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慎是无数焦虑不安,热爱攀比的家长口中那“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只所以是别人家的孩子,自是智商高,情商也高。
你看莫子慎。
当他意识到自己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总是能于人群中轻而易举看到苏锦一时,他明白,青春期那种朦胧的悸动光临他了。
他喜欢这种心微微动的感觉。
但是,他不喜欢等待——总是要在课间,或是跑操,或是吃饭时,他才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她。
他不喜欢这样的等待。
他想在自己想看到她的时刻,一抬眼就能看到她。
莫子慎是个行动果敢的人,在高一的最后二周里,在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退出竞赛班,设法转到苏锦一班上。
在他做这个决定时,他甚至还没和苏锦一说过一句话,他也不确定苏锦一是不是己经认得他。
他们在人群里偶遇了那么多次,他们的名字曾经紧紧挨在一起,他或许认得了他吧。
莫子慎这个决定,在家里揭起轩然大波。
妈妈李落梅一改往日的温柔,像头发怒的母狮一样对他大吼:“莫子慎,你要敢退出竞赛班,你就别进这个家门。
““那我住校。
“莫子慎无所谓得很。
这个家门,其实他早就不想进了。
妈妈全方位无死角的所谓照顾,常常让他觉得窒息。
每天一睁眼,穿什么衣,喝什么水,早餐时要几颗干果,几片水果,出门时的衣领是否理好,鞋带是否系紧……他觉得自己好像一个生活低能儿,事无巨细,什么都要假手于她。
莫子慎讨厌这样的事无巨细。
莫子慎也曾揭竿而起。
那是在他初三的时候,有次李落梅整理他的书桌,发现一个女生写给他的信,她没任何偷窥儿子隐私的内疚,反而理首气壮的将信拍到他面前,要求他承认错误,与那女生一刀两断。
那女生是隔壁班的,莫子慎甚至连她的面容都记不真切,信也只是看了个开头,自是无所谓交往,又何来的一刀两断。
但李落梅不听他解释,要他写保证书,写保证书还不够,她还跑到他学校,找班主任,找女生家长,甚至,找那女生,把一场莫须有的早恋,闹得沸沸扬扬,全校皆知。
女生有一个星期没来上学。
等女生再次归校时,恰好在校门口遇到莫子慎,那一次,是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莫子慎说话:“我恨你。”
女生眼眶通红,咬牙切齿的说出三个字。
少男少女之间的青涩情愫,你可以不理,但是,不能昭告天下。
这个道理,还是孩子的莫子慎懂,但是,作为成人的李落梅不懂。
李落梅仗着自己年龄大,过的桥比别人走的路多,吃的盐比别人吃的饭多,于是,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把一个少女朦胧的爱恋,在大庭广众之下撕得粉碎,连同撕碎的,还有少女的自尊。
莫子慎很恨他妈妈李落梅这次霸道强势的胡作非为。
平时在家里这样霸道强势也就罢了,左右只管着他和爸爸莫军的吃喝拉撒,但搅到学校去,他真的有种抬不起头的感觉,也觉得十分对不起那女生。
莫子慎终于揭竿而起,用行动抗议。
他足足半个月没和妈妈说话。
无论妈妈李落梅温声软语还是高声大气,他都当没听见,他不在家里吃早餐不在家里吃晚餐,天亮出门深夜进屋,仿若是这个家的过客一样。
后来还是爸爸莫军看不下去了,把莫子慎约出来,父子俩推心置腹的谈了一下午,莫子慎才终于释怀。
他现在犹记得爸爸语重心长的一段话:“儿子,你妈妈以前也是人尖儿,名牌大学毕业,才情样貌样样拿得出手,可自从你出生后,身体不好,三天两头住院。
不得己她只好辞了工作,亲自照顾你。
这一年年下来,她没了事业,失了自我,唯有你、我,这个家,才是她的全部。
我们都是男子汉嘛,不妨就多让着她一点,理解她一点,包容她一点。
有的事她虽然做得不妥,但出发点总是好的。
“莫子慎被爸爸莫军的话触动了,沉思良久,终于答应和妈妈和解,只是从此之后,母子俩到底回不到从前那种亲密无间的状态。
比如这次,莫子慎决定退出竞赛班,就不曾和李落梅商量。
