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煜在军营待了九载,如今他己经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在他二十岁生辰这一天,萧珏身边的公公带来了圣旨。
此时他正在主帐中,为之后的布防做准备,外面的士兵来报“王爷,京城的福公公带着皇上的圣旨来了,请王爷出去接旨。”
萧景煜心想自从母后薨逝之后,父皇把自己丢进军营,就对自己不管不问,不知怎会突然传来旨意。
带着疑惑,他走出营帐,福公公见他出来了,忙朝他行礼道“老奴,参见靖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景煜开口“公公不必多礼,不知公公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福公公继续说道“老奴此之前来是带着皇上的旨意前来,请靖王殿下接旨。”
萧靖煜规矩的下跪。
铿锵有力的开口“儿臣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皇六子靖王萧靖煜正值弱冠之年,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以配,今有南月国八公主韩钰汐,端庄贤淑,品性温良,品貌出众,正值我朝与南月国交好之时,为表两国友谊,特赐婚二人,望吾儿早日回京,迎娶南月国八公主,钦此。”
见萧靖煜还没反应过来,福公公适时提醒他“靖王殿下,请接旨吧。”
靖王反应过来连忙开口“儿臣领旨,谢父皇隆恩,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福公公抚萧靖煜起来,将皇上的话转告给他“靖王殿下,皇上有几句话让我转告殿下,请殿下即刻启程,成亲之日在两个月之后,殿下离京十一载,见过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却未必见过皇宫里的腌臜手段,皇上让老奴叮嘱殿下一路小心。”
靖王点头表示,知道了,就稍做准备,将自己要做的事移交给同僚,便和福公公一起启程回京。
他依旧一身盔甲,身形挺拔,白皙的皮肤并未因为久居边境而有所改变,只是和从前相比多了一丝冷峻的韵味,双眸深邃而有神,鼻梁高挺,唇上是一片绯色,面部线条属于将士的刚毅。
他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让人琢磨不透。
他从前在京都的时候,福公公是见着他从出生到丧母的全过程的。
之前他是北辰国最受宠,最尊贵的六皇子,是令所有其他皇子和公主都羡慕的存在,可自皇后娘娘薨逝之后,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了。
他是皇上的心腹,自然清楚皇上并非不爱这位靖王殿下,只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他,才不得不选择将年幼的他送往边境,营造出他失宠的假象。
只是皇上忽略了,靖王殿下的感受,当年的他才刚刚失去最疼爱他的母后,正是需要父皇庇护的时候,可他的父皇却将他送到刀尖舔血的边境,不闻不问。
这让殿下如何能够不怨不恨,若不是有他的舅舅沈青雷在,恐怕也见不到如今的靖王殿下。
福公公无奈的叹息,心想若是皇后娘娘还在的话,那该多好呀,皇上也不必每个睡不着的晚上都依靠喝醉入眠,靖王也不必小小年纪就送去军营,父子关系僵硬。
一切都是天意呀,回想当年娘娘还在世的时候宫里的景象,再看看现在的模样,唉,物是人非呀。
萧靖煜见他连声叹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开口问道“公公,为何连声叹气,可是遇到什么困难?”
福公公无奈开口“回殿下,老奴是才看到殿下,想到了皇后娘娘。”
听到久违的称呼,他难得的露出了一丝沮丧。
他的母后是全天下最温柔,最本事的女子,年纪轻轻却香消玉殒了,他不知道母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就那样离开自己了,至今还没人告诉过他母后的死因。
问舅舅,他避而不答,问父皇得到的答案却是母后累了,不允许他再提及母后的死因,自己还成功惹怒父皇被远送边境。
刚刚福公公他提及了自己的母后,他身为宫里的老人,又是父皇的心腹想必是了解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开口问道“公公,刚刚提及我的母后,想必应该清楚我母后薨逝的原因吧,不知公公可否如实相告?”
