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速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精品推荐

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精品推荐

水果冻冻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水果冻冻”的创作能力,可以将苏令晚陈知知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内容介绍:一个是民间面馆的老板娘,一个是铁面无私断案入神的大理寺卿。因广结善缘而付出的独一份关照,因弟弟被怨入狱的故意讨好竟让大理寺卿想金屋藏娇。这个外室她不想做,她一心只想把自己的门店做大做强。而事与愿违,大理寺卿带着全部家当来提亲!“这些身价我悉数奉上,娶你可够。”他深情款款,带着八抬大轿来迎娶她……...

主角:苏令晚陈知知   更新:2024-05-31 18: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令晚陈知知的现代都市小说《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精品推荐》,由网络作家“水果冻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水果冻冻”的创作能力,可以将苏令晚陈知知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内容介绍:一个是民间面馆的老板娘,一个是铁面无私断案入神的大理寺卿。因广结善缘而付出的独一份关照,因弟弟被怨入狱的故意讨好竟让大理寺卿想金屋藏娇。这个外室她不想做,她一心只想把自己的门店做大做强。而事与愿违,大理寺卿带着全部家当来提亲!“这些身价我悉数奉上,娶你可够。”他深情款款,带着八抬大轿来迎娶她……...

《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精品推荐》精彩片段


陈知知为什么要送她东西?

虽说是过年,但过年送礼物也只是送给身边最亲近的人,难不成在他心里,她是他最亲近的人?

怎么可能?!

昨日在她这儿吃饭还一副冷漠疏离不想搭理她的样子,今日扭头又送她礼物?

他到底在想什么?

苏令晚又忍不住想到程墉喝醉那一晚......她不小心脚滑扑进陈知知怀里的那一刻......

她越挣扎,他抱她越紧。

那一刻他身上强烈的侵略炙热气息,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依旧让她心肝胆颤。

一把捂住脸,苏令晚勒令自己不要再想。

不管陈知知心里怎么想她,那都是不可能的。

拿身份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泥之别,霍家门第比之韩家更要贵上几分。

她连韩序都不敢多想,何况是霍家世子爷呢?

再说了,她打心底是不喜欢陈知知这样的男人。

他太过深沉内敛,又极其薄情冷血,她对他只有畏惧和尊敬,他每次过来吃饭,她一边畏惧他一边又存了讨好他的心思,想着将他伺候得周周到到,日后遇到难处,他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是不是对可以待她宽容几分?

越想心越乱,苏令晚索性熄了灯回了后院。

泡完澡睡下后,她做了个梦。

梦里,陈知知拿着那件石榴红的披风将她紧紧裹住,然后将她扛起送进了大理寺牢狱......

从噩梦中惊醒,苏令晚满头大汗。

一想到梦里的情景,她心悸不已。

随后又安慰自己,堂堂大理寺卿怎会因为一件披风和她斤斤计较?

可转念又一想,陈知知性子阴晴不定,手段又极其狠辣,她不收他礼物等于打了他的脸面,高高在上的世子爷一个生气,说不定真的会......

苏令晚突然又后悔了。

除夕夜,他特意派了人送了礼物来,她却给拒绝了。

这.......

他肯定生气了!

每年除夕,镇国公府一家人都要进宫陪皇上过团圆年。

今年也不例外,下午的时候,静昭长公主和国公爷就领着陈知知和霍延麟兄弟俩进了宫。

几人先去了御书房,和皇上聊了会天,随后静昭长公主领着霍延麟去了太后那儿,皇上留了国公爷和陈知知,三人在书房待了一下午。

除夕宫宴,依旧和往年一样,连菜都没什么特色。

陈知知吃得很少,但酒喝了不少。

太子和几位皇子轮番和他喝,不自觉就喝多了。

宫宴到一半,他有些醉,此时歌舞正欢,他悄然离席,出了大殿。

今早停了的雪又下了起来

夜幕之下,大朵的雪花飘落,落在他玄色的锦衣上,迅速融化。

不远处有座亭子,他抬脚走近负手而立,任由冷水吹入,想散一散酒气。

身后有脚步声传来,不等他回头,一道娇滴滴的声音传来:“表哥。”

陈知知转身回头,看着突然出现的祥乐公主,眉心微动,但很快恢复如常。

他站在原地没动,微微一拱手行礼:“公主。”

“表哥免礼。”

祥乐站在他面前,化着精致妆容的脸上是开心的笑,“表哥怎么没在大殿里?怎么跑来这里了?”

