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宴周赵玉珠的现代都市小说《精修版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由网络作家“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是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谢宴周赵玉珠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憋屈的。可她憋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就算她表现出不喜或者不满,也无法改变什么。男子纳妾并不是过错,对于很多人家来说,男子纳妾反倒是能显示家财颇多。自己没记错的话,大表哥谢宴周并没有什么龙阳之癖,而且上一世他三十都未成婚。也有人问过他,为何不成婚,他只说无意。而且大表哥也没有通房妾室之类的。玉珠想着......
《精修版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精彩片段
至此,国公府由昌盛走向衰败,即使官家扶持,却抵不住国公府无人在朝堂的尴尬局面。
过了十多年,大表哥二表哥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国公府才又出现在世人眼中。
大表哥谢宴周年纪轻轻便位极人臣,长相更是相貌堂堂。众人都说他博学多才,儒雅知礼。
但和他仅有的几次碰面,玉珠却觉着。他实则倨傲冷冽,如松柏独立世间,坚韧不屈。
不然也不能在国公府没落之际,仅凭他一人便扛起国公府的荣耀,令国公府恢复往昔的繁盛。
而二表哥谢琰,从小被放逐在偏院,只给了一个年岁相当的书童任其自生自灭。虽给了份例,但这国公府的人,哪一个不是八百个心眼子,份例里面好的东西也能名正言顺的换成差的。
这位表哥当时住的院子就在她附近,所以她也略知一二,身为国公府二公子,所住的院落里面的布置便是比她一个打秋风的亲戚还破落些。
府中的人难道看不到吗?大伙儿都门清,只是府中没人为他出头,所以也没人理会这些。
本以为这人在这种条件下,最后也会庸庸碌碌过完此生。
玉珠前世与他见过的次数有很多,毕竟院子离得近,平日她出门给姨母请安,便会碰到他去学堂上课。
谢琰总是穿着一身鸦青色圆领长袍,看着身姿英挺,却总是抿着唇且孤僻不善言辞,有种生人勿近的气场。所以侯府的人即使看不惯他也不敢当面对他说什么。
玉珠当时却觉着这人极为危险,实在是年纪轻轻便让她害怕,威压甚重。
最后她也经常听姨母提起他,考取功名后便脱离国公府,原以为只会一辈子止步于七品。却没想到他默不作声一步步往上爬,最终位极人臣。
成为官家手中一把最锋利的刀,指哪打哪。在险诡的权利风云中,他如鱼得水却也举步维艰。
只是听说他有龙阳之癖,不喜欢女子,所以也一直没成婚。
听着还行,这方面玉珠也不在乎。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嫁给他的话,着实不安全啊!自古以来,官家手中的刀最后也会变成一把顶罪的刀。
所以大表哥谢宴周反倒是第一人选。
想到这里,玉珠精神一振,突然就想好了这一世想活成什么模样。
上辈子她是怯弱的,因为她的怯弱,导致她那一世,心中总是憋屈的。
可她憋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就算她表现出不喜或者不满,也无法改变什么。
男子纳妾并不是过错,对于很多人家来说,男子纳妾反倒是能显示家财颇多。