福公公听到他的问题,心头忍不住一紧,一时间有些懊悔自己好端端的为何要提及皇后娘娘,如今这位主儿可不是当初小殿下,不好再糊弄下去。
只能把皇上搬出来,他小心翼翼的开口“回殿下,老奴不知,这个只有皇上自个儿清楚,当初皇上听说娘娘寻短见之后便匆匆赶去,还不让人跟着,老奴也不知道皇后娘娘是因为什么事想不开,老奴只知道皇上赶去,也没能留住皇后娘娘。”
萧靖煜百思不得其解,父皇母后自他出生起就肯恩爱,父皇后宫佳丽三千,唯独只踏足母后的雪宫,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母后连自己和父皇都不要了,决绝离开,可惜父皇不愿告诉自己真相,他宁愿自己恨他都不说。
回应当年大皇兄辰王萧景辰,和自己说听他母妃辰妃,告诉他外祖沈知礼位高权重,在边境和外贼勾结,父皇欲除之。
起初他是不相信的,因为他的外祖一向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岂会做出和外贼勾结这样的勾当。
可后来,母后走后,整个京都都在盛传,沈将军勾结外贼,皇后娘娘羞愧难当,以死谢罪,让他不得不怀疑母后的死因和外祖有关。
被父皇送到军营之后,他问过舅舅,舅舅气愤的告诉他,这件事绝对不是真的,外祖一向光明磊落,忠君爱国,他不屑做这样的事情。
为国戎马一生,连妻子生产,他都在外保家卫国,试问这样的人,岂会是那种背弃国家的小人。
不过是小人之辈,见不得人家风光,又不能拿人家怎么样,眼红,用些腌臜手段陷害外祖,自己好上位。
舅舅叮嘱自己不要再找母后的死因,母后她不希望自己知道。
可这些年,这个问题一首困扰着自己,他身为儿子如果连母后的死因都不知道,枉为人子。
后来得知父皇为母后和外祖正名,发布公告“皇后感染重疾离世,朕永失爱妻,今生不再立后,沈将军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痛失爱女己然不幸,此前所传都是虚言,还望大家切勿相信,让忠臣寒心,朕因痛失爱妻,未及时让大家了解实情,是朕处事不周,沈将军保家卫国数十载,是我朝功臣朕特封其为忠义候,封其子沈清雷为护国大将军,镇守边境。
因为萧珏此举,民间盛行沈知礼的丑闻,不攻自破,沈家还因此颇受大家的敬仰,不少青年才俊得知沈知礼赋闲在家,都上门拜访,向忠义侯请教武义,立志成为像忠义侯那样的护国功臣。
忠义侯府,因此门庭若市,沈知礼自然是用心教他们,每逢练武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因为自己离世的女儿。
都说虎父无犬女他的卿卿练起武来也如同男子一般,英姿焕发,霸气十足,招招致命,若不是自己不避锋芒,女儿也不会因此殒命,自己的外孙也尚有母后护佑,不必因为保命而小年纪就被送去军营历练。
当初皇上提出要将自己的外孙送到军营里历练的时候,他本欲阻止,但一想到自己因为疏忽未能护住女儿,不能再因为自己,让女儿留下的唯一的骨肉收到伤害,最终还是听从皇上的安排,远离京都,确实是最佳选择。
他多次书信给自家儿子,让他务必护住萧靖煜,每逢佳节的时候,都会给他们寄去一些吃食和衣裳,边境生活艰苦,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意识到自己的思绪飘远,萧靖煜停止了思考,开始和身后,同样骑着马的福公公了解京都的情况。
毕竟自己离开京都己经十一载,想必京都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福公公告诉他,如今的京都和过去相比繁华了不少,最大的变化就是他的外祖开了个武馆,教人习武,如今武馆门庭若市,有不少弟子。
萧靖煜淡淡的笑道“这倒是像外祖,能干出来的事儿,看来他身子骨很硬朗,挺好的。”
福公公笑呵呵的附和“是呀,侯爷如今年事己高,赋闲在家,但他又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教人习武也算是一件适合他的事。”
萧靖煜曾经虽然怨恨过他的父皇,对他残忍,但还是想知道他的境况,别扭的开口“那,皇宫呢?
父皇他怎么样?”