陈知知站直身体,沉声回道:“大殿有点闷,出来透透气。”

“好巧,我也出来透透气。”

祥乐看着陈知知,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热情,“表哥最近很忙吗?今天表弟跟着姑母去母后那里,我还以为能在那里见到表哥。”

小说《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只是她太缺母亲的爱怜和温情,即便觉得心里不踏实,但她还是甘之如饴。

因此这段时间,哪怕生意不好,她每天都很开心。

就连来找她玩的陈知知也感受到了:“晚晚姐,你赚大钱了吗?这几日怎地如此开心?”

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只说:“大概是新年的原因,没那么多糟心事。”

“也是。”陈知知坐在她面前,开心道,“昨日爹娘还带我去街上看舞狮了,东边那条夜市晚上可热闹了。”

城东头那条夜市初四开市,每年都热热闹闹到上元节过后才结束。

可苏令晚一次都没去过。

“今晚我们还要去,那边还有很多外地小吃,我娘昨日给我买了份热汤圆,可好喝了。”陈知知抱着她的胳膊,“晚晚姐,今晚一起去吧,叫上苏令扬。”

恰好苏令扬从后院走进来。

听了她的话,便开了口:“去哪儿?”

“夜市,那边可热闹了。”

“行啊,刚好我今天学得有点累,需要放松放松。”

苏令晚看着他,好笑道:“你这才学了多少个时辰就累了?”

“哎哟姐,一起去吧,你难得休息一下老闷在屋子里多没意思。”

陈知知也磨她:“就是就是,去吧去吧,那里可热闹了。”

苏令晚被他俩磨得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好,吃过晚饭再去还是?”

“不用吃晚饭,那边很多好吃的,一路走过去能撑死。”

苏令晚对小吃感兴趣。

她正在研究新菜式,一听这话心里也痒痒便答应了下来。

天未黑,她就关了店门。

苏母听说他们要去夜市,竟破天荒地拿了一块碎银子出来递给苏令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有什么好看的首饰也买两件。”

这次不止苏令晚惊到了,更把苏令扬给吓着了。

出门后,他拉着苏令晚的胳膊,小声问:“咱娘这是怎么了?竟舍得拿私房钱给你花?”

苏令晚好笑地看他:“我也不知道,自从你俩从外祖家回来,母亲好像就变了。”

“怎么回事?”

“可能是......”苏令晚想了想,许久才道,“良心发现?”

苏令扬表示赞同:“她毕竟是咱娘,你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她总该看得见你的好。”

苏令晚觉得大概只剩下这个理由了。

......

镇国公府。

长公主一大早就派了人去擎安堂,说今天温家人来,让霍延正不要出门了。

待长公主的人走后,冬安进屋看着正在擦拭长剑的世子爷,他一身黑色劲装,早起练武刚结束。

外面天寒地冻,他鬓角和脊背却都湿透。

冬安倒了杯茶递过去:“爷,喝点水。”

霍延正放下已经擦好的长剑,长剑入鞘,递给冬安的同时顺手接过茶水。

仰头,他将茶水一饮而尽。

抬脚就进了浴间。

再出来时,换了一身锦袍。

玄色带暗红条纹的锦袍,长公主一口气给他做了五六件,还下了死命令,过年期间必须穿这些。

他偏爱的黑色,一律被收进衣柜过年期间不准再穿。

对自己的母亲,霍延正一向宽容,只要不太过分,他都听。

刚沐浴出来,头发还是湿的,冬安拿了干帕子,他伸手接过随意地擦了几把,随后坐在一旁榻上,拿起了兵书。

他虽按照父母的意愿考了科举进了朝堂,但他志向并不在这里。

他顺从父母意愿,理解他们的身不由已和顾虑。

毕竟父亲已是战功赫赫的护国大将军,即便母亲和宫里的那位是嫡亲的姐弟,那也是有忌惮的。

小说《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吃完饭,冬安塞了一块银子给苏令晚。

他伸手挠挠头,不太好意思:“苏姑娘,面很好吃,我之前说的话你不要放心上。”

