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辰安宁楚楚的现代都市小说《做了多年诗仙,你却说我文武双废?文章精选》,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辰安宁楚楚是军事历史《做了多年诗仙,你却说我文武双废?》中的主要人物,梗概:间的斧子,一家伙劈在了他身旁的那张桌子上,将那一桌的四个客人吓得哇的一声大叫,然后四散奔了开来。“喝你妹的酒!”陆二爷一脚踩在了凳子上,一手握着桌上那斧子的斧柄一手叉在了腰间。他仰头望着李小花,“你这傻大个,懂不懂规矩?”“……你吓着咱小酒馆里的客人了,你还劈坏了小酒馆的桌子,你懂不懂咱小酒馆的规矩?你得赔钱!”陆小天......
《做了多年诗仙,你却说我文武双废?文章精选》精彩片段
刘酌离开了小酒馆,却给李辰安留下了一些他从未曾知晓的消息。
这些消息令他在那亭子中足足思考了小半个时辰。
那些话虽然不多,但信息量却极大,这让他对宁国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了解。
尤其是自己身处的丽镜司。
丽镜司是百年前的商不器商丞相一手成立的。
成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震慑捉拿那些贪官污吏,毕竟那是宁国最为艰苦的年代,朝廷需要官员百姓上下齐心来渡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
当时的商丞相将丽镜司扶持做大,最后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是一把双刃剑。
持剑的人就非常关键。
这人首先不能是皇帝。
因为丽镜司做的事有伤天德,若是皇帝持有,恐伤及国运。
于是他和大德皇帝商议,确定了这丽镜司不能落入任何一个皇子之手,以防他们利用丽镜司的强大力量对帝位传承造成威胁。
之后,丽镜司的掌管者就落在了历代公主的头上。
并且以太子的亲姐妹为首选,其意就是维护皇室正统。
但现在丽镜司因为没有了钱财的支撑已如夕阳,而才建立十余年的鱼龙会却有了如日中天的景象。
比如这广陵城就有鱼龙会的分部。
负责这里的人李辰安并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他叫宋元平,就住在湖畔人家,经营的正是那广陵城最好的青楼——凝香馆!
自己手里有个铜牌密探温小碗,她就是凝香馆的头牌……这人不敢用啊!
怕是个卧底!
而今自己的处境有些不太妙。
刘酌说丽镜司现在的掌舵者是太子殿下的妹妹四公主宁楚楚,但鱼龙会的掌舵人却是姬丞相。
姬丞相的女儿又是当今皇上宠幸的姬贵妃,姬贵妃的儿子就是二皇子……
这二皇子已经露出了意图入主东宫的獠牙!
按照刘酌的分析,其实鱼龙会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丽镜司。如果鱼龙会将丽镜司打压下去甚至消灭掉,太子殿下手里就少了一个强大的援助。
此消彼长,二皇子就多了一个强大的助力。
接下来便是二皇子向太子殿下亮剑的时候,那么鱼龙会想来也会对丽镜司举起屠刀。
穷困潦倒的丽镜司怕是打不过财大气粗的鱼龙会。
这特么的!
四九年入了国军啊!
李辰安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俊俏公公的模样,心里又骂了一句:太监,果然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不过现在幸运的是还没有外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包括刘酌也包括那个鱼龙会的舵主宋元平。
这身份得藏好了,万万不能将那银牌给掏出来炫耀。
希望他们永远不知道。
自己的计划不变,也没法去变,先就这样子吧,只是往后出门,得将李小花那大块头带上。
万一有人出卖了自己迎来了鱼龙会的追杀,至少他能多挡两刀。
正在一旁举着石墩子的李小花忽然打了一个寒颤,他抬头望了望天,透过浓密的榕树叶子,天空一片湛蓝。
发生了什么事?
……
又见夕阳,黄昏昏黄。
小酒馆这时候的生意最好,除了李辰安,所有人都在忙着。
李辰安依旧在后面的小院子里,他在琢磨着是不是该给李小花那厮打造一把大刀。
就在这时候,铺子里忽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他侧耳听去,顿时皱起了眉头。
“你问小爷我是谁?斧头帮陆二爷的大名你居然不知道?”
这特么怎么又冒出来一个斧头帮?
他走了出去,站在了后门处,便看见足足六个穿着短卦腰间别着一把破斧头的十七八岁的少年。
李小花这时候站在这群人的面前,他憨憨的摇了摇头,“真不知道……你们是来喝酒的?二百文钱一两,柜台处交钱……”
“砰!”
