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争名夺利全文

争名夺利全文

朱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争名夺利》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朱棣徐妙云,《争名夺利》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主角:朱棣徐妙云   更新:2024-10-15 08: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争名夺利全文》,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争名夺利》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朱棣徐妙云,《争名夺利》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争名夺利全文》精彩片段


魏国公府。

徐达房间。

徐达眼睛微红看着徐妙云,徐妙云从五更天开始,就自己穿上凤冠霞帔,跪在徐达面前。

哎!

某刻,徐达叹了口气,苦口婆心劝道:“大丫头,你这又是何苦!”

“你不嫁,陛下不会埋怨你,而且这是陛下的圣命,天下人也不会说你,说咱家!”

“何况,爹不怕别人嚼舌根!”

徐达不讨厌朱棣。

但作为父亲,不想让闺女嫁给朱棣,过种地的苦日子。

他就是泥腿子出身,知道种地多苦多累!

提着脑袋造反,满身伤痛走到现在,为的不就是,下一代做人上人,不要重复自己小时候的苦难吗?

可……

“爹已经看明白了,陛下是把朱棣当反面典型,是立起来的靶子,是给其他皇子杀猴看!”

“没有大的变故,陛下永远不可能恢复他的爵位!”

“你嫁过去,就要和他过一辈子,一眼看到头的苦日子!”

“阿爹……”徐妙云抬头,眼眶蓄满泪水,哽咽道:“女儿不孝。”

徐妙云仅说了句女儿不孝,就不说了,双手交叠按在地上,郑重叩首。

余下的话,已经在行动中了。

徐达一咬牙,似要下狠心做些什么,却又突然如泄气的皮球,瘫靠在椅子上,盯着徐妙云好一会儿。

哎!

重重叹了口气后,徐达双手扶着椅子,挣扎起身,弯腰……

双手伸向徐妙云……

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缓慢挣扎。

双手即将接触徐妙云手臂时,颤抖着停顿。

好一会,这双颤抖的手才用力握住徐妙云的胳膊,把徐妙云扶起来。

徐达哆哆嗦嗦从袖中掏出厚厚一叠大面额宝钞,把宝钞塞到徐妙云手中,扭头不去看徐妙云,红着眼看向一侧,说道:“以前给你准备的嫁妆不能带了。”

“你皇伯父既然把四郎当做反面典型,就不会容许阿爹帮扶你们,嫁妆都不会容许。”

“你前脚携带嫁妆嫁过去,你皇伯父后脚就会派锦衣卫去抄家。”

“这是阿爹找熟人兑换的宝钞,携带方便。”

“对方承诺,不按贬值后的价值,会一比一按宝钞面额兑换,长期有效。”

“你带在身上,日子艰难了,就去找对方兑换一部分,弥补家用,信封里有兑换凭证以及对方的联络方式。”

徐达说着,抬手扯着袖子,擦了擦眼角,“等……等你们两有了孩子,就给爹送回来,阿爹给你们养着。”

“皇帝就算把四郎当反面典型,也不会心硬如铁,连孙儿都难为。”

“走吧,走吧,阿爹交代了辉祖、妙锦他们送你去土桥村,阿爹就不送你了。”徐达摆着手催促,到了后来,更是直接转身背对徐妙云。

徐达哭了……

徐妙云笑了,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串滚落,带着鼻音轻嗯一声。

徐妙云没拒绝徐达的帮衬,把宝钞装入袖中,带上这些宝钞出嫁,父亲才能少揪心。

“阿爹,阿娘走得早,女儿出嫁没人给女儿盖红盖头,阿爹给女儿盖吧。”徐妙云调整好情绪后,冲徐达背影请求道。

徐达悄悄擦拭眼泪,深吸一口气转身,看着徐妙云双手捧着的红盖头,眼睛顿时一酸,好悬再次落泪。

强忍着,给徐妙云认真盖上红盖头后。

徐达快步走到门口,冲等候在门外的徐辉祖,撒邪火呵斥道:“把你阿姐,顺顺利利送到你姐夫哪里!”

“出半点差池,回来就敲断你们的腿!”