苏令晚看着眼前和她弟弟一般大的小厮,轻轻摇摇头,声音柔软:“欢迎下次再来。”

“好咧,你忙,我们走了。”

冬安快步走到马车前,陈知知已经上了马车,车帘紧闭,看不到里面的一丝一毫。

马车快速离开店门口,苏令晚也转身进了铺子。

她走到陈知知坐的桌子前,看着已经空了的面碗和那两盘都吃空的小菜,心头一松。

说实话,她不太喜欢伺候这些达官贵族。

她是从苏家出来的,那些人的口味刁钻,心情好的时候,不会计较。

但若碰上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百般刁难。

总而言之,不好伺候。

收拾好碗筷,苏令晚就拿了弟弟苏令扬的脏衣服在院子里搓洗。

苏母从房间里出来,看了一眼天色,一脸担忧:“你弟弟怎地还没回来?莫不是和别人起了争执?”

苏令晚一边搓洗着衣服一边柔声安慰她:“现在还早,他好不容易得了空,让他好好玩玩。”

“也是,他读书这么辛苦,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

苏母说完,转身进了屋。

苏令晚洗完衣服,又去了前面,将明天早上要用的食材准备好,将店里各个角落打扫干净,苏令扬才从外面回来。

他兴高采烈,手里捧着给苏令晚买的零嘴:“姐,你猜我刚看到了谁?”

苏令晚接过他递过来的零嘴,拿了一颗梅子塞进嘴里。

不经意问:“谁呀?”

“韩家二哥,他也放假了。”

苏令晚手一顿,接着恢复如常。

“中秋他自然也是要放假的。”

韩序在京城最好的白鹭书院。

不同于苏令扬一个月一回,他除了过年和中秋之外,都在书院。

前年过了会试,明年三月科考,要参加殿试。

苏令晚相信他一定能高中。

毕竟这么多年,他目标明确,读书一直很刻苦,文采斐然,还写得一手好字,再加上韩序父亲韩将军在朝中的势力.....

想到这儿,苏令晚伸手推了一把苏令扬:“热水已经烧好了,快去洗洗。”

苏令扬一边往后院去一边扭头看她:“姐,韩二哥说了,他明天来找你。”

苏令晚没说话,转身关了铺子门。

然后回了自己房间。

等她洗完澡出来,已经不早。

母亲和弟弟估计都睡了,院子里很安静。

今晚月色很亮,苏令晚坐在窗边,一边用干帕子擦拭着湿漉漉的长发一边想着弟弟的话。

明天韩序来找她?

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刚过完年,韩序去书院经过面馆,下车来和她告别。

她当时正忙,店里都是客人,一身锦衣的韩序站在店里,和周围一切格格不入。

两人没说几句话,韩序就被韩家人叫走了。

许久未见,又相差万里。

找她做什么呢?

......

从面馆出来,陈知知回了国公府。

时间已经很晚,他以为大家都睡了。

他前脚迈进公府大门,扶云院那边来了人,怕别人过来请不动他,静昭长公主直接派了身边的云嬷嬷过来。

云嬷嬷从小看着陈知知长大,自然是有几分脸面在。

陈知知一句话没说,跟着嬷嬷去了扶云院。

院子很安静,丫鬟仆从各司其职,走动之间却无半分声响。

见到陈知知过来,站在门口的丫鬟打开帘子,低声叫了一声世子爷。

陈知知抬脚进了屋,临窗的软榻上,坐着一名贵夫人,哪怕长子已经二十,她看起来依然风华貌美。

陈知知拱手行礼:“母亲。”

静昭长公主看他一眼,故作生气:“你心里还有我这个母亲?”

说完,又心疼地仔细打量他:“怎地瘦这般厉害?”

不等陈知知出声,静昭长公主直接唤了冬安进来:“你是怎么伺候世子爷的?”

冬安跪在地上,垂着脑袋,一声不敢吭。

世子爷瘦了?

他那儿瘦了?

他这么没看出来?

但在静昭长公主面前,就算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反驳一句。

陈知知在一旁坐了下来,他接过丫鬟送上来的茶水,喝了一口,这才出了声:“母亲叫儿子过来可是有事吩咐?”

