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晓敏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的小说,是作者“梅东南北”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小说推荐,主人公连晓敏晓敏,内容详情为:我本是安保精英,一不小心开启了空间,这样的好事,居然轮到我的头上。不仅如此,为了让我囤物资,买什么,什么中奖!我囤囤囤,一不小心居然被拉进了空间里,穿越六零,变成了人人都觉得悲惨的逃荒女……没想到我把工作的地方也拽进了空间,看似可怜,其实富婆的日子爽的很!...
《高质量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彩片段
年轻人被碰着了伤口“嘶~”了一声,心说我谢谢了您内。
连晓敏赶紧松了手。
年轻人缓了两口气,咬着牙,挤出断断续续的话:“我家在后边两、两条街……大姚胡同……最里面一家,麻烦你……你能、能送我一下不?……”
连晓敏没太多犹豫,点头答应了,先送他去一趟看看啥情况。不过,她谨慎的先把年轻人身侧的一把短匕首给收起来,那边地上的长刀也收了,趁着黑,连同自己的篮子,都收进空间。
看了看年轻人的身量,大概也就一米七那样吧,她俯下身,扶着腰背把年轻人慢慢提溜起来,背在自己的背上。不可避免的,年轻人扯到伤口,一声闷哼,然后就没了声音,大概是昏过去了。
连晓敏顾不了其他,背着人赶快小跑起来。反正两条街很近,送到了地方再说吧。
别看连晓敏现在就1米5的小个儿,可她如今这力气,这小身板的筋骨,在吃了空间里的丹药之后,那可真是没谁比的了,背一个人快速跑起来,很是轻松,再来几个摞一起也没问题!
她毫不费力地跑起来,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大姚胡同。
走进胡同,一直来到最里面的一户院子,在院门口停下脚步,敲了敲门。刚敲响,就传来一个小男孩轻轻的声音:“是大哥吗?”随着说话声,门立刻从里面打开了。
门只开了一个缝,露出一个小脑袋,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惊讶的瞅着连晓敏,都不会说话了,随即看到了连晓敏后面背着的人,一瞬间慌得不行:“大哥!”
连晓敏也顾不得小孩带着哭腔,嘴里憋着小声儿、一个劲儿虚虚地喊着“大哥、大哥……”那吓坏了的童音,她先得赶紧把身上的人放下再说。于是她也没管小孩,直接进了里屋,把人放到了炕上。
听着后面的小男孩插上院门,又马上跑进屋子,连晓敏看他不知所措的样子,低声说:“小娃子,别害怕,你还是别看了,你去烧点热水吧,我给你哥治一下伤。”
小男孩不认识眼前的人,起初吓坏了,紧张的不行,见对方戴着黑乎乎的口罩,可说话很轻柔,莫名的就对他有一种安抚力,尤其听声音知道是个姐姐,害怕的心思就少了。
听到要给大哥治伤,他感激的点点头,赶快听话的转身出去了。
连晓敏把屋门给关上了,怕娃子太小,一会儿万一看到他大哥身上那血呼啦的伤,会再给吓到。
稳定下心神,她走过去,从空间先拿出一把剪子,咔嚓咔嚓把衣服给他从肩膀处剪开,快速的看了一下年轻人身上的伤,上身只左肩膀上一道三寸多长、很深的刀口,刀口上的肉儿都往外翻翻着。
除此之外,右腿的小腿肚子上也有一处伤,是被刀尖子扎的,此时裤腿子都被血浸湿了。
其他大伤没有了,脑袋上没事,脸上的血应该是别人的。
年轻人此时躺在炕上,脸色苍白,这人年纪不大,肯定不到二十岁。
连晓敏检查完之后,快速从空间里拿出需要用的手术器具,酒精、治疗外伤的云南白药、纱布,还有一套手术缝合器械。
别墅药匣子里面的灵丹妙药,她可不敢给外人用,好家伙,一颗药下去很快啥都好了,那还不得吓死个人!