徐辉祖认真点头,徐膺绪、徐增寿满脸心安不情不愿。

徐达交代完,背着手,大步离开,避开让人揪心难受的一幕。

“大姐,你是不是头脑发烧,疯了!”

“要去你们去,我可不去土桥村哪种穷乡僻壤!就算大姐嫁过去,我也不认朱四郎是我姐夫!”

徐达刚走,徐膺绪、徐增寿就冲进去,满嘴牢骚。

徐妙云清冷道:“你们俩不要跟着了,留在府中陪着阿爹。”

徐妙云不放心徐达一个人在府中,也不想徐膺绪二人跟去土桥村,闹不痛快。

徐辉祖瞪了眼徐膺绪、徐增寿,然后对三个妹妹说:“妙音、妙锦、妙绣去通知外面放爆竹。”

话中,徐辉祖蹲在徐妙云面前,“阿姐,我背你出门。”

……

徐辉祖背着徐妙云走远,外面响起爆竹时。

徐膺绪、徐增寿黑着脸,骂骂咧咧嘲讽道:

“不让我们去?我们还不想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没脑子!朱棣都成了泥腿子,皇帝也下了圣命,给你另择良配,皇帝既然要补偿,肯定差不了,竟然还上赶着去下嫁泥腿子朱四郎!”

“全家人,都要跟着你丢人!”

……

“魏国公府响爆竹干什么?”

“快去看,快去看,徐家大丫头,要自己把自己嫁过去!”

“什么?这丫头不是外号女诸生吗?怎么这么蠢?这种情况下嫁朱棣?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

……

和徐府住在一条街的,都是大明朝的权贵,徐府的动静,第一时间惊动了整条街。

徐妙云出嫁的马车尚未驶出街巷。

各府家眷就齐齐涌出府,站在府门口看笑话。

“什么女诸生,徒有虚名!”

“等着吧,再过段时间,水灵灵的徐家大丫头再回来,就是乡野村妇了。”

“……”

啪!

宽大马车内,年纪最小的徐妙绣甩着放下车窗帘,气呼呼道:“这些婶子忘本!”

“才过几天好日子!”

大明朝第一代权贵的家眷,大多都是普通农民出身。

至少,各府的大妇,大多都是村野女子,妾室倒是因为朱元璋集团的不断崛起,从商人女、士绅女、到前朝权贵女慢慢发生变化。

徐妙云摸索找到徐妙绣的手,拍着安抚:“别生气了,嘴长在别人身上,想说什么就让她们说吧,今天是阿姐大婚,高兴点。”

徐妙绣重重点点头,双手捧着徐妙云双手,拖着自己的香腮,眨眼看着徐妙云凤冠霞帔的模样,“阿姐好美,也好勇敢,我以后也要像阿姐这么勇敢!”

噗!

徐妙云被逗笑了。

徐妙音、徐妙锦伸手戳徐妙绣额头,“古灵精怪!”

咯咯……

一时,车厢内传出姐妹四人的娇笑声,引得各府看笑话的家眷,纷纷愕然侧目。

……

啪!

“什么!”

南门,城门楼内,蓝玉听到家仆汇报的内容,拍桌子跳起,一把扯住家仆衣领,瞪眼怒问:“再说一遍!”

家仆吓得浑身哆嗦,结结巴巴带着哭音重复,“徐……徐……小姐,自己……要把……自己……嫁……嫁过去。”

砰!

家仆的话刚落下,就被蓝玉一脚踹飞。

蓝玉脸色铁青。

徐妙云嫁过去,朱棣和徐家就有了割不断的联系。

常徐汤!

常遇春、徐达、汤和,大明军中三大定海神针。

汤和退隐。

他姐夫常遇春已经病亡。

徐达是大明军中,硕果仅存的元老。

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有了这层姻亲关系,朱棣就死而不僵!

其他跟来看热闹的年轻武将,瞧着蓝玉脸色阴晴不定,全都不敢发声。

更后悔跟来。

蓝玉是出了名的胆大!