静昭长公主被他一开口的话给噎住了。

她拿眼瞪他:“我想见自己儿子还非得有事不成?”

陈知知抬手捏了捏眉心,棱角分明的脸上隐有几分疲惫。

静昭长公主到了嘴边的埋怨又咽了下去。

一贯强势的语气也温柔了几分:“当初我就说让你进户部,那里比在大理寺轻松多了,你非不听......”

“母亲。”

陈知知突然打断她的话,“我明日休沐,早上来陪你用饭。”

一听这话,静昭长公主立马心情好起来。

“好好,快回去休息吧。”静昭长公主见跪在一旁的冬安,“还不快扶着你家主子。”

冬安立马爬起来,跟在陈知知身后,走了出去。

离开扶云院,陈知知又去了隔壁的明阳阁。

院中的小厮一见他来,忙行礼:“世子爷。”

陈知知停下脚步,嗓音低沉:“睡了?”

“是。”小厮领着他往里去,“二公子等了您许久,见您一直未回就睡了。”

二公子霍延麟是陈知知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今年七岁,都是静昭长公主所生。

镇国公霍战年只娶了静昭长公主一人,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极深,别的同僚三妻四妾后院一大堆,他只有长公主一人。

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京城美谈之一。

陈知知没让下人叫醒幼弟,只看了他一眼,就回了自己的擎安堂。

擎安堂人不多,一个管家,两个贴身小厮,还有几个仆从。

管家见他回来,忙迎上来:“世子爷,热水已经给您备好了。”

陈知知点头,抬脚进了屋。

沐浴过后,他直接去了书房。

这一忙,就是深夜。

临睡之前,他问冬安:“父亲还未回?”

冬安一边替他整理着外袍一边回道:“国公爷今晚恐怕又要歇在宫里。”

每年中秋,皇上都会叫霍战年进宫,陪他喝酒下棋聊天。

聊得晚了,皇上就会让他歇在宫里。

前些年,静昭长公主还抗议过,但抗议无效。

皇上依旧我行我素。

再后来,霍家人也就习惯了。

小说《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只是她出身不高,配不上苏家主母的位置,但苏锦昌娶了张氏之后,很快就纳了郭姨娘,做了贵妾。

这些年,他虽也往后院纳了两房妾室,但没有一个能越过郭姨娘去。

哪怕是正房夫人张氏,也只是占了一个位份。

若论在苏锦昌心里的位置,还是郭姨娘。

嫁给他十几年,郭姨娘只是长了年龄,身上女人韵味越来越足。

那股子娇媚之气,迷得苏锦昌五迷三道,苏家后宅隐约已经有了宠妾灭妻的势头。

只是张氏并不好惹。

她娘家爹张盛乃三品御史,苏锦昌能当上户部侍郎,他这个岳丈出了不少力。

因此苏锦昌不敢在张氏面前太放肆。

再加上大女儿苏令娴被太子看上,开春就要入东宫当侧妃,虽然是侧妃,但太子侧妃身份自然不一般。

苏锦昌现在三天两头地往张氏院子里去,气得郭姨娘不知道在背后骂了张氏多少回。

张氏和郭姨娘可谓是水火不容。

郭姨娘是个聪明的,自然知道这次的事,张氏不可能放过她,她便想先来苏锦昌这儿先哭上一哭,哭到他心软。

果然,苏锦昌一见她哭得伤心,便一把将人搂进怀里:“怎么了?谁惹你伤心了?”

“昌郎,”郭姨娘趴在他怀里,抽抽搭搭,“咱的娇娇出事了。”

苏锦昌一听,顿时着急起来:“她不是跟着她长姐去了国华寺?出了何事?”

“是,她老早就跟我说,今天要跟长姐去国华寺替爹爹祈福,保佑爹爹新的一年升官发财长命百岁。”

苏锦昌挺感动:“咱的娇娇就是懂事,也不枉我平日里这么疼她。”

“是呢,她心里一直装着爹爹,还说今天要去给你请个平安符......”

说到这儿,郭姨娘又抹起泪来,“可是,就这么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却碰上了个晦气的主儿。”

“谁呀?谁欺负娇娇了?”