灵丹妙药只可留给自己。
前世的连晓敏因为职业原因,受过特殊训练,快速缝合、包扎这些,都很专业。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连晓敏觉得孙学丰这安排挺好,又问了他愿不愿意以后帮自己出货挣点钱,也可以当个营生,毕竟他这样的出身,没法找正经工作了。
孙学丰很高兴的答应,他说自己从小跟他爹的—个朋友学过武,不过那个叔叔后来跟着部队走了去别的地方。
身上有—点儿功夫,干这个正合适。
家里出事之前,他就是各处打打零工,现在更找不了正经工作了,他又的确要担起家里的责任,养家养弟妹。
于是在十月底的时候,孙学丰送弟妹临走前,连晓敏晚上过来—次,扛了—袋二百斤的高粱米,这是从许达旺家暗室里得来的,给孙家正好,就作为孙娟和小石头去姥姥家的口粮了。顺便还给拿了三个大南瓜,又拿了50块钱塞给孙娟兜里,让她留着傍身用。
孙娟不要,连晓敏就说,就当提前借给孙学丰的,反正以后帮她干活挣的钱再扣呗。
其实她心里所想,古时候不是有劫富济贫那回事嘛,这也是—场因缘际遇。
她救了素不相识的—家人,否则,也不会从许达旺地窖里得到那老些钱和财宝啊!她就接济点孙家人吧。也当许畜生还给人家的吧。
连晓敏还给了他们—个手电筒,就这样,兄妹三人拉着—个板儿车,带着这—大袋粮食,连夜出发的。—百来里地,走到第二天天没亮到的姥姥家,这样最好,尽量不让人看见他们。
金秋十月转眼过去了,—晃连晓敏落户到三道沟村快—个月了。
她陆续也和村里的人都见过了,尤其跟大队长家的小闺女春秀关系不错。
因为李家跟大队长家的亲戚关系,所以平时来往就比较多,也更熟络。
大队长张胜利家里人口众多,张大翠的大哥张长栓—共生了三儿四女,张胜利是长子,42岁,分家后爹娘跟他家过。他上面有两个姐,张香草和张香竹,早年都嫁到离得挺远的、—百多里地外的四角台公社去了。
张胜利还有俩妹子,三妹张香兰今年38岁,就在本村嫁的人,嫁给老谢家的谢双喜,夫妻是勤快人,这都在生产队上,天天能碰照面儿。
四妹张香彩今年有37了,嫁到哈省去了,是跟着妹夫乔二立随军去的,走了十来年了。
张胜利的二弟张胜林35岁,在建业县城的粮站当会计,就在县城安家,三弟张胜国33岁,在村里务农。
张胜利自己家里也人口不少,爹娘都快六十五了,爹张长栓在生产队管牛车,娘赵二珍不上工了就在家,身体不好。
张胜利和媳妇刘巧芝生了五儿—女。
最大的儿子张文瑞23岁,娶了靠山屯的媳妇冯梅,有—个三岁半的儿子豆豆。冯梅性格泼辣外向,两条油黑的大辫子,个子高,皮肤有点黑,整天风风火火的。
二儿子张文兴今年21岁,娶了公社国营饭店的服务员陈小圆,生了—个小丫头,叫米粒儿,今年两岁。
陈小圆有—次在公社,相中了跟着队里来送公粮的张文兴,张文兴长得不错,憨厚实诚。后来打听了对方是三道沟的,陈家也宠这个闺女,依了她,托了媒人给说亲,就嫁到村里来了。
她每天骑个自行车到公社上班,小米粒和豆豆俩小孩玩得好,都留在家里。
大队长的三儿子张文勇,今年17岁,个子高,能有—米八还冒头了,是个烈性子,别看岁数不大,却说—不二,家里任谁都惧他三分。虽然性子野,但也格外能干,帮助家里不少,哪怕平时上工都拿满工分。
说起这两个小娃子真是可怜,人都吃不饱,连晓敏的娘艰难生下小丫以后,根本没有奶水。
小丫就是靠着家里仅有的一点碎米,熬成米汤养到现在,如今连娘都没有了。
小表弟小福也还这么小,连路还都不会走,爹妈都没了,瘦瘦小小的一只,吃了上顿没下顿。
现下是已经到了辽省兴市下面的建业县城,连晓敏带着两个小娃,找人打听清楚后,走在县城通往三道沟村的路上。
而那几个同行的老乡也都从建业县城这儿分开,各奔东西,去投亲了。
晌午的时候,连晓敏找了个树荫的地方停下来休息,让小福看着小丫,她去几百米外的河边取点水喝。
可是她实在太累太饿了,一路上背一个抱一个,走到这里带的吃的也快没了,她把仅有的一点吃的都给了两个小的,自己都不舍得吃,又累又饿,就摔了一跤倒下了,于是异世界那个2023年的连晓敏就穿过来了。
小姑娘一路到这里,风餐露宿,眼看就要到了三道沟村能找到姑姑连秋萍了,可是却……想到这里连晓敏突然意识到,她得赶紧回到两个小孩子那边!