在皇帝面前都敢拔刀。

所有人都生怕,蓝玉为了阻止徐妙云出嫁,做出不理智狂妄举动,连累自己。

蓝玉扭头,眼神凉凉扫视众人,扭头就直奔城楼下。

径直挡在城门洞。

蓝玉的行为,引起了城外,看热闹百姓的注意。

“蓝玉将军堵在城门洞作甚?”

“不清楚。”

“等着吧,肯定有事,而且是大事!”

……

百姓观望中,徐辉祖骑马,后面跟着一辆,挂满红绸的马车驶来。

徐辉祖远远看到蓝玉,微微皱眉。

勒马来到马车旁边,低声道:“阿姐,蓝叔拦在城门处。”

“过去,我和蓝叔说。”徐妙云平静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

马车靠近蓝玉,蓝玉伸手揪住马缰,来到车窗边,隔着帘子,按捺着愤怒,压声劝说:“大丫头,你现在回家,还是蓝叔的大侄女。”

蓝玉愤怒之余,也十分费解。

下嫁现在的朱棣……

得多蠢?才能做出这么不明智的决定?

“妙云无缘做蓝叔的侄女,从民女踏出徐府,民女就是庶民朱四郎发妻,不敢高攀蓝将军。”平淡无波的声音传出,蓝玉的脸色十分难看。

徐妙云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她是她,徐家是徐家。

蓝玉和徐达还可以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

但蓝玉可以不认徐妙云这个侄女。

徐妙云也不会认蓝玉这个长辈。

“蓝将军贵为朝廷重臣,阻拦一介民女出嫁,不光损害自己的名声,更是给朝廷抹黑。”

“辉祖,我们走。”

徐辉祖看了眼蓝玉,挥了挥手,车夫挥鞭,马车驶出城门。

蓝玉眼睛喷火盯着。

却无法阻拦。

他敢对着皇帝咆哮,但无法在一个后生晚辈女子面前摆威风。

恫吓不成,就黔驴技穷了。

“马车内是徐小姐!”

“徐小姐自己把自己嫁出去了?”

“这不是往火坑跳嘛!”

“徐小姐不是被称女诸生吗?怎么这么傻?”

……

城门外看热闹的百姓认出徐辉祖,顿时惊呼声接连不断响起。

很快,徐妙云自己把自己嫁出去的消息,插上翅膀,传遍整个金陵。

金陵再次轰动。

而此时,朱棣还一无所知,还在奋力挖渠……


就当朱标开诚布公,推心置腹与蓝玉,谈及朱棣时。

土桥村,东山山里。

徐妙云穿着白色的男装,像个锦公子,背手在身后,步履轻快走在朱棣身侧。

信步行走于林中小径,赏着山中临春景色。

这种感觉真好!

他还说过,等家里闲钱存余多了,就带她在春天里骑马,感受春风。

带着小黑,一起去访大山游名川。

一边欣赏着山中景色,一边想着,徐妙云微微转头,唇角含笑,余光偷偷看着朱棣。

虽然没猜到徐妙云内心想什么,但朱棣第一时间察觉,被偷看。

见徐妙云脸有些微红,就笑着提议:“休息一下吧。”

笑着点点头,眼神扫了眼,徐妙云选中小径旁,两块紧挨着的青石,用秀帕擦净坐下后,看朱棣把三只色彩斑斓的山鸡挂在树杈上,突然问:“跟我过一辈子农民的日子,你不会后悔吗?”

昨天,亲眼见到,大明第一悍将重伤。

今天进山后,又见到了,惊艳高超的箭术!

三只在林中觅食的山鸡,被他们谈话的动静惊动,远远就惊飞,并且十分聪明,选择了三个方向。

然后,她就见到了,惊艳的一幕……

他不慌不忙取下三支箭,同时搭在弓弦上。

三石硬弓,轻轻松松,被拉成满月状。

‘砰’的响动中,弓弦回弹,三支箭,带着音啸飞出。

宛若霹雳奔雷。

三只腾飞的山鸡,齐齐一头砸向地面。

三箭连珠!

这可是十分高超的箭术!

纵观整个历史上,能有这等箭术的名将,也不过寥寥数人。

当她高兴,激动,小跑着,把三只山鸡收集起来后,惊讶发现,三支箭,射中的位置一模一样!

