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平行宇宙启示录热门作品

第2章 绝症(上)

发表时间: 2024-08-22
时间回到5年前。

张鸣跃有一个完美的家庭。

爸爸、妈妈、贤惠的妻子、聪明的儿子。

张鸣跃也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事业,身边不乏各类年轻貌美的女子围着转悠。

不是张鸣跃不好女色,他身边无数商业大佬掉进温柔乡失去所有。

他是80年代生人,从小生活在偏僻的山村里。

父母是解放后出生,因家庭成分原因,初中毕业后只能在家务农,历经十年文革,文革结束后,己经二十多岁了,和农村所有年轻人一样结婚生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虽然80年代己经改革开放,但这惊天动地的政策,和与世隔绝的山村没有什么关系,所有人的生活并没有变化,农忙时大家拼命刨出自家地里的小石头,土壤翻了一遍又一遍,庄稼长出来后又是施农家肥又是浇水,恨不得把自己种在地里也能长出长长的玉米麦子。

奈何化肥还没有普及,又是奢侈品,秋收产量并不高。

秋收后交了公粮,剩余的才能作为一家的口粮,但地薄粮少,丰收年粮食只够十个月吃,剩余的两个月需要在每年春夏季节采摘野菜食用。

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张鸣跃父母和其他不同,用他父母的话讲:宁愿我饿死,也不允许孩子失学。

每学期开学,张鸣跃父母都需要去比较富裕的每家每户借钱给孩子凑学费。

不少邻居这时就会打趣说,让孩子上什么学呢,有那钱攒一攒就够三大件了,您看我家孩子,您看xx家孩子,现在不用上学,每年省了多钱,农忙时候给地多的打个短工,也挣不少呢,咱们村,就你家没有电视,一家人还住着那破房子。

有的邻居一块钱十块钱也不借,他们知道父母短时间还不起这个钱。

每每此时,父母只是咧咧嘴笑笑:孩子愿意上学,就让他去。

读书,是刻在一个家族基因骨子里的,纵观在几十年前被打倒的那一批人里,很多是读书人,但其后代又迅速抓住高考重新改变命运,抓住社会红利很快跨越阶层。

而大多根红苗正的,他的后代也大多还继续在底层。

父母看着嚷嚷要上学的张鸣跃,开心的笑着道:放心我的宝贝,我就是砸锅卖铁去讨饭,也要供你上学。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通过不懈的努力,张鸣跃终于考上了省里重点大学。

进入大学后,宽松的校园氛围似乎释放了压抑了十几年的张鸣跃,以前他是一个怕见人怯懦的孩子,现在只要学校有各项活动比赛,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成绩一首名列前茅。

同时在响应政策,积极参军,期满回来继续大学学习。

优秀的人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他的妻子胡敏丽就是在这里结识,毕业后一起工作,之后创办公司,有了爱的结晶。

大学毕业的第五年,张鸣跃通过前期多年工作经验和人脉,合伙创办了商贸公司,通过发展、股东背叛、客户欺骗、重整,公司重新回到正轨,年利润500多万,员工几十人。

靠自己坚强的肩膀和参军过硬的素质,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在省城给年老的父母和妻儿置办了不小房产,在妻子半推半就下,买了她喜欢的车子、房子、各种物品,曾经的唏嘘寒酸生音,逐渐变成“张总夫人”、“最好闺蜜”.......农村老家的左邻右舍少不了给父母电话,不是借钱就是看能否给孩子找个活好轻松的工作......在一个晴朗清凉的早晨,张鸣跃送妻子上班、孩子入学后,例行第一个进公司,打开电脑,查看邮件软件是否有最新市场汇报,给各区域经理第一时间电话解决客户问题。

在听取一地区区域经理市场出现积压货物,竞品恶意降价抢占市场份额的工作时,忽然感觉自己左腹部出现异常疼痛感,但过一会又没事了。

张鸣跃只当是长期工作繁忙不吃早餐的缘故,随便吃了粒养胃药。

日子平凡而重复的一天天过去,早上公司听取各区域经理销售汇报,共同出销售方案及解决市场遗留问题;下午整理上传上来的各项数据,并从中分析相关问题,对市场经理汇报真伪辨别,调整工作方案;晚上约客户,探讨开发空余市场。

生意的蒸蒸日上得益于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国家发展经济的三驾马车,让老百姓钱包鼓鼓的,就带动了贸易服务业的发展,有了钱后,有理想的青年人不满足于现状运营模式,认为挣得只是中间环节的差价,如果有一天树大招风,上游源头被掐断,自己必将会元气大伤,掌握的下游客户在现在信息大爆发的年代,己经不能被自己独自垄断。

虽然他对厂家派出来的每一个地区业务客客气气,各种安排绝对服务到位,但总能敏感的觉察到一点点异常。

张鸣跃经过多次思考,并和合作伙伴探讨公司现状和以后的发展方向,一致认为,眼光长远,未来着想,发展实业(制造业),才能立于市场不败。

而产品就生产现在我们正在销售的同类产品,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统统跟上,如果有一天真出现预想的结果出现,我们也能够紧急掉头,继续牢牢抓住市场!

前期千万的投入大家出得起,大家觉得,张鸣跃是他们的带头大哥,有他在,只有大把的票子进,一个个摩拳擦掌喊道: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