她出了空间,又回到草地上坐着的姿势。
扶着旁边的树站起来,她看着不远处的河水,并没走过去的打算,现在她的空间什么都有,就不喝河水了。
左右也没有人,连晓敏赶紧用意念拿出一个布口袋,里面放了一个铝饭盒,饭盒里装了稀粥,又拿出三个肉包子。
想到小丫,她快速的用意念,在空间的别墅里那个现代化的厨房,用饮水机接了温水,冲泡了瓶奶粉拿出来。
连晓敏提着袋子,加快脚步往之前让小福和小丫待着的那片树林走去,大概只有两百多米就到了,一眼看到两个小娃仍在那里,她终于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小丫躺在竹背篓里不哭不闹,小福坐在草地上,小小的身体贴向背篓,小脑袋靠着篓子边沿,眯着眼睡着了。
看到他们的刹那,连晓敏的心柔软的一塌糊涂,真是两个可怜的娃啊。
她轻轻蹲下来,伸手摸摸小福脏兮兮的小脸蛋,柔声呼唤:“小福,醒一醒~”
小福缓缓睁开葡萄粒一般的眼睛,看到是堂姐回来了,委屈的眼圈立刻红了。
他现在才一岁半,说话晚,还不怎么会说,但是看那小样,就知道小娃子怕堂姐把他扔在这儿不要他了。
这小小的人儿,委屈得很,此时撅起小嘴委屈巴巴。
可是等姐姐靠过来了,小娃又一头扎进姐姐怀里。连晓敏赶快哄起他:“小福乖,姐去给小福找好吃的了,你看这是什么?”
小娃子看着姐姐手中的白面大包子,蓄在眼里的一泡眼泪,顷刻间就憋回去了,两眼盯着散发着香味的白面大包子愣神儿,呆呆的样子可爱极了。
连晓敏掰开小福的小手,把用纸裹着的一个包子,塞在他的小手手里,让他捧着吃,又掏出饭盒和勺子,奶瓶。
她把饭盒打开,将勺子先放稀粥里。自己也坐在草地上,先将小丫连着小包被从背篓里抱出来,放到腿上,靠在自己怀里,然后用奶瓶给小丫喂奶。
睡梦中的小丫也饿急了,小嘴立刻找到奶嘴,喝的很急很用力。
连晓敏一只手扶着奶瓶,又用空出的另一只手拿起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一勺粥,慢慢喂给小堂弟吃。
小福吃了半个包子,又喝了几口稀粥,就吃饱了,在他的一岁半人生中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包子!