自己没记错的话,大表哥谢宴周并没有什么龙阳之癖,而且上一世他三十都未成婚。也有人问过他,为何不成婚,他只说无意。
而且大表哥也没有通房妾室之类的。
玉珠想着,二表哥龙阳之癖,大表哥估计是某方面不行。
但她上辈子也是守活寡,这个她真的不介意,又能和姨母在一个宅院,又没有莺莺燕燕,而且大表哥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肯定也会安抚她。
有钱有势无烦恼,这简直是天大的幸事。老天爷,你终于肯对我好了。
翌日醒来,王嬷嬷过来照顾玉珠穿衣,只觉得自己女娘比前面那些时日,看着精神气都不一样。
她只以为玉珠是见了亲人心里有了依靠,心里安定了下来,所以跟着精神气也足了。
王嬷嬷笑眯眯的,她这十年都和玉珠在一起,玉珠心里头开心她也开心。
穿好衣裳,玉珠便跟着徐氏派来传话的周嬷嬷一同去了主院。
谢六爷和徐氏所在的院子是在这国公府西边一角。说是一角,其实占地面积还挺大的,谢六爷和徐氏居其中最大的院子梧桐院,表哥表姐的院子都在主院后面。
自己的院子则在一侧,都离的不远。
走了小半刻钟,便到了姨母的院子。
今日姨父也在,玉珠想着,应当是姨母发了话,不然这个时辰,姨父应当去当值了。
徐氏笑盈盈的起身牵起玉珠,玉珠看着眼前的姨父,长相确实不错,虽年逾四十,但是肤色白皙,还未蓄须,看着便年轻许多。
估摸着吃了朝食就要去当值,身上还穿着六品绿色官服,更显得人清隽又带着成熟。
谢六爷见进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女童,肤色莹白带粉,姿颜姝丽,虽然年岁还小,但却容颜不俗,像极了将绽放的红山茶。
知晓这就是自家夫人的外甥女,难怪这模样与自己夫人有几分相似,
玉珠行了个万福礼,脆生生的道。“姨父好。”
见她落落大方,谢六爷心中也高兴了几分,开口道。
“你便是玉珠吧!这一路走来辛苦了,在国公府就当自家一般,平日刚好也可以多陪陪你姨母,她也正想你。”
说完便准备先行离开,今日自己夫人让他过来,已经耽误了上值时间,又招呼徐氏好生款待,便快步离去。
屋里的众人见六爷离开,眼见着气氛便放松了许多,徐氏连忙招呼玉珠和楚玉去饭厅吃饭。
就这样,玉珠在国公府的日子便安稳下来。
很快便到了前世老夫人召见她的日子,原本玉珠期待着老夫人会召见她,她也能见到李珣。
可是这一世的老夫人,并没有召见她。
徐氏是庶子媳妇,本来跟老夫人就不亲近。平日老夫人更是免了徐氏的请安。等自己独子国公爷救驾去世后,老夫人更是基本闭门不见。
当晚玉珠想了想,老夫人出身将门,估摸着上辈子见她也是因为听说她和嬷嬷两人靠着两条腿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逃难上千里,所以见见她。
这一次没见到李珣,她心中失落却也没有办法。
自家表哥还有大表哥谢宴周和二表哥谢琰现在都在松山书院读书,三个月才回来一次。
上次自己来京时,表哥刚去松山书院没几天。
玉珠算着时间,这次应该是表哥们从松山书院回来,便跟着李家去了西北。
玉珠低头小口小口的喝着汤,她不爱喝肉汤,也不爱喝那些滋补的汤药,偏爱喝鱼汤,徐氏知晓后便让厨房每日变着法子给她做一些鱼汤补补。
实在是当时昌州大灾怕她受了寒,伤了底子,而且女子本就要多补一补。
奶白色的鱼汤被处理得一点都不腥,只带着鱼肉特有的鲜香。等玉珠喝了一小碗,额角也冒出细密的汗珠,颇有些满足的叹了口气,才开始动筷吃饭。
朝食便是小馄炖,每个小小却又胖呼呼的,在绿瓷碗中尤为让人欢喜。另外还有玉珠平日爱吃的乳糕,徐氏喜欢的豆儿糕。
玉珠在吃食上虽有些可以节制,但还是免不了有些贪嘴,吃了一碗馄饨,又去拿乳糕,最后还喝了一些羊奶。
徐氏笑意盈盈的跟在一旁吃,只觉着跟玉珠一块儿吃饭,自己胃口都好了些。
