫卵,赵泗也还是涮的久了一些,主打的就是一个惜命。
待涮好之后,抹上韭花酱尝了一下。
味道算不上特殊,就是青菜加韭花酱甜味的味道。
尔后又尝试了一下蘸黑乎乎肉酱,。
赵泗眉头紧皱……
“这他妈什么肉弄出来的肉酱?”赵泗心中暗道。
又咸,又苦,还发腥……
赵泗逐渐意识到了不妙,他可能高估了这个时代的饮食水准,调味料的匮乏和吃法上的匮乏外加没有科技于狠活,恐怕很难让赵泗这个从小受到科技与狠活熏陶的家伙满意。
待肉煮熟,果不其然……
寡淡无味……可以蘸韭花酱和盐粒吃。也就那样……
赵泗倒不是挑嘴,吃东西都吃不下去。
他在船上吃的比这垃圾的多。
主要还是心态出了问题,他是抱着享受美食犒劳味觉的心态来的,这么多在这个时代堪称珍贵的食材,吃起来实在是食之无味。
王离注意到赵泗的眉头,面色一顿开口说道:“可是饭食不够可口?”
赵泗点了点头,尔后为了避免王离误解开口解释到:“食材已经足够丰盛。”
赵泗不想浪费一案几的食材,就这么寡淡无味的吃下去是对优秀食物的不尊重。
仔细想想,从海外带回来的辣椒还有存货,赵泗心中逐渐有了注意。
赵泗看向王离道:“我从海外带来一味香料,食之辛辣,置于锅中,肉味甚美,足下可要尝试一二?”
王离一听是海外来的,完全没见过的全新作物,当即点头应允。
“可有牛油麻椒,搭配一二更好!”赵泗开口问道。
“有!”
牛油和麻椒都很珍贵,牛油不用多说,麻椒这玩意现在几乎完全就是野生,产于秦岭附近,又是香料。
香料这玩意,在古代那就是软黄金。最起码在没有广泛种植之前,价比黄金。
而不巧的是,这些对于王离来说都不算甚么。
作为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家伙,又备受爷爷王翦宠爱,没有经历过王贲的慈父教育,王离可以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王离吩咐人去取,赵泗见仆在侧即将离去,最终还是没有忍住。
“若有牛肉,可再切些牛肉……”
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是没办法,赵泗是真的馋牛肉了。
至于完全纯净的食盐,那压根不用想了,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做到。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一来其实可以将食盐分级。
譬如第一批通过日晒,没有完全晒干前自然析出的第一批盐结晶,就是质量最高的。
越往后越次。
第一批析出的盐结晶,完全可以当成奢侈品去卖嘛。
盐是国之重器,但高质量的盐也是奢侈品。
譬如王离宴请赵泗所用的形盐。
形如虎蹲,甚至还有工匠仔细雕琢,每一块都可以说是价值不菲,摆在案几之上颜值颇高。
按照常理来说,第一批自然析出的盐结晶,应该是不含太多杂质,颜色应该是最为接近纯白色的雪花盐,而不是最后完全晒干后各种杂质混合形成的青灰色。
“弄些大池子!”
想到就干,反正身在蓝田大营,不可能缺少人口。
王离兴致冲冲热火朝天的派遣人手帮助赵泗开池子。
“还要筛子,越细越好!”
大规模量产和实验肯定不同,所有想到的东西赵泗都提出来了。
光是池子都直接开出了六个十丈的方形池子。
关中虽然不是重要盐产地,但是你早说这种人不能吃的卤盐矿,也不在少数。
王离又派遣人手去开凿卤盐运回来……
待池子开好,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赵泗白天的时候看过天色,近些日子如无意外应该皆是晴朗。
晒盐法得天气好,不然下了雨可就坏大事。
至于煮盐之法,早在战国时期齐地就已经盛行。
东临大海的齐人很早就知道煮海成盐的道理。
不过赵泗需要水分缓慢蒸发自然析出的结晶,而且晒盐法也更加节省,无非是比较看天罢了。
“不过大规模制盐恐怕不管是晒盐法和煮盐法都得齐头并进,否则太靠天吃饭,至于煮盐,蜂窝煤好像可以代替木柴木炭!”赵泗心中暗想。
古代对于煤炭利用率极低,偏偏古代对于煤炭开采不多,尤其是先秦时代,露天富矿更是不在少数,制成蜂窝煤煮盐远比使用木柴木炭成本更低。
现代知识产生了微妙的联动!
