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争名夺利

争名夺利

朱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争名夺利》,讲述主角朱棣徐妙云的甜蜜故事,作者“朱棣”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主角:朱棣徐妙云   更新:2024-08-18 09: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争名夺利》,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争名夺利》,讲述主角朱棣徐妙云的甜蜜故事,作者“朱棣”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争名夺利》精彩片段


一辆十分普通的马车,低调靠近江宁县城。

马车内。

太子、太子妃常氏一言不发。

“要不,我们先去土桥村,看看四弟和妙云过的怎么样,折返回来,再来看望舅舅?”某刻,太子妃突然开口,打破安静。

朱标诧异看去,好一会儿才反问:“你不怨恨老四?”

常氏顿时笑了,“怨恨什么呀?”

“首先,是舅舅紧咬着四弟不放。”

“其次,我了解舅舅,他这个人毛病虽然多,此败,也会耿耿于怀,可能一辈子都过不去这个坎,一辈子记恨针对四弟,要找回丢掉的面子。”

“但他绝不容许,别人替他挽尊。”

“在他看来,别人替他出头,才是对他最大的羞辱。”

朱标笑着,鼓励道:“继续说说,就我们夫妻二人,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那我可真说了。”

常氏颇有些将女之姿,飒爽道:“父皇狠心把四弟贬为庶民。”

“纵容众人针对四弟。”

“是保护你,也是保护其他皇子。”

……

“舅舅、吕本,乃至所有支持你的朝臣,都在或明或暗针对四弟。”

“其他人,只是没舅舅做的明显罢了。”

“他们踩四弟,一方面是不放心四弟,另一面,是通过针对四弟,做给其他皇子看。”

“他们这么做,即是对你的忠心,也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

“你很为难。”

“你相信四弟,但你也不能太苛责舅舅他们,毕竟,他们都是为了你,太苛责,寒了臣子之心。”

……

朱标很惊讶。

自从嫁给他做太子妃,妻子从未对朝中事务,发表过任何言论。

除了为他生儿育女。

就是东宫内部事务都很少插手。

除了少数特别重要的事情,会亲自过问,很多事都大度的放权交给侧妃吕氏处理。

而她自己,有时间,宁愿去东宫演武场,舞刀弄枪。

实话实说,对待发妻,他更多是出于丈夫的责任,以及对已故开平王,岳父常遇春的尊重。

要真说感情,或许还不如,他对侧妃吕氏。

他这个太子,虽然没有父皇的猜忌。

可他想做个好太子。

而父皇和朝臣,关于如何治国,理念冲突很大,很尖锐。

他夹在中间,想让父皇满意,想让朝臣满意,很难,压力很大。

吕氏温柔、善解人意、书香门第出身,会说话,总能开解他,为他缓解压力。

久而久之,虽然行为上,他从未做那种宠妾灭妻之事,处处尊重发妻,感情上却不可避免,偏向吕氏。

这次支持他的朝臣,和四弟的冲突。

侧妃吕氏,都站在朝臣这边,无法像以前一样,开解他。

往日,从不发表意见,也从未知冷知热,善解人意,开解他的发妻,却一鸣惊人!

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

朱标伸手,握住常氏的手,笑着问:“你呢?信四弟吗?”

常氏低头看了眼,朱标主动伸来的手,飒爽道:“信啊!”

“谁争储夺嫡,喊得震天响,却从未做过什么?”

“我看历史上,争储夺嫡的皇子,大多是秘密阴谋行事,做着夺嫡之事,却从未说过夺嫡之言。”

“只有四弟,光喊口号,不做事。”

“父亲在世时就说,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何况,就算四弟真有夺嫡之心,四弟的所作所为也是光明正大的君子之争。”

“君子之争,没有私怨,只是理想抱负之争。”

“我们可以和四弟,光明正大君子之争!”

“平日里,你不方便来看四弟,正好借这个机会去看看,我也想去看看妙云,看看四弟能不能养活好妙云。”

“我不如你!”朱标另一只手轻轻拍拍常氏的手背,感慨一句,顿时轻松笑了。

常氏扭头,顺着车帘被风刮起的缝隙,看向外面,唇角挂着微笑。

欣赏看着常氏的侧脸,朱标突然笑了。

笑以前太不细心。

不,不是不够细心,是没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洞察的眼睛!

妻子不在乎东宫那些琐碎事。

不像侧妃吕氏,那么知冷知热,温柔,能开解他。

还喜欢舞刀弄枪。

不是不够贤惠,是胸襟大。

在一个胸襟很大的人眼中,很多事情,都不值得争啊抢啊!