现在京中时兴瘦美人,有道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京中也差不多,时兴什么,贵女便也只能跟着。
像玉珠这样能畅意吃喝的不多了,不过她想着玉珠也不会嫁高门大户,也就随她心意。
女子在世,还是要开心畅快一些才好。不然一世被困在后院,还要限制吃喝,岂不是仅有的乐趣都少了大半。
到了晚间,谢琛来到徐氏主屋与徐氏一块共进晚餐,原以为还会见到自家表妹,却听到母亲说玉珠身子有些不舒坦,便不过来了。
他有些惊讶,今早看着表妹还好好的,只得担忧的连声询问徐氏。“母亲,妹妹可是哪里不舒坦,要不要请大夫来瞧一瞧。”
徐氏略带责怪的眼神看了自家儿子一眼,明明身量比谢六爷还高一些,肩宽背阔,已经肖似大人模样。却依旧古板,还什么都不懂。
“你妹妹没事,不用担心。”
“母亲,是否请大夫来会好些。”谢琛脸上带着不认可,他担心母亲和表妹是讳疾忌医。
“都说了不用你担心,你表妹只是因为女儿家的事,快些吃饭。”说着徐氏用公筷为他夹了菜放在他碗中。
谢琛听后,还是那派端方古板的模样,耳垂却悄悄红了。
他自然也听懂了母亲的意思,读了十几年圣贤书,男女阴阳他还是懂的。却不知能说什么,只得埋头吃饭。
另一边,玉珠正窝在自己院中,今日午后突然来了月事,不过算着日子,倒也差不多。
她每次这个时候便不想动,下午沐浴过后,便整个人有些懒洋洋的侧躺在榻子上。
王嬷嬷和丫鬟春儿在一旁坐着,就着烛光给她绣起了里衣。两人断断续续的闲聊,女儿家之间凑在一起,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一会儿说现在京中时兴的衣料,一会儿说哪个院的某位嬷嬷添了孙,今日还在各院派发红鸡蛋,看来着实是高兴,竟然这样大手笔。
没一会儿,便有丫鬟掀起帘子进来,手中还提着食盒,正是王嬷嬷找小厨房做的补汤。
看着瓷白的碗中盛满了褐色的汤水,玉珠眼神哀怨地看着王嬷嬷,却也不得不喝,好在汤水甜滋滋的也不算难喝,只是也不算好喝。
喝完又被王嬷嬷勒令赶紧休息,王嬷嬷朴素的认为女子来了月事要早些休息,身子千万不能累着冻着。
女子一生本就艰辛,养在闺阁的女娘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是身子娇弱。以后成婚光是十月怀胎,就需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能量,更别提还要操心家中琐碎和教养孩子。
王嬷嬷心疼玉珠,只盼着她身体养好些,以后这关过得轻松些。
玉珠却还不想睡觉,她想听嬷嬷还有春儿说这些趣事,又不敢说什么,怕王嬷嬷对她絮絮叨叨说上一大堆。
嬷嬷健硕有力,又爱板着脸,看着不好招惹,话却特别多。
她只得微微嘟嘴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在自家嬷嬷面前多了几分孩子气。
王嬷嬷知道她的性子,也不搭理,只转头吩咐春儿将碗碟拿下去,径直过去为她铺好床,就站在床边等着熄蜡烛了。
她朝着玉珠招手,似哄孩子一般说道。
“娇娇快来,早些休息好将养气血。”
不情不愿的躺在床上,王嬷嬷为她掖好被角,随即吹灭蜡烛便走出了门。
玉珠看着头顶的层层叠叠的帐幔,窗外透入皎白的月光散落在帐内,月色照在她的脸上,暗夜中她的肌肤越发莹白。
因着今日睡得早,玉珠翻来覆去的有些睡不着,她细数这这几年回到国公府后的时光,总的来说,对自己的表现她还是很满意的。
上天给她这样可以重来的机会,她也想过得更好一些。但是她也害怕别人发现她的异常,或者有更厉害的人也和她有一样的际遇,到时反倒招惹是非。
所以她总是小心些,不敢透露任何东西,也不敢表现出异常。
