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全本小说阅读

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全本小说阅读

骑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是作者“骑驴”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李萍李惠军,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手里拿着十块钱,能让杨秀兰高兴半天,如今,一千块钱在眼前,杨秀兰感受到的不是高兴,而是惊吓。“老大,你没做犯法的事情吧?”李惠军等父母震惊完了,才开始解释钱的来路。杨秀兰不干了,“李茂前怎么能这么干?都是亲戚,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怎么能从老大手里抽钱呢?我找他去。”李茂山毕竟是去过县城的人,已经显得波澜不惊。......

主角:李萍李惠军   更新:2024-06-04 17: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萍李惠军的现代都市小说《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全本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是作者“骑驴”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李萍李惠军,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手里拿着十块钱,能让杨秀兰高兴半天,如今,一千块钱在眼前,杨秀兰感受到的不是高兴,而是惊吓。“老大,你没做犯法的事情吧?”李惠军等父母震惊完了,才开始解释钱的来路。杨秀兰不干了,“李茂前怎么能这么干?都是亲戚,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怎么能从老大手里抽钱呢?我找他去。”李茂山毕竟是去过县城的人,已经显得波澜不惊。......

《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李惠军一行人回到枯河村的时候,发现短短一个月时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家户户门前摊开一堆鱼,有大有小,散发着熏人的腥味。

但李惠军闻在鼻子里,感觉格外好闻。这是自己起家的资本,可不敢小看。

李茂前笑着说道:“以前,夏天咱都不大去打鱼,打上来,县里供销社也收购不了多少,又没法保鲜,只能晒鱼干,如今,惠军给咱全村找了一条好财路。”

自打开始收购小咸鱼,谁家没有拿到几块钱的卖鱼钱?

以前,县里的供销社只要大咸鱼,不过四毛钱一斤,可大鱼不好打,小鱼一网下去,至少十来斤,家家户户赚钱赚到手软。

别小看几块钱的额外收入,对一穷二白的农村人来说,足够全家吃几顿红烧肉。

“大爷,你可千万不要说是我自己收购哈,只说是县里的供销社要的。”

每次都是李惠军亲自带车过来,要是李茂前还看不穿李惠军的把戏,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李茂前:“我知道轻重,放心。”

李茂前也不敢断了这个营生,李茂前无师自通的从咸鱼里抽成,一斤五厘钱,这一个月,起码收购了上万斤,至少赚了五十块钱,和县城里的工人差不多。

李惠军回到家,自己家里也是一堆咸鱼,二弟和两个妹妹都在帮忙。

“娘,俺爹呢?”

杨秀兰头都没抬,“打鱼去了。”

造孽啊,李惠军感觉头都大了,自己变相的压榨了亲生父母的劳动果实。

直到天快黑了,李茂山才回到家,两大桶小杂鱼,被倒在地上。

李惠峰和两个妹妹立刻拿起刀开始去内脏。

去了内脏,抹上盐,腌制半天后,再放在架子上晾干。

李茂山累的不想站起来,“今天收成不好,打鱼的人太多了,只能打到这些。”

杨秀兰给李茂山端了一杯水,笑着说,“晒干了,起码有二十斤,将近两块钱呢。”

一说到有两块钱的收入,李茂山的脸上立刻露出笑脸。

一天两块钱,都快赶上县里的工人了。

李惠军决定不能藏着掖着了,继续藏着掖着,父母还是如此劳累,得不偿失。

李惠军掏出十块钱,递给李慧峰,“去镇上买十斤肉,一瓶酒,剩下的,你们喜欢吃什么就买点什么。”

李慧峰从来没拿过十块钱的巨款,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惠军。

李红也跑过来看。

“快去,今天吃红烧肉,要是让娘看到,肯定要没收了哈,你们三个都去,想吃啥买啥,一分钱不准剩下。”

李慧峰看了看老娘那个方向,扭头就跑。俩妹妹迈着小脚丫子跟在后头。

李惠军回自己屋子里,拿了一千块钱出来。

“爹,娘,你们进来一下,我有事和你们说。”

李茂山拖着疲惫的身躯,进了屋子,李惠军把堂屋的门关好。

“爹,娘,有件事我要和你们说。”

李父李母感觉李惠军不正常。

“这次高考,我对了一下答案,感觉考的非常好,一个大学是跑不掉的,甚至,燕京的大学都有可能。”

李惠军决定先给父母吃颗定心丸,否则,后面要是知道他不学习,做小买卖,李父李母能活劈了他。

李父一阵惊喜:“老大,真的?”