都在山鸡的脖子上!

接过朱棣递来的水囊。

看着朱棣脸上轻松自然的笑容。

“要不,等家里条件好点,你去参军吧,虽然被贬为庶民,可庶民也拥有参军报效朝廷的权力。”

“父皇也没有理由阻止,家里,我可以的。”

心中,她希望,一直过这样充满烟火气的温馨生活。

条件好了后。

两个人,结伴而行,一起去访大山,游名川。

游玩回来后,白天,她纺织、他务农。

晚上,一起在窗前灯烛下,泥炉小火,温上一壶她亲手酿制的米酒、果酒,低语谈论一天趣事。

或煮上一壶清茶,相约读书,讨论中,品味千年史诗沉淀酝酿的芬芳。

那一定很美……

可她不想因为自私,让一只雄鹰折翼。

雄鹰,就该在九天之上翱翔,发出胜利者的声音

“天下能人无数,那片天空还是留给其他人吧,我这只雄鹰,英雄气短,没大志向,难过美人关。”

朱棣笑说着,在旁边坐下,“只想过,眼前这种,岁月静好,小而美的日子。”

“在这种小而美的生活中,取得的成就感,让我内心很充足,很安宁。”

军旅的天空,他翱翔过。

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子,都当了一个多月。

各种人生经历了一遍。

他真的喜欢眼下这种人生。

经营好平凡,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在平凡中,取得成就时,一样愉悦,伴随愉悦而来的,还有内心充足和安宁。

闻言,徐妙云打开水囊,借着喝水,微微向另一侧转头,羞红的脸颊,浮现点点笑意。

呜呜呜……

还在喝水中,徐妙云突然伸手抓住朱棣的手,激动发出呜呜声。

抓着朱棣的手,指向某处。

顺着手指方向,朱棣看到了一只毛色很鲜亮的小猪。

准确说,是只小野猪。

只有两只筷子长短,应该是刚断奶,开始独立生活。

萌蠢萌蠢的。

彼此相距只有六七十步的距离,小蠢货都没发现他们,低头,翻滚厚厚的落叶,觅食。

朱棣抽出两根箭,握着弓起身。

“不要,它还这么小。”徐妙云赶忙摇头制止。

这回,惊动了小蠢货。

抬头……眼神清澈萌蠢看着他们。

朱棣笑道:“送你个礼物,别担心。”

话中,张弓搭箭。

朱棣的声音以及动作,惊醒了小蠢货。

吱的尖锐叫一声,转身砰的撞在树干上,卷着落叶,顺着山坡向下滚了一段,撞在另一棵树上才停下。

摇摇晃晃起身,撒丫子就逃。

噗!

“好蠢!”徐妙云被小蠢货一系列动作逗笑了。

朱棣唇角含笑,视线以及瞄准动作,跟随着小蠢货移动。

嗖!

某刻,两支箭发出音啸声射出。

砰砰!

两支箭在小蠢货狂奔路线前方,突然深深插入地面。

小蠢货,速度太快,一头挤开箭,撞入两支箭中间。

只见,已经奔跑消耗了很多体力的小蠢货,前后挣扎,却始终无法从两支箭中间,挣扎出来。

徐妙云惊呆了。

还能这样?

朱棣则已经健步如飞冲了出去。

即便是只小蠢货,两支箭,也困不了太久。

靠近后,一只手,抄手攥住小蠢货的尾巴,扔掉弓,取下绑在腰间的树皮,在小蠢货‘吱吱’奶凶奶凶的尖叫声中,来了个五花捆绑小乳猪。

等朱棣捆绑好时,徐妙云也赶来了。

朱棣单手拎着,做了俘虏的小蠢货,转身递到徐妙云面前,笑道:“这个礼物喜不喜欢。”

看看还插在地上,相距半指宽的两支箭,徐妙云惊讶看着朱棣。

狩猎,还能这样?

唇角微扬,笑着点头,大方承认:“喜欢!”