随即又想到自己这一世改变了前世逃难的经历。
这一世没有在逃难中受冻,又提前半个月来了国公府。可能是因着这个原因,这一世的月事也来的早了些,自去岁刚过十三岁生辰便来了。
来了月事后,胸前也跟着鼓了起来,胸前瞅着竟是比前世更鼓一些。
上一世每次来月事,她都疼得脸色发白又腰间发冷,大夏天的盖着被子还瑟瑟发抖,后面调养了一段时间,却还是疼。
这一世却没有任何感觉,每次都轻松度过,只是人惫懒了些。
如果这一世身体没有受凉,那应该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想到孩童白胖的模样,她又觉得有些欢喜。
她自认为自己可以当好一个娘亲,她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同样的,她也会为自己孩子找一个负责任的爹爹。
想着想着,睡意便开始涌来,临睡前玉珠迷迷糊糊的想着,虽然现在没什么进展。但重来一世她至少让自己和王嬷嬷有了健壮的身体,也不枉此行。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他没有搭理,随即便低头继续练字。
玉珠看着他,还是如前世记忆中的—样,为人冰冰冷冷的。心中这样想着,腿却迈不开动作,她其实也害怕,不知道如何开口。
想到这里,玉珠深深叹了口气,这国公府的哪个人都牵扯太多,谢琰确实是她能找到最佳作弊人选,但同样的谢琰也是有风险。
上—世玉珠只和谢琰有过—次交集,虽然她们的院子就挨着,但两人平日从未说过话。
那是在—次婚后不久,她不小心撞见了国公夫人贺氏侄女贺青姝和谢琰在—起。
她当时正是在夫家受了委屈,又无法和徐氏说,心里憋闷极了,便只身—人在府中逛了逛。
不过她也不敢去远的地方,怕冲撞了谁,只是在她院子周围不远处。
正是夏末,午后的风有了几分凉意,走着走着,心情都跟着畅快不少。玉珠见池塘边假山—侧的花开得极好,便走了过去。
正在这时,她听到有人过来的声音,本来只以为是恰巧路过的仆妇,所以也没动,继续欣赏的眼前开得极好的各色月季。
“谢琰,你为何不应姑姑的要求?”女子声音急切,带着—丝难以抑制的委屈,甚至隐隐有了哭腔。
“我无意成婚。”
玉珠—听就惊呆了,这府中年轻女子还能有谁,就只有国公夫人的侄女。而且听姨母说起过,国公夫人贺氏有意将她指给自己儿子,就等着谢宴周考中。
今日来国公府姨母还疑惑的和她说起,“眼看着谢宴周已经中了进士,就等着朝廷给个什么差事,怎么那婚事还没有—点风声。”
结果这,自己是听到了什么?
玉珠更加不敢动了,只得静静待在那里,等着他们走。
国公府的这些人,哪—个都不是她玉珠可以得罪的,谁来了后台都比她大些。
接着女声又起。“谢琰,你如实告知我,你是不是有喜欢的女子,因为心悦她人,所以不愿与我成婚。”
听到这里,玉珠八卦的竖起来耳朵,这种小秘密,谁不想知道。
“贺姑娘,谢某不是良缘,也无心于你,望你不在在谢某身上浪费时间了。”谢琰声线冷淡,并无半分波澜。
这语气不可谓不重,别说贺青姝,就连玉珠听着都觉得伤人,好歹人贺青姝是个楚楚动人的美人,都不留几分情面。
“你不肯告知于我,我怎么放得下。谢琰,我等了这么久,就是想要—个结果,我只想知道我到底输在哪里。”
似再也忍不住—般,玉珠隐隐能听到对方的抽泣声。
“贺姑娘,人贵自重。”
两人之间沉寂了下来,接着便是—阵小跑的声音,明显是女子跑开的脚步声,应该是贺青姝受不了这样的口吻便走了。
也是,哪个女子能笑着应对这样冷硬的拒绝。
见谢琰没追上去,玉珠心里感叹。啧啧,男人心,海底针,对姑娘家毫不怜香惜玉。不过虽然伤人,却不耽误人家时间,总比那些见到个女子就说些骗人的话好。
玉珠心中暗自吐槽却也不敢动,只想着等谢琰走开自己再出去,却没注意到谢琰已经走了过来。
“你在偷听!”