那个自称陆二爷的少年抽出了腰间的斧子,一家伙劈在了他身旁的那张桌子上,将那一桌的四个客人吓得哇的一声大叫,然后四散奔了开来。
“喝你妹的酒!”
陆二爷一脚踩在了凳子上,一手握着桌上那斧子的斧柄一手叉在了腰间。
他仰头望着李小花,“你这傻大个,懂不懂规矩?”
“……你吓着咱小酒馆里的客人了,你还劈坏了小酒馆的桌子,你懂不懂咱小酒馆的规矩?你得赔钱!”
陆小天乐了。
他恶狠狠的将头凑到了李小花的面前,发现自己的身高有些不够,于是他干脆站在了那张凳子上,举起了一只手:“我赔你大爷!”
他一巴掌呼了过去,却被李小花一把给抓住。
李小花生气了。
少爷叫他看场子,却没料到今儿个居然有人来惹事!
瞧这几个家伙将那些客人给吓得,若是不给这些人一点颜色瞧瞧,往后哪里还有客人敢来?
这才吃上了几天的肉啊!
这不长眼的居然想断了小爷的肉!
他想起了少爷的威风,那现在当然不能弱了少爷的名头!
于是,他伸出了另一只手,一家伙将那姓陆的少年的脖子给卡住,陆小天顿时觉得脖子一紧,接着他的双脚就离开了那张凳子。
他被李小花一只手给举了起来!
他很想惊呼,却发现嗓子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想要将劈在那张桌子上的斧头给拔出来给这大块头一斧子,结果那一下用力太猛,根本就拔不出来。
他带来的那几个喽啰就惊呆了。
要知道这斧头帮在三花巷子这一带可是出了名的狠!
三花巷子和二井沟巷子十字相交,只不过三花巷子多为商旅,油水远比这二井沟巷子丰富,所以斧头帮并没有正眼瞧过这地方。
但这些日子却听说二井沟巷子里有一家小酒馆生意爆火,于是他们的帮主陈春就给了陆小天这么个任务。
本来也就是吓唬一下这小酒馆的掌柜,往后嘛可以喝点酒也可以收点保护费,却没料向来勇猛的陆二爷这一次踢在了铁板上。
他们都摸出了斧头,然而李小花却就这样举着陆小天向他们一步步走来。
他们能怎么办呢?
当然只能后退。
他们退出了小酒馆的那扇大门,退到了街道中央。
李辰安跟了出去,却不料有一个惊呼声突然传来:
“救命……救命!”
一个穿着一身雪白长裙的女子飞一般的跑来。
她的身后是举着明亮大刀的足足五个蒙面刺客!
那一夜,一首震惊整个宁国甚至整个世界的诗诞生了。
那一夜,花满庭刘酌以及苏沐心大醉。
李辰安还是没醉。
次日一早,他依旧早起,依旧晨跑,依旧在烟雨亭外锻炼。
画屏湖的早晨还是那么美丽,只是往日里喜欢歇息在那颗柳树上的翠雀不知道去了哪里,这码头处的那艘画舫也不见了。
李辰安在日上两竿的时候回了家。
花满庭在日上三竿的时候才醒来。
洗漱了一番之后他来到了醉心亭。
刘酌已经坐在了此间,正煮着一壶茶。
“老师请!”
“嗯。”
花满庭坐了下来,刘酌斟了两杯茶恭敬的递了一杯过去,低声说道:“昨日听了老师的那番话,弟子心里有些疑问,还请老师解惑。”
花满庭接过茶盏,却问了一句:“昨夜初时你大抵是看不上李辰安那小子的,他后面作的那首《将进酒》,你觉得如何?”
“不瞒老师,李辰安这个名字在广陵城并不是太好听……弟子初时确实不太、不太理解老师的这番良苦用心。”
“那首诗极好,诗词由心生,那小子果真是个豪迈之人,他蛰伏十余年也说明了他意志之坚定,若是有朝一日有了机会,或可一飞冲天。”
“只是……弟子依旧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藏拙十余年,昨夜里思来想去,莫非是李家在玉京城那两房在太子和二皇子之争中所站位置不对?”
“他怕因此受到了牵连,故而将自己扮成了傻子的模样?”
