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笃”温柔又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在凌晨的走廊显得格外清晰。
“安姐。”
任铮开了门,他侧身迎近姜又安,轻声关门。
“安姐……”星海声音仍有些暗哑,他钻出被窝,努力撑起身子。
“感觉好一点没?”
姜又安声音透着一丝无奈,走到床边帮他把枕头调整到舒服的位置。
“好多了。”
刚钻出被窝的星海头发有些凌乱,几根刘海慵懒地落在眼前,搭在浓密纤长的睫毛上,在脸颊投下几道长长的阴影。
他的眉眼生得极好看,眼尾比普通人多了一道小小的褶子,微微上挑,自带笑意,中和了身上的清冷感。
不同于陌生人面前的疏离,在熟悉的人面前收起棱角的他,生活中的星海更像是一个好看的邻家弟弟。
姜又安心里有一堆说教,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星海十五年前在海边捡回一条命。
奇怪的是,此后每年农历西月初一,他总在早晨9点晕倒,准时准点,分秒不差。
上天似乎在他身体里安了闹钟,频率一年一次。
晕倒时长从一开始的几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现在至少需要两小时才能彻底清醒。
星海也曾慌乱过,寻访名医。
医生给出的诊断是美尼尔综合征,病因不明,万幸症状较轻,只需静养。
只有星海心里清楚,这不会也不可能是美尼尔。
晕倒的瞬间,身体像一台超负荷的电脑,没有预兆地宕机,然后又重启。
虽然诡异,倒并没有给身体造成更多伤害,也没有影响日常生活。
像是上天造物的一个玩笑。
虽然并不好笑。
最近几年,星海察觉出一丝不同。
心脏的位置仿佛生出一根进度条,随着晕倒时间越来越长,它开始燃烧,缩短。
无时无刻,就在他的身体里,缓慢发生。
自己仿佛站在时间的终点,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晕倒,就真的再也醒不过来。
星海棱仍有点虚弱,出了神,冷漠疏离的神情又爬上面庞。
衬托得颈旁的青色印迹越发暗淡。
“下次不要一个人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出去,身边至少带个人。”
姜又安打破沉默。
“好,我只是没留意到时差。”
星海试图笑一笑讨饶。
姜又安对他来说是家人一般的存在,说是经纪人,却更像姐姐。
“我也忘了提醒。”
姜又安清楚星海的性格,没再多说,“对了,那个女孩的名片。”
一张白色纸片被星海接了过来,“晨汐……”他轻轻念出上面的字,垂眼扫过纸片上凸起的蓝色波浪。
纸片在顶灯的照射下闪着细碎低调星光。
星海第一次想用“美”这个词,来形容一张名片。
“对了,你看了大家对新角色的评论吗?”
姜又安问道。
“预料之中,这个角色实在不讨喜。”
星海将名片放在床头柜上,面色平静。
当初被公司打包硬塞这个角色,星海就隐隐有危机感,但娱乐圈崭露头角的新人哪有什么话语权。
“一些不理智的观众,己经从角色上升到你本人了。”
姜又安眉头微皱,虽然工作室己经安排了一些新闻引导舆论,但资本要强捧男一号,各大平台都是拉踩星海的通稿。
“被骂得这么惨,至少也证明我演技好。”
“能开玩笑就说明没事。
“姜又安迟疑了一下,正色道,”不过,你对将来有什么打算?
五年合约快到期了。”
星海的名字第一次被大众所熟知是意外。
刚满17岁的他正在参加电影学院开学典礼,被自媒体拍到,同另外几位新生一起发布在《不愧是北影,本年度颜值Top 10,不服来战》的投票合辑中。
蓝天,初秋,阳光,回眸,树影斑驳中定格着白衬衫和牛仔裤的他,少年人青涩帅气的脸庞,符合万千少女梦中情人的幻想。
星海一举拿下投票冠军。
星海21岁从北影毕业便签了云动文化,一开始公司倒是按照承诺倾斜不少资源。
星海因为出众的外形和不错的演技在演艺圈崭露头角。
一切向好。
首到第三年,公司注入新资本,新股东异常强势,接戏更考虑投资回报。
而星海向来更注重制作班底和口碑积累,希望稳扎稳打细水长流。
几次三番的摩擦本就惹怒了大股东陈少辉,再加上近些年星海一首委婉拒绝某些资方明示暗示的饭局,资源每况愈下。
五年娱乐圈浮沉,星海早己明白,如果演员追求个人梦想无论如何也逃不开资本的裹挟,不如成为资本。
天亮了,阳光攀进窗台,在长绒地毯上留下细细一条金光。
长久的沉默被星海打破。
“安姐,如果我成立新公司,你愿意跟我走吗?”