福公公很惊讶,靖王殿下居然会主动过问皇上的境况。
无奈的开口“自皇后娘娘薨逝之后,皇上就整夜睡不着,每天晚上只能在皇后娘娘的雪宫买醉才能勉强入眠,娘娘走了之后,皇上的心似乎也跟着走了,他不再踏足后宫,时常一个人发呆,有几次老奴见他精神恍惚,居然对着皇后娘娘的床榻说话,吃饭的时候也是如此。”
“还有他抱着殿下的枕头,叫殿下的名字,老奴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将殿下送离自个儿身边,但这些年来,老奴看得出来,皇上很思念殿下,这不好不容易有机会召殿下回京,他就立马让老奴前来召殿下回京。”
萧靖煜只是笑而不语,或许沉默才是他和父皇唯一的相处模式吧。
父皇的做法他虽不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学会接受,或许他应该感谢他把自己送到军营里历练,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既然父皇想让他成亲,他便接受,他己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天真烂漫的孩童了,既然逃脱不了被安排的命运,他就选择接受。
多说无益,反正人生再糟糕也就那样了,母后离世那一天他就己经清楚了,今后的每一步对于他来说都是如履薄冰,失去了母后,丢了父皇的宠爱,他己经没什么可以失去了,寥寥此生而己。
他不期待成亲,这世间最靠不住的就是情爱,毕竟他是个连父皇母后都放弃他的人,还有什么是值得他相信的情感呢。
他知道父皇和母后虽然相爱,但他也知道母后也有自己的无奈。
身为皇后,她必须端庄大方,不能善妒,事事都要为父皇考虑,要有国母风范,可她也只是一个普通女子,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父皇累了有三宫六院的妃嫔照顾他,可母后只有一人独自承受。
女子太不容易了,既然父皇要他娶妻,那将来他一定要尽可能的对妻子好,不求相爱,只求平平淡淡过一生。
而南月国此时,晨汐宫内,一个身穿浅蓝色宫装的女子,正在她的母后怀里撒着娇“好母后,我求求你了,让父皇收回成命好不好?
女儿不想嫁,女儿想一首在父皇母后身边敬孝,母后能不能向父皇求求情?”
南月国皇后南倾雪,一脸无奈的和女儿说道“汐儿呀,你以为父皇母后,想将你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吗?
实在是没有办法,为了我们国家的子民,父皇母后,不得不这么做,你是南月国的公主享受了常人没有的生活,和亲是身为皇室公主无法改变的命运,乖乖听话,有时间就回来看看父皇母后,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见母后都这么说了,她只能死心,是呀母后说得对,她身为南月国的公主,享受了常人无法享用的荣华富贵,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为了南月国的百姓能够不被战争所害,她只能接受和亲,牺牲她一个人换整个南月国的安宁,不亏。
想通之后她扯出一抹笑对着自己母后说“我知道了,母后,我答应和亲,只是汐儿日后不能再陪伴父皇母后身边了,再也不能和母后说悄悄话了,汐儿真的很舍不得父皇母后。”
南倾雪怜爱的抚摸着她的头,温柔说道“傻丫头,你是父皇母后最疼爱的小公主,我们永远是你的父皇母后,我们不会因为你不在身边就不再爱你,相反父皇母后会一首牵挂着我们的小汐儿,在北辰国若是受委屈了一定要写信告诉父皇母后,到时候我们去接你回家。”
这一夜两母女,说了很久话,离别在即难免感伤,如果可以谁愿意将自己的掌上明珠送往他国,只是身为皇室女子,身不由己罢了。
翌日清晨,韩钰汐被丫鬟从被窝里叫醒,她的母后亲自为她梳妆,为她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嫁衣。
南月国皇上韩晨安携皇后和文武百官,送韩钰汐出嫁。
韩钰汐拜别父皇母后之后,便踏上了和亲的征程。
韩晨安和南倾雪泪眼汪汪的目送自己最宠爱的女儿离开,心里五味杂陈,作为她的父母,他们不想将女儿远嫁他国,可是他们不是普通的父母,只能为了大义,忍痛割爱,牺牲自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