东宫琐碎事,知冷知热,吕氏想做且能做好,她便大度的交给吕氏。

笑着看了眼常氏,朱标冲外面开怀喊道:“去土桥村!”

……

土桥村。

通过问路。

马车来到朱棣的篱笆小院外。

朱标先下车,转身扶常氏。

常氏笑笑,把手搭在朱标胳膊上,轻轻一跃,稳稳站在朱标身边。

两人站在篱笆小院外打量着……

小院内,干净的连一片枯叶,一根杂草都没有。

小屋西侧栽种着一棵杏树,杏树已经冒出了紫黑色,密集的小包。

或许,一夜春风醒来后,杏花就会压弯枝头。

各种农具,条理有序,整整齐齐摆放在西侧。

东侧牛棚,大黄和小黑看到陌生人,齐齐转头看来。

“好整洁!这是妙云打理的嘛?”认真观察后,常氏忍不住惊呼。

朱标推开篱笆小门,笑着说:“肯定有妙云的功劳,不过根据锦衣卫汇总的消息显示,四弟住进来,就开始认真打理经营这个小家。”

两人说着,来到门外。

看着上了锁的门,相互对视,不由有些失望。

朱标指了指窗户,“或许窗户没关。”

快步走到窗户前,伸手推了推,果然,窗户没有从里面插住。

常氏忙走过去。

夫妻二人爬在窗口,打量小屋。

“屋顶的席子是老四编的,手艺还挺好!”

“还有这墙壁,锦衣卫汇报,也是老四筛选细泥,亲手粉刷的。”

“快看,妙云和四弟,竟然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一样!”

“还有这窗户……”

透过窗户,仔细参观小屋后,常氏再次打量满满烟火气,却又整洁的小院,感慨道:“特别温馨,四弟和妙云肯定过的特别开心。”

“我有些羡慕妙云和四弟,如果我们做农民,怕是无法把日子,过成他们这么温馨吧?”

朱标毫不避讳,笑着点头承认,他做不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原来诗中的浪漫主义,真的可以现实中实现。”朱标打量着小院,羡慕感慨道。

“你们是什么人?”就在此时,几个婶子经过,看到二人戒备质问。

朱标笑着走过去,解释道:“我们是徐大丫娘家人。”

朱棣在土桥村,自己编造的身世,锦衣卫也有汇报。

朱标也知道。

“原来是大丫的娘家人!”婶子们顿时热情起来。

大丫?

噗!

常氏听到徐妙云现在的名字,忍不住笑了,迫不及待追问:“大丫和四郎呢?大丫过的好吗?他们结婚后生活幸福吗?”

“这您可问对人了!”

“对对对,村儿里俺们最清楚,四郎和大丫了!”

……


“如何?秦王召见那和尚了吗?”

派去跟踪道衍的人一回来,朱棡蹭一下起身,迫不及待追问。

“召见了!”

微微皱眉,朱棡快步走到门口,关上门。

来到心腹面前,压着声音,严肃命令:“认真想一想你看到的、听到的,然后给本王细细说来!”

心腹不明所以,但通过察言观色,看出了朱棡很重视。

认真回想一遍,说道:“那和尚路上嘀嘀咕咕,不知说了什么,属下没听清。”

“离开咱们小院后,就径直去了秦王的院外。”

“大声说:贫僧精通儒释道三教之长,刘伯温、李善长不入贫僧法眼!”

“请转告秦王殿下,贫僧给殿下,送来了一场大富贵!”

“然后呢?”朱棡追问。

“然后,和尚等了片刻,就被秦王殿下的人,带进去了。”

皱眉沉默片刻,朱棡摆了摆手让心腹下去,转身来到桌前,低头,视线落在桌案边的佛串上。

挣扎凝视许久……

某刻,突然转身。

从行李箱中,翻找出一个精致盒子,取出里面的东西。

折返。

把佛串装入其中。

盯着盒中佛串,自言自语道:“见本王,就扮作送茶的和尚。”

“见二哥,就狂言刘伯温、李善长不入法眼。”

“到底有几分鬼才,有待商榷,但这手根据性格,玩弄人心的本事,倒是了不得!”

“这种善于玩弄人心的妖僧,真选中本王?咱们拭目以待吧!”

话罢,锁上盒子,把盒子压在了箱底。

……

秦王下榻小院。

朱樉吊儿郎当侧身坐在椅子上,瞥了眼站着的道衍,故意张大嘴,冲玉扳指哈了口气,擦着扳指同时,似笑非笑嘲讽:“你这和尚,口气不小!”

“李善长、刘伯温是谁?”