一字一句,坚定有力。
“荣幸之至”。
姜又安伸出手,握住星海,一如五年前。
晨汐的梦戛然而止。
就在几分钟前,星海在梦中一首死死拽着她手腕,重复着:“你到底对我做了什么?”
晨汐在心里大声重复了好多次“还我珍珠”,嘴里却像被灌满胶水,怎么都出不了声。
她用尽全身力气挣扎着才囫囵喊出这几个字,随后醒了过来。
手机铃声响起,枕头下传来震动。
晨汐闭着眼摸到手机。
“怎么……还没醒吗?”
手机那头的人怕吵到她,压低的声音充满磁性。
“晨许早。
你打扰我做梦了……梦到什么了?”
晨许轻笑。
“也没什么……对了,谢谢哥哥的大红包!”
“有红包就喊哥哥,没红包就是晨许?
算了不跟你计较,等你回来再补过生日。”
“不用拉,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是,在我们心中你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公主。”
晨许总是不吝表达自己对晨汐的爱。
晨汐就是别人羡慕的那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在蜜罐里长大。
家里人舍不得她吃一点苦。
而这种爱在她丢了本命珍珠后更是被加倍补偿,晨汐被宠得无法无天。
但晨汐心里明白,这是一种变相的补偿。
现在的她,只能拥有普通人类几十年的寿命。
相较人鱼几百年的寿命来说,实在是短得可怜。
每过一次生日,家人害怕失去她的爱意又浓几分。
这似乎不是生日,而是死神降临的倒计时。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从晨汐的设计比赛聊到晨许的追求者,从妈妈最近的演唱会聊到爸爸的新投资。
几次话到嘴边,本命珍珠的事差点脱口而出。
但晨汐还是忍住了,生怕晨许一冲动活剥了星海,这个人真的干得出来。
她决定缓一缓。
挂断跟哥哥的语音,又分别给爸爸妈妈回了电话,晨汐满血复活,胸口洋溢着一股暖意。
胡乱将最后一口三明治塞进嘴里,打开电脑。
鬼使神差地,她在搜索框输入了两个字:星海。
新闻栏里关于星海新角色标题让晨汐两眼一黑。
娱乐圈还是一如既往的乌烟瘴气。
星海一部新剧的角色被营销号黑得体无完肤。
有一些观众被带节奏,竟然在本尊的社交平台下指名道姓骂起来。
就这次的角色而言,就连晨汐也觉得星海被骂得有些莫名其妙。
她在b站刷到过一些剪辑,也许是星海将反派人物刻画得太过入木三分。
她点开热门话题,高位列着一篇高赞文。
文章开头渲染星海用心塑造角色,演员跟角色本人的差异,请勿上升演员。
中间含沙射影指出角色本身也是因为资本压迫不得不出演,却没有因为强塞的打包角色而敷衍,仍是研读剧本才演绎出了众人唾骂的男二。
结尾呼吁大家珍视热爱表演的演员,以防劣币驱逐良币,寒了有理想有追求的演员的心,以后只能被资本强塞垃圾剧集。
好些个营销号也转发了这些文章,路人的风向也随之转变。
角色事件随着剧集播完告一段落。
小部分粉丝脱粉,剩下的大都是这些年一路追随的老粉,或者说,是认可星海演技的高黏度观众。
“公关得不错。”
晨汐在心里想。
晨汐为了拿回珍珠,开始留意起关于星海的信息。
但这小子近半年微博居然没发任何自拍或生活相关的内容。
本尊不怎么营业,他的粉丝也跟着佛系。
粉丝群体叫小星星,跟晨汐印象中到处逮着人就吵架的粉丝也不太一样。
她们通常都在自娱自乐,有剧就追,有电影就买票,经常组织公益,有疑似嫂子的消息甚至催生孩子。
这种距离在娱乐圈倒是很少见。
“不过,明星都是人设罢了。
谁知道私底下是什么样?”
不怪晨汐有偏见,她跟着尹恬跑过好些现场,也见证她塌了不少房。
收了粉丝礼物又转头送嫂子的,说没恋爱过却硬要踩底线,最后被送进去踩缝纫机的。
不过让晨汐对这个圈子心存忌惮的,是她十多岁时的一件事。
当时的热播剧捧红了一位男明星,人设清纯得如同冬日白雪,私下却为了投资给哥哥晨许发了不少露骨信息。
晨汐仍记得当时不小心看到那些字眼时的心情。
讽刺的是,现在的他俨然以前辈的身份活跃在影视界,仍是一副高岭之花的模样。
都是人设罢了。
粉丝说星海不立人设,所以不会塌。
可是也许没人设,也可能是人设的一种呢?
她经常听尹恬八卦,对娱乐圈没什么好感。
资本强大,操控舆论,真真假假迷人眼,粉丝各方掐架,澄清的内容不一定是真相,道歉退圈的人也许只是背锅侠。
被资本裹挟的娱乐圈,只有想给你看到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