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在心中疯狂怒吼。
周围的朝臣们,虽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段历史,但显然,对于其中的细节还有诸多疑惑。
此刻。
看着嬴政阴晴不定的面容?
朝臣们虽然不敢多说,但却一个个很机灵的竖起耳朵,纷纷听着来自嬴政的八卦故事。
在一气呵成的,将自己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亲手摔死、软禁赵姬、流放吕不韦后?
嬴政将当时秦国的股权分散问题一次性解决,一举扫平了自己执政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而此刻......亲政的嬴政才不过21岁!
正是我们即将大学毕业,还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也没有体会到生活残酷的年纪。
“大学?”
“21岁才即将毕业?”
对于天幕中所说的故事,身为主人翁的嬴政,自然知道的比谁都清楚。
所以此刻虽然心有波澜,但嬴政还是迅速冷静下来,同时敏锐察觉到了天幕视频里,透漏出的一条关键信息。
‘难道......’‘这所谓的大学,指的是类似稷下学宫那样的高等学府?
’‘但21岁才即将毕业,这后世之人的毕业年龄是不是太大了些?
’‘还是说......’‘他们要学的知识有很多,让他们不得不在这个年龄才开始毕业。
’嬴政心中充斥着疑惑。
不光是嬴政,对于诸天万界的君王来说,类似的疑问同样在心中蔓延。
当然了,亲政也不算啥,真正让后世人敬佩的,是秦国历代君主都有的一个梦,一个,一统天下的梦!
‘来了!
’耳听天穹上的声音回荡,还在思索中的嬴政,当即挺首腰杆儿,眼中流转着自豪与兴奋......满脸威严的看着天幕视频。
不光是他。
作为亲历者的李斯、王翦、蒙恬等人,同样脸上带着期待,仰头死死盯着天幕里的画面。
期待着后世之人对自己的看法。
于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嬴政从登基开始便汇总消息,励精图治,最终在公元前230年率先灭掉韩。
紧跟着于228年灭掉赵,225年灭掉魏,223年灭掉楚,222年灭掉燕,221年灭掉最后的齐国!
总计......九年多时间,让我神州大地彻底统一,为后世历朝历代,奠定了个最基本的国家版图!
“后世历朝历代?”
“什么意思?”
“难道朕的大秦最终还是亡了?”
嬴政双目圆睁。
刚刚还满脸自豪的表情,在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前所未有的狂怒!
“赵高!”
“马上把扶苏给朕叫过来!”
“朕为了我大秦,励精图治这么多年,没想到......最终竟还是败在了扶苏,和他的后代子孙手里了吗?”
......“不得不说,单论这个功绩,始皇的确厉害,毕竟,如果没有他当年一统七国,也没有我大汉现在的疆域。”
看着天幕中的灭国年代表,正端着酒杯,和朝臣们畅饮的刘邦,满脸感叹的说着。
作为始皇的迷弟,其实刘邦早年是很崇拜嬴政的,这点在《史记》中就有过描述。
而现在......虽说自己亲手攻下了咸阳,更是将这大秦江山都一统在了手中,但对于秦始皇的陵墓,刘邦却完全没有动。
甚至非但没动。
还命人日夜守候。
作为推翻者,刘邦能做到这点,己经算是相当少见又难得的了。
......“世民啊世民,你我君臣父子这么多年,难道非要如此兵戎相见、同室操戈吗?”
对于天穹上呈现出的视频,李渊完全没有兴趣,此刻看着自己两个儿子的脑袋,就那么被丢在地上滚动?
李渊的心都在滴血。
见状?
李世民同样眼眶泛红。
“父皇,原来您还知道我是您的儿子?
既然知道,那当初大哥和西弟给儿臣喝下毒酒后,您为何没有表态?”
“甚至就只说了一句,儿臣不胜酒力,以后任何人都不得夜间找儿臣喝酒就了事了?”
“父皇,作为您的儿子,我是您亲眼看着长起来的,这大唐江山也是儿子亲手打下来的!”
“儿子今天就问问你,儿子哪点不如大哥,非要叫您宁愿偏袒,也不愿将皇位传与我?”
或许是真的急了。
说到最后,李世民甚至连尊称都忘了,整个人哆嗦着,死死盯着瘫倒在龙椅上的李渊。
......对于唐朝发生的事,林启自然不知道,此刻,虽然拿着手机刷视频,但他的思绪,却早就飘到了九霄云外!
与此同时。
天幕视频继续道: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总,一个帝国的君王,或许你可以不会业务,不会其它任何事情,但......你必须得会识人善用!
毕竟......一个流啤老总必备的技能,就是让同样流啤,甚至是更加流啤的人,心甘情愿为你打工!
“咳咳!”
耳听天幕说到这里?
刚刚喝下一口酒的刘邦,差点儿没当场呛死,连忙咳嗽着,满脸不自然的看向了面前的萧何、韩信等人。
而且,除了这点外,还有一点更加重要,那就是肚量得足够大。
就比如咱们的始皇,自秦统一天下后,始皇没有杀过一个功臣,甚至还任命了很多六国的名士做幕僚。
这点......始皇可是比后面的刘邦、朱八八等人强太多了!
朱元璋:“???”
蓝玉、徐达等人:“!!!”
“放肆!
这这这......污蔑!
这简首就是污蔑!
咱什么时候动过要杀功臣的心思?”
“这些人都是咱的手足同胞,是咱共度生死的‘亲兄弟’,咱怎么可能会杀他们?”
朝臣们:“......”想想当初发生的胡惟庸案,再想想空印案,朱八八你说你没想杀我们,这点你自己相信吗?
除了用人,秦始皇自己也是个工作狂魔,而且非常的自律。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要知道,秦朝时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
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