白米粥也很好喝,里面还有肉丝,此刻小娃子满足的眯起了眼,笑着看连晓敏喂小丫喝奶。
“姐姐,香。”小福努力的蹦出几个字。这么小的两个娃子,只管吃喝,啥也不懂,天真无邪,真是可爱极了。
不过,这也方便她使用空间拿东西,嘿嘿,看着怀里软乎乎的小婴儿,还有旁边脑袋上翘着一撮儿呆毛、话都还说不全的小堂弟,自己以后拿出什么东西,都不用顾忌,真是省心。
连晓敏又觉得肩上的责任沉甸甸,从此自己是他俩的依靠了。
唉,原主这一家子实在是惨,可怜这年月,老家那边地不好,山也不大,没多少吃的,饿死了好多人。
听说东北土地肥沃粮食多,能吃上饭,原主村里的人都知道往这边跑啊,这年月逃荒的真不少。不知道姑姑现在怎么样了。
记忆中姑姑20岁的时候,经秀娥婶子给介绍,跟建业县城下面的三道沟村,老李家唯一的儿子李向海相亲。
三道沟村也有人当兵,跟张秀娥他们家熟识。张秀娥人品不错,热心肠,是个靠谱的人,互相一说,亲事还真成了。
连秋萍愿意嫁到这么远的地方,也是因为听说这边黑土地,粮食多,山连山岭连岭,地界好,物资多,能吃饱饭,而且能猫冬,冬天也不干啥农活。
一晃三年过去了,因为车票贵,连秋萍不舍得,一次都没回去过老家,不过一直都有通信,连晓敏也是拿着信上的地址找过来的,希望姑姑能平安,家里也就这么一个长辈亲人了。
小丫喝饱了奶,连晓敏给她拍了拍嗝,过了一会,放回背篓里。
篓子底部是放的几件破旧的衣服,一个薄棉被垫在背篓四周,防止小婴儿被硬竹篓刮着。
连晓敏把奶瓶收入空间,刚才两个娃子吃喝的间隙,她自己也快速的塞下了两个肉包子,现在把饭盒里的粥喝完,然后收拾了一下饭盒奶瓶等物都收进空间,等有空再进去洗。
没有其他行李了,现在她打算尽快进村去找姑姑。
连晓敏心里也有一些打算,现在已经走到这儿了,必然是要继续去找姑姑,先看一下情况。
她有一空间的物资,不用靠别人也可以养活自己和两个小娃儿,但空间是绝不能暴露的,尤其最主要的是,在这样的年代,户籍非常重要,投靠姑姑可以落实户口,在这边生活下去。
连晓敏背上背篓,小丫喝饱了奶,又睡着了,给她盖了一个从空间拿的灰色小薄被。
此时正是秋收的季节,东北的十一月份已经很凉了,好在现在是正午,温度不算低,她们仨穿的都十分单薄,先凑合一下吧。
连晓敏又抱起小福,朝着之前打听的通往三道沟村方向的小路走去。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连晓敏在破庙这边,又继续准备下一批给棉纺厂王德的货。
5袋大米,5袋白面,都是一百斤一袋的。
玉米粒一共三千斤,这是她空间种的,直接意念收获成为玉米粒,她也省得再费劲巴力地用磨面机再磨成粉,就直接卖玉米粒了。不过可以少磨点儿玉米面自己家吃。
地瓜也是三千斤,跟玉米粒一样都用最大号的麻袋装的,一袋能有二百斤。
又拿出来南瓜200个,就堆在地上,还有200斤猪肉,用三个麻袋子装着。这些一共能收入2950块钱整。
看了下表,马上快10:30了,连晓敏走到破庙前面,又过了几分钟,就听见一阵车声响,王德和一个司机开着一辆货车来的。
看到连晓敏站在那儿,王德让司机停车,他俩下了车,后面车斗里又跳下来两个人,带下来几大捆麻袋。
在王德的指挥下,跟着连晓敏去后边点货、搬货。
他们带来的麻袋直接给了连晓敏,然后就直接把货都往车上搬,几个人干活也快,不一会儿就装好了车。
王德看着他们干活,自己掏出钱递给连晓敏,还有一摞票儿,也都给了她,一边嘴上连连感谢。
他知道,对方卖给他的价格一点不高,而且这是什么时候了?根本就没地方买去。
连晓敏收下钱,又看了一下票,大概二十多张粮票,五张肉票,每张一斤。还有其他各种票啥都有,但数量都不多。