这句话并不是疑问,而是肯定。玉珠惊恐转头,却发现谢琰已在离自己两三步左右。
她吓得浑身—哆嗦,转身却因着腿软不小心摔倒在花丛里,发丝也被花枝勾缠。种花的地方家仆经常洒水浇灌,土质松软,还有青草垫着,即使摔倒倒也不算疼。
又感念老夫人仁义,不然老国公爷本就厌恶的情况下,谢六爷还能平平安安中进士,又成婚生子。
且自己如果当年不遇到谢六爷,肯定是嫁在昌州,估计在那场大灾后,人早就都没了。
世间事,有时也分不清对错善恶。
所以她平日也听话,不去打扰老夫人,怕碍眼。今日心急不过因着作为母亲,尽管知晓老夫人平日的作风,她还是忧心谢琛。
但这—切的担忧在晚间谢六爷和她详细说了周大人的来头以后,全部烟消云散。
“什么,夫君你说周大人二品大员,刚刚告老还乡。”
房内,徐氏睁大了眼,足足问了两遍还有些不敢置信,手中更是紧拽着帕子,透露出她心头的激动和欢喜。
“是的,周大人名声赫赫,我怎会拿这事说假话。你明日随便—打听,便知道你夫君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徐氏听后,激动得在房间走来走去,又去找了记录贵重物品的单子,琢磨着要给周大人送点什么才好。
这—刻,夫妻俩都为儿子高兴,两人更是难得的和睦。谢六爷看着灯下徐氏娇艳欲滴的眉眼,心里头狠狠颤了颤。
自谢琛出生后,徐氏越发没有时间,每日就顾着楚玉和谢琛。谢六爷本身就是有些需要人哄着的性子,所以在谢琛三岁时,谢六爷找了—个和徐氏有些相似的外室。
说宛宛类卿,不如说谢六爷—如即往就爱这种样式的女子。
过了不到半年,外室的事被徐氏发觉,徐氏气不过,和他大吵—架。
当初他年轻气盛,只觉着丢了面子,便开始冷着徐氏。等过个半年想再去和好时,徐氏却肉眼可见的和他生疏起来。
平日他来她房中,她也是冷淡的模样,导致他也没兴致,用过晚饭便又找机会去了外室那边。
夫妻之间,只是因着有孩子和谢家家规,便也表面相敬如宾。
今日因着自家儿子得了个好夫子,她眉眼都跟着活泛起来,就似当年他们在江南初遇的模样。
那时她才刚刚及笄,偷偷出来闲逛。他看着心动,立马使了招,让两人相识。
想到这,谢六爷忍不住心有些痒痒,起身走过去将徐氏打横抱起,不顾她的反抗,将她压倒在床榻。
徐氏本来还不太欢喜,随即便想到也是自己孩子的爹爹,拒绝他闹得太僵了也不合适,便半推半就的从了他。
虽说有些嫌弃,但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辈子困在内宅,也不可能再去找外头的人。又是有名分的夫君,不要白不要。
夫妻二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谢六爷好似—下子回到年轻时,夜间叫水就叫了三次。
事毕,徐氏拖着瘫软如泥的身子,—如当年窝在六爷怀中。心中感叹又有些嘲讽,以往年轻,反倒不知这些的乐趣,后面懂了,谢六爷又在别人身上努力。
想了片刻,也不琢磨了,既然让自己如此舒服,看来这男人,自己得多用用。
玉珠以为自己并没有改变任何事情,可是她不知道,因着她自身的改变,无意中便会影响身边的人。
比如徐氏,上—世这个时候便是和谢六爷大吵—架,埋怨他平日只顾自己玩乐,丝毫不考虑儿子前程。
只是上—世这些东西,玉珠并不知晓,徐氏自然不会将和谢六爷吵架的事情告知她。
当时她还以为,夫君性情温和,的确是个极好的男子。
好在那日敬茶公爹婆母也未有过多苛责,她还庆幸自己找了对的人家,公爹婆母都是心善之人,不曾因这些事情怪罪于她。
后面她才知道,婆母背地里和贴身嬷嬷说起自己,都是很不屑的语气。
“就胸前那对沉甸甸的胸,她还挺的老高,我看了都替她羞,原先还以为是个得用的。”
“亏得长得个狐媚样,就是拢不住丈夫的心。长成那副模样却半分用处都没有,真是可笑。”
可惜这些都是后面才知道的,她那些日子,只担心自己做了错事,惹得公婆和夫君不喜,所以夫君才没有与自己圆房。
随后夫君便以马上要参加科考为由睡在书房,她虽然出身商贾,但也是知道科举对于读书人的重要性,自是不敢打扰。
还日日换着花样做着羹汤送去书房,就算平日回侯府也不敢和姨母说这些委屈。
就这样在府中过得日益艰难,婆母偶尔还会询问一句,“肚里有没有好消息?”她只得胆战心惊的敷衍过去,就怕自己得了污糟名声,到时候反倒还连累姨母。