“看样子蜂窝煤也得提上日程。”赵泗开口讲到。
这个时代露天富矿海了去了,煤炭成本十分廉价,蜂窝煤以及煤炭使用普及以后,势必会取代木柴木炭。
至于空气污染?我都穿越了你还跟我讲环境保护?
因为制造饮水池并不是一个小工程,而且还要夯土,故而短时间内不能完成。
夯土一次都未必够,估计得来回夯好几次,再用水浸润,然后继续夯。
不夯土水倒进去一会就变成烂泥坑了,还晒个锤子的盐。
池子要大,还要浅,尽量保证最大的日照面积,这样晒盐才快。
转眼天色已经黑了,几个水池子才刚刚挖好夯了一遍土。
后面还得来回夯几次,这玩意急不来,晒干,浸水,夯土,再晒干,再浸水,再接着夯。
没办法,不夯土盐水全浸下去了。
“要不说沿海地区适合晒盐法……”赵泗挠了挠头。
他忽略掉了一个问题,沿海地区经过千百年海水浸润,本来盐碱地都很多。
有些地方太阳一晒地一干上面结出来板盐都是正常情况。
关中地区的土地还是比较肥沃的,这盐水浸下去上不来,过程中损耗就会变得非常多。
不过好在是做实验,损耗多一点无所谓。
夜色渐晚,也没办法继续施工,赵泗也困的早,早早打道回府睡觉。
倒是王离心中对于赵泗制盐有些思索,有心想要问问父亲王贲,又怕一句不合就挨骂,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连夜回去问一下大父王翦。
现在王翦早已经不居住在咸阳了,随着王翦伐楚功成以后,极度接近功成引退状态,随着最近身子骨大不如前,也辞去了身上的官职。
总之王翦也不想干了干不下去了,始皇帝估摸着也不想留了。
哥俩客套一下,王翦也就回乡下养老去了。
好在,蓝田大营本就不在咸阳城中,王离一路拍马赶路倒也比较快。
经过路途中重重身份查验以后,王离回到家中,由家中奴仆引着来到王翦的屋子里面。
王翦正抱着一个小黑狗靠在炭炉前烤火。
因为身体原因,王翦十分怕冷,哪怕现在已经开春许久,天气已经算不上寒冷,但是王翦晚上也还是喜欢烤烤炭火再睡。
“这天气还冷么?”王离揪着小黑狗的脖子扔到地上,然后跪坐在一旁隔着兽皮给王翦的小腿按摩。
“人老咯,身子热的慢。”王翦眯着眼睛慢悠悠的说道。
王翦是坐在玉质的胡凳之上。
这是王翦众多战利品之一,以往不曾正眼看过的东西,现在却整天陪在王翦身边。
王翦的腿不好,跪坐已经跪坐不下去了。
跪坐作为这个时代的正式坐姿,其实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情。
《韩子》有提过。
晋平公与唐彦坐而出,叔向入,公曳一足。叔向问之,公曰:‘吾待唐子,腓痛足痹而不敢伸。’
可见正坐十分累人。
而辅助跪坐的坐具也就自然而然的诞生。
坐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隐入屁股下面的小马扎。
另一种是凭几,双腿隐入凭几之下,双肘或手支撑发力,进一步减少双腿压力。
而王翦的双腿,哪怕跪坐的时候用上坐具也不长久。
现在只能蹲坐在胡凳之上,或者躺在床上。
王翦拍了拍跪坐在一旁的王离的脑袋眯着眼睛缓缓开口。
“何故星夜而返?”
王离一边给爷爷揉腿一边说道:“心中有惑,友人让我回家问一问大父。”
王翦沉默,许久之后才示意王离继续讲下去。
王离赶紧将今日之事仔细向王翦一一叙说。
从赵泗炮制各种各样的工具,直到点石成金一般一样把不能吃的卤盐变成上等的青盐。
到赵泗猜出王离想法,让王离问一问家中大父。
王翦老神自在的眯着眼睛,连眼皮子都没有睁开。
“不能碰,不能碰……”
王翦拍了拍王离的脑袋。
“咱们家不缺钱。”
(上推了,求一下追读,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读重中之重,麻烦各位读者老爷动动小手,一天两更绝不断章,慢节奏的故事,大家慢慢看。现在故事和大秦的整个社会环境都还在展开当中。以前写的都是从下层到上层,第一次从上层往下层写感觉确实不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