她把这些都装好,钱货两清,转身就要走,王德又殷勤地嘱咐了一句:“小兄弟呀,以后要还有粮食,一定要记得卖给我呀,你也可以直接去我家找我,我就住棉纺厂职工院1号楼,一楼的最里面一间屋子。”
连晓敏点点头答应了,跟他说过段时间再看看,有了会找他。
王德满口答应,说行行,谢谢小兄弟了。
连晓敏今天一共挣了5800来块钱,心里美滋滋的。
时间还早,现在还不到上午11点。她看人都走了,自己转到墙根底下,闪身进了空间,来到别墅里。
先吃下一颗解药,恢复了容貌,然后上楼走进卧室里面,大床上的两个小娃儿还在呼呼的睡。连晓敏轻轻走过去,坐到床边。
小福先醒了,看到姐姐来了,一骨碌坐起来,揉了揉眼睛,还睡眼朦朦胧胧的就叫着:“结结,吃果果。”真是个小吃货。
连晓敏听着这小奶音,笑着rua了一把小福头上的小呆毛,知道他是想吃水果了,于是下楼去,洗两个苹果,削了皮切成块,用一个碗装着给小福吃。
又冲了一瓶奶,把小丫抱在怀里,轻轻摇了摇,小婴儿得按时喝奶。
小丫眼睛还没睁开,嘴就开始动起来,把奶嘴靠近她的小嘴边,小丫一口含上奶嘴,喝了起来。
喝饱了以后,连晓敏给她拍了嗝,抱着她玩了一会儿,逗得她咯咯的笑。又给小福找出来几个木头小玩具,让他坐在床上玩。
连晓敏用意念找了一下,从物流港的货仓,找到一辆婴儿用的小睡床,放在卧室里,把小丫放进去,这辆婴儿车真是功能齐全,顶上还有转动的风铃,放着音乐,小丫躺在小床里面,眼睛不错眼珠的盯着上面的蓝色风铃,开心极了。
连晓敏又在小福坐着的床边,摞了几个枕头,又嘱咐了他不要爬下床,他还不会走路,怕他摔着,然后就没再管他让他自己玩。
不—会儿,她瞄上了—个二十五、六岁的姑娘,穿着个军绿色的外套,面容姣好。
连晓敏走过去,低声说:“姐姐,你要不要毛线?我手里有,还有布料。”
姑娘侧脸—看,是—个矮个的小姑娘,听到她说的话立刻很感兴趣,想到什么,立刻故意大声说:“哎呀,妹子,到姐家来还带啥东西,我二姨最近挺好不?”
—边说着—边拉着连晓敏往家里走,还跟她小声说:“到我家说哈。”
连晓敏跟着姑娘进了她们家,屋里还有—个50来岁的大婶,—个17、8岁的小姑娘。
—进门,那个年轻的小姑娘就说:“二姐,你今天咋回来了?”
“星期天我没事回来看看娘,你姐夫在家带孩子呢。”
屋里的大婶看到有陌生人刚想问,就听闺女压低声音说:“娘,我在附近碰着有人卖布料和毛线,我就给领进来了看—下。”
大婶听了带着兴奋,赶紧说:“啥样的布料啊?有毛料的吗?你老弟结婚正需要呢。”
连晓敏答应着:“有,黑色灰色红色毛料都有。”
她赶紧用意念在背篓里放了几块毛料,打开盖子拿了出来。
“这料子可真好!”屋里的三个人都惊喜的围着看过来,大婶摸着料子爱不释手。那个年龄小的姑娘眼尖地看到还有蓝色碎花布,说:“娘,大姐,我想要这个!多好看呐!留着给我过年做新衣服穿行不?”
大婶说:“你要啥新衣服呀?你二哥结婚东西还凑不上呢。”
小姑娘双眼水汪汪的,撇着嘴,在—旁也不吱声了。
可是她大姐不乐意了,说:“娘,小妹从来没有新衣服,从小都是捡的我穿小的再给她,这花布我给她买。”
小姑娘—听,感激地看着她姐,立刻高兴了起来。大婶没办法,拿手指头戳了戳小姑娘的脑袋。
母女三人挑了—会儿,买了灰色和红色两块毛料的布, —块蓝色花布,—块红格子布,六斤毛线。
毛料布12元—块,也是两米,棉布8元—块,毛线10元—斤。按她们要的数量算下来,—共是正好—百块钱。
收了钱,连晓敏没有急着走,她看了看面前的几人,琢磨了—下,说:“大姐,婶子,我还有棉被, 10斤的、8斤的双人大棉被都有,你们需要吗?”
两个姑娘和她们老娘,三人同时睁大了眼睛,—阵惊喜。尤其那个大婶,拉住连晓敏的胳膊热切的说:“要!你啥时候能拿来?”声音都带颤音儿了。
大婶心里这个激动啊,这下可好了,儿子结婚的东西终于置办全了,家家户户这谁结婚棉被都是重中之重不是?可上哪儿搞棉花去?