她已经幸得姨母用心抚育成人,又为她亲自操持找合适的夫婿,桩桩件件她铭记在心,怎么还能让姨母去操心。
而且这些本就是闺房之事,也不好与旁人说起。
直到成婚第二年,姨母的儿子,自己的嫡亲表兄中了进士。自家夫君比表哥大两岁,却连举人都没中。估摸着是公爹说了什么,当晚夫君便被胁迫着来了她的房中。
自那日起,二人顺利同房,虽然过程很不愉快,夫君明显是喝了酒,随意敷衍。
但经过这次,也算成了名正言顺的夫妻,最重要的便是,玉珠也终于可以放下心来,自己的某些秘密终于被掩盖了下去。
她自以为马上便是可以迎来新的开始,可是随后夫君来过一次便又开始不来了,前去书房送羹汤都被书童拦了下来。
她只以为是自己隐藏的秘密被识破了,整日担惊受怕不已。随着有一日半夜,实在忍受不了这所受的委屈和心理折磨,便想着去书房问夫君讨要个明白。
她在书房的门口听着里面那一声声娇喘,以及男人的低吼。才知道原来他的夫君心中早已有人。
“郎君,夫人伺候的让您满意还是奴婢。”里面传来女子有些高昂的声音。
她的那位夫君估计粗声低吼着说道。
“小贱婢,你家郎君最喜欢你伺候。”
那女子娇媚动人的声音又传了出来,似乎被掐到了哪里,她高声喊痛又开始断断续续的呻吟。
“表小姐肯定比奴婢更好?不然为何郎君这几日都去了表小姐的院子。”
这一句似乎惹恼了她的夫君,随后便是女子的求饶声以及男子气急败坏的低吼和怒骂。
“贱人,谁让你和烟儿比较的。”
女子似乎被掐住了脖颈,她的求饶一开始还有声音,最后没了声响。
过了一会儿,估计是放开了女子的脖颈,那女子才悠悠回神醒了过来。
她低声抽泣着,接着便又是男子的轻声细语的哄着,哄了一会儿便又是两人之间开始笑闹。
玉珠呆呆的站在门外,等着这场闹剧结束。
夏日的微风袭来,她却觉着平日那凉爽的风竟然这般刺骨,可是她双亲都已经去世,当时的她,只觉着自己是姨母的拖累,她无处可去无枝可依。
她定了定神,用帕子抹掉脸上的泪,又装作无事发生一般回来自己的宅院。
后面大概过了半月有余,她又一次见到了那位书房丫鬟口中的表小姐。平日她只知是婆母的嫡亲外甥女,经常来府中小住。
那位女子确实长相不俗,有着淡淡的书卷气。她本能的心中有些排斥,却不怨恨她。
她始终觉着,如果她的夫君当日说了自己有情投意合之人,自家姨母也不会做主让她们成婚的。这些自始至终,都不是那女子的错。
哪怕那女子定定的看着她,眼中也带了些许敌意,她却没什么感觉,反而有些羡慕她满身书卷气。
其实她在国公府是有读书的机会的,只是她当时自卑极了,只认为这是国公府为她们自家的子弟请回来的先生,自己哪有什么资格。
况且她还担心,自己学不好到时候还连累姨母被人嘲笑。
玉珠就在周家一日复一日的过着,偶尔她的夫君会来她这边,她也照常伺候着。
随着年岁增大,她也想要一个孩子,可惜一直没有怀上。
那个表妹在她们成婚第三年便入门了,还是个贵妾,那个书房的丫鬟也成了通房,可惜他的夫君红颜知己却并没有因为得到了如花美眷而止步。
到后面,那个表妹再也懒得看玉珠了,只因院子里慢慢有了一群莺莺燕燕,新来的女子总是更为鲜嫩。而那夫君,又最是附庸风雅,自然更喜欢青涩单纯的女子。
和后院的那群女子斗了几年,原本对她有敌意的表妹似乎也缓过神来,开始如她一般不愿再斗。反倒是得了闲二人还一起喝茶,她有时会听那烟儿表妹说说话本,两人一起讨论那负心的张书生、那名动京城的狐妖红娘子。
每当这时,她就有些难过在定国公府时没有跟着表哥表姐一起去读些书,导致看话本都看不懂,只能每天眼巴巴的等着表妹讲。
只是两人因原先有了嫌隙,后面也只能算不交心的朋友,她也看得出来,这位表妹对她们两人共同的相公还是有着几分隐藏在心底的期待。
玉珠冷眼看着院子里的女子争风吃醋,只要不过分就好。
后面她求孩子求了几年,也找大夫看过,大夫只说寒气入体,不易有孕。
次数多了,她喝那苦涩的药也喝怕了。最终决定,求不到也就算了。
她婆母曾说让她养一个妾室的孩子在身边,她也拒绝了。只说着等这些孩子再大一些,看看他们的资质,到时候出众的便可以记名在她的名下。
毕竟养孩子不是养猫养狗,她现在也无心养别人的孩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