“这……姑且不论他有没有那样的远见卓识,而今太子和二皇子之间最终结果如何无人敢下定论,他此举说不通,他的父亲李文翰也没那预测的本事。”
花满庭呷了一口茶摆了摆手,“他的那般变化为师也想不通,但这并不重要。至于李家另外两房站队和他这些年的隐忍……你这是想得有些多了。”
他放下了茶盏,看着刘酌,“你或许以为是为师想要你照拂他一二,当然为师也有此意,但为师更深的意思是……若是有那么一天出现了不太好的情况,他或许能够照拂你一二!”
刘酌大惊,心想他一介平民,如果京都真涨了水,真要淹了这广陵州,他如何能够帮得了我?
他凭什么帮得了我?
对于刘酌的惊讶花满庭并不奇怪,甚至也没有去解释。
他望了望湛蓝的天空,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为师这些年在文学上的研究少了很多,倒不是精力不济,而是……门生故旧太多,以至于将精力都花在了人情往来之上,却忘记了昔日初衷,活得也就没有以往那般纯粹。”
“这些日子觉得有些累,却不知道这累从何来,直到前日在画屏湖的烟雨亭里听到了他作的那首《青杏儿》。”
“这小老弟给为师敲了一记警钟啊,也让为师明白了一个道理。”
“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为师落了俗套,选了春秋……庙堂之上的斗争日益复杂,为师所选,不知对错,但为师选了就已经错了!”
刘酌愕然的看了看花满庭,心里咯噔一下。
“这就像在烟雨亭观画屏湖,站在亭里,画屏湖的所有美景都能尽收眼底,对画屏湖的春了然于胸。可若是身在湖中……所见不过是面前丈余的水,却不知春夏秋冬。”
“为师之错就在于身处湖中。”
“你,也在湖中。”
“但京都有一个人却在岸上。”
“何人?”
“定国候钟离破!”
刘酌张了张嘴,“不是听闻定国候站在太子殿下的身后么?这一次漠北之败,太子要帅军亲征,听说定国候要将他那支战无不胜的神武军交给太子殿下……”
花满庭微微一笑又摆了摆手,“定国候确实要将神武军交给太子殿下,但为的是国,而不是站队!”
“……那,就算是要求人相救也应该是求定国候,以老师与定国候之间的交情,学生应该随老师去京都拜访一下定国候是不是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样就着了相,定国候那老狐狸可不一定会见你。再说,他的妻子樊桃花才是钟离府最厉害的人物。”
“樊桃花最疼爱的是她的孙女钟离若水。”
“而至少从目前来看,钟离若水对李辰安有了极大的兴趣。”
刘酌又吃了一惊,他这才明白老师此举的深意。
朝中党争因为皇上的健康问题变得日益严峻,虽然还未曾到图穷匕见的时候,但暗潮的涌动已越来越激烈。
太子殿下乃是皇后所出,但皇后娘娘却在诞下四公主宁楚楚四个月的时候因病去世。
如果皇后娘娘依旧在,那太子东宫之位定然稳如泰山。
可皇后娘娘不在了。
虽然皇上并没有再册封皇后,但而今后宫地位最为尊崇者却落在了姬贵妃的头上。
二皇子便是姬贵妃的儿子。
宁国当今丞相姬泰便是姬贵妃的父亲。
按照宁国礼制,太子殿下当然才是正统。
但,谁都想当皇帝,那位置却只能坐下一个人,老师花满庭作为礼制的代表人物,他当然站在了太子殿下的这一边。
那么作为花满庭座下的弟子,自然也就成了太子一系的人。
原本老师坚信在皇上百年之后太子必然登基为帝,但现在看来情况似乎不太妙。
钟离府在宁国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主要是掌管着半数的兵权,那么钟离府的态度对新帝的影响自然极大。
钟离府没有选择站位,它便成了宁国的一个超然存在。
难怪钟离若水在广陵城举行以文招婿,就连京都齐家的人也来了。
只是李辰安这小子走了大运道,落在了钟离若水的眼里。
老师这是让自己未雨绸缪。
若某一天京都变了天,或许自己能够通过李辰安的关系寻求钟离府的庇佑。
刘酌起身,躬身一礼:“学生多谢老师提点!”
“也不用太过刻意,毕竟京中胜负尚不可知,毕竟皇上身子骨还算硬朗。”
“当然,李辰安最终能不能成为钟离府的姑爷也不可知,但为师以为就冲着他的学识与旷世豁达的心态,也是值得交往的。”
“学生知道了。”
“我再过几日返京,他的这些诗词当在京都宣扬出去。”
“你小师弟苏沐心,为师准备让他去李辰安的身边,多学学人情世故的道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