难怪李落梅骤然得知,会勃然大怒。
眼看母子俩又要爆发激烈的冲突,莫军赶忙出来圆场:“小慎,你说说你退出竞赛班的理由,要是这理由能说服我和你妈,我们就同意你退出。
““莫军,你瞎起什么哄,一边去。
“李落梅一听莫军这样说,火气更盛,她推一把莫军,朝着莫子慎继续咆哮,“莫子慎,你住校可以,但是退出竞赛班,就是不行。”
被推了一个趔趄的莫军上前一步,拥住李落梅的肩膀,不顾她的挣扎,半抱着她朝卧室里走去。
在卧室门口,又回头对莫子慎说:“小慎,你妈妈的工作我来做,但是你得给人一个足够分量的理由。”
莫子慎郑重的点头。
当然,这次冲突,最后在莫军的斡旋下,以莫子慎大获全胜而告终——他不仅如愿退出了竞赛班,更重要的是,还如愿进了苏锦一所在实验班,更更重要的是,在高二一开学,他就搬出了家,住校了——他终于从那个360度无死角的爱的围城里逃了出来,放肆的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自由真美妙啊!
莫子慎给出爸爸莫军退出竞赛班的理由:他不喜欢化学了。
莫子慎如愿进了苏锦一所在实验5班的原因:5班班主任林老师是妈妈李落梅的初中同学,李落梅想让老同学帮忙盯着最近有点脱线的儿子。
你看,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一个假的理由,却强大到无法反驳。
本来预备好的束缚,结果却成了成全。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高一的最后一周,莫子慎搬进了新的班级,他的坐位,就在苏锦一的后面,从今往后,他只要一抬眼,就能看到她。
“你好,苏锦一。”
苏锦一回头,微笑着和他打招呼。
“你好,莫子慎“莫子慎亦微笑着回应。
那一天,是2019年7月7日,星期天,天气燥热,但他心温凉。
彼时,他们己经期末考试完毕,再进行一周的试卷分析和自主学习,就要放假了。
那一次期末考,莫子慎年级第2,而苏锦一,年级125。
差距有点远,但是没关系,他们距离隔得这么近,他总有办法,要让她向他靠近,当然,不止是成绩,还有彼此的心。
莫子慎有信心,他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不管是高考,还是恋爱,按部就班的来就好。
然而事情的发展,差点就脱离莫子慎的掌控。
那是关于选科分班。
他们这一届,适逢A省高考改革,也就是所谓的新高考,不再按原来的文理分科,而是采用3+1+2的模式。
3是语数外三科,全国卷统考,150分一科;1是在历史物理两科中二选一,本省卷统考,100分一科,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2是西选二,也就是在政治、生物、地理、化学西科中任选两科,按赋分(原始分根据分段比例赋分,比较复杂,在此不赘述)计入高考成绩。
莫子慎的竞赛学科是化学,又喜欢生物,毫无悬念自是要选物化生的。
在转班前,他本来还担心苏锦一不选化学,这样,即便高一的最后一周转入她的班级,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旦她1+2选了其他科目,高二自是要被调到对应选科的班级。
所以,在转班之前,他要确认苏锦一的选科。
经过辗转打听,他终于得知她选的是物化生,而实验班选物化生的同学,只要高一历次考试的平均年级排名在全校前例,是不会变动班级的——至于那些平均年级排名靠后的,不管你选的是什么科目,都会被排到对应科目的普通班——这就是西大的残酷性,分层教学,不上则下。
莫子慎在确认苏锦一选的是物化生时,松了一口气。
因为,当他退出竞赛班,转入苏锦一所在5班时,是想着要和她同学到高中毕业的,而且,他考虑得更加长远,大学他们也应该是要考同一所大学的。
他志在清华,那么,她应该也要考清华。
虽然以她这次期末考成绩,清华有点玄,但没关系,他现在坐在她的后面,他可以帮她,可以拉着她一起往前跑。
是谁说,少男少女最好的喜欢,便是要彼此成为最好的自己。
他们,当然要彼此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