“嗯,考完后,我就对了答案,应该没问题。还有一个事情。”

李惠军说完,从包里拿出一叠钱。

厚厚的一摞十块钱,至少上千块。

李茂山突然站起来:“老大,你干啥了?这么多钱?”

杨秀兰看到一摞钱,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

手里拿着十块钱,能让杨秀兰高兴半天,如今,一千块钱在眼前,杨秀兰感受到的不是高兴,而是惊吓。

“老大,你没做犯法的事情吧?”

李惠军等父母震惊完了,才开始解释钱的来路。

杨秀兰不干了,“李茂前怎么能这么干?都是亲戚,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怎么能从老大手里抽钱呢?我找他去。”

李茂山毕竟是去过县城的人,已经显得波澜不惊。

“彪老娘们,坐下,一惊一乍的,听老大说。”

“娘,如果没有村支书的参与,介绍信我都开不出来,这钱,该着支书赚,别心疼,他赚了五十,你儿子赚了一千块呢。”

杨秀兰转过弯来了,你支书再能耐,还不如俺家老大赚的零头多。

如果李惠军说他已经赚了六千多,估计杨秀兰能晕过去。

万元户,还是稀缺物种,只能在广播匣子里听过,还没见过活着的万元户呢。

“如今,泉城的销路已经饱和,这几天,我想去京城、郑府这些地方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销路。”

“老大,你可从来没出过远门,能不能行。”

“放心吧,娘,反正都是坐火车,没问题。等我填完了志愿,我就去京城。”

李惠军为父母编制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确实考的不错,有重生金手指在,考不好才是怪事,只是高考的答案,至少要三天后才会到学校,他根本就没对答案。

李茂山看着院子里忙活的三个孩子,突然觉得不是那么高兴了,辛辛苦苦一个月,还不如李惠军一天赚的多。

杨秀兰喜笑颜开的把钱收了起来,“等将来给你娶媳妇用。”

“千万不要存钱,咱家的房子太旧,等我上大学了,你们用这钱把房子整修一下,万一我从大学给您领个媳妇回来,人家看见咱破破烂烂的家,还不扭头就走啊。”

杨秀兰思考了片刻,觉得老大说的有道理,钱和媳妇,还是媳妇重要。

等杨秀兰出门,李茂山才问道:“你拉上你茂前大爷,是不是想让他替你扛事情?”

李惠军给老爹竖了个大拇指,老爹眼光精准。

如今,虽然已经开放,但是各地执行的力度不一样,尤其是鲁东省这样的地方,开放的并不彻底。

甚至到了九一年,傻子瓜子的老板都能被判刑,何况现在。

但是,打着集体经济的旗号,完全没有问题。

虽然中间漏洞很多,例如政府只要对一下供销社和村里的账目就会发现,村里只出了介绍信,但村里一分钱收入也没有。

但这次,李惠军准备把泉城的供销社交给村里经营,反正每月一两千块钱的收入,李惠军看不上。

李惠军的眼睛,盯在京城这样的内陆大城市。


东普市寒利县羊里镇枯河村,是北方的一个小渔村,坐落在渤海湾的怀抱里,七月的天气,潮湿又闷热,偶尔吹过带着腥味的海风,给人片刻的凉爽。

家家户户门口的渔网,有白色的,有绿色的,被微风轻轻一吹,跳着欢快的舞蹈。

李惠军家,一个破旧的茅草屋,用石头垒成的墙,用海草制成的屋顶,冬暖夏凉。

外墙上依然留存着几年前的印记,红色的大字显得斑驳。

任何字迹,也经受不住时间的折磨,慢慢淡化在白色的墙上。

李惠军躺在床上,听着广播匣子里,广播员充满激情的播音。

“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1983年的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这是中央伟大的创举,自今年起,高考时间调整为7月15日到17日,请广大考生做好准备,积极应考,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高三学生李惠军躺在床上,无动于衷。

在乡镇教了半辈子书的李惠军,在老同学马芸的帮助下,终于调到了县城中学任教。

第一天报到,校长为李惠军接风,多喝了几杯,醒来时,已经是1983年6月。

他后悔,他激动,他迷茫,他甚至痛恨自己喝那么多酒干什么。

听着播音员抑扬顿挫,充满时代感的声音,李惠军回忆起他的前世。

李惠军从1983年16岁时,即开始参加高考,一直到19岁,才考上了浙州师范大学专科。

毕业后,因为得罪人,被分配到老家羊里镇小学教书,一直到2018年,才调回县城,好日子还没尝到,李惠军挂了。

儿子李岩兵怎么办?亲家要的彩礼,媳妇能不能凑齐?