“还能是谁?还不是被你赶出去的那个......”

苏锦昌顿时皱了眉头:“你说老四家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苏令晚,咱的娇娇之前可一直叫她九妹。”

“怎么?她欺负娇娇了?”

“可不嘛,她今天在国华寺对娇娇出言不逊,娇娇就回了她一句,谁知竟被镇国公府的世子爷瞧见了,对方竟还护着那小蹄子,训斥了咱的娇娇。”

苏锦昌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起来。

“国公府世子爷?那不就是陈知知?”

“是呢,就是霍世子,之前老夫人过大寿,他来过咱府上。”

苏锦昌抚着胡子,沉吟片刻:“苏令晚是怎么认识霍世子的?”

“妾身不知,妾身只知道夫人听说了此事很生气,她怪罪咱娇娇在外面损了咱苏家的名声,要好好惩治她......”

“她敢!”

苏锦昌拍桌而起,“这个家还是我说了算。”

“昌郎,我和娇娇娘俩就全指望你了。”

“放心,有我在,张氏不敢对你们怎么样。”

“有昌郎在,凤儿什么都不怕。”

两人正唧唧歪歪,管家来报:“老爷,夫人让您去一趟她院里。”

苏锦昌立马带着郭姨娘去了张氏的院子。

一进屋,就看到跪在地上的苏令娇。

苏锦昌脸色一沉,正要开口,苏令娇却扭头扑进郭姨娘怀里哭天喊地:“娘救我,大夫人要关我进祠堂。”

郭姨娘一听,抱着她就跪倒在张氏面前,哭得梨花带雨:“夫人若是心里有气,就朝妾身来,娇娇她还小,身子受不住啊。”

自己还一句话没说,她就敢往她头上扣帽子。


“我不是这个意思。”

苏锦婉直起身子,看着紧皱眉头的苏母耐心解释道,“娘,弟弟明年才乡试,过了乡试还有会试,这走的每一步都要花钱,包括他日后若能一举夺魁高中当了朝廷命官,那也是要花钱上下打理,这些您都是懂得......”

“我懂什么?”苏母眼眶一红,“我一个庶女嫁给你爹那个庶子,一辈子没读过几页书,我哪里懂这些?”

见她又开始了,苏锦婉轻叹口气,转身继续忙自己的事。

苏母便坐在一旁,拿着帕子一边拭泪一边委屈至极:“说到底是自己命不好,若是当初能投个好胎,当个嫡女嫁个好人家,我何苦会待在这破烂的院子里受罪受累?”

苏锦婉麻木地听着,一声不吭。

之前是抱怨父亲不中用,给不了她贵夫人的体面。

父亲死后,她又嫌她没本事挣不了大钱,跟着她吃苦受累。

吃苦受累?

可明明吃苦受累的只有她苏锦婉。

她每日待在屋子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饭弄好端过去,茶水泡好递到她跟前就连洗澡水都是弄得好好的。

更不用提其他,院子里扫帚倒了,她看见了都不会扶一下。

除了没有贴身丫鬟整日伺候着,苏锦婉真想不通她哪里受累了?

心头委屈,于是忍不住回了一句:“母亲若是觉得委屈,大可以将自己嫁妆拿出来换个大院子住。”

也就不用整日觉得委屈不快。

苏母出身商贾。

虽说是商户庶女,但因为嫡母和善,出嫁时陪嫁不少。

而这些年,无论是在苏家还是被赶出来,日子无论过得多艰难,她护着自己的嫁妆,愣是分文不往外掏。

苏锦婉并非计较这些。

只是苏母的做法太令人心寒,她明明是亲生母亲,可为何待她如此生分薄情?

难道银钱在她心里,比亲生儿女还重要吗?