话中,抬手用食指轻轻戳戳,小蠢货还带着泥土的粉嫩鼻子。

嘴也被捆住了,小蠢货发出愤怒的呼噜呼噜声。

徐妙云笑着抬头,“带着这么个小东西,没办法游玩了,我们下山吧。”

“行,既然要养她,就要磊个小窝,的确有很多事情要做。”

……

“四郎、大丫回来了?”

“收获好多啊!”

“呀!”

“一只活着的小野猪!四郎,这是怎么捉住的?你在山上挖陷阱了?”

……

两人从山里出来,刚回到村里,身上的战利品就把乡亲们惊动。

尤其是带回一只活着的小蠢货。

更是让乡亲们震惊。

直到遇到二婶子。

两人才知道,有人来看望这事。

从几位婶子口中详细了解了情况后,两人才离开。

“应该是大哥和大嫂。”走远一些,朱棣就笑道:“别人不相信我,他们是信我的。”

看着朱棣十分高兴的样子,徐妙云抬起手,抖了抖拎着的山鸡,笑问:“想吃什么口味的,我给你做。”

“家里还有酒,要不要温一壶?”

人,是需要被认同的。

此刻,她能感受到他的高兴。

“喝点?”朱棣笑着反问。

徐妙云唇角笑意更胜,含笑重重点头:“当饮!”


四月末。

大明境内,主要产粮区的农耕,基本进入尾声。

御书房。

左相徐达,右相胡惟庸,向朱元璋汇报着各地汇总上来的农耕情况。

当然,主要是胡惟庸汇报。

徐达任左相,是被朱元璋强行赶鸭子上架。

目的很简单。

遏制相权。

李善长任左相期间,对皇权表现出的侵蚀、对抗,已经让朱元璋产生了警惕。

李善长去职退隐后,朱元璋就不希望,再有第二个李善长。

故而扶持徐达,牢牢占住左相的位置。

徐达,是朱元璋伸向中书省的,一只强有力大手!

徐达平日不管事不假,可左相在制度设计中,先天性就是文官之首,拥有压制右相的权力!

如此,即便中书省联合起来,想做某些,朱元璋不支持,不赞同的事。

朱元璋也不需要亲自下场镇压。

只需把心思透露给徐达,徐达就可借助左相权力,在中书省内反对、镇压。

再不济,也可以把问题,拖在中书省内。

某刻。

胡惟庸合上奏折,笑着总结:“陛下,根据各地汇总情况,总体来说,今年春天,各地风调雨顺,墒情不错。”

“百姓耕种积极性也很高。”

“除了北方,黍子之类的作物,尚未到种植季节。”

“天下各地的农耕完成度很不错。”

“好!”朱元璋高兴的拍了拍龙椅扶手。

粮食多重要,没人比他这个,即当过农民,又在当皇帝的人,更清楚了。

“命令各地不得放松。”

“要密切关注洪涝、虫害等一系列,影响秋收产量的事情。”

“另外,天下承平已经九年,战争烈度逐渐降低,你们合计合计,朝廷有没有能力,进一步降低一些百姓负担。”

“咱这段时间,读史,看过历朝历代的田税法。”

“宋朝每亩收一升田税。”

“元朝每亩收三升田税。”

“本朝每亩收五升田税。”

“宋朝为何很富裕?咱没看懂。”

朱元璋微微皱眉,宋朝虽软弱,还割地赔款,却又能保持富裕,实在让人不解。

微微摇头,继续说道:“本朝收五升田税,百姓可以生活,可以果腹。”

“元朝收三升,看似比本朝还少,为何百姓却活不下去?”

“立国不足百年,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呢?”

“咱在元朝生活过,对此深有体会,元朝设定的田税法的确不高,但地方官贪婪无度,派发的苛捐杂税太重太多。”

“你们考虑减轻百姓负担,要从本朝制度设计,以及田税额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要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确保国家有钱粮,保持强盛,同时百姓负担最小。”

胡惟庸眼皮敏锐跳了跳。

制度设计!

皇帝是什么意思?