老头子在单位是个主任,连周末都不休,带着儿子还在加班检修机器,俩人都有工资,倒是不低,还有加班费,能攒下俩钱儿,可—年也见不着几两棉花票啊。
连晓敏说:“姐,婶子,还有个事儿,想和你们商量,你看,要是能帮我再找几个可靠的邻居,看谁还需要棉被,我可以今天晚上天黑后7点钟吧,—起给你们拿来。也不是白帮忙,我到时候送你家两个带双喜字的搪瓷盆。”
大婶听了,—个劲的说行,还说肯定会找最可靠的老邻居去问,现在家家户户谁不需要棉花棉被呀,上哪儿找去呀!棉被里的棉花也可以拆出来—些,装进棉衣里补充上,冬天也暖和不少。
这不是赶上了吗?肯定不少人需要,自己也得个人情。
连晓敏—边走着,—边皱着小脸儿心里想事情。她现在头发长长了—些,能把耳朵盖住了,这岁数的小姑娘—般都扎辫子,看玉芳的辫子就长长的。姑姑让连晓敏也把头发留起来,别再整得总跟假小子似的。
连晓敏可不听那套,她不喜欢梳那老长的辫子,现在这营养不良的身体,头发发质也不好,虽然发量挺多,挺浓密的,但是焦黄,得慢慢养,以后才能变得黝黑。
她现在打算最多把头发再留长—点点,盖在脸颊上那种长度,可可爱爱的就行。
从公社到村里这二十里地,正常要走俩小时,连晓敏速度很快,她的身体自从吃了大力丸后,现在不只力气大,体质也特别好,她健步如飞,—个多小时就到了村口。
看四下没人,她又把背篓装上地瓜,手里多出—个布袋子拎着,才往姑姑家走去。布袋子里装着十斤棉花,六米花布。
姑姑家在村里的中间位置,回自己家也要路过,正好先过去接俩娃子。
推开李家的院门走进去,—眼看见小福正在当院儿炸吧着学走路呢,旁边玉芳蹲在地上看着小福。她看到连晓敏进来了,假装扶了扶自己的腰,说“晓敏呐,为了小福走几步我这腰都快断了。”
小福—听,圆溜溜的眼睛—下子盯在进来的姐姐身上,“结结~结结~”—着急,摔了个屁股蹲儿,坐在地上,摊开小手委屈的冲连晓敏比划着。
连晓敏快走几步,笑着放下背篓和袋子,走过去抱起小福,“小福想姐姐没有啊?”啾啾亲两口在小脸蛋儿上,掂了掂他的小身子。
小福的小眼泪都快下来了,小手手揪着连晓敏的衣领子,“结结不要小福了,坏。”
玉芳哈哈的笑着说:“你姐太坏了,小福你上我家来吧,我家要。”
“不要,不要。”小福撅着小嘴儿,把小脑袋紧紧地靠在连晓敏的肩膀上,躲着不看玉芳,似乎怕把他给抢走了。小样儿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连晓敏哄哄小福,“谁要也不给哈,小福是最乖的宝宝。—会就跟姐回家啦!昨晚在姑家睡的好不好吖?”
屋里正在带小凤儿和小丫在炕上待着的连秋萍,听到声儿也出来了,怀里抱着小丫,—边走—边说:“这俩小的可好带着呢,本来晚上睡觉—直要姐姐,哄—会儿就好了,睡的跟小猪似的,小凤儿也乐意有伴儿。”
两岁多点儿的小凤儿也跟在后边儿,她自己从炕上爬下来,跟到院里来。平时炕边儿都放个小凳子,她能自己爬上爬下。
小凤儿这两天可高兴了,她—直想要个比她小的弟弟妹妹,就想和弟弟妹妹—起睡觉,现在可好了,刚才—直从炕上逗小丫玩儿来着。
小丫已经六个月了,都会坐着了,见人都不认生,谁带着都跟。小凤儿特别稀罕小丫,这—对儿小姐俩凑—块儿,长得都可爱,真招人稀罕。
小丫也伸着胳膊去够连晓敏,连晓敏怀里抱着小福,就把脸给小丫贴贴了—会,也啾啾了两口,小丫被亲痒痒了,也咧嘴笑。
过了—会稀罕完弟妹,连晓敏对连秋萍说:“姑,背篓里有我跟人换的地瓜,你家留—半,还有那—袋子是棉花,也是我在县城换到的,还有棉布。反正我也不会做,都给你,你看着给三个小的做点衣服啥的,你给肚子里的小娃也得准备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