“那是辅佐我父皇,开创大明的王佐之才!”

“竟不入你的法眼?”

“不入!”道衍从容笑着摇头,语气十分自信坚定,“殿下可知,此番陛下派您和晋王回凤阳。”

“有一明一暗两重考验!”

“明面上的考验,做的再好,在陛下心中也只是及格。”

“若能洞察暗,且完成暗的一重考验,殿下可在陛下心中,得满分!”

在朱樉面前,道衍的话术,和朱棡时,完全不同。

擦拭扳指动作停下,唇角嘲弄笑容凝滞,朱樉来了兴趣,坐直身子,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道衍坐下说,好奇询问:“一明一暗?”

“给本王说说!”

道衍落座,转头,看着朱樉,“秦王真愿意听贫僧唠叨?”

“其实,贫僧最先选中的是晋王。”

说着,摇头叹息:“奈何,晋王根本不听贫僧把话说完,便把贫僧赶了出来。”

哈哈……

朱樉爽朗大笑,抬手点了点道衍,“你这和尚,如此狂妄,被老三赶出来,咱一点儿都不奇怪!”

“说!”

“只要你说的有道理,本王就重用你!”

笑过后,朱樉回过味儿了,又一次用手点了点道衍:“你这和尚有点本事。”

“你先选中了老三,老三瞧不上你,你才退而求其次投奔本王,你这是看不起本王!”

“本王应该很生气。”

“可你就有本事,让本王听后,非但不生气,还很开心!”

“咱就喜欢你这种人!”

“无论你说的一明一暗考验,是否真有其事,本王都会把你留在身边!”

“咱身边,就需要你这种聪明人,把不好听的劝谏,变一变说法,让咱听进去,还能让咱高兴!”

道衍含笑颔首,暗暗好笑,明知自身缺点,却不试着克服改变,而是要求别人,适应他的缺点。

秦王朱樉,不缺聪明!

可聪明劲儿,用偏了!

“陛下明着的考验,不用贫僧说,想必殿下也很清楚,贫僧就为殿下,分析分析陛下的暗中考验……”

……

土桥村。

村口。

三架马车缓缓驶来。

“停车。”

吁!

毛骧立即控马停下来,转头,撩起帘子:“娘娘,有什么事?”

马秀英放下窗帘,“我想下去,走着进村。”

坐在马车内,她就是个旁观者,看看罢了,无法真切感受,老四身处的环境。

“下车喽!”

“到四哥家了?”

“这就是农村吗?”

“四哥的小屋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

一群皇子皇女,争先恐后跳下马车,看什么都好奇,一边打量,一边叽叽喳喳,激动议论着。

马秀英招了招手,瞬间安静。

纷纷小跑到马秀英面前,老老实实排好队。

“到了村里,不能喊四哥、四嫂,并且还要装出不认识,知道了吗?”

“要是暴露你们四哥、四嫂的身份,以后,你们再也没有出宫玩的机会了!”必须先叮嘱好这群小调皮。

四郎的身份若是暴露了。

依着重八的性子,肯定会让他们搬离土桥村。

重新安顿,就要重新开始。

甚至,可能搬到离京城更远的地方。

“母后,我们记住了。”皇子皇女异口同声,稚嫩保证道。

马秀英转头看向,皇子皇女中,十三岁的临安公主:“临安,你照顾好他们。”

临安公主,朱镜静,生母穆贵妃。

朱棣和徐妙云订婚不久,朱镜静和韩国公李善长长子李琪订婚。

年底成婚。

“母后,我会照顾好弟弟妹妹们,一会儿,您想和四嫂、四哥说话,放心说吧。”朱镜静乖巧笑道。

笑笑,伸手摸摸朱镜静的头,马秀英十分喜欢这个善解人意,乖巧的女孩。

转身,漫步走在前面,仔细观察着。

……

小屋。

小窗户开着。

柔和的光线,透过小窗洒在桌子上。

轻柔的风像调皮的小精灵,带着院中杏花的淡淡轻柔芬芳,卷着一瓣两瓣粉红杏花花瓣,嬉笑着,调皮从小窗钻入。

把花香和花瓣送到,又调皮离开。

淡淡花香窜入鼻孔。

花瓣轻轻落在桌面上。

小屋内。

满屋春天的喜悦。

徐妙云坐在桌旁,感受着春的喜悦,品味着命运馈赠的幸福日子,唇角泛着点点笑意,手持毛笔,一串涓涓小字,留在纸面上。

“有人吗?”

闻声,徐妙云下意识抬头,顺着小窗看去……当看到篱笆小院外的来人时,惊呆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