日了狗了,一个小人物,为什么会重生呢?难道让自己回来继续教书?

教了一辈子书,早就教的够够的!

“老大,赶紧起来,从中午睡到五点,起来出去走走,别闷在家里。”,李惠军老娘杨秀兰在门外喊着。

听到老娘的声音,前世的种种涌上心头,李惠军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多少年没听到过母亲的声音了!

重生之前,老娘已经瘫痪在床,得了老年痴呆,俺竟然能再听到老娘的声音,这是多大的福分!

李惠军的房门突然被推开,一个三岁的女娃娃爬上李惠军的床。

“大哥,你怎么哭了?”

这是李惠军最小的妹妹李萍,父亲李茂山一共生了二男二女,李惠军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李惠军一把抱住李萍,把李萍拉进了被窝,打闹起来,屋里传来李萍咯咯的笑声。

前世,这个最小的妹妹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去县城打工,找了个同是打工的丈夫,后来夫妻两个做起了钢材生意,生活还算不错。

“哥哥没哭,哥哥是没睡醒,还犯困呢。”

骗小孩子是犯法的。

“娘让你出去走走。”

李萍说完,爬起来,站在床上拉李惠军起身。

李惠军宠溺的喊着:“慢点慢点,哥哥起来。”

自家大门前的大槐树下,一堆村民正在享受着大槐树带来的阴凉。

李茂山看到李惠军终于起床,心底松了一口气。

今天中午,李惠军一回到家,就钻进房间没出来,李茂山以为李惠军考试不理想,心里不痛快。

“真怕老大读书读傻了。”

大槐树下的人,都是同村本族人。

“爹,我带妹妹出去走走。”

李茂山把眼袋锅子放到树上磕了磕,点了点头,没说话。

前世,李惠军上大学后,李家穷的实在没办法,李茂山在村里的支持下,养起了鸡,每天和小鸡住在一起,生怕小鸡被老鼠或黄鼠狼调走一只两只。

到1998年时,因肺癌去世。

“二叔,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李惠军的二叔,李茂儒,在镇上的粮所工作,李茂儒接的是父亲李海珍的班。

李父兄弟两个,还有一个妹妹,嫁到了镇上。

自古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李父到年龄退休后,让老二李茂儒接了班。

因为这个,李母杨秀兰一直念念不忘,觉得李海珍偏心偏到姥姥家了。

“今天事少,早回来会,老大,多出去走走,别总闷在家里,高考还有一个月呢,别憋坏了。”

“哎,二叔,你们聊着。”

李惠军又和其他人打了个招呼,牵着李萍向海边走去。

路上,碰到了李惠军的二弟李惠峰,拿着水桶走过来。

“大哥,看,我们捉到了什么?”

李惠军和李萍伸进水桶一看,好家伙,好几条小鱼,还有一些花蛤海蛏子什么的。

李惠军笑了笑:“你拿回去,娘也不会给你做,太费油。”

海边,这样的小杂鱼很多,但小鱼炖着不好吃,只有用油,慢慢的煎的酥酥的才香。

“嘿嘿,这次咱们不煎,咱烤着吃,你们赶紧回来哈,一会就烤好,别说我不给你们留。”

李惠峰说完,喜滋滋的提着水桶回家了。

咱们中国人历来有一句话,“老大憨,老二奸”,真是总结的非常到位。

前世,杨秀兰卧床不起后,李惠峰一年能到李惠军家看一次老娘,就算他是大孝子。

杨秀兰住院的钱,都是他们三个平摊,李惠峰从来没说过要出一分钱。

李惠峰比李惠军小两岁,是李家第二个大专生,学的是畜牧兽医,毕业后仅一年,就当上了乡镇的畜牧所所长。

因为岳父打着李慧峰的名义招摇撞骗,被人揭发,在县城的畜牧兽医局当了个大头兵。

李惠军兄妹俩沿着海岸走了一圈,东普市寒利县的海岸线,没有细细的沙滩,没有比基尼美女,只有光怪陆离的礁石,没什么好看的。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

老三李红八岁,正在上小学,后世外出打工,好巧不巧的被招工,成了城里人,只是后来两口子都下岗,做起了海鲜生意,生活的还算不错。

李惠军看着饭桌上的饭,玉米粥,窝窝头,配着咸菜疙瘩,还有老二抓的小鱼。老二的小鱼,还是没烤成,被杨秀兰用清水炖了,端上了桌。

要想改变李家人的生活,任重道远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