更让她难受的是,她起早贪黑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可落进母亲眼里,却什么都不是。

生活处处不如意,都是她造成的。

所有的委屈,都是她给的。

苏锦婉的话一下子就惹恼了苏母。

她一把抓过桌上的茶碗,朝苏锦婉砸过来。

苏锦婉捂着头躲到门外,却遭到她更猛烈的打砸。

桌上但凡能砸的东西都被她砸得稀巴烂,苏锦婉站在门口,看着发疯的苏母,心凉得彻底。

有破碎的瓷片飞过来,擦过她的眼角,一阵刺痛过后,有血流下来。

她没动,就任由血肆意流淌。

程墉来的时候,见她半边脸血糊糊的,吓得他一把抓住她就要往医馆跑。

“我没事。”

刚跑到店里,苏锦婉就停了下来。

她抬手往脸上一抹,看着满手的鲜血,轻描淡写:“擦破了点皮。”

转身进了厨房,打了热水,拿了帕子一点点擦拭着脸上的血迹。

见她一点不知道爱惜自己,程墉又气又急。

“她发疯你就站在那里陪她发疯?你就不知道往一旁躲躲?苏锦婉,你浑身上下也就只剩下这张脸还能看,若是毁了容,我看以后谁还要你?”

血还在流。

苏锦婉也没理他,将帕子捂在伤口上,走到柜台那边找伤药。

可找了半天,上次用了还剩一点的伤药不知被她放去了哪里,她整个人有些颓废地坐在椅子上。

程墉叹了口气,抬脚走了出去。

再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小瓷瓶。

“过来,我替你上药。”

苏锦婉也没拒绝,将帕子拿掉,露出眼角的伤口。


镇国公府。

萧墨晔起得很早。

每天不到卯时起床,起床后,去了练武场。

从练武场回来,沐浴更衣,先去了明阳阁。

房间里,霍延麟撅着屁股睡得正香,突然被子被人掀开,凉意袭来,冷得他直哆嗦,眼睛也随之睁开。

刚想发火,但看到床边站着的人时,顿时又开心起来。

“大哥!”

一边喊着一边往萧墨晔身上扑。

但人还没挨上,就被对方一把握住胳膊,直接扔回床上。

“先穿衣服。”

被丢开的小家伙也不生气,乐颠颠地开始穿衣服。

穿完衣服又洗漱,弄好之后,两人出门朝扶云院去。

一路上,七岁的霍延麟动不动就抱大哥的大腿,嚷嚷着:“走不动走不动大哥背。”

萧墨晔被他闹得没法,索性一把拎住他的后衣领,整个人腾空而起。

小家伙开心得大叫:“啊啊啊啊刺激。”

恰好被迎出来的云嬷嬷逮了正着。

她忙上前,一脸担心:“哎呦哎呦千万别摔了。”

霍延麟玩得正开心,死活不下来。

就这样,兄弟俩进了静昭长公主住的院子。

老远,就听见老二开心的动静,静昭长公主走出来,站在门口看着玩闹的兄弟俩,眼角眉梢都是笑。

待霍延麟被他大哥放下来,他又一头扑进母亲怀里开始撒娇。

看得一旁的萧墨晔忍不住皱了眉头。

于是吃饭的时候,他开口对静昭长公主道:“郊区马场开了,他不是一直想学骑马?我今日带他去。”

不等静昭长公主开口,一旁霍延麟立马将头摇成拨浪鼓。

“不去不去,我不要学骑马。”

萧墨晔淡淡地睨他:“明年春猎不想去?”

一听这个,霍延麟又犹豫了。

春猎他当然想去,只是他对骑马有阴影,上次学骑马差点摔下来,他就害怕了。

见他半天不吭声,萧墨晔慢条斯理的喝了口粥:“听说五皇子已经会了......”

“学!我学!”

霍延麟和五皇子赵禹一般大,两人一起上学堂,夫子今日夸这个明日夸那个,两小只暗暗较劲,谁也不服谁。

目的达成,萧墨晔放下碗筷起身:“我先回去换衣服。”

换好衣服出门的时候,恰好碰上从宫里回府的镇国公霍战年,父子俩许久未见,又聊了一会儿。

出发的时候,时间已不早。

萧墨晔骑马,霍延麟坐在他前面,黑色骏马高大又威猛。

一路上,他东张西望兴奋不已。

路过一家面馆时,他突然‘咦’了一声。

萧墨晔垂目:“怎么了?”