胡惟庸一时半会儿,猜不透朱元璋到底隐晦暗示什么。

于是,笑着应承道:“臣会马上召集同僚,征求各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尽快拿出一套可施行的方案。”

话落,立刻转移话题,“陛下,卫所军户逃逸已经调查清楚了。”

“系卫所官员,利用手中权力,把军户当做自家佃户引发。”

“卫所官员,让军户中的泥瓦匠,无偿给他们修建华宅。”

“春耕,让军户无偿先给他们耕种,秋收,让军户……”

啪!

朱元璋猛地拍案,脸色漆黑看向徐达:“把这些贪得无厌的畜生斩首!传首各地卫所!”

“让其他人看看,胡作非为的下场!”

“遵旨!”徐达赶忙领命。

“徐达留下。”朱元璋摆了摆手。

胡惟庸行礼后,离开。

哼!

好一会儿,就在徐达准备开口宽慰时,朱元璋哼了一声,转而笑道:“这段时间,你家那几个小的,有没有往土桥村跑?”

“臣严令他们,不准去土桥村。”徐达脸色变了变,忙起身说道。

朱元璋笑着摆手:“坐下坐下,咱不是要追究谁,既然你不知妙云丫头的近况,咱和你说说。”

“毛骧说了,那个混账整个春耕、春种都没让妙云丫头去地里干农活,还算像个男人。”

……

何止像个男人!

分明就是铁汉子!

换做他们当农民,能做到这些?

徐达唇角微扬,微不可察笑了。

心中,对朱棣是一百个满意!

大丫头,自己把自己嫁过去,没选错人!

“说实话,咱都没想到,他能顺顺利利完成春耕、春种,完全超出了咱的预料……”

……

就在朱元璋和徐达,谈论朱棣时。

田边。

朱棣正在做插秧后,第一次大水灌田。

叮,系统已按照宿主吩咐,将三百粒玉米种子,种在宿主田中。

将两百粒玉米种子,随机种在土桥村村民田中。

本次兑换,总计消耗40点力量值。

宿主春耕总计节余:3000点力量值。

系统提示音落下,朱棣笑了。

用全部的力量点,兑换种子。

没那个必要。

今年权当做育种,明年正式耕种也不迟。

给乡亲田里也安排一些。

主要是为了好解释。

如果只有他的田里,种稻子麦子,种出了玉米。

万一被当成祥瑞,指不定会带来多少麻烦。

现在,乡亲们田里也有。

就好解释了。

秋收时,他大可以说,玉米是飞禽走兽,在某些深山老林中觅食,吃掉的野生种子,没来得及消化,来到土桥村,排泄在大家的田里。

这个解释,天衣无缝!

瞧着田里的水也够了,时间也临近中午,笑着把水渠豁口堵上,扛着䦆头回村。

……

“四郎,浇田去了?”

“嗯,二叔也快耕种好了吧?”

“快了,快了,今年多亏四郎借大黄给俺,就剩几亩旱地种棉花了。”

……

一路往回走,渐渐,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大家都在聊着耕种情况,以及畅想着,秋天的收成。

经过公祠时。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嬉戏打闹着,从祠堂跑出来。

朱棣看着跟在孩子们后面,唇角含笑的佳人,笑着打招呼道:“徐先生,放学了?”

噗!

徐妙云闻声看来,听着朱棣的称呼,不由莞尔笑了。

乡亲们很懂。

哈哈笑着,纷纷领着自家淘气孩子,加快脚步,匆匆离开。

徐妙云走来,笑着嗔目瞪了眼,“以后不准在乡亲们面前,叫我徐先生!”

“为什么?”

“就是不准!”

朱棣不由被逗笑了。

这段时间,几乎每天中午都会遇到。

每次回来,遇到下课,他都会远远喊一声徐先生,然后两人一起回家。

这事,已经成为村里乡亲们,善意的笑谈。

那些婶子,故意学他,每次见了妙云,都要嘻嘻哈哈,问一声,徐先生,放学了?

徐妙云含笑又白了眼,问道:“这回,春耕就全结束了,对吧?”

“嗯。”

“那,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就能一起给孩子们上课了,对吧?”高兴激动询问同时。

徐妙云抬头,眼巴巴期盼看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