霍延麟小手一指:“韩二哥。”

静昭公主乃先皇嫡出,韩序的母亲乾乐郡主乃先皇弟弟襄王的嫡出,两人是堂姊妹,一个嫁了镇国公,一个嫁了骠骑大将军。

两座府邸离得也近,因此两家的孩子也熟悉。

顺着弟弟手指的方向,萧墨晔抬眸看过去。

视线透过半开的窗户落在临窗而坐的一对年轻男女身上,幽深的冷眸缓缓眯起。

昨晚那个在自己面前胆小如鼠的姑娘,这会儿在韩序面前,倒是挺大胆。

韩序往她跟前凑,她还敢拿手去推他。

白净的脸上,又娇又嗔,倒是比昨晚生动许多。

他只看了一眼便收回视线,面无表情地勒紧将神。

‘驾’地一声,策马扬鞭,黑色骏马扬起前蹄,如羽箭一般朝郊区飞奔而去。

......

苏令扬只放了三天假。

当天下午返程回书院,苏锦婉给他准备了很多东西,棉衣、护膝、吃食。

苏母在一旁仍觉得太少:“该给他做双棉靴,万一下雪,他脚会冷。”

苏锦婉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轻声说:“我让隔壁王婶帮我画了鞋样,抽空我再做。”

“姐,你这么忙,哪来的时间给我做棉靴?”苏令扬心疼她,“去年的棉靴还能穿,就穿去年的。”

苏母却道:“你脚长得快,去年都小了,哪还能再穿?”

说完又道,“再说了,你在外读书,虽说不攀不比,但也总不能让别人看扁了你去。”

“娘。”

苏令扬皱着眉头,“那你总得为我姐想想,她白天这么忙,晚上还得给我做这做那,你就不知道心疼心疼她吗?”

他声音不大,说的也是事实。

苏母却瞬间红了眼眶。

“你......你这是在怪我?”

声音哽咽不止,“我可都是为了你好......”

母亲一流泪,苏令扬没辙了。

他看了苏锦婉一眼,无奈妥协:“行行行我错了,娘您别生气了。”

苏母却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长女,声音哀怨:“晚晚可是也在怪娘不疼你?”

“女儿不怪。”苏锦婉将吃食妥帖打包好,声音平静,“娘您别多想。”

“我知道你心里是怪我的,可怪我又能怎么样呢?我一个病秧子,什么也干不了。”苏母一边说一边流泪,“要怪就怪你那个短命的爹,他撒手去了,留下咱娘仨受人欺负......”

苏锦婉将打包的包袱放在一旁,一句话没说,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苏母可以偏心、可以不心疼她。

但不能说父亲的不好。

父亲是苏家庶子,在苏家没地位,过得也只比府上的小厮好一点。

但即便如此,父亲能给她的,都给她了。

父亲没去世之前,苏锦婉是幸福的。

父亲虽然力薄,但也替她撑起一片无忧无虑的天。

他求了祖母,让她和长姐二姐三姐她们一样入了学堂,琴棋书画一样没落下过。

中秋,他会手把手教她做灯笼,然后写上一家人的名字,祈求平安。

元宵,会偷偷带着她和弟弟出去玩。

会亲手给他们捏糖人看杂耍......

母亲呢?

只会埋怨!

苏锦婉小的时候,她埋怨父亲不中用,天天嫌弃他不能像大伯那样入朝堂做大官,也嫌弃他不如二伯会经商挣大钱,只会跟在二伯后面打杂挣点小钱。

可她从未想过,她的每一样吃食穿、每一样衣服,就连她偷偷接济娘家弟弟的银子,都是父亲打杂挣来的。

父亲从未亏待过母亲。

可母亲除了看不起就是埋怨。

埋怨过后,依旧理所当然地享受父亲打杂给她带来的一切好处。

现在父亲走了,她迫不得已顶起这个家。

母亲不仅不心疼她,反而嫌弃她每天挣得少。

就像当初对待父亲那样,将一切的埋怨都落在她身上。

就好像现在落到这个境地,都是她造成的。

她还不敢反驳,但凡多说一句,母亲就会不吃不喝哭上一整天。

她可以哭上一整天。

可苏锦婉还得挣钱,一天不铮,明天全家就得喝西北风。

抬脚走出后院的那一刹那,她听见苏母大哭的声音:“你看看你看看,我不过是提了你父亲一句,她就不愿意了,我生她养她一场,还不